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与劳动关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9》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6194
颗粒名称: 就业与劳动关系
分类号: F249.2
页数: 2
页码: 212-213
摘要: 本文记述的2018年余姚市就业与劳动关系概况、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就业扶持、全市创建“余姚无欠薪”动员大会举行情况。
关键词: 就业 劳动 关系

内容

【概况】
  2018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9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563人,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1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24%。扶持农村电商创业398人,农村电商创业带动就业2000人。新增创业实体1.9万家,创业带动就业9.5万人,创业企业一年以上生存率为87%,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585万元。新增大学生创业531人,建成高校毕业生实践基地86家,开发就业实践岗位1607个。受理投诉举报案件459件,其中立案77件、协调处理382件,为853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克扣的工资504.6万元。
  推进“一增两创”工作。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就业创业提质增量目标,通过一系列举措完成“全民创业乐业增收新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创业型区县(市)和“高质量就业社区(村)”推进活动,申报10个社区为宁波市高质量就业社区,其中3个社区被推荐为省高质量就业社区。就业创业联合会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共发展会员140人,举办13次创业者经验交流分享会,加大创业典型宣传力度,在《余姚日报》开设《创业带就业先锋谱》专栏,刊载创业故事20余个,并汇编成《创业·我们的故事》一书。
  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与兴义市和望谟县建立对口劳务协作关系,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多次组织人员赴两地考察调研,签订《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建立两地驻余姚劳务协作工作站。组织10家企业和2家培训机构赴两地开展劳务协作对接,举办专场招聘会并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当场达成就业意向120人,部分企业与当地职校达成校企合作意向,开展订单培训或定向培训。截至年底,成功吸纳149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余姚就业,爱心岗位开发力度位居前列,完成东西部劳务协作考核任务。
  开展“余姚无欠薪”创建行动。成立防欠工作领导小组,抽调5名工作人员开展实体化办公,并将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和各成员单位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建设领域6项制度,先后出台11项制度。开展欠薪积案排查、制造业专项治理和工资支付检查,对在建工程6项制度落实情况开展4次督查,同时借鉴嘉兴做法实施“三阶段”验收,成效明显。实行部门联合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欠薪隐患。对1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企业进行曝光,通告相关部门进行信用联合惩戒,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惩治格局。
  【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就业扶持】
  年内,举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就电商创业梦想”为主题的第三届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大赛,吸引65个项目报名参赛,在大赛期间专门推出创新创业高峰论坛、资本相亲会、互联网经济人才招聘会等活动,11个项目与投融资公司达成投融资意向共计5650万元。做好电商创业园区复评工作,对已获评的5家电商创业园从制度体系、服务功能、金融支持机制等方面进行考核。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力度,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电商的实际需求,分门别类提供课程,全年共有1702人参加培训。
  【全市创建“余姚无欠薪”动员大会举行】
  3月28日,全市创建“余姚无欠薪”动员大会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森苗出席并讲话,同时与各有关单位负责人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全市下发《关于深入开展“余姚无欠薪”行动的通知》,要求以创建“无欠薪市”为载体,以实施欠薪易发领域和重点环节治理为抓手,形成制度完备、责任落实、部门联动、监管高效的治理格局,到2018年年底,基本实现“无欠薪”目标,确保企业工资支付依法规范、欠薪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治理、劳动者按时足额领取工资、不发生因欠薪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9

《余姚年鉴2019》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8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8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