民政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9》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6240
颗粒名称: 民政工作
分类号: D632
页数: 4
页码: 253-2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8年余姚市民政工作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概况、社会救助事业、社会福利事业、养老事业、双拥优抚安置、社会组织工作、专项社会事务工作、余姚市“公益场”创新启动、新成立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培训会举办、“公益场·社会组织走进老区”公益集市活动举行、“黄手环”扶老公益项目升级。
关键词: 余姚市 社会生活 民政工作

内容

【概况】
  2018年,全市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创出新业绩,树立新形象”为总目标,以“保障基本民生,优化社会服务,创新社会治理”为工作主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解难创优,坚持以民为本、扎实履职,推动社会保障、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社会救助事业】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全面落实新的《余姚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和《医疗支出型家庭纳入低保的实施办法》,推动医疗支出型家庭纳入低保工作,至年底,已纳入34户、84人。做好低保标准调整工作,12月1日起,从原有的720元/月提高到792元/月,提高10%。截至年末,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共计9131户、12825人。深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及时做好物价补贴和春节慰问金发放工作,发放元旦、春节期间节日生活补助金,发放标准为每户1500元,共慰问10408户,发放慰问金1450万元。继续为全市所有低保户、低保边缘户购买家财险,支出资金20万元。
  医疗救助 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全年共救助患病困难群众1784人次,支出救助金额1637万元。推进困难家庭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为6249名低保、五保民政补助对象签约自负部分买单,支出31.24万元。继续开展大病致贫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共为30名困难群众提供帮扶基金146.6万元。实施白内障“复明工程”,帮助73名困难群众复明。
  助房助学助困 全年完成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160户,超额完成市民生实事工程100户的任务要求。继续实行困难群众子女助学工作,将困难群众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助学补助由传统的政府直接救助变为采用购买保险服务的新模式,共支出补助金146.8万元,惠及208名困难专科生、本科生。全年安排临时救助资金320万元,其中委托乡镇(街道)审批240万元,市级审批80万元。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376人。
  防灾减灾救灾 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2018年,全市5个社区(村)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3个获得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推进浙江省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工作,58个的避灾安置点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
  【社会福利事业】
  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全市有散居孤儿12人。通过发放基本生活费予以保障,标准为基本生活费每人每月1482元,孤儿抚养、监护补助金每人每月200元,全年支出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56.9万元。
  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截至年末,全市共有困境儿童455人,其中低保补差421人,其他困境儿童34人。所有困境儿童信息全部录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困境儿童保障金标准为每人每月1482元,全年发放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445.6万元。
  “五保”供养截至年末,全市有“五保”对象903人,全部入住敬老院,或实行户院挂钩集中供养,全年支出五保金1485万元。
  福利彩票2018年全市福利彩票销售额2.74亿元,为国家筹集公益金8066万元。
  【养老事业】
  机构养老完成河姆渡镇老年公寓和泰利颐养院建设,新增养老机构床位600张;完成17家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完成率77%;医养结合覆盖率和政策性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强化养老机构安全建设,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及内部基础设施改造,所有养老机构都通过消防验收或备案,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开展全市养老护理员培训,按要求及时完成全国、省养老服务系统数据录入工作。
  居家养老完成4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6个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老年助餐点达到201个。开展实施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完成3家AAA级、7家AA级等级评定工作,居家养老站点完成医养结合协议签订率100%,所有区域性服务中心和47%的城镇社区服务站开展社会化运营。 【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 基层政权建设围绕“五查五看”重点内容,完成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回头看”工作。村规民约和社区公约制度持续完善,“村民说事”“社区协商”形式不断创新。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每季度组织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督查指导工作,建立定时随机、固定内容、四屏联动、线上线下等村务公开工作机制,接受群众监督,发挥村级自治功能。
  城乡社区建设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方案》。推进农村社区建设,5个村获评省级示范型农村社区,29个村获评宁波市完善型农村社区,泗门镇获评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社会工作示范基地创建,梨洲街道学弄社区被评为2018年宁波市级社会工作示范基地。支持鼓励社区专职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统一考试,截至年底,专职社区工作者获得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到63.14%。
  【双拥优抚安置】
  双拥工作 支持国防和军队重大改革,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持91428部队营区道路改建工程和变压器移位工作:支持部队完成战备执勤、训练演习、重点军事工程建设等军事任务,在相关方面给予支持、优先优惠。深入开展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做好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四连冠的准备工作。各级领导坚持在重要节日走访慰问驻余姚部队官兵,全年举办慰问演出2次,发放慰问金和物品,总价值500余万元。
  优抚工作 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全年支出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资金2644.2万元;做好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及生活困难补助审核发放工作,全年发放优抚对象医疗补助83万余元、生活困难补助20余万元;推进优抚社会化工作,相继成立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服务站,为全市退役军人提供各种政策解释、合理反映诉求的平台。开展信息采集工作,做到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应采尽采。
  安置工作发 放2017年度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金1991万元;完成2017年度退役士兵报到接收工作;完成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安置任务;组织做好2018年秋季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社会组织工作】
  社会组织培育发展 成立余姚市社会组织综合党总支部。组织开展2018“余姚乐善杯”宁波市第六届公益项目设计大赛、“公益场·社会组织走进老区”公益集市等活动。
  社会组织监管 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对全市200家社会组织进行社会组织评估培训,截至年末,累计评估社会组织349家,参评率65%。开展社会组织清理规范工作,开展第三批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至年底,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数34家,完成率达100%。
  社会组织孵化平台建设 成立余姚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余姚市社会组织党建服务中心暨余姚“公益场”,招募入驻团队20家。推进街镇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截至年底,已建立法人登记乡镇(街道)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12家、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平台30家。
  【专项社会事务工作】
  地名管理 完成第四轮界线年度联检,签订平安边界协议书17份。地名普查通过国务院验收,普查档案及时归档。发文公布第二批历史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40个地名列入。《余姚市地名志》完成编撰,完成三轮审稿。
  婚姻收养登记 共办理结婚登记5953对、离婚2034对,办理收养登记27件,解除收养登记2件。开展婚姻历史数据核对,完成2010年7月1日以来婚姻登记证数据电子签名工作。
  殡葬管理 组织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两大类11种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无名逝者骨灰树葬活动。开发余姚市殡葬数据采集系统,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工作,节地生态安葬率比上年度提高30%以上。继续实施余姚市惠民殡葬政策,2018年减免各类基本丧葬费用408.3万元,惠及6632户。
  钦寸水库移民安置 推进移民资金后扶项目建设,2016年三季度末及以前的移民资金后扶项目竣工验收率达到100%,资金结报率100%;2016年四季度至2018年三季度末的移民资金后扶项目竣工验收率达到83%,资金支付率83%。开展后扶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年度评价结果为优秀。
  【余姚市“公益场”创新启动】
  3月29日上午,市社会组织党建服务中心、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落成暨余姚市“公益场”启动仪式举行,成为宁波市成立的首家县市级“公益场”。启动仪式上,向首批19个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颁发团队入驻证书,余姚市农村商业银行慈善基金会在启动仪式上与宁波市社会组织促进会和余姚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首批社会组织结对帮扶仪式,对为余姚市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十大“民”星和优秀公益项目进行表彰。
  【新成立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培训会举办】
  4月26日上午,余姚市新成立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培训会在余姚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举办。全市90余家社会组织的100余名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培训。培训会由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科科长鲁世聪主持,邀请余姚市晓东公益法律服务团律师冯晓东和宁波信息中心主任尹志军进行专业授课。
  【“公益场·社会组织走进老区”公益集市活动举行】
  6月30日,“公益场·社会组织走进老区”公益集市活动在梁弄镇白水冲村欢乐大舞台广场举行。有余姚市爱心之家公益服务中心、余姚市影视协会、余姚市小强公益服务中心等6家社会组织参与活动。近30名志愿者身穿红色马甲,为村民提供小家电修理、理发、证件照拍摄、测血压等近10项服务,服务近200人次。
  【“黄手环”扶老公益项目升级】
  7月3日,全市为城区自愿登记的失忆老人免费发放“定位黄手环”。此次活动发放的“定位黄手环”全部来自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2016年全市启动“黄手环”扶老公益项目。2018年,“黄手环”扶老公益项目升级,在原有产品上加入了“定位黄手环”。“定位黄手环”具有实时定位、轨迹查询、安全围栏、紧急呼叫等功能,老人家属可以通过手机APP跟踪老人所处位置,变被动寻找为主动看护。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9

《余姚年鉴2019》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8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8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