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8》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5942
颗粒名称: 教育·科技
分类号: G527.55
页数: 11
页码: 222-232
摘要: 本文记述2017年,余姚市教育·科技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综述、师资队伍、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教育等。
关键词: 余姚市 教育 科技

内容

综述
  2017年,余姚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41所,在校学生总数15.17万人。其中,普通高中10所,在校学生10945人;中职学校7所,在校学生9041人;初中30所,在校学生27162人;小学83所,在校学生65856人;幼儿园210所,在园学生38549人。
  制定实施第二轮特殊教育提升行动计划,推进普及十五年特殊教育。2017年,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中,学前三年入学率达到80%以上,义务段入学率达到98.36%,高中段入学率达到60%。全市投入建成学校(幼儿园)共12所,投资2.39亿元。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到100%;小学升初中比例为100%;初升高比例达到99.15%。全市通过浙江省标准化学校评定学校111所,占全市现有义务段学校总数的98.2%。全市拥有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3所,宁波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10所。全年全市共实施教育基建项目44个,投入资金3.33亿元。新增正高级教师3人、省中小学教坛新秀3人、省第五届师德先进个人1人,新增宁波市第七批名教师6人、宁波市第三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首席教师2人、宁波市首届名班主任3人,评选余姚市第十四届小幼特教坛新秀180人。2月,获批成为省第三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市、区)。8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会议。
  全年出台《余姚市“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余姚市加快创建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余姚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余姚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实施办法》6个政策文件。改善校园安防条件,全市公办学校(幼儿园)和民办省三级以上幼儿园建成304家校园警务联络室,实现全覆盖。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全市14所学校被评为宁波市级及以上“依法治校示范校”。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22项“最多跑一次”项目实现一窗办、网上办、及时办。
  深化义务段课程改革,评选出第二批精品拓展课程,多次在省里作典型发言;推进“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特色创建,全市113所义务段学校,97所有特色项目。通过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创建评比,梨洲小学等4校(单位)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称号。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实现全覆盖,实验学校获评全国第二批心理健康特色示范学校。在宁波市首批文明校园评选中,全市有20所学校上榜。加强德育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搭建“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新秀班主任”三级发展梯队,评选余姚市首届名班主任5人,第二届骨干班主任30人,首届新秀班主任66人。推行素质教育。肖东二小女子乙组足球队获省校园足球联赛冠军,实验学校和泗门镇校获浙江省舞蹈比赛一等奖,姚北实验学校获省中小学教师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世南小学获全球DI青少年创新思维大赛综合类第二名,余姚中学在第34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1金1银1铜,市五职校学生打破纸飞机直线距离全国纪录,并在全国比赛中斩获6项一等奖。入围第四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创建名单,成立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3位教师代表宁波参加全国第二届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均获得综合一等奖。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中,共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2个。牟山成校创建为首批全国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校,丈亭成校、泗门成校创建为宁波市特色示范成校。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正式成立运行,阳明学院逐步做强做大,推进技师学院筹建工作。
  (陈汉春)
  师资队伍
  【概况】
  2017年,全市获第二届全国中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3人。全年新评浙江省中小学教坛新秀3人,市瑞云学校丁再军获浙江省第五届师德先进个人,余姚中学王爱娣入选2017年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遴选推荐对象。新评宁波市第七批名教师6人,宁波市第三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首席教师2人,新评宁波市首届名班主任3人,新评宁波市十佳班主任1人,宁波市百优班主任8人,2人入选宁波市拔尖人才第二层次人选。新评余姚市首届名班主任5人,市第二届骨干班主任30人,市荣誉班主任31人,市首届中小学新秀班主任66人。组织余姚市第十四届小幼特教坛新秀评选工作,共获奖180人,其中一等奖33名,二等奖59名,三等奖88名。推荐实验学校张少云、四中刘召新、子陵中学赵建权参评2013—2017年度余姚市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
  截至年底不重复统计,全市有骨干教师校长398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1人,宁波市名校长8人,宁波市名师21人,宁波市名班主任3人,宁波市优秀“双师型”教师10人,宁波市学科骨干教师64人,宁波市专业首席教师1人,余姚市名校长4人,余姚市名师15人,余姚市学科骨干教师229人,余姚市名班主任2人,余姚市骨干班主任30人。
  全年共调整局管校级领导78人,其中提拔任用30人,平级转任20人,免(兼)职16人,到龄退任12人。启动学校校长助理选聘工作,促进全市学校管理队伍年龄结构的优化。加强名校长管理。根据《余姚市名校长管理暂行规定》,组织15位宁波市和余姚市名校长到武汉华南师范大学培训。加强校级后备干部培养,举办余姚市教育系统第十二期局管后备干部培训班。
  全年公开招聘新教师214人,其中第一批面向2017年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优秀毕业生招聘中小学教师74人,第二批招聘事业编制教师140人。全市职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81.2%以上。各职业学校都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需要,注重建立一支特聘兼职教师队伍,教育局5所直属职高共有特聘兼职教师110人。
  做好教师支教工作,出台《余姚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6学年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支教工作的通知》,对全职支教安排原则、全职支教类型、全职支教教师要求、支援学校要求、受援学校要求和教辅室要求做出全面具体的规定,全年初中支教21人(骨干2人),小学支教12人(骨干7人)。做好教师流动工作,全年教职工流动515人,骨干教师交流19人。全年共计发放科研津贴401.382万元,发放名师工作室工作经费24万元,发放2014学年—2016学年城区学校21个骨干交流支教教师发放交通和生活津贴59.2万元。
  (陈汉春)
  学前教育
  【概况】
  2017年,全市有幼儿园211所,在园儿童38560人,其中公办幼儿园23所(31个园所),公办幼儿园招生覆盖率为20%。年内,云河绿洲小区幼儿园投入使用,新的马渚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完成,月梅公寓小区幼儿园正式启动,基本实现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有1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1所,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招生覆盖率达到80%以上。重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全市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率达到98.34%,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幼儿园教师比例达到66.81%。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达到95.26%。制定实施第三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新的学前教育网点布局专项规划,推进网点建设和撤并低小散幼儿园工作。出台余姚市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通过省三级幼儿园和规范办园专项督导。
  【《余姚市住宅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出台】
  6月13日,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发改局联合发文,出台《余姚市住宅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就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作出要求。2017年,云河绿洲小区配套幼儿园投用招生,城东月梅公寓、汇翠花园小区配套幼儿园先后移交给教育部门。
  (陈汉春)
  义务教育
  【概况】
  全市有初中30所,在校学生27162人,教职工2494人;小学83所,在校学生65856人,教职工4275人。义务教育段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47439人,其中在公办中小学就读40581人。出台《2017年余姚市义务段学校招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工作意见》,继续采用由各乡镇(街道)审核和安排入学的办法,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姚江中学建成投用,城东穴湖小学新建工程实质性启动。合并临山镇两所初中,正式启动四明山区域教育网点调整工作,大岚镇中全体学生于9月转入梁弄镇中学习。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制定实施本市的《深化义务段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在完善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建设、改进课程实施、变革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法等诸方面加以推进。
  继续实施义务段招生零择校。微调招生政策,统一安排招生流程,规范招生程序。根据宁波教育局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实行以新型居住证为基础的招生办法,以流入地为主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制定四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基本条件。在招生第二阶段,在不突破事业计划的前提下,根据缴纳社保、取得浙江省居住证(IC卡式)的时间长短来安置不完全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加大对薄弱学校和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帮扶力度,出台政策,组建8个教育共同体和30对结对帮扶学校,并在管理统一机制、教育教学一体化机制、人员流动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做出探索。
  【市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研讨会举行】
  3月21日,市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研讨会暨师徒结对活动在小曹娥镇小举行,全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及其所带徒弟、第四区域科学教师参加此次科学研讨活动。活动为期一天。上午观摩两堂科学拓展课,分别为东风小学教师朱吴波的《垃圾围城》和实验二小教师孙杰峰的《用放大镜拍照》。下午,教研员郑水军就两堂课进行点评。特级教师任洪为大家做《“核心素养”观照下科学拓展性课程的教学》讲座。
  【余姚在第二十界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获奖】
  8月23日,市教育局关工委获得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陈云海获评教育部关工委读书活动20周年“先进个人”,武海彬获评二十届主题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姚江小学获评主题读书教育活动“示范学校”,余姚七中高二(10)班获评“优秀班集体”,陆埠镇初级中学计芦益获评全国“诚信友善好少年”。在读书征文比赛中,余姚二中张慧茹的《属于我们的“圈子”》、第一实验小学潘则成的《一个也不能少》均获得全国特等奖,实验学校叶栋的《救赎》等87篇优秀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余姚中小学生在中国·宁波纸飞机挑战赛中获奖】
  10月12日,在第七届中国·宁波纸飞机挑战赛暨第十一届宁波市纸折飞机大奖赛中,毛科炜以48.20米成绩获得纸飞机直线距离总冠军,并打破45.43米的全国纪录:黄家埠镇初级中学的覃高获得冲浪滑翔总冠军。在各组别的单项比赛中,市第五职校的毛科炜和牟山镇中的罗智喻、青港小学的相东俊、低塘小学的严安琪,包揽直线距离所有组别冠军:黄家埠镇中的覃高、杨佳意,横塘小学的李琛,陆埠镇校的陈泓名,包揽冲浪滑翔所有组别冠军:市五职校的汪夏琳获得留空时间项目中学女子组冠军。据统计,在此次比赛中,余姚共有119人次获得一等奖。
  【泗门镇小、实验学校分获省中小学舞蹈大赛一等奖】
  11月,在浙江省中小学舞蹈大赛中,由泗门镇中心小学老师干雅雯和戴铁燚编排的舞蹈《牙牙和泡泡》获得小学组一等奖,由余姚市实验学校老师刘珂莹和章红艺编排的舞蹈《小小小小鸟》获得初中组一等奖。
  (陈汉春)
  高中教育
  【概况】
  2017年,全市有普通高中10所,在校学生10945人;中职学校7所,在校学生9041人。高中段接收外省籍学生4129人。2017年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全市普高3291人参加高考,一段总上线1052人,一段总上线率31.97%。其中纯文化学科(不包括艺术类、体育类)一段上线860人,上线率26.2%,创历史新高。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一段上线192人。余姚中学上清华、北大8人。全市职高1176人报名参加高考,高职单考单招录取955人。入围第四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创建名单,成立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四职校陈伟、职成教中心陈雅萍),3位教师代表宁波参加全国第二届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均获得综合一等奖。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中,共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2个。牟山成校创建为首批全国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校,丈亭成校、泗门成校创建为宁波市特色示范成校。
  制定并推进《普高多样化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余姚中学创建为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高风中学、四中、七中、二中和八中创建为省二级特色示范学校,三中、五中基本通过省二级特色示范学校初审。各校继续推进宁波市普高特色六个创新项目建设,逐步培育形成各校特色。
  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探索推动全市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继续推进“一校一品”专业特色建设,市职教中心中德合作IHK、阿里巴巴商学院、机器人创新团队,二职校农业实验园建设,市职技校《工业产品设计》,市四职校《物联网技术》,市五职校《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普职融通》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项目陆续展开。市职教中心成为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市四职校成为省教学诊断与改革试点学校。
  全市启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和校本教材的开发。职成教中心学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初步建成上线,全市入选宁波市级一批二批专业精品课程达10门,开发校本教材78种,正式出版35种以上。各职校组建技能集训队,开展“师生技能节”“校企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师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全市职校师生参加2017宁波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35项,二等奖80项,三等奖101项;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3项。3月,全国第二届班主任大赛中,获3个一等奖,4个单项奖。11月,宁波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在各类评选中,1人获省最美教师,1人获宁波市名班主任,1人获宁波市百优班主任,4人获宁波职教之星,1人获优秀毕业生。市职成教中心学校的“践知行合一,办匠心教育”德育品牌被宁波工匠精神培育提升工程立项。在宁波“经典诵读诗会”和“教师文艺专场”比赛活动中获得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贯彻《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通过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培训企业职工等形式,使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全年新建5家制造业校外实训基地,全市共设立校外实习基地37家。各职校与100余家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成立4个职教集团,市职技校成为市模具协会、家电协会副会长单位,市职成教中心学校成为市汽修协会、烹饪协会理事单位。全年非学历培训达10000余人次。各职校与西部地区学校结对,如汪清县职业教育中心、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新疆库车县职业技术学校、成都崇州职业技术学校等,交流职业教育理念、管理、师资建设经验。
  【童洁获评全国“最美中职生”】
  2月17日,在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举办的2016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最美中职生”寻访活动中,市职成教中心商贸部14商1班学生童洁获评全国“最美中职生”。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奖】
  3月18—20日,在第二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市职成教中心学校梅海江、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张晓宏、市第五职业技术学校李照君三位中职班主任获得3个综合一等奖,4个单项奖。
  【市二职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林业技能大赛中获奖】
  5月26日,在辽宁举行的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林业技能大赛中,市二职校代表队的参赛选手温小丽获得“礼仪插花”(中职组)竞赛项目一等奖(第三名);吴申建获得“林木种子质量检测”(中职组)竞赛项目三等奖;指导老师卢娟苗获优秀指导教师奖。余姚二职校代表队是代表浙江省参赛的唯一一支代表队。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获奖】
  12月22日,在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中,余姚选手共夺得4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其中,四职校老师赵怡获得德育类一等奖,一职校老师茅吉鸿获得机械类一等奖,职成教中心老师李芬、楼红霞分别获得汽修类和文秘类一等奖。职成教中心老师黄金梅、吴凯分别获得电工电子类和汽修类二等奖。
  (陈汉春)
  高等教育
  【概况】
  2017年,余姚市人民政府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共建阳明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将模具系整体划归阳明学院,对阳明学院按照二级学院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市职成教中心为阳明学院提供办公、教学和生活场所,并作为联合办学单位共同对阳明学院进行管理。该学院重点为模具专业,有4个模具专业的班级,全日制学生200余名。
  学院采用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模式,该学院长期与宁波舜宇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富佳实业有限公司、宁波锦隆电器有限公司等10余家余姚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这些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学院每周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进入到现代学徒制跨企业训练中心进行生产性实训,根据模具课程设计参与模具制作实践操作。同时该学院的教师承担企业的课题研究。2017年,阳明学院学生获得10余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各项技能大赛的奖项。
  阳明学院近几年来开展国家级的CAD/CAE/CAM真实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践国培项目、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培训、注塑模CAD/CAE师资培训、冲压模具工程师资培训等,连续三年承办机械模具类国培师资培训,引进全国顶尖教学资源,邀请国内行业专家授课,并更新先进的教学软件与设备,提供新颖的培训方式和全方位的训练项目。学院建有宁波地区高校中设备和软件最全、最先进的“产品精密智能制造实训室”“CAD/CAM/ERP/MES实训室”“数控三轴五轴加工实训室”“注塑智能成型实训室”等。
  (陈汉春)
  社区教育
  【概况】
  2017年,余姚市有社区学院1所。根据国家、省、市三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制定全市“十三五”各项指标行动计划表,共5类13项,组织符合条件的单位开展各类创建申报工作,有17个单位组织在15个不同的创建项目中创建成功、获得表彰。其中,指导推荐丈亭成校、泗门成校被评为宁波特色示范成校,陆埠成校、大隐成校通过宁波社区教育扶助项目评估,三江好管家、久久红学吧被评为宁波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小曹娥成校、丈亭成校分别有教育助农项目立项。组织并成功创建成为省学习型城市,推荐并指导黄家埠成校创建成为省现代化成校,丈亭成校企业职工胜任力培训获评省成人教育品牌项目。阳明社区历史文化研究小组和黄家埠镇横塘村学养社团被评为2017年宁波市优秀社区学习共同体。
  组织社区学院、各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申报省级、宁波市级社区教育项目实验,结题四项,其中1项被评为优秀实验项目;新立项五项,其中3个项目获宁波市重点实验项目立项,2个项目获宁波一般实验项目立项。鼓励各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2017年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结题1项,获得2016年度宁波市教育成果(职成教类)二等奖1项,2016—2017年度宁波市职成教教学研究立项课题一等奖1项,2017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重点课题立项1项,一般课题立项1项,2017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成人教育专项课题立项1项,2017—2018年度宁波市职成教教学研究课题立项4项。
  【老年培训项目推新】
  3月,浙江老年开放大学余姚学院在余姚市社区学院挂牌,各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在市社区学院指导下相继推出老年教育电脑初中级、太极拳中级、智能手机、歌咏、合唱、书法、旗袍、越剧等培训项目,全年培训8563人次。
  【余姚入选第四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
  5月27日,在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入围名单中,余姚市名列其中,成为继慈溪之后,宁波市又一入围县(市)。此次全国共有43个县(市、区)入围,浙江省入围5个县(市、区)。
  (陈汉春)
  余姚中学
  【概况】
  2017年,余姚中学通过省一级特色示范学校评估,获评“宁波市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浙江省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实践基地学校(化学)、甬派教育科研培育中心、宁波市创新教育与创新实验室建设验收第一名、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示范学校,被宁波市教育局推荐为省课程建设样板学校。参与省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新高考理论和实践指南》编写工作。全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33篇,各级各类获奖46篇。
  开办“姚中之声”电台,开展“致良知”教育微型课。相继开展第十二次“感受浙大”励志活动、第五届“模拟长征”40公里远足活动、体育节、第七十七届校运会暨第四届模拟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2018届18岁学生成人仪式、第二十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吴睿睿与她的学生们”音乐会、美国青年钢琴家安托尼奥·特鲁奥斯钢琴演奏会、全国第二届“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教育(第5~6期)、英语诗歌大赛、第五届“山海之盟”暑期夏令营、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活动等。
  学校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互联网+教育资源全球化与共享”2016年中外中学校长高峰论坛,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16所外国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先后组织学生赴英国(伊钦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开展夏令营游学活动。多名学生被国外名校录取。
  2017年高考中,余姚中学共有437名学生上一段分数线,一段上线率为95.6%;吴裕诚等8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何一鎏高考成绩700分,名列全省第38位;姚中书院上一段分数线58人,一段上线率63.4%。
  学生代表队在国际太空城市设计大赛(中国区决赛)中获中国赛区冠军;在第二届“登峰杯”全国中学生结构设计比赛中获4VS4创新赛冠军、3VS3对抗赛二等奖;学术作品获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人参加复赛,数学建模获二等奖;华东机器人比赛,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
  【阳明先生铜像揭幕式举行】
  6月18日,致良知涌泉学苑2017年度余姚学习会暨阳明先生铜像揭幕式在余姚中学隆重举行。铜像由国家级艺术家赵闯创作,苏州德盛桥梁公司张春光捐赠。揭幕仪式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良知好友和学校部分师生近500人参加以“天降大任,唤我心归来”为主题的阳明心学学习会。
  【“卓越教师的专业成长”高峰论坛举行】
  10月25日,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和浙江省余姚中学共同协办的“卓越教师的专业成长”高峰论坛在余姚中学颐高科技楼五楼学术厅举行,来自全国近60所中学的180人参加论坛。
  【2017RoboCom国际公开赛华东地区选拔赛举行】
  12月16—17日,2017RoboCom国际公开赛华东地区选拔赛在校体育馆举行。来自华东地区的近500名学生参加比赛。余姚中学俞潇晗、王梓萌两位选手组队获得中学组季军,获得代表华东地区参加2018年RoboCom国际公开赛全国总决赛资格。此外,余姚中学还获得二等奖1队,三等奖2队。
  (余姚中学)
  科学技术
  【概况】
  2017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主产值714.1亿元,同比增长19.8%,占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48.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151.2亿元,同比增长17.1%,占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例达52.8%。发明专利申请数2349件,同比增长21.45%,发明专利授权数593件。完成宁波市创新型初创企业认定备案136家,27家企业被认定为2017年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复评48家。新认定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家,宁波市企业研究院1家,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8家,余姚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6家。1个项目列入国家02重大科技专项,争取到国家财政科技补助3045万元。1个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支持,争取到国家财政科技补助1290万元。获2016年度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放创新券257万元。征集企业技术难题8项,牵线60余家企业与高校院所洽谈。签约合作项目100余项,技术合同金额4000余万元。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驻余姚技术转移中心全年实现技术交易总额564.3万元。通过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复评。
  【中科院协同创新体(宁波·余姚)组建】
  4月6日,中科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余姚市人民政府、弘一资本集团有限公司、舜宇集团有限公司四方进一步深化3月17日签署的框架协议内容,并协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中科院协同创新体(宁波·余姚)。各方确定以普惠制造为目标,以开源方式共建智能制造技术共性技术平台(自主ICCC体系),降低企业技术门槛,为区域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并组建总额20050万元、第一期为5012.5万元的专利基金。
  【宁波市知识产权第三方平台余姚工作站成立】
  4月24日上午,宁波市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和保护第三方平台余姚工作站成立仪式在中意(宁波)生态园举行。宁波市知识产权第三方平台余姚工作站将面向包括中意(宁波)生态园和浙江“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在内的余姚经济开发区所辖企业,延伸提供宁波市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和保护第三方平台的知识产权诉调对接、知识产权运用和转化、快速维权与联动、学术宣传交流与人才培养四大服务机制。同时,工作站将与中意(宁波)生态园管委会、余姚经济开发区、余姚法院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建立联络机制,并定期召开三方联络会议,全面整合园区内行政调解、维权援助、法律服务三大纠纷化解资源。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举行】
  5月25日—27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余姚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16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南方赛区)在市梦麟中学举行,来自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39所高校的代表队同台竞技。此次比赛以我国古代传统礼仪和游戏“投壶”为背景,比赛题目为“舞盘雅乐”,比赛任务是“投掷飞盘”。各参赛团队综合运用机械、电子、控制等技术手段完成规则设置的任务,以集中场地赛为主。最后南方赛区决出16只参加全国决赛的队伍,同时决出南方赛区冠、亚、季军。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8

《余姚年鉴201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7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7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