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8》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5835
颗粒名称: 社会团体
分类号: D638
页数: 17
页码: 108-124
摘要: 本文记述2017年,余姚市社会团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余姚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首届世界姚商大会举行、余姚市总工会、共青团余姚市委员会、余姚市妇女联合会、余姚市科学技术协会、余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
关键词: 余姚市 社会团体 2017年

内容

余姚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概况】
  2017年,市工商联(总商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被省联评为全省工商联系统先进单位,并获得宁波市工商联系统工作创新一等奖等荣誉。全年新增会员500余人次,增长10%,新组建2家市外籍在余姚直属商会,完成2家异地商会的前期准备工作。4家基层商会换届如期完成,召开新生代企业家联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进一步完善联谊会章程,建立例会制度和会费收缴制度,推动会员建立“亲清”自律公约。5月12日,九届四次执委(扩大)会议召开,会上调整班子成员3人,通过《余姚市商会财务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会费收支管理。出台《余姚市工商联异地商会年度考核办法》。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在宁波威远清风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宁波帮博物馆举行学习教育活动。开展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活动。
  全年新增工商界别政协委员2名。《关于推进智能制造政策落地的几点建议》作为优秀提案在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进行发言。围绕促进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开展有关课题调研。先后向市委、市府主要领导提交《当前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有关情况报告》《关于县级试点示范“中国制造2025”政策落地情况的调研》等调研报告。
  年内,继续举办“亲清”讲堂,全年办班6次,参加人数300余人次。5月底,邀请甘中学博士作《新形势下智能制造》的讲座,与企业家们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交流。组织民营企业家赴贵州遵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12月底,在新生代企业家换届会议上,市工商联7位优秀企业家被聘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创业导师。
  6月3日,首届世界姚商大会召开,500余位乡贤参加,世界余姚人总会成立揭牌,工商联代表全体与会姚商发表《姚商宣言》。共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218亿元,11个项目现场签约。组织开展异地商会、同乡社团定点招商活动。建立健全辖区内的姚商信息数据库。召开小型投资对接会、余姚重点产业和投资平台推介会。召开市外姚商创业创新恳谈会。开展“天涯海角”访姚商、叙乡情活动。由市领导带队,分四批走访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四地的重点浙商姚商,宣传家乡引资政策,推介招商引资项目。建立市外姚商及其在姚亲属关爱机制,建立健全与市外姚商及其在姚亲属经常联系和走访慰问机制,开展各类乡情联谊活动。
  市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共收录9450家企业作为服务的对象,推送政策、服务信息共计43514条。企业转贷互助基金自2010年成立以来,共开展转贷业务5301笔,金额627.7亿元,惠及中小企业900余家。与统战部、银监办就金融服务达成新的合作形式,建立商会法律顾问制度,与市司法局、市人民法院共同开展“法律进民营企业”等活动,与国税、地税部门共同成立“余姚市纳税人权益维护中心”。
  年内,组织开展第十六次“光彩爱心月”活动,全市180多家会员企业及44个街道(乡镇)、村商会出资和实物捐赠等共计2000多万元。市总商会家属联谊会组织会员开展“爱心构和谐,寒冬送温暖”走进梨洲街道茭湖村的结对帮扶活动。助力“五水共治”行动,组织基层商会和会员企业投身农村污水治理,开展清洁生产。推广“村企结对、双向互动”共建新农村经验,引导企业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首届世界姚商大会举行】
  6月3日,首届世界姚商大会举行。大会共邀请余姚市外重点浙商姚商及余姚籍知名人士200余人,余姚市企业家300余人参加。大会以“乡里乡亲道乡情、合力合心谋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动员引导各地浙商姚商关注家乡、投资家乡、反哺家乡为主要内容。会上,世界余姚人总会成立揭牌,姚商代表宣读倡议书。大会期间,签约项目共计24个,总投资218亿元,其中乐视体育小镇及乐视体育总部搬迁项目、浙江余姚工业园区置信小微企业产业园项目等11个项目现场签约。大会系列活动分“天涯海角访姚商、叙乡情”活动、“天南地北聚姚城、谋发展”两个阶段。其间,还举行市外姚商创业创新恳谈会、投资项目对接洽谈活动、人工智能高端峰会、市外姚商家乡行考察等配套活动。
  (市工商联)
  余姚市总工会
  【概况】
  2017年,全市累计建有基层工会3668家,其中单建工会3367家,联合工会301家,覆盖企业15119家,职工人数47.8万人,工会会员共45.5万人,入会率95.09%。全市共有宁波市示范乡镇(街道)工会4家、宁波市五星级活力工会169家、余姚市三星级以上示范工会349家,乡镇(街道)四星级、三星级示范工会共计1932家。宁波市模范职工之家8家,宁波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7家。完成首家村级(北郊村)“党工联盟”工作阵地建设。全年有6人获宁波五一劳动奖章,3家单位获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状,2人获港城工匠称号,1人获浙江工匠称号,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市劳模协会累计各级劳模415人,全国级劳模6人,省部级劳模62人,省级先进30人,宁波级劳模88人,余姚级劳模229人。
  截至年底,全市已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协议3155份,覆盖企业13189家,职工413250人。其中,区域性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235份,覆盖企业10669家,职工201869人,行业性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9份,覆盖企业386家,职工18792人。已签集体合同企业工资协议续签率保持100%。全年职工服务中心调处劳动争议案件134件,涉及金额189.7万元;乡镇街道联合调解中心共调处劳动争议案件912件,涉及金额1428.6万元。
  年内,开展治水重点工程立功竞赛,表彰先进个人10人,先进集体5个。共发放宣传资料37700余份,组建治水小分队32个,开展巡查活动60余次。开展第十三届职工合理化建议评选活动,80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合理化建议竞赛,提出合理化建议1.2万余条,评选出“金点子”合理化建议34项,优秀合理化建议74项,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2.98亿元。制定下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宁波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在全市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精细化管理培训,重点培育了1个行业(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精细化示范点和2家宁波市级工资集体协商精细化管理示范企业。
  年内开展两节送温暖、重特大疾病专项救助、临时救助、“金秋助学”等帮扶救助活动,共计发放各类慰问金124万余元。全市497家企事业单位的88291人次职工参保,总金额272万余元;770人次职工得到互助保障金赔付,为患病职工减轻医疗负担213.63万余元。开展“百名职工解困脱困”活动,全市共有470名困难职工在市总工会建档,率先脱贫105名。开发“余姚疗休养”个人报名平台,1.9万余名干部职工参加疗休养活动,其中市总工会组织42批次,1426人参加。
  年内,推介“甬工惠”微信公众号,线上推出各类活动38次,投入金额25.7万元。“5.1服务卡”全市激活卡量4万余张。联合农商银行推进“蓝领通”工作,全年共授信4532人,金额4.6亿元,其中2493人申请贷款共2.5亿元。各级工会共投入资金600余万元,举办各类演出活动300余场次,参与职工20万余人次。组织33家宁波市级和谐企业参加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工作培训,其中15家企业开展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新增宁波市级和谐企业3家,宁波市和谐企业创建标兵单位1家,已建工会企业参与和谐企业创建面动态保持在98%以上。全年开展110余场竞赛,4000余名职工参赛,5人获宁波首席工人称号。开展“百名工匠传帮带”活动,评选出15对市级“好师傅好徒弟”。组建“千名技工志愿服务队”,为全市中小微企业免费上门服务。
  【市劳模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11月7日,市劳模协会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劳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189名劳模代表参加会议。大会审议通过《余姚市劳动模范协会章程》《余姚市劳动模范分组活动制度》,并按照新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五届协会理事会,徐栋芳当选为新一届劳模协会会长。
  【“十百二千”工程启动】
  2月,市总工会启动“十百二千”工程,包括“百名劳模扬风采”“百场竞赛比技能”“百名工匠传帮带”“百次培训提素质”“百篇文章讲正气”“百家商场搞普惠”“百名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百场文艺进基层”“百场体育活动激活力”“百个节目进资源库”,表彰千名优秀职工及培育千名技师志愿队。
  (市总工会)
  共青团余姚市委员会
  【概况】
  2017年,团市委以党的十九大为契机,组织开展“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宣讲、“一学一做”专题学习研讨、撰写心得体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同时,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推出“喜迎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余姚青年畅想新五年”“红领巾献礼十九大,我为队旗添光彩”等专题。组织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实践,举办“我的梦·中国梦”余姚市少儿歌曲演唱比赛、“童心演绎中国梦”课本剧大赛等活动。联合《余姚日报》、余姚广播电台FM96.6频道推出“团递青春正能量勇立潮头谋新篇”专题栏目,邀请奥运冠军、优秀创业青年、“向上向善好青年”分享团、先进志愿者代表发声,以人物传记形式对31位不同领域的优秀青年进行专题采访报道。完成《阳明文选青少年绘本》制作,开展第一期余姚市致良知青年学苑学习活动及10余期“知心·致行”阳明讲堂。青年之声”“青春余姚”微信公众号全年共发布各类推送176篇。
  举办2017青年干部精英能力提升班,开展“双百双进”、“展示新风采、团递正能量”青工风采节、“行行出状元”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青年文明号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青年突击队“六比六争”“十大青年创业之星”“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工作室”等活动。全年共培育表彰各级青年文明号78家、青年岗位能手48人、青年突击队38个。承担团中央第16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赛务工作。
  推出“情暖姚城、志愿先行”“我为城市洗把脸”“小积分,大梦想”等志愿服务项目,制作纪录片《志愿爱》《峰·芒》。利用寒暑假开展“小小银行家”“小小邮递员”“小小茶艺师”等公益课堂。截至2017年末,余姚志愿服务网共有注册志愿者12.8万余人,志愿服务团队865个,志愿服务时长225万小时。在全市范围内招募10000余名青年“河小二”,共同助力“五水共治”。全年集中巡河230余次,参与者2.5万余人次。开展“一员双岗双建功”活动,全市各级团组织发动团员青年主动认领“社会岗”。
  全年培训青年电商3000余人次。联合相关银行,全年共发放小额贷款788笔。全年挂牌确立“渔绿园”“艇之梦”等10家农场为“青创农场”。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全年累计接听各类青少年法律咨询热线1690例,援办青少年刑事案件231件,民事案件225件。开展“彩虹计划”“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花季护航社会观护团”等系列活动。全年借助新中宇、圆梦大学、爱心义卖等渠道发放关爱资金138.11万元。健全团干、社工与志愿者队伍联动工作机制,推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政府购买范围,全年共有102人参加各级各类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推进“筑梦计划”“伙伴计划”,架构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体系,解决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截至2017年末,已形成青春·梦家园、青年汇、舜耕历山等特色示范点,其中阳明青创空间被评为省示范性“青年之家”。
  【余姚市第十次少代会召开】
  12月18日,中国少年先锋队余姚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市第九届少工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市第十届少工委委员,叶文溢、吴文当选为市第十届少工委主任,姚文倩被聘任为市少先队总辅导员。大会明确了今后三年余姚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会上,“市十佳雏鹰红旗大队”“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市十佳少先队员”“市优秀少先队员”“市少先队事业功臣”等一批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
  【《阳明文选青少年绘本》首发仪式举行】
  12月18日上午,青少年阳明心学启蒙读物《阳明文选青少年绘本》举行首发仪式。《阳明文选青少年绘本》由市青联、市少工委编辑出版,自2016年11月立项,经过一年多的甄选、绘画、改编、修改后正式出版。作品从《阳明文选》中甄选了8篇适合青少年立志勤学的书信、文章为蓝本进行绘制,将王阳明的《教条示龙场诸生》《赠郭善甫归省序》《从吾道人记》等文章提炼并辑选成册。
  (团市委)
  余姚市妇女联合会
  【概况】
  2017年,市妇联做好全市所有村(社区)的“会改联”工作和乡镇(街道)妇联组织架构完善工作,产生村(社区)妇联主席313名,副主席416名,执委1365名,实现村(居、社区)妇联主席100%进入村(居、社区)两委。乡镇(街道)妇联主席21名,副主席61名,执委344名,新增执委164名。市妇联组织举办村(社区)新一届妇联主席培训班,分两期对全市724名村(社区)妇联主席、副主席进行业务培训。各乡镇(街道)妇联也对执委开展培训。继续推行乡镇(街道)妇联工作竞优制。推动建立网格化基层妇女工作网络,形成“功能性妇女小组”“网格型妇女小组”,建设最小单元格妇女组织。家事合议工作获宁波市最佳特色工作奖和最受群众欢迎奖,网上妇联工作获宁波市特等奖,平安家庭创建第三方测评位居宁波第一。
  全年孵化成立旗袍协会、千年渡公益服务中心等6个女性社会组织。全年联合农商行共为23名女能手发放小额贴息贷款296万元,发放小额贷款贴息25万元。推荐优秀农产品女电商参加宁波市女性农产品电商“创业集市”活动。推荐优秀女能手参加省、宁波等各级各类农展会、各类创业项目推介会。继续指导市女能手协会旗下的“姚江农嫂”生鲜超市,使超市股东通过转让等方式集中在6位女能手。培育规范一批巾帼来料加工示范基地,全年新增基地18个,经纪人14名,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
  全年共申报各级巾帼文明岗20家,其中余姚级10家,宁波级7家,省级3家。表彰余姚市十佳“巾帼建功”标兵。市妇幼保健所妇女保健科和牟山镇第一幼儿园园长吴芳分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和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组队参加宁波市巾帼文明岗品牌建设研讨会,市妇保所、国税梁弄分局文明岗在品牌建设会上作经验推广交流。
  策划印发“姚江农嫂”产品推荐册第一季。市女能手协会会长金建芬的“好啷哉”品牌杨梅通过出境检测,销往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突破全市杨梅销售历史。开展巾帼电子商务培训,共178名女性从事网店销售,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19人。挖掘并宣传女性电商成功典型,推出年销售过亿元的陆埠镇GAGAZHANG淘宝店主张小燕、朗霞85后女大学生沈莹颖等典型。
  成立市、镇两级“知书女性”微讲堂,全年共开设课堂教学17场次,微课20余次。开展“最美家庭”寻找活动和绿色家庭、文明家庭等各类家庭评选、“我爱我家”家庭才艺秀、“幸福家,文明年”摄影比赛、“我的家风家训”征集活动、“教子有方”进校园暨全市亲子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一元城市生存挑战等活动。全年共75场家庭教育讲座送到基层,受教人数达6000余人。新增市级示范家长学校10家。联合教育局、文明办等单位印发《余姚市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十三五”规划》。
  市妇联联合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成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强化法治宣传,以“平安家庭”创建带动反家暴、禁毒、防艾、反邪等工作。围绕“剿灭劣V类水”、美丽家园创建、平安余姚创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中心工作,实施美丽庭院提升工程,开展巾帼志愿服务。
  全年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共接待来信来访来电共计3456件,其中来信来访2904件,接听来电552件,结案率98%以上。全年受理家事纠纷989件,审结873件,审结率88.3%,可调撤率80%。争取资金380万元为近8万名妇女进行免费妇女健康检查及“两癌”筛查服务。定期组织专门人员对妇女健康工程进行走访、检查。开设健康知识讲座25场次,培训人员达2000余人。组织各乡镇(街道)、机关妇委会做好2017年康乃馨救助“我为贫困患病姐妹捐10元”活动,收到捐款191526.7元,有7名患“两癌”困难妇女每人获得1万元的康乃馨补助。借助“农商行之心”帮扶基金,为“困难母亲希望工程”募集资金26万元,为32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提供5000元助学金,为80名困难母亲每人提供800元或2000元的疾病救助。做好“国寿女性安康保险”宣传推广工作,覆盖到全市21个乡镇(街道),参保妇女超过3万人,全年投保额290多万元,其中61位投保妇女获260多万元的理赔。建立树兰基金帮助困难患病妇女,建立1元生存挑战基金帮助特殊少年儿童。联合阳光宝贝母婴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全年累计发放救助金额100多万元。全市各级妇女组织结合“三八”妇女节、春节等节日开展困难妇女和困难儿童帮扶活动。
  【市妇幼保健所获全国巾帼文明岗】
  4月22日,全国妇联在北京召开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个人表彰大会,公布《关于表彰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的决定》。余姚市妇幼保健所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余姚市牟山镇第一幼儿园园长吴芳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知书女性”微课堂设立】
  7月7日,“知书女性”微课堂开班仪式举行,同时首课开讲。“知书女性”微讲堂分市、镇两级,招募基层妇联干部、相关业内人士担任“知书女性”微主播,通过市、镇“知书女性”粉丝群,采取网络课堂教学、信息推送和每日美文诵读相结合的方式,向粉丝们不定时提供相关知识。2017年共开设课堂教学17场次,微课20余次。
  (市妇联)
  余姚市科学技术协会
  【概况】
  2017年,市科协履行纲要办职责,制定《2017年余姚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和职责分解》,部署年度纲要实施工作。召开纲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会议。全年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和技能培训8万余人次,发放科普宣传、培训资料10万余份。承接宁波市民生实事工程“千场万人智能手机知识普及工程”,培训合格人员1016人。评选表彰2013—2017年纲要工作先进集体10个、先进个人10人。邀请11位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作科普报告27场,受众近万人次。开展科普报告和科普资源“五进”(进农村文化礼堂、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三送”(送科技、送文化、送健康)等活动。评选年度市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优秀项目11个,建成村级科普馆1个。创建宁波优秀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各1个,评选优秀农村科普带头人1名。举办“智能七巧板”“电子百拼操作”“DI创新思维活动”等各类培训,举办青少年“迎六一玩转科学”“科技创新大赛”、童玩节等活动,指导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展校园科技节、科技周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DI全球总决赛、第七届全国纸折飞机挑战赛、宁波市科技嘉年华、青少年航模赛、中小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等,共获得宁波市级以上奖项1132个。
  全年在《余姚日报》等媒体上,专题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19人次。走访、慰问王正国、孙优贤、陈亚珠等建站院士与2名余姚籍新入选院士,以及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和部分生活困难科技工作者,共计200余人次。市级学会(协会)举办论文写作专题培训16次,撰写科技论文58篇,举荐入选2017年宁波市领军和拨尖人才培养人员10名。
  新建市人民医院王正国院士工作站和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为宁波市级院士工作站,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创建为全市首家国家级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构建院士工作站拟建梯队企业3家,其中中国光学学会顾瑛、李儒新两位院士分别与舜宇集团签署了建站意向。新建企业科协2家,指导企业科协开展“讲创新、比贡献”活动,攻克技术难题53个,获得发明专利125项,制定各类标准15项,提出合理化建议131条。市级学会(协会)开展年度服务科技创新项目15项,实施“富硒茶研发”“盆景果树引进”等金桥工程项目3个,提交科技工作者建言12则,开展重点学术活动8项,举办科技工作者沙龙3期,承接政府转移的项目评估、标准制定、教育培训、决策咨询等职能。加强与院士、专家和海内外科技团体的交流协作,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海智宁波之旅”余姚行等活动3次,分别邀请蹇锡高、王玉忠、王正国院士到余姚作学术报告。组织企业参加海智项目推介会、宁波市“3315计划”企业环保项目专场推介会和“商业模式创新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科技论坛等活动。
  参与起草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实施意见》,制定实施《余姚市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市科协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科技工作者在市科协代表大会代表和新一届委员会中的比例提高,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占总数的92%,4位兼职副主席分别在农、教、医、工行业领域中产生。市教育学会、统计学会、水产学会等市级学会(协会)换届选举,更多一线科技工作者加入科协组织。
  【“千场万人”智能手机知识普及工程启动】
  3月14日,市科协组织13个乡镇(街道)农函大辅导站相关负责人、辅导老师和市专家科普讲师团部分专家20余人,参加宁波市科协“千场万人”智能手机知识普及工程启动仪式暨业务培训。由市科协承担的宁波市级民生实事工程——智能手机知识普及工程正式启动。“千场万人”智能手机知识普及工程是宁波市的一项民生实事工程。
  【中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召开】
  8月16日,2017年中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开幕。会期共三天,国内工程塑料复合材料行业和余姚市涉塑企业代表近200人参加此次研讨会,共同探讨改性塑料在汽车、家电、医疗、包装、建材、3D打印等领域的应用。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忠及20余位专家、教授作了改性塑料技术研究方面的学术报告。
  【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12月19日,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余姚影城召开。238名来自各条战线的科技工作者代表参会。省科协副主席王忠民、宁波市科协党组书记崔秀良、余姚市委书记奚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开幕式上表彰了2013—2017年度市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
  12月20日上午,大会完成各项预定议程,在余姚宾馆闭幕。大会选举产生余姚市科协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常务委员,鲁建灵当选为余姚市科协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席,王文杰、王胜战、陆哲学、袁海鸿、符娟娣、黄苏洲、鲁劲松当选为余姚市科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王胜战等21名同志当选为余姚市科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十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到余姚宣讲】
  4月24日,由市科协组织的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报告会举行。此次报告会共邀请马润林、陈洪、张德良、刘大禾、赵晓光、张劲硕等6位科学家,分别在余姚中学、长安小学、马渚镇校、小曹娥镇校、大岚镇校、陆埠镇校、二六市小学,以及东江、酱园街社区,举行了12场科普报告。
  9月25—26日,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专家一行5人,分别到余姚泗门镇政府、酱园街社区、余姚中学、第一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等12家单位,开展15场科普报告。
  据统计,截至2017年下半年,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到余姚10次,邀请到科学家、专家44位,共举行110场科普报告,受益中小学校师生、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5万余人。
  【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挂牌】
  9月23日,2017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开幕仪式暨2017年新建院士工作站挂牌仪式在宁波国大雷迪森广场酒店隆重举行。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宋长洪应邀参加此次活动,并接受工作站授牌。
  【冯煜芳、马余刚入选两院院士】
  11月27日至28日,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名单公布,余姚籍学者冯煜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余姚籍学者马余刚当选为数学物理学部院士。至此,余姚籍两院院士已达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市科协)
  余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余姚市社会科学院)
  【概况】
  2017年,市社科联(社科院)年度工作获评宁波市社科联系统先进单位。年内,新发展会员单位1家,累计共104家;市级科普示范基地12家,市社科联宣讲团24人,聘请特约研究员1O人。组织社科普及讲师团成员12人,开展“六进”(进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军营)宣讲活动109场次。举办社科现场教学课13场次。组织学协会召开首届虞世南学术研讨会、阳明故里研讨会和余姚古村落研讨会等三次学术会议。5篇课题论文分别获得宁波市哲学社科规划领导小组、中国文联、省文联中国古村落高峰论坛、浙江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奖项。全年课题立项数量居宁波县级社科联前茅,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论坛获奖论文占宁波市宣传系统三分之一。组织学协会开展“踏阳明足迹,悟阳明智慧”——四明山和会稽山阳明文化游学活动2次。正式向国家商标局注册“阳明故里”“阳明讲堂”“阳明圣城”知识产权商标。2018年宁波哲学社科规划领导小组重点课题项目《加快补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短板的路径研究》立项,推荐《市场取向改革在浙江余姚的实践和创新——“中国塑料城”的经验与启示》为2018年浙江省“四个强省实践的基层典型案例研究”课题。举办余姚“娱乐养老”全民科普周比赛,全市22个民间社团参赛,参与市民4000人次。举办市第四届百姓文化节项目“舌尖上的余姚”。
  年内,协助完成中国古村落调研立档课题三本图书《柿林》《中村》《金冠》文字定稿,召开3个村课题组会议两次。协助编撰完成《余姚老行当》科普图书样稿,完成社科联列入2017年市文化精品工程赵永焕、张亚萍的两部科普书籍。开发阳明文化、浙东革命根据地材料5份,社科联本级完成科普类研究材料11份。余姚智能产业经济(机器人)首次选入《2017宁波蓝皮书》。
  年内,走访学协会单位27家,接访各类研究者22人次,协助本土学者赴宁波、杭州等市水利系统举办“河姆渡水文化讲座”,召开余姚水文化专家座谈会。对接洽谈拟成立“新加坡郑永年中国问题研究工作室”前期筹备工作。接待贵州省、辽宁省、广东省河源市等地社科联主席,广东省和平县等宣传部,江苏省如皋市、绍兴市、建德市等11个地区社科联(院)到余姚考察交流。
  新发展王阳明祖居地“阴地龙潭王氏宗祠”为市级科普基地,协助梁弄镇创办全国首家“红领巾电台”并开播,创设“红色梁弄科普馆”,指导泗门镇成之庄明清古建筑群开辟科普项目“中国科举文化博物馆”,协助低塘街道历山村“虞舜传说纪念馆”舜文化社区读本编撰工作。王阳明故居成功创建省科普示范基地并挂牌。推荐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红色梁弄科普馆申报省科普先进单位。与浙江电视台合作拍摄电影纪录片《追寻400》,联合余姚电视台开拍《上梁》栏目,协助市电台播出《“山海经”余姚故事》8期,利用电台交通频道主讲“河姆渡文化”“余姚风俗”。
  【电影纪录片《追寻400》拍摄播出】
  3月至8月,全市首部红色材题电影纪录片《追寻400》由市社科联联合浙江电视台,先后在杭州、南京、宁波、上海、梁弄等地拍摄,市社科联参与创作文字脚本。纪录片时长约45分钟,以浙东抗日根据地为主要内容,通过红色故事、人物和市社科联专家、党史专家讲述,还原浙东抗日根据地红色反间谍工作组(敌工委时期称400小组,又称反间谍小组)的故事。影片入选浙江省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党的十九大召开献礼片,于10月1日国庆节晚上在浙江卫视影片播出。
  【新增省级社科普及基地】
  8月28日,浙江省社科联发出通知(浙社科联发〔2017〕27号),命名45家单位为第七批“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由市社科联申报的余姚市王阳明故居纪念馆社科普及基地,被命名为“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全市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增至2家。
  【科研课题成果获省级奖项】
  8月29日,在杭州之江饭店举办的浙江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暨“礼仪与文明”’论坛上,《余姚王阳明等先贤传统家训礼仪的当代意义解读》等2篇学术课题论文,获得科研成果优秀奖。同时,市社科联特约研究员褚纳新的《浙东压胜钱》书籍获省文艺最高奖项“浙江映山红奖”。
  (市社科联)
  余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概况】
  2017年,市文联依托文艺家志愿服务团和8个服务分团,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举办“金鸡贺岁”2017年迎春画展,“与古为徒”吕亮、姚泉永、张兴杰三人书法作品展,2017余姚市“文艺与时代同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春之声”广场音乐会,“一江清水迎福祉”余姚市剿灭劣V类水文艺作品征集,余姚市“美丽乡村”村歌歌词集首发式暨村歌《我的家乡兰山》音乐短片首映式,“舞林争锋,炫动姚城”——市第二届舞蹈精英大赛,“书香余姚”主题摄影展,“雪莲花”——胡雪咏、胡荷清姐妹画展,“江河甬念”——张钟速写艺术画展,庆五一“千名文艺工作者下基层”采风巡演走进舜宇集团,市“治水剿劣”宣传文艺演出,“萧萧总是故园声”——萧纯园·牧佳父子敬乡画展,市美协赴牟山开展“剿灭劣V类水”创作采风活动,市美协中青年创作座谈会,余姚市“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暨余姚市舞蹈家协会“名师进校”讲座,中国美院陈斗斗博士设计艺术讲座,“擦亮余姚”环卫摄影赛,“小丁画大家——中国文化名人漫画肖像展”,“画家画战士、丹青颂八一”余姚美术家走进军营,市文艺工作者走进消防大队慰问演出,余姚市第四届“最美武术人”颁奖晚会,“众手浇开文明花”——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书画影作品社区巡展,“汲真畅意”——徐军辉山水画作品展,“时代作品:《最后的王》”创作研讨会,“姚韵越音”走进美丽兰山村,“石”说王阳明传奇一生暨市首届“雅石共赏日”展览,市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论坛,吕峥新作《天机破·王阳明》分享会,卓立清——毛锦芳十万小楷作品展,帕蒂古丽长篇小说《柯卡之恋》新书首发暨签售等40余场活动。此外,市文联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形成“文联工作一盘棋”的工作合力。年内建立省作协余姚梁弄创作基地。
  全年有10个项目列入宁波、余姚两级扶持计划,其中宁波3个、余姚市委宣传部7个。广播剧《呦呦青蒿》获全国、省“五个一工程”奖,姚剧《浪漫村庄》获省、宁波市“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动画片《少年王阳明》和歌曲《我心光明》获宁波市“五个一工程”奖。干亚群散文集《梯子的眼睛》获首届“三毛散文奖”。褚纳新《浙东民间压胜钱》获第六届省民间文艺理论著作类映山红奖。郑飞军作品《浓艳秋光》获第八届浙江花鸟画展优秀奖。帕蒂古丽散文《水乳交融的村庄秘境》列入中国作协2017年少数民族重点作品扶持篇目,小说《百年血脉》和《柯卡之恋》分获中华出版物奖提名奖。民协会员施灵敏获宁波市农民画剪纸作品大赛金奖、省校园剪纸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在第六届浙江省曲艺新作会演中,宁波走书《一张饭卡》获创作银奖,董鹊玲获表演银奖等。
  年内,符利群加入中国作协,谢志强加入中国评论家协会,22名会员升级为省级会员。全市累计有国家级会员46人,省级会员229人。青年作家方其军入选省第五批“新荷计划人才库”,美协会员翁赟烨入选2017年度省造型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名单。央视戏曲音乐频道《翰墨戏韵》栏目摄制组为宁波市美协名誉理事、市美协顾问陈全尧摄制书画专题节目。
  【“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走进余姚晚会举行】
  1月8日晚上,由中国文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中央电视台CCTV-7乡村大世界、余姚市政府承办的“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走进浙江余姚活动主场晚会开幕。慰问演出以“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主题。活动分主场晚会、小分队慰问演出和“小康工程”慰问演出。小分队慰问演出分别在梁弄镇横坎头村和朗霞街道天华村联建小区小广场举行,“小康工程”慰问演出在朗霞街道天华村西宅举行。
  【“文艺与时代同行”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3月19日上午,2017余姚市“文艺与时代同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春之声”广场文艺演出在余姚龙泉山西麓文化广场举行。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联合主办,市音乐家协会、市舞蹈家协会、市文化馆和市音协音乐文艺志愿服务团承办。系列活动共安排20项活动。
  【《余姚市“美丽乡村”村歌歌词集》首发】
  5月31日上午,《余姚市“美丽乡村”村歌歌词集》首发式暨村歌“我的家乡兰山”音乐短片首映式,在陆埠镇兰山村举行。该书历时两年创作、编写,由宁波出版社出版,收录35首村歌歌词及部分曲谱的创作。
  【省作协余姚梁弄创作基地成立】
  11月7日上午,省作协余姚梁弄创作基地成立仪式在梁弄镇正蒙学堂内举行。揭牌仪式上,梁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诸仲玖致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娇俐,宁波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晓勇,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晋杜鹃分别讲话,省作协和余姚市领导共同为省作协余姚梁弄创作基地揭牌。仪式结束后,来自青海、新疆的20多名作家在现场进行创作采风。
  (市文联)
  余姚市残疾人联合会
  【概况】
  2017年,共新鉴定残疾人2039人,全市累计持证残疾人23693人。组织全市残联系统开展“精准服务大走访、固本强基大调研”活动,完成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状况监测工作,掌握残疾人生存状况和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完成村(社区)、乡镇(街道)、市三级换届选举工作,产生新一届市残联主席团组成人员。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辟每周一推送的指尖上的课堂——“网上微学堂”,共创编36期。推进残联流动服务车下基层工作,按照定期和机动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深入基层开展“三进六送六帮”服务。全年共下乡70次、服务1800余人。“阿拉帮抬起脚板下基层”机关党员志愿活动案例获评市直机关“组织之星”。
  全年发放残疾人困难生活和护理补贴8400万元,补助27.3万人次。为118名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提供学费和住宿费减免、专项救助金、成才奖励金等共计67.7万元。为9639名残疾人发放基本医疗保险定额补助246万元。继续免费为全市所有持证残疾人实施综合医疗保险。发放精神病人专项医疗救助卡2864人,资金314万元。实施贫困残疾人大病和精神疾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200余人,资金80余万元。联合人社部门,继续推进残疾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定补工作,补助5600人。以市四套班子领导春节、全国助残日开展走访慰问为契机,动员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全年共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9697人次,资金956万元。
  全年开展免费助听器、助视器验配,免费假肢安装118名;人工耳蜗植入或处理器升级、髋关节患者置换手术补助等机构康复补助100余人;完成精神病作业疗法、脊髓损伤伤友康复训练等57人;实施辅具适配1345人,无障碍设施进家庭195户。全市康复服务率达99.98%。
  实现市机关、国企定向招录残疾人零的突破,招录公务员2人,推出国企岗位1个。对就业年龄段10130余名残疾人开展就业培训实名制登记工作。开展技能培训380人。举办第十届残疾人就业洽谈会,全年多渠道帮扶实现残疾人就业150人。全年共征收残保金6989万元,清退372万元,涉及企业234家,残疾人350人。开展企业劳动监察98家。加强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全年安置或辐射带动残疾人406人。加强6家企业工疗站规范化建设,提升269名残疾人精神、智力辅助性就业水平。
  推动文化助残“五个一”工程和特殊艺术“六进”活动,全年文化助残883余人次,组织“六进”活动23场次。配合体育局抓好市十五届运动会大众部残疾人组羽毛球、乒乓球和象棋比赛。组队参加宁波市第九届残疾人坐式排球比赛。承办省冬季项目运动员宁波地区选拔活动,并向省输送优秀运动员4人。在“华诺菲”杯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中,肢残人黄柯烽获男子成年组T36级400米、800米第1名。
  全年在《余姚日报》等主流媒体刊登新闻82篇;市电视台制作专题3期;市电台联办栏目“同一片蓝天”每天5~7次滚动报道;被上级残联网站采用信息433篇,“余姚残联”微信公众号推送158条。
  【“阿拉帮”阳光志愿助残服务平台建立】
  3月,余姚市出台具体指导意见,完善注册志愿者管理机制,落实“一表一库二清单三回执”工作举措,建立“活动平台+服务品牌+志愿者队伍”的志愿助残工作体系,14个部门联合出台“阿拉帮”阳光志愿助残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和助残志愿者注册管理制度,搭建“开放式志愿助残服务基地+志愿服务团队(个体)”“残联流动服务车+志愿服务团队(个体)”和“身边的微助残随手拍有奖征集”活动等三大服务载体,打响“阿拉帮”助残服务品牌,推动社会化志愿助残服务的开展。全市共成立志愿助残服务团队31支,注册助残志愿者1769名,创建开放式志愿助残服务基地11家,推出服务项目53个,签约爱心联盟单位36家。全年组织开展志愿助残服务活动50余场次,服务残疾人2000余人次。在第27个“全国助残日”前夕,组织开展“阿拉帮”阳光志愿助残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并以市、乡镇街道分级负责的形式,组织发动全市各志愿服务团队(个人)开展志愿助残服务活动。
  (市残联)
  余姚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概况】
  2017年,余姚市关工委形成“关工委+协会+工作团队”的组织体制。余姚市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成立。修订“五好”基层关工委测评办法和测评细则,新命名“五好”基层关工委90家,全市共有宁波市级和余姚市级“五好”基层关工委207家。新建187家民营企业关工委,累计达305家。评选余姚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42个,先进个人78人。全市开办“假日学校”213所,共投入经费185.84万元,参加学生总数14634人,其中在余姚“小候鸟”1836人,参与服务工作的志愿者1830余人。全市23家单位、44人被评为优秀“假日学校”和先进工作者。全年共筹助学金25.85万元,结对帮扶困难学生187人。109名“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对全市201家网吧开展监督活动500余次,评选“放心网吧”66家。开展第十二届十佳“小孝星”评选和第二十届青少年英才奖评选活动。
  组织开展“以史明理知荣辱、以史明心正志向、以史明责话践行”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缅怀先烈祭奠活动,参与活动青少年约68400人次。在市中小学综合素质实践基地打造“红色四明、薪火相传”体验传承中心,开展“三体验、六走进”红色教育活动,市财政专项资金拨款11.5万元。
  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全市130所中小学校,114080名中小学生参加。被中国关工委、司法部和中央综治办授予“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5家单位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先进集体”;4家单位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15人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和“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优秀辅导员”称号;25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中获奖。在全省青少年“珍爱生命、文明出行”道路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中,东风小学、新建小学、梨洲小学和第一实验小学获得优秀组织奖,116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调整充实全市三级关爱帮教团队,为20余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做观护、帮教工作。组织34名心理辅导志愿者和30余个亲子家庭走进市福利院,开展关爱孤残儿童活动21次。动员“五老”人员与全市305名留守儿童结对。开展“甬润童心·情系四明”关爱留守儿童服务活动,成立第二家“宁波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站”,并在大岚镇、四明山镇和鹿亭乡共成立了22家留守儿童亲情屋。
  【关爱留守儿童服务活动开展】
  10月17日上午,“甬润童心·情系四明”关爱留守儿童服务活动在大岚镇中心小学举行。活动中,有关单位负责人介绍了大岚镇留守儿童亲情屋的基本情况,宣读了“甬润童心”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并先后进行“五老”人员、“代理妈妈”、爱心大使代表与留守儿童亲情屋的结对仪式,市女企业家协会爱心助学仪式及宁波市关工委向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站授牌仪式。
  【余姚市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成立】
  11月7日上午,余姚市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成立大会召开。会议要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以及志愿者们要时刻牢记宗旨,切实增强服务青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发挥优势,始终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要切实加强管理,努力开创关心下一代志愿服务工作新局面。会议审议通过了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志愿者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并成立了7个工作团队。
  (胡百钦)
  余姚市红十字会
  【概况】
  2017年,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余姚市红十字事业“十三五”(2016—2020年)发展规划)的通知》。市红十字会系统全年接受款物价值741.3万元,投入使用款物价值707.08万元,13500余人受益。为区域仓库及市级救援队配备物资与设施约16万元。组织博爱送万家、六一送关爱、酷暑送清凉、金秋助学等人道救助活动。新设孤儿及困境儿童综合保险项目、“邦尔助医”基金、“阳明助医”基金、“金翼向阳花”助学资金4个人道救助项目。举办“金海豚”生命关爱公益夏令营、“与爱同行”中小学生剪纸大赛、“未成年人一元钱城市生存挑战”“快闪图书馆——公益捐赠”等活动。举办水域救援专业技术培训班、赈济救援与应急救护技能拓展班。红十字众益赈济救援队开展城市应急搜救,全年出动60余次,找回32名失联人员。红十字战狼应急救援队出征兰溪,参加抗洪救灾。
  年内,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五进”活动,在公共场所投放9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举办AED操作专题培训班。组织全市首届企业职工应急救护技能竞赛。组织5000名中小学生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暨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竞赛,获中国红十字会最佳组织奖三等奖。继续实施职高生救护员全员培训计划,2629名学生获证书。全年新增救护员3337人,普及培训30478人。
  全年新增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102人,马渚中心卫生院90后护士刘玲波捐献造血干细胞,先后获得“余姚好人”“宁波好人”称号。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26人,实现捐献5例(余姚户籍2例,实现零的突破)。遗体(角膜)捐献登记志愿者22人,实现角膜捐献5例,遗体捐献3例。
  全年组织红十字专业化志愿服务活动近200次,服务时间累计6680小时。承办2017宁波(余姚)红十字志愿服务颁奖典礼。“‘救’在四明——红十字应急救护公益讲座”被列入中国总会2017年志愿服务试点项目。
  召开全市乡镇(街道)红十字会换届工作现场观摩暨动员部署会,完成乡镇(街道)红十字会建会后的首次换届选举工作。全市村(社区)红十字服务站建设实现全覆盖。马渚镇金马社区完成“红十字博爱家园”建设项目,入选中国红十字总会基层备灾救灾建设成果展。
  【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启动】
  1月22日,余姚市“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启动。“博爱送万家活动”实行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人体器官和遗体(角膜)捐献者家庭、无偿献血者、红十字志愿者等困难家庭为主,结合因病、因灾、因祸等特困家庭及麻风病人,对筛选出来的最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进行慰问,共救助困难家庭4708户(人),发放慰问款物192万余元。
  【全市首届企业职工应急救护技能大赛举办】
  9月6日,市红十字会举办全市首届企业职工应急救护技能竞赛,比赛被纳入余姚市劳动竞赛委员会2017年“百场竞赛比技能”职工职业技能群英赛,各乡镇、街道共21支代表队参加。经过理论知识竞赛与应急救护技能竞赛,三七市镇红十字会代表队获得团队第一名,队员沃立柱获个人第一名,并被推荐授予“操作技能标兵”称号。
  【“救”在四明——红十字应急救护公益讲座启动】
  2月28日晚,“救”在四明——红十字应急救护公益讲座项目在兰江街道四明社区启动。该项目被中国红十字会列入2017年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发展计划。该项目将应急救护员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和实操一体的5个大课,又增设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最易碰到的意外伤害内容的5个小课,学员可以选择性参加专题培训学习,更可以通过5大5小不同专题、16学时以上的系统学习,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讲座每月开设一期,半年为一轮。全年受益1500余人,直接救护3名意外伤害者。
  【“金海豚”生命关爱公益夏令营活动举办】
  8月16日至23日,市红十字会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关工委共同主办第二期“金海豚“生命关爱公益夏令营。活动由宁波太平洋慈善基金会全程资助,市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和市蚂蚁公益服务中心联合承办,以“爱在阳明,情系四明,红十字伴你共成长”为主题。来自四明山区乡镇的22名中学生体验了10天9晚的夏令营生活,内容涵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公益理念实践等活动。
  (许燕青)
  余姚市慈善总会
  【概况】
  2017年,市慈善总会募集善款6325万元,发放救助款5632万元,有3.59万人(户)次困难群众得到慈善救助,154个公益项目得到帮扶。截至2017年底,累计募集善款7.87亿元,发放救助资金6.62亿元,受助困难群众41.52万人次。
  【“慈善一日捐”活动开展】
  4月,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发文《关于开展2017年“慈善一日捐”活动的通知》,要求动员全市社会各方力量,倡导“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理念,打造爱心城市品牌,发挥慈善救助对政府的补充作用。市慈善总会同时发文,表彰“慈善楷模”“慈善之星”。“慈善一日捐”活动随即在全市展开,有1360家单位、2.41万人次参与捐款活动,共募集善款1244万元。
  【发展慈善冠名基金】
  2017年,新建慈善冠名基金28家,基金规模1486万元,累计发展慈善冠名基金306家,基金规模2.46亿元,全市冠名基金到账1694万元。全市265个行政村、36个社区建立慈善帮扶基金,基金规模1.55亿元,年内到账基金881万元。
  【“三助二扶”项目开展】
  全年发放助学金355.1万元,资助困难学生1880人。对1260名精神病患者实施慈善施药,助医支出811.2万元。向1528户困难家庭发放助困资金200万元,帮助87户农村收入农户改造危旧房4934平方米,补助资金24.3万元。全市6个慈善扶贫产业基地辐射带动150户困难群众创业脱贫,投入帮扶资金44万元。
  (市慈善总会)
  余姚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概况】
  2017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成立泗门分会,编印出版《浙东延安·梁弄》《烽火三七市》,编印工作简报6期,撰写论文、纪念文章6篇,其中《草茅庵重建革命武装的重大意义与启示》在宁波市委召开的论文交流会上交流并获奖。协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纪念草茅庵重建四明武装70周年启动仪式”,协助开展“草茅庵建军70周年”“朱洪山烈士诞生100周年”座谈会。
  年内,宁波、上海等地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先后到余姚考察。1月16日,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萧群、王泰栋一行到余姚指导考察工作,共同研讨历史研究会的工作思路和方向;3月31日,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东、浙南分会会长王幼云,顾问毛之价到余姚祭奠革命先烈,开展座谈会交流工作;4月18日,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刘苏闽带领副会长陈辉、副秘书长廖方民等到余姚考察调研。此外,6月29日,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合唱艺术团在梁弄镇文化广场进行专场演出。9月25日至26日,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大江南北》杂志社工作会议在余姚河姆渡宾馆召开。
  【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泗门分会成立】
  1月11日,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泗门分会正式成立,余姚市人大副主任、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宋建勋、中共余姚市泗门镇党委书记徐康林出席成立仪式,并向分会授牌授印。
  【草茅庵重建四明主力武装70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5月19日,“不忘初心,牢记宗旨”主题党日暨草茅庵重建四明主力武装70周年系列活动在陆埠镇余鲍陈村举行。活动中,宁波军分区副政委徐政道向余鲍陈村捐赠慰问品,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姚晓东、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萧群向陆埠镇党委和余鲍陈村党总支赠送红色革命书籍,余姚市民兵代表俞仲达宣读《传承革命精神铸就当代铁军》倡议书。宁波军分区政治委员朱宝定讲话并宣布“重上草茅庵,重走建军路”活动正式开始。随后,宁波军分区领导及机关干部、余姚市相关领导、各区县(市)人武部干部、余姚市专职人武干部、陆埠镇青年团员代表等以徒步行军方式,重走草茅庵建军之路。在走上草茅庵后,参加人员现场接受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专家胡国忠的党课教育,并开展向党旗宣誓和签名等主题党日活动。
  【纪念朱洪山烈士诞生100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8月9日是朱洪山烈士诞生100周年纪念日。陆埠镇政府组织开展祭扫烈士墓、召开座谈会、烈士事迹巡回展览等纪念活动。8月8日,陆埠镇、洪山村的干部代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陆埠联络组部分成员一起到洪山村黄土岭,祭扫朱洪山烈士墓,向烈士敬献花圈。8月9日,纪念朱洪山烈士诞生100周年座谈会举行。
  【朱之光逝世】
  10月3日,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朱之光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享年100岁。11月29日上午,朱之光骨灰安放纪念仪式在余姚市梁弄镇革命先辈纪念林举行。朱之光1918年2月出生于浙江余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发动开展“茶农请愿”斗争,建立浙东游击指挥部独立大队,在余姚组建浙东游击指挥部独立大队并任大队长。后历任四明地区南山县县长、中共四明地委工委副书记、宁波专署专员、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浙江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等职,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梁弄调研教育基地”挂牌】
  1O月24日至2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行40余人,在会长顾国平的带领下,到余姚学习参观考察,并在梁弄正蒙学堂举行“上海市浦东新区历史研究会梁弄调研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8

《余姚年鉴201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7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7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