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9》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6227
颗粒名称: 医疗卫生
分类号: R199
页数: 6
页码: 245-2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8年余姚市医疗卫生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综述、疾病防控、医疗诊治、医政管理、卫生监管、中医药工作、医疗科研、爱国卫生运动。
关键词: 余姚市 医疗 卫生

内容

综述
  2018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48家,实有床位3323张,卫生技术人员6844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2658人,注册护士2867人。按常住人口统计,每千人床位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医师(含助理)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2.91张、5.99人、2.33人和2.51人。全市户籍适龄儿童“七苗”覆盖率96.16%,免疫预防服务质量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全年实现孕产妇零死亡,全年户籍人口婴儿死亡率1.7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5‰,均稳定在较低水平。全年全市无偿献血8899人次,献血总量273.6万毫升,用血3750人次,用血总量222.5万毫升,无输血安全事故发生。
  (张夏儿)
  疾病防控
  【概况】
  2018年,全市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0种、10744例,全年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联合市禁毒办启动新一轮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艾滋病、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结核病DOTS覆盖率、系统管理率均达100%。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和救治救助,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4.4%。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为67.18%和68%。通过省专家组对全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在全省22个县(市、区)中位列第四。对全市8415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开展窝沟封闭,封闭率达98.40%。全市共建立电子健康档案864052份,建档率达82.61%,档案合格率96.00%。为全市54888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体检工作,体检表完整率74.20%。
  【医共体模式下的医防融合工作推进】
  市疾控中心专门制定并下发医共体单位开展疾控工作的任务清单,明确各医共体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围绕“健康余姚”建设这一主线,通过将疾病预防、妇幼健康、精神卫生防治融合进医共体工作,优化整合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孕产妇管理、儿童健康管理和精神卫生等医疗卫生资源,形成“疾病预防+精准治疗+健康促进”三位一体的健康服务模式。市二院医共体在原有的基层全科医生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强化“专科+全科”“医疗+预防”融合,采用标准化、一体化管理运行模式。市中医医院医共体联合疾控健共体团队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试点探索医防融合工作。市四院医共体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为工作重点,减少慢性病发生。
  (张夏儿)
  医疗诊治
  【概况】
  2018年,全市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1162.45万人次,同比增加5.28%;出院9.83万人次,同比增加1.15%。实施“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年”活动。各市级医院相继开设门诊综合服务中心、入院准备中心和检查预约中心,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76种慢性病用药市镇村三级完全匹配;启用全市双向转诊系统,实现医共体内实时转诊。市人民医院先后成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及一站式复苏单元;市级医院共建立14个一站式专科(病)诊疗中心。新增市急救站丈亭急救点。
  11家基层医疗机构成功创建为三星级以上全科门诊、中医药门诊或健康管理中心,14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成功创建为等级村卫生室(星级站)。开展“三重签约、三级联动”团队服务模式,增设针对老年人、0~6岁儿童等10类重点人群的系列服务包。全市重点人群签约163364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4.13%。
  【市四院医共体双向转诊信息新平台投入运行】
  年内,市四院医共体双向转诊信息新平台投入运行,通过新平台实现患者就诊和随访信息共享,实现全程连续的医疗健康服务。新平台主要功能包括患者上转、患者下转、信息共享和汇总分析等模块,转诊发起后,转诊信息包括患者历史就诊和检查记录会第一时间发送至接收单位,患者在接收单位完成治疗、检查或随访后,相关信息会及时返回转出单位。市四院医共体制定双向转诊相关制度、流程和考核办法,明确职责,由专人负责双向转诊工作。
  【市二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成立】
  5月4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与市二院妇产科联合组建的宫颈疾病诊疗中心正式成立。揭牌仪式后,该院承办的2018年宁波市级继教项目“基层医疗机构宫颈疾病诊疗进展培训班”在余姚市河姆渡宾馆尊茂厅举办。
  【市人民医院一站式门诊服务中心启用】
  6月20日,市人民医院一站式门诊服务中心启用。一站式门诊服务中心是医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该中心将原本分散在各处的服务场所集中在人流量最多的门诊大厅办理,服务项目涵盖医保咨询、现场预约、诊断证明审核、门诊资料复印、麻醉病历办理、居民健康卡办理、出生证明办理、门诊投诉和财务服务等内容。
  【“阳明消化专科联盟”成立大会召开】
  6月20日下午,余姚市“阳明消化专科联盟”成立大会在市人民医院低塘分院召开。会上,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周建波介绍了“阳明消化专科联盟”成立的背景和前期筹备情况,市卫生计生局副局长陈映青和市人民医院书记陈利群为联盟成员单位授牌。会后,与会人员共同参加了低塘分院消化内镜中心启动仪式。最后,市人民医院的三位专家分别作了题为《难治性HP治疗对策分析》《消化道早癌筛查》《以MDT为平台的消化学科组群发展》的学术讲座。
  【余姚市卒中中心成立】
  8月3日,余姚市卒中中心全市协作大会暨全市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建设培训在市人民医院举行,市卒中中心正式成立。会上,市卫生计生局医政科科长楼唯君宣读余姚市卒中中心成立批复文件。市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兼医务部主任吴立峰汇报了卒中中心各项前期工作开展情况。随后,市卫生计生局副局长黄胜利为余姚市卒中中心成立授牌。市人民医院院长陈锋与市急救站、市二院、陆埠中心卫生院负责人签署合作协议,与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形成卒中急救合约,建立全市协同的急救体系。
  12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主办的2018年脑卒中防治工程总结会召开。会上,经浙江省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推荐,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专家组审核,市卒中中心获评示范卒中防治中心单位,是宁波市首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余姚分中心成立】
  9月28日,市人民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举行新一轮合作签约仪式,成立上海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余姚分中心,并为“何奔工作室”揭牌。自2012年开始,市人民医院以“名医名院工程”牵手上海市胸科医院,并在胸外科领域开展紧密型合作。6年间,两院经过三轮合作,由最初与胸外科的合作,扩展到心脏、气管疾病及胸痛中心等领域。
  【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在余姚成立】
  11月3日,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在余姚成立,首批加盟医院835家。包括数十位全国县级医院院长,23个省、直辖市的200多家县级医院急诊科主任和数百名省内外急诊同道在内的全国各地急诊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588人参加成立大会。
  大会对来自全国35家常务理事单位的代表进行现场授牌。参会成员还参加了余姚市人民医院第六届阳明急救医学论坛以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国创伤救治培训基层版(CTCT-b)推广应用学习班。
  (张夏儿)
  医政管理
  【概况】
  2018年,余姚市作为全省11个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市)之一,按照“促进四个均衡化、推行四个一体化”的构建路径,组建涵盖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4家医共体,出台“1+27”相关文件,开展一系列探索实践,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构建,全市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5.25%,全市基层门急诊量占比达66.45%。推行健康总网格长、医疗专家组长、基层培训科长负责制,牵头单位根据成员单位的能力“需求清单”,组团配置22个医疗专家组,配备医务人员259人,全年专家在基层坐诊2634次,接诊患者41129人次,开展技术培训和带教查房324次,实现基层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确定基层成员单位扶植特色专科(联合病房)42个,推动各分院“一院一品”建设。全市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10.23%,住院人次同比增长6.41%。
  【医共体“融合式”培训打造“同质化”医生】
  “融合式”培训项目是余姚市针对该市20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辖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层医务人员开展的诊疗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由各医共体医教管理中心组织,对各医共体成员单位医疗、护理、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中医药等各类医务人员及乡村医生开展培训。培训内容根据在职在岗人员的特点和需求,安排理论培训、临床培训及基层实践培训,实行弹性学制和工学交替,注重全科诊疗模式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年内,各医共体相继举办了急诊急救能力、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方案、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和中医适宜技术等各类培训班,同时采取线上线下、分层分类、交流互动、医疗预防融合等整合式培训。全年有3000余名基层医务人员接受培训。
  【医共体奖励“资金池”建立】
  年内,全市出台《余姚市医共体建设发展奖励“资金池”分配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医共体内部分配机制。“资金池”来源主要是联建科室产生的业务增值资金、药品差价款上缴财政后再由财政按规定拨付的奖励资金、医保结余分享资金、收支结余奖励资金、“双下沉、两提升”专项资金、增量签约服务费等。上述资金可按一定比例由医共体直接分配。
  该指导意见要求各医共体通过综合绩效考核进行分配。同时,制定具体分配方案,由医共体理事会集体讨论通过,并报市医共体管委会办公室审核后实施。
  【医共体医保综合付费办法出台】
  年内,市人社局会同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和市卫生计生局联合发文,出台《余姚市市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总额预付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年度结算时,超出总额预付指标部分按照超出差额乘以不同的分担比例,分3个档次,由医共体承担,结余资金也按照不同的分享比例分3个档次,由医共体留用,主要用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务人员劳务性收入支出。实际发生医疗费用在年度总额预付指标90%以下的,医保基金将不再分享。
  【全市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培训班举办】
  6月5日,市卫生计生局举办了全市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培训班。此次培训邀请了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付铁红、浙江省肿瘤医院医务科副科长陈丽羽、宁波市医学学术交流管理中心副主任徐庆及宁波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刘志勤授课。来自全市34家医疗卫生计生单位的业务分管领导、医务科科长、医护人员代表等130余人参加培训。
  【首届无偿献血公益文化节启动】
  6月10日,在第15个“世界献血者日”到来之际,市卫生计生局、团市委在市爱心献血屋启动全市首届无偿献血公益文化节。团市委副书记叶文溢、市卫生计生局副局长黄胜利为2017年度无偿献血先进个人颁奖。文化节以“为他人着想捐献热血分享生命”为主题,由宣传引领篇、公益同行篇、献血助力篇3个部分组成,包括“我在献血现场”微信晒图、广场献血促进和公益项目专项资金募集等活动,并启动“公益一小时”红领巾志愿者献血屋、企业无偿献血季(夏季场)等活动。
  【首例口腔义齿网上公开招标完成】
  4月,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定制式义齿采购项目正式立项。市卫计系统部门集中采购中心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多方走访,借鉴宁波市几家大医院单位内采购经验,并多次上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审核,拟定招标文件的评分标准和技术商务要求。7月26日,首次网上公开招标,有4家供应商参加,因合格供应商不足3家而流标。9月13日,再次公开开标,有6家供应商参加,合格供应商有5家,根据招标文件中的评分标准,经5名业内专家综合评分,确定一家中标。项目预算金额179万元,最终中标金额为139.05万元,节约资金39.95万元,节约率为22%。
  (张夏儿)
  卫生监管
  【概况】
  2018年,市卫生计生局23个大项、53个子项的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全覆盖。制定实施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自纠制度等4项卫生监管制度,全年取缔无证行医窝点42家次,其中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3家。完成上级下达的“双随机”监督检查任务,检查543家。
  年内,组织实施查处非法医疗美容的“蓝盾”专项行动,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总计摸排可疑场所50余家,查处非法医疗美容窝点16家,罚款10.4万元,没收非法所得、药品、器械,总价值6万余元。在专项行动中,各乡镇(街道)开展常态化的非法行医线索排摸,发挥公共卫生协管员、社区责任医生、家庭医生等卫生监督协管员作用,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做好非法医疗美容线索排摸工作。
  【医疗机构卫生监督联络员制度建立】
  年初,市卫生监督所在市卫生计生局的指导下起草制定《余姚市医疗机构卫生监督联络员制度》。通过医疗机构推荐人员,市卫生监督所审核聘任,确定各医疗机构的卫生监督联络员。同时明确医疗机构卫生监督联络员的职责主要为接受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负责所在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监管工作、负责法律法规宣贯、定期组织所在医疗机构依法执业问题探讨。
  实施《余姚市医疗机构卫生监督联络员制度》,旨在强化各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主体责任意识,着力推进各医疗机构在依法执业上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进一步加强市卫生监督机构与各医疗机构的联系与沟通。
  (张夏儿)
  中医药工作
  【概况】
  2018年,余姚市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全年推广13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600余人次。开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1人获省基层名中医称号,2人入选浙江省基层名中医培养对象,2人获宁波市名中医称号,2人分获宁波市青年名中医和宁波市基层名中医称号,2名护理人员分别入选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和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十百千”人才。
  【市中医医院医疗服务共同体工作拉开帷幕】
  1月3日,市中医医院医共体在市中医医院举行第一次理事单位相关负责人座谈会。会议明确市中医医院医共体的组成单位,其中市中医医院为牵头单位,凤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姆渡镇卫生院、大隐镇卫生院、三七市镇卫生院、梨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所有卫生院所属辖区内的村卫生室为成员单位;还成立了以市中医医院院长为理事长、市中医医院各副院长和5家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理事的医共体理事会。
  【市中医医院开展“中医养生膏方节”系列活动】
  年内,市中医医院举办“中医养生膏方节”系列活动。活动期间,该院治未病科医生康年松为群众传授中医中药科普、食疗药膳和运动锻炼等养生保健知识。在现场互动环节,邀请国家级中医传统功法老师王耀芳演示和教学八段锦。该院护理团队为现场群众准备了亲手制作的中药养生糕点。作为第十届膏方节的系列活动之一,该院接连举办两次大型义诊活动,共计邀请近10名上海中医名家到院坐诊,近300个号源预约一空。
  【名老中医李义芳工作室成立】
  5月8日,余姚市名老中医李义芳工作室授牌仪式暨余姚市中医医院医共体中医骨伤沙龙在市中医医院行政楼会议室举行。仪式上,市卫生计生局副局长黄胜利与李义芳共同为工作室揭牌,并举行了传统的拜师仪式,学生向老师行拜师礼,与老师签订跟师协议。揭牌仪式后,举行了中医骨伤沙龙,李义芳及骨伤科相关学术带头人与骨伤科医务人员就骨创伤热点及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
  【全市首个小针刀治疗中心成立】
  年内,市中医医院医共体小针刀治疗中心成立仪式暨市中医医院医共体首届针刀学术沙龙在河姆渡酒店举行。会议邀请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杨米雄、浙江省中山医院教授陈华等专家出席并致辞。在针刀学术沙龙中,杨米雄介绍了肩部疾病的发病规律、疾病的分类以及针刀治疗操作技巧,陈华讲解了腰骶疼痛产生的解剖学基础,分析了各种腰骶疼痛的治疗对策。与会人员交流了临床工作中对于针刀治疗的心得体会,并对余姚市小针刀中心今后的发展和规划畅谈建议和想法。
  (张夏儿)
  医疗科研
  【概况】
  2018年,市人民医院临床放射学、神经外科学,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学建设成为浙江省第六批医学龙头学科,全市省级医学龙头学科达到8个,数量居宁波大市县(市、区)第二。11个专科(专病)入选第二轮余姚市级基层特色专科(专病)建设。全市有5个项目列入省医疗科技计划,1个项目列入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1个项目列入宁波市自然基金项目。
  (张夏儿)
  爱国卫生运动
  【概况】
  2018年,余姚市印发《健康余姚2030行动纲要》,制定实施《健康余姚建设2018—2020行动计划》及十大行动方案等文件,并建立健康余姚建设组织领导体系。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卫生创建专项行动,大隐镇、河姆渡镇创建成为宁波市级卫生镇,实现全市宁波市级卫生乡镇全覆盖。三七市镇、牟山镇等5个乡镇创建为省级卫生镇。全市累计有国家级卫生镇2个、浙江省卫生镇11个。
  (张夏儿)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9

《余姚年鉴2019》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8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8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