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9》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6036
颗粒名称: 自然环境
分类号: P942
页数: 4
页码: 34-37
摘要: 本文记述的2018年余姚市自然环境、地域地貌、气候、主要气象要素、主要气候事件、自然资源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自然 环境

内容

【地域地貌】
  余姚市境位于浙江省东部、杭州湾南岸,介于北纬29°39'~30°21'、东经120°55'~121°25'之间,东西相距58.2千米,南北相距79千米。区域总面积1526.8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336.8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90.06平方千米。地势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滩涂3级朝杭州湾展开,山地丘陵、平原(含海涂)、水域(含海域)面积比为53∶29∶18,素有“五山二水三分田”之称。
  市境南部为四明山区,包括四明山镇、大岚镇、梁弄镇、鹿亭乡、大隐镇、陆埠镇(不含郭姆、沿江片)、河姆渡镇车厩片、梨洲街道(不含明伟片)。境内四明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低山丘陵起伏,地势由南向北逐步倾斜。其中海拔500~1000米之间的中低山占21.2%,海拔250~500米的山丘占22%,海拔250米以下的丘陵占56.8%。最高峰为四明山镇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为姚江平原,包括牟山镇、马渚镇、阳明街道、兰江街道、梨洲街道明伟片、凤山街道、丈亭镇、三七市镇、河姆渡镇(不含车厩片)、陆埠镇(不含兰山、洪山片)。北部为滨海冲积平原,包括临山镇、黄家埠镇、泗门镇、小曹娥镇、朗霞街道、低塘街道。
  (市史志办)
  【气候】
  2018年,全市虽有阶段性灾害性天气出现,但整体较平稳,气候总体正常。主要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偏高,其中5月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均打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偏多,但有阶段性干旱;年日照时数略偏多,其中12月日照时数打破历史同期最少记录。年内主要气象灾害有低温雨雪冰冻、雾和霾、连阴雨、暴雨、强对流(雷电、大风、短时暴雨)、高温、干旱、台风等。
  【主要气象要素】
  气温 年平均气温17.8℃,比常年偏高0.8℃。其中1月、2月、10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其他各月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偏高。具体为:1月、2月、10月分别偏低0.3℃、0.8℃和0.9℃;3月、4月和5月分别偏高3.0℃、2.7℃和2.3℃,分别为历史同期第二高、第三高和第一高;9月偏高1.1℃;其余各月偏高幅度在0.5~0.9℃。年极端最高气温38.4℃,出现在7月25日(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2.4℃,出现在2013年8月8日);年极端最低气温-5.5℃,出现在1月13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9.8℃,出现在1977年1月30日)。
  降水年降水量为1673.9毫米,比常年偏多约16.9%,为历史同期第九多。4月、7月、9月和11月降水在正常范围内;2月、3月、6月、10月降水比历史平均值偏少三至五成;其余月份降水均偏多,其中5月偏多1倍,12月偏多近2.5倍,历史同期第二多,其他月份偏多六至七成。年降水日数165天,比常年偏多10.4天,其中暴雨日4天。
  日照年日照时数为1912.2小时,比常年偏多2.5%,属于正常年景。2—4月、6—8月偏多,1月、11月、12月偏少,其中12月偏少70.6个百分点,为历史同期第一少,其余各月在气候平均值上下正常范围内波动。
  其他2017—2018年度结冰终日为2月23日,终霜日为4月8日,降雪终日为2月1日。2018—2019年度初霜日为12月17日,结冰初日为12月29日。
  【主要气候事件】
  年平均气温偏高,气候平稳属正常2018年拉尼娜现象进入尾声,年平均气温17.8℃,较常年(17.0℃)明显偏高。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已是进入21世纪以来连续第18年气温偏高。年降水量1673.9毫米,比常年平均(1432.0毫米)偏多,日降水量超过50毫米的暴雨日数为4天,较常年(3.0天)偏多。
  春运伊始雨雪连,生活出行不方便受冷空气影响,1月24日—2月8日,全市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连续16天日平均气温低于3℃。其间出现两次较大降雪过程,最大降雪深山区7~18厘米,平原地区2~4厘米。2月1日—8日连续8天出现日最低气温小于0℃的低温冰冻天气。连续低温冰冻天气对交通、农业、电力、通信、供水、道路设施等各方面造成了一定损失。
  春天大幕提早开,山茶寒害损失大3月11日入春,比常年提早11天,入春后气温比常年明显偏高,3月中下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3.7℃,位列历史同期第三高。气温走高,但受强冷空气和辐射降温共同影响,4月3—5日,日平均气温48小时降温幅度达9.3℃,8日早晨最低气温仅4℃,山区-1~1℃。剧烈的降温带来霜冻,大面积茶叶未提前防备,造成大量减产。
  入夏偏早半个月,五月高温破纪录 5月12日,全市入夏,相比常年(5月28日)偏早16天。入夏后气温急速攀升,5月14日局部地区和5月15—18日大部地区出现高温天气,其中15—17日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超过36℃,国家站16日记录达38.3℃,打破5月历史同期最高气温纪录(1991年37.6℃)。
  入梅偏迟雨量少,梅中有伏不典型2018年,全市6月20日入梅(常年6月14日),比常年偏晚6天,7月9日出梅(常年7月9日),与常年相同:梅期19天,比常年偏少6天。梅雨期间共出现两轮强降水,全市平均梅雨量212毫米,国家站160.7毫米,比常年平均梅雨量(240毫米)偏少。
  梅雨期总体分为两个阶段,梅雨不典型,梅中有伏:第一阶段6月19日夜里至23日出现较强降水;第二阶段6月28日—7月7日多雷阵雨天气。两个阶段之间高温控场,6月25—28日,平原地区连续4天出现高温天气,其中27日全市普遍出现37℃以上高温,局部甚至达40℃。降水分布不均,局地性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多发。
  雷暴对流仍频发,防雷举措需加强 2018年强对流天气频发,风大雨大但局地性较强。共出现雷暴日25天,雷暴活动始于3月4日,终于9月20日。6月28日傍晚,姚西北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伴有强雷电和6~7级、局部8级以上雷雨大风,最大风速出现在泗门镇楝树下站,为23米/秒(9级)。6月29日,四明山区一带出现中心最大回波强度达55~60dBz的强对流天气,大岚丁家畈出现短时暴雨,2小时雨量达57.7毫米。7月23日,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河姆渡镇汪家自然村一根高压电线被强雷电击断。
  影响台风个数多,路径怪异威力小 全年共有6个台风影响全市,分别是第8号台风“玛莉亚”、第10号台风“安比”、第12号台风“云雀”、第14号台风“摩羯”、第18号台风“温比亚”和第25号台风“康妮”,为近14年来最多(常年3.4个)。
  台风路径较往年偏北,“云雀”“温比亚”先后进入杭州湾,历史罕见。“摩羯”影响最大,全市过程面雨量37.9毫米,共有6个站超过50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大岚镇丁家畈站,为65.1毫米;过程最大风力5~7级,局部8级,最大四明山镇棠溪站8级(18.7米每秒)。尽管台风个数多,但均未造成明显灾情。
  浓雾典型灰霾少,交通堵塞生活扰全年霾日共15天,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年内共有大雾日28天,主要出现前两个月和最后两个月。其中11月26日—12月4日多日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浓雾天气,28日最小能见度仅77米,频发的大雾天气造成多条高速公路和杭州湾大桥封道,交通拥堵。
  大雪入冬遇初雪,万亩晚稻全倒伏12月7日,全市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天。7日上午,山区先后出现雨夹雪和雪,傍晚平原地区转雨夹雪。之后雨雪相态转换频繁,高海拔山区以雪为主,低海拔山区雨夹雪或雪,过程最大雪深山区2~9厘米,平原地区0~5厘米。降雪造成平原地区水稻大面积倒伏,部分小麦无法播种,山区和半山区毛竹倒伏和杨梅等果木受损。
  十二月份连阴雨,雨量日照走两端 12月共有降水日数20天,是常年的2倍(常年9.9天),为历史同期最多;总雨量197毫米,为历史同期第二,是常年的3倍多(常年60.1毫米);累计日照时数39.4小时,为有日照记录以来同期最少。其中,12月2日—16日,全市出现长连阴雨天气,其中4—15日连续12天无日照;其间总雨量达152.3毫米,是常年同期雨量的5倍多(常年29.3毫米)。
  (注:本文采用的常年气象资料,年代平均值为1981—2010年,极值为1961—2017年)
  (市气象局)
  【自然资源】
  全市年均地表水资源总量11.6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330立方米。全市水域总面积71.2平方千米,有河流1579条,水库、山塘1137座,湖泊、池塘20座,人工渠道26条。全市年均地下水储量13475万立方米。
  全市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54种,分别隶属于哺乳纲、鸟纲、爬行纲和两栖纲,共31目91科241属。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颈长尾雉,二级保护动物有河麂、貉、鼬獾、豹猫、红咀相思鸟等。1998年后,先后建立四明湖、河姆渡、小曹娥杭州湾3个鸟类保护区及市河麂保护小区,总保护面积5300公顷。市境内植物共有蕨类植物26科67种、裸子植物9科47种、被子植物123科1253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共有827种,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的有苏铁、银杏、水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等,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的有金钱松、台湾杉、福建柏、高山柏、榧树、长序榆、榉树、厚朴、凹叶厚朴、鹅掌楸、香樟、野大豆、喜树、香果树、七子花、野荞麦等。
  全市已探明有铁、锰、铜、铅、锌、金、银、萤石、黏土、高岭土、石英、饰面石材、建筑用石料、砖瓦黏土、泥炭、矿泉水等15个矿种,31处矿产地。探明的矿产资源特点为建筑用凝灰岩资源丰富,萤石资源一般,其他金属、非金属和能源资源贫乏。
  (市史志办)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9

《余姚年鉴2019》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8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8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