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8》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5935
颗粒名称: 文化遗产
分类号: G269.27
页数: 3
页码: 214-216
摘要: 本文记述2017年,余姚市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概况、余姚新增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开展、首次文物双随机抽查开展等。
关键词: 余姚市 文化 文化遗产

内容

【概况】
  2017年,全市继续增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利用,继续做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完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文本撰写及文本初稿的设计制作,并通过市级相关部门和专家评审。配合做好保庆路历史街区建筑测绘及方案设计、府前路历史街区修缮工程1期B区方案评审。完成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全省古籍普查工作。配合宁波市一普办编辑做好《宁波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系列丛书》余姚卷相关工作,完成筛选珍贵文物清单和全景图共计953件。同时,做好全省古籍普查统校工作和古籍修复工作。完成国保单位《鲻山遗址保护规划》第一轮审核,完成王守仁故居、黄宗羲墓等国保单位以及12处省保、市保单位“四有”档案的编制及补充完善,完成360份文物档案电子化。继续做好大运河余姚段遗产定期监测和情况上报,完成全市所有文物建筑白蚁调查和文物危房情况调查,并对29处文物建筑实施安全鉴定。完成《张房魏氏老宅修缮工程设计方案》等5处文保工程方案的编制及审批事项。朗霞泥堰徐宅等5处文保单位(点)修缮工程通过验收。新四军浙东纵队政治部旧址完成方案编制、住户搬迁。全年对近20处不可移动文物实施局部抢修或维护工程,朗霞、鹿亭、大隐等多个乡镇(街道)的文物建筑得到修缮和保护。文物利用和研究进一步加强。王守仁故居修复开放十周年活动举行,阳明书院在阳明先生讲学处中天阁成立开讲,由文保所发起的全国阳明史迹保护研究联盟在余姚成立。龙虎草堂和中天阁完成改造提升。王阳明故居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功。《潮起东南——河姆渡文化图录》《萧萧总是故园声——王阳明与余姚》正式出版,《阳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简讯正式发行,王守仁故居LOGO和网站正式起用。
  余姚市河姆渡博物馆、余姚博物馆、王守仁故居等文物开放点接待超110万人次。策划“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文博小课堂”“我快乐,我是河姆渡小传人”等品牌活动不断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开展“走近青瓷”“三白三毛”互动体验区中小学生实践课堂、暑期夏令营等活动25场次。举办“遥远的对话——大地湾遗址考古成果特展”“玉出东方——红山文化玉器精品展”等临时展览16个。“王阳明·姚江王氏家规家风传习苑”和“至善堂”两个教育基地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品牌。
  不断完善非遗保护利用。做好非遗项目申报记录工作,公布第五批余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围千宴”等6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大隐石雕传承基地——余姚市大隐石刻加工厂入选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梁弄镇以梁弄大糕制作技艺为主体成功申报宁波市首批非遗特色小镇创建单位。虞舜传说和莲华文书分别入选宁波市文广局的国家级、省级非遗申报后备库项目。完成传统戏剧姚剧的保护成果汇总,报送文化部非遗司。完成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献成果征集,上报11套非遗书籍和23套非遗活动音像资料。《姚剧音乐》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佳百优”图书评选推荐候选名单。参加非遗展演和培训。组织非遗项目参加第12届义乌文交会“浙江非遗衍生品生活主题馆”展、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宁波市第四届阿拉非遗汇展览展示和北仑民俗文化庙会展等活动。做好国家级非遗项目姚剧的传承弘扬,举办第二届姚剧文化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讲座“四进”活动、“姚剧进校园”等交流活动。全年组织非遗课堂培训和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培训百余次,带队参加宁波市非遗专业干部及传承人培训班、省非遗传统戏剧类项目师带徒辅导等培训活动。加强非遗保护利用。设计生产国家级非遗项目余姚土布的衍生创意产品和梁弄大糕的外包装盒。
  【余姚新增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余姚新增2处列入省保名录,分别是孙子秀墓和成之庄。孙子秀墓位于梁弄镇贺溪村建隆自然村建峒岙石井山东坡,是余姚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墓葬。成之庄位于泗门镇西大街社区望安路14号,是清代浙东地区的地主庄园,现存建筑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建筑整体坐北朝南,三进三纵,总占地约3500平方米。至此,余姚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8处,文物保护点94处。
  【文物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开展】
  2月14日,由市文广局副局长朱月芬带队,文物科、文保所负责人组成的检查组专程对市保庆路历史街区和府前路历史街区的文物消防工作进行督查,要求所属乡镇(街道)和社区落实安全工作主体责任,全面排查和消除火灾隐患,加强对住户的消防监管和宣传。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全市文物消防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组织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各乡镇(街道)陆续启动对全市各级文保单位、文保点进行全面火灾隐患排查。文物部门将持续跟踪各文保单位及文保点火灾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准确地掌握各文物安全动态。
  【首次文物双随机抽查开展】
  2月,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组织一次文物双随机抽查行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重点检查各木质古建筑内各类消防设施能否安全使用,灭火器压力是否处于正常值,有无乱搭建情况等。此次共抽查各级文保单位15家次,横跨城区4街道。主要分为木结构建筑民居、古代桥梁、庙宇等类型,发现1家文保单位私自搭建温室,要求限期整改恢复原貌,2家文保单位灭火器材不足,要求文保所进行配齐。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8

《余姚年鉴201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7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7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市文广局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