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区域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计划(2019—2020)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2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5743
颗粒名称: 四明山区域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计划(2019—2020)
分类号: F326.12
页数: 2
页码: 349-3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9年余姚市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整优化四明山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特制定《四明山区域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发展计划(2019—2020)》。
关键词: 余姚市 文件选编 经济作物

内容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整优化四明山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特制定《四明山区域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发展计划(2019—2020)》。
  一、指导思想
  立足区域内现有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发展理念,以全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多态融合为发展原则,通过“做优一批、培育一批、开发一批、拓展一批、融合一批、确定一批”等多元化路径,形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多业态融合的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四明山区域新增特色经济作物4800亩(其中2019年新增1800亩,2020年新增3000亩),累计达到1.8万亩,投产基地亩均综合经济产值达到1万元,亩均增收3000元。区域内作物种类得到有效丰富,“一村一品”(或一片一品)产业布局初步形成: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具有地方特色的拳头产品开发成功;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得到有效树立;无公害标准化基地达到85%以上;农产品销售网络得到有效完善,电商销售平台实现100%全覆盖;区域内生态、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三、重点任务
  加快四明山区域特色经济作物发展,重点做好“六个一批”:
  (一)做优樱桃、柿子、蓝莓等一批现有传统经济作物。在现有产业分布基础上,重点推进樱桃、柿子等老产区的低产老龄园改造;采用套种等适宜模式,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发展避雨设施栽培园地,建立12个优质精品基地。
  (二)培育干鲜果、中药材、食用菌等一批新型经济作物。在近年来各地引进的新型特种经济作物基础上,重点筛选有规模、有特色、有亮点,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具有示范性的特色经济作物,如香榧、薄壳山核桃、蟠桃、铁皮石斛、黄精、三叶精、竹荪、大球盖菇、西瓜等,采用山地复种等多模式进行培育,建立8个试验示范基地。
  (三)开发猕猴桃、覆盆子等一批野生特色经济作物资源。率先开发野生猕猴桃、覆盆子等既适于鲜食,又适于药材利用的野生特种经济作物,建立5个仿生栽培试验基地。
  (四)拓展樱桃、蓝莓、柿子、番薯等一批作物产品的加工开发利用。对于现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传统经济作物,要延长产业链条,补齐短板。重点拓展深加工领域,开发2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方特色产品,建设SC标准厂房,培育1家以上农业龙头加工企业。
  (五)融合具有采摘观光等一批多业态特点的区域特色基地。加强对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基地基础设施的改造完善和提升,区域内乡镇要培育2家以上新型经营主体,形成具采摘观光休闲体验等多种功能融合的田园综合体或农旅结合的区域特色基地。
  (六)确定一批农产品推广使用区域公用品牌。根据区域内特色经济作物产品特点,着力推进四明山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应用,番薯粉丝、香榧、樱桃等5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要使用四明山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同时,积极推进电商发展,整合利用“美丽四明山”等电商平台,进一步打响四明山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策扶持。调整优化现有产业政策,整合利用四明山区域生态开发保护相关资金,加大对现有作物和引进、开发的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区域公共品牌运作、深加工产品开发及营销,优化农信担保、政策性农险等金融服务方式,探索构建政府引导、经营主体带动、社会参与、多方投入的产业长远发展机制。区域内乡镇要结合实际,安排扶持资金支持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和投资环境,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四明山区特色经济作物发展的投入。
  (二)强化技术支撑。加大对特色经济作物基础性栽培技术集成配套研究力度,加快开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和成果转化步伐,提升区域内的作物栽培技术水平,力争在品种开发、增产提质、节本增资、保鲜加工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创新技术推广服务体制机制,引导形成政府与民间、市级与镇村互补的服务格局,产区乡镇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鼓励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生产主体加强科技创新,支撑特种经济作物产业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
  (三)强化部门协同。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完善技术和产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四明山区域特色经济作物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服务水平。市农业农村局为主抓好部门之间的牵头协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做好产业发展土地资源供给、涉林产业要素保障;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抓好宣传引导、农旅融合发展等;市市场监管局负责抓好品牌创建、农产品市场监管等:市供销社抓好农产品电商发展等;市科技局负责做好科技项目立项攻关等:市财政局负责落实政策扶持资金。
  ——摘自《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明山区域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计划(2019—2020)的通知》(余政办发〔2019〕30号)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20

《余姚年鉴202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主要记述了余姚市全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基本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基本结构为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首设《特载》《专记》《大事记》《市情概览》;百科设24个类目;卷末设《组织机构及其领导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文件选编》《索引》。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