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2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5633
颗粒名称: 交通·信息
分类号: F512.7
页数: 11
页码: 192-2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9年余姚市交通·信息情况,内容主要介绍了交通建设与管理、公共交通、水路、铁路、海事、邮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大数据建设、数字政务、智能制造、软件产业、电信业等。
关键词: 余姚市 交通建设 信息

内容

交通建设与管理
  【概况】
  2019年,余姚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2.48亿元。截至年底,全市公路里程1988.695千米,其中国道(包括高速公路)82.555千米、省道176.79千米、县道401.271千米、乡道343.376千米、村道984.703千米。按技术等级分,有高速公路41.992千米、一级公路196.879千米、二级公路114.241千米、三级公路187.668千米、四级公路1424.876千米。公路密度为130.79千米/百平方千米。
  完成《余姚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暨“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初稿编写。胜陆公路PPP项目完成投资5.6053亿元,年度计划完成率为140%,土地征用完成为99%,房屋拆迁完成97%,完成涉铁路段施工和草籽岗隧道首次爆破,工程总体形象进度为37.2%。配合宁波市交通运输局完成余慈中心连接线与G228庵东至梨洲段合建项目批准立项。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完成土地报批、主体工程和三线改迁路由方案,二期甬绍界至小曹娥互通段完成预工可审查,地面道路建设相关工作同步推进。成功创建省级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达标县,完成精品线路247.9千米(含航道45千米),非精品线路314.5千米。
  8月23日,市交通局全体在职党员干部深入余姚胜陆公路工程(首个交通PPP项目)施工现场开展“党建引领促发展,项目建设立新功”主题党日活动
  全年开展全覆盖的安全生产执法行动7次,办理安全生产处罚案件53件。实施国省县道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工程,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完成10座安全隐患较大桥梁护栏改造和6座危桥修复。
  专项养护方面,完成“机器人峰会”等各类重大活动及会议期间的路面保平保畅保洁工作。实施浙江省普通国道网命名编号调整工程,投入资金166万元。实施国省道标志标线增设与维护工程,投入资金130余万元。常态化养护方面,共实施预先性养护27969.85平方米,累计完成零星坑槽和沉陷修补沥青路面22450平方米。在2019年度宁波交通运输系统筑路机械竞赛中,余姚市公路管理段获得团体第一。桥梁管养方面,实施国省道桥梁伸缩缝专项养护工程,对梁辉立交桥、姚州大桥和北环线上跨立交桥共计183米,伸缩缝采用免维护技术装置。完成三年一轮桥梁定期检测的收尾工作,并根据检测结果对丈亭大桥、古乍线一号桥、茶山桥、明湖桥、姆湖桥、姚州大桥6座危桥进行修复。科技项目“可替换小跨径钢-砼组合梁研究”顺利推进。绿化管养方面,全年投入养护资金300余万元。
  2019年,非现场执法系统共检测货车1406.9万辆次,超限货辆42.7辆次,累计处置非现场执法超限处罚案件2787件。路面联合执法累计上路执法6176人次,共查扣违法货运车辆367辆,卸载货物9248.85余吨,其中交警按超载处罚345辆次,对驾驶员的驾驶证扣分共1611分。维护路产路权,共发现违法案件301起,拆除违法建筑361平方米,清理堆积物515立方米,拆除非公路标志313块,整治马路市场139个,处理赔补偿案件295件,收缴赔补偿款共计51.3万元。
  运政执法方面,全年办结行政处罚案件3331件,其中简易程序案件193件、一般程序案件138件,罚没款总额74.155万元。组织开展客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20次,出租汽车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63次;协助参与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13次,开展驾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13次,坚持上路巡查194天,出动执法人员4600余人次,查获涉嫌违规客运车辆63辆、网约车77辆,取缔无证客运售票点3处,劝导涉嫌违规驾培点2处,处罚违章巡游出租车45辆、违规教练车辆34辆,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扣分92起,移交出租汽车企业整改197起。首次推行评检合一新模式,将2次上门检查合并为1次,共评检企业183家,实施安全类处罚案件52起。开展危运行业安全管理绩效评价,对全市11家危运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绩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开展集体约谈工作。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挂牌成立】
  10月31日,余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挂牌仪式在市交通运输局举行。副市长黄和庆、市府办副主任郑少军出席挂牌仪式。副市长黄和庆、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蔡柏灿共同为余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揭牌。
  余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实行“局队合一”体制,以交通运输部门名义,实行交通运输统一执法,承担道路运政、公路路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客运出租车管理、公共汽车运营管理、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领域的执法检查、行政处罚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强制工作;负责组织查处辖区内跨区域和具有全市影响的复杂案件,监督指导辖区内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和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承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交通运输执法职责。
  【S319甬余线余姚段大中修工程全线完工】
  甬余线余姚段(K19+200-K42+026-K54+180-K64+247)大中修工程由宁波市公路管理局甬公养〔2018〕28号文件于2018年批准实施,概算总投资19539万元。该工程起点为甬余线江北段(桩号K19+200),沿线途经三七市镇、丈亭镇、凤山街道、阳明街道、马渚镇、牟山镇,终点五五公路(桩号K64+247),全长45.047千米,大中修工程设计路线总长32.893千米。项目划分为3个合同段,分别为第一合同段、第二合同段、预防性养护合同段。第二合同段工程于9月30日完工:第一合同段工程于3月17日开工,11月30日完工;预防性养护合同段工程于11月29日通过交工质量验收。
  (陈佳利)
  公共交通
  【概况】
  2019年,舜通集团下属余姚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和余姚市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新增公交线路4条,调整优化公交线路21条,共运营公交线路109条,更新采购新能源公交车131辆,共投运公交车656辆。全年完成客运量4535万人次,总运营里程3505.17万千米,实现营业收入5640.3万元。
  陆埠、丈亭、黄家埠、河姆渡、兰江、黄箭山6个公交首末站投入运营,汽车西站、火车站公交站场实现人车分离站场管理运营。9月1日起,开通支付宝微信支付乘坐公交功能。10月1日起,实施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分时段免费乘坐城乡公交政策。
  余姚市公路运输有限公司增加余姚至萧山国际机场班线车辆和班次,共运营长途和高速班线27条,投运班车和旅游包车等客运车辆82辆,8月底,各客运车站售票窗口开通手机移动支付购票功能,全年完成客运量49.8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366万元。余姚市大中交通运输有限公司,新增清洁能源出租车6辆,共投运出租车67辆,完成客运量约106.3万人次,车辆行驶里程1091万千米,实现营业收入320.44万元。余姚市交通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全年完成车辆维修20189台次,抛锚救济849台次,实现营业收入2310.7万元。
  【河姆渡镇公交车站启用】
  4月25日,河姆渡镇公交车站启用暨宁波至河姆渡城乡公交开通仪式在河姆渡镇举行。河姆渡镇公交车站位于余姚古乍线和车厩大道交叉口,总投资约750万元,占地面积约7225平方米,建筑面积1166.5平方米。公交站2017年8月动工兴建,采用人车分离模式,同时设有候车室供乘客候车休憩。
  该站作为公交首末站承担3条公交线路的发车、转换功能,分别为新增的城市公交406路(兰江站—河姆渡站),优化调整后的城乡公交602路(三七市—河姆渡站)以及宁波公交98路(公交老年活动中心站—河姆渡车站)。
  4月25日,河姆渡镇公交车站启用
  【余姚公交开通支付宝、微信扫码功能】
  9月1日起,余姚公交开通支付宝、微信扫码功能,迎来移动支付时代。至此,该功能覆盖全市城市公交线路、城乡公交线路以及泗门公交。公交乘车码使用支持3种扫码方式,包括微信乘车码、支付宝乘车码以及交通云卡。
  【黄家埠新公交站启用】
  10月10日,位于黄家埠镇兰风大道与金湖东路西南侧的黄家埠新公交站正式启用。该公交站于2017年12月开始投入建设,建设用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2331平方米,设计为人车分离型站场,配有旅客候车大厅、驾驶员休息室等公交站基本功能。作为黄家埠镇的客运综合服务站,该站投入营运后,在具备公交车调度、停放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融合邮政、快递、农副产品推销和招商引资等服务功能。此外,新公交站共进驻4条城乡公交线路,分别为538路(黄家埠公交站—汽车西站)、539路(黄家埠公交站—余姚高铁北站)、601路(黄家埠公交站—临山)、652路(黄家埠公交站—临山)。
  (倪红微)
  水路
  【概况】
  2019年,余姚境内航道里程45千米,为省级重点四级航道。杭甬运河余姚段船舶累计过闸量达23582艘次,同比增长26.67%,其中装载货物船舶13016艘次,同比增长33.5%,货物运量总计约为6189927吨,同比增长32%。2019年,杭甬运河余姚段货运量达到618.99万吨,同比增长32%,杭甬运河余姚段内河水运作用日渐凸显,过境运输实现跨越式发展。9月,浙江省取消杭甬运河船闸的过闸费。
  【游船应急救援演练开展】
  4月3日上午,市姚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展“2019年旅游客船水上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市交管所与镇海海事处余姚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到现场进行指导。演练模拟了游船行驶途中游客突然落水,工作人员立即进行施救的过程。此次模拟演练,全体参演人员按照流程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反应迅速、分工明确、处置及时,达到演练预期效果。
  【宁波市创美办考评杭甬运河余姚段最美航道创建工作】
  11月14日,宁波市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大众评议团到余姚开展杭甬运河余姚段航道现场体验评选活动。评议团听取了市交通运输局交管所关于运河余姚段创建成果、亮点的汇报,并乘船参观了杭甬运河余姚段最美航道城区段。
  (陈佳利)
  铁路
  【概况】
  2019年,余姚境内铁路旅客发送745.3万人次,到达768.5万人次;铁路货运发送25.6万吨,到达153.7万吨。截至年底,经停余姚的图定旅客列车182列,其中经停余姚北136列,经停余姚站30列,宁波与余姚间城际列车16列。2019年,余姚北站日均发客1.62万人次,相比2018年增长6.5%;城际余姚站运送旅客达119.85万人次,较2018年增长17.4%。境内拥有客运火车站点2个、城际铁路站点1个、货运火车站点2个。
  铁路北站广场区域常态管理与专项行动两手抓,基础设施优化与队伍建设两手硬。2019年,深化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共刑事拘留2人次,行政拘留6人次;多部门联合开展每月2次的“站外组客”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打击行动,共拘留12人,行政处罚174人。
  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开通北广场送客通道,安装15个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开通地下停车场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启用公安智能警务亭,年底又在余姚北站东北角动工建设有500余个车位的停车场。
  志愿服务出新出彩。常态化、制度化、社会化开展“和谐春运情满旅途”春运志愿服务、交通文明劝导、一米黄线文明劝导、候车大厅文明劝烟、友善墙捐衣五大类常规志愿服务活动及42次“高铁送姜茶温暖回家路”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全年累计达3564人次,服务旅客10万余人次。其中,2月18—23日,余姚北站乘风志愿服务队携手两家汽车4S店开展的“爱心车辆免费接送返姚务工人员”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余姚日报》、《宁波晚报》、宁波融媒、浙江在线、中国文明网等媒体的报道,赢得点赞与好评。余姚北乘风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市最美公益组织。
  余姚北站经停列车数量(列)
  【铁路北站北广场送客通道启用】
  1月18日,2019年春运前夕,投资300余万元的铁路北站北广场送客通道投入运营,送客车辆可从站北路沿地面标识进入送客通道,旅客在下客处下车后可直达北售票厅和候车大厅北门。送客通道为三车道设计,一车道为余姚市出租车专用通道,其余二车道为社会车辆送客通道。送客通道内严禁车辆上客,下客处车辆即停即走。
  【路地警务融合推进警务合作新模式】
  7月31日,市高铁新城派出所挂牌成立,全市路地警务融合改革进入实质运行阶段。市高铁新城派出所树立整体效能、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以“警力统一、指挥统一、勤务统一、情报共享”为总体目标,全面整合铁路余姚站、余姚市公安局指挥体系,全力推动路地公安接处警一体化、应急处置一体化、安保维稳一体化,积极解决火车站区域刑治管控难题,提升火车站区域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水平。
  (王利军)
  海事
  【概况】
  2019年,海事余姚办事处共开展水上巡航211次,巡航时间458小时,巡航里程2510海里;陆上巡查421次,巡查时间833小时,巡查里程11430千米;共检查船舶1611艘次,出动执法人员1664人次。巡航巡查中重点对杭甬运河余姚段下行运输船舶、姚江旅游公司船舶、河姆渡和姜家渡渡船,及杭甬运河通航秩序维护等开展现场监管,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对余姚辖区姚江旅游公司等4家航运公司开展日常管理。
  8月15日,G228陆埠互通及S319丈亭互通工程姚江大桥建设正式开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姚江大桥打下第一根桩。施工期间,海事部门持续关注该项目进展,在日常巡航中加强对施工船、警戒船的检查,维护杭甬运河通航秩序持续稳定。
  12月20日,杭甬运河集装箱船于正式开始通航。该日15时30分,第一艘集装箱船抵达蜀山船闸。余姚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
  (海事余姚办事处)
  邮政
  【概况】
  2019年,余姚市邮政分公司共计实现业务总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22.42%,实现经营利润(含寄递事业部)19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5万元。其中,金融业务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9.51%,储蓄存款规模突破81亿元,全年储蓄余额年新增达9.82亿元,累计实现代理保险系统内保费2.4亿元,长期期交险407万元,非货币基金跨赛累计完成1178万元,净值型理财日均保有量新增3582万元。寄递业务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44.51%。农村电商完成批销收入3608万元,分销收入1070万元,累计建站636个。函件业务累计收入342万元,集邮业务收入291万元,报刊业务收入1230万元。
  【“温暖回家路,阅读新时代”春运赠刊活动举行】
  1月23日,余姚市邮政分公司联合市总工会、市铁路北站广场综管办,在余姚高铁北站南广场、火车站广场两地共同开展“温暖回家路,阅读新时代”春运期刊赠阅活动,为返乡外来务工和回乡旅客送上各类精品期刊,让书香伴他们回家。此次活动共计赠送书刊4000余本。
  【余姚市民族团结进步创业创新基地揭牌】
  9月29日,余姚市民族团结进步创业创新基地揭牌仪式在凤山街道季卫桥社区举行。揭牌仪式后,对土家族彭国庆“高山鲜食玉米”项目进行发布。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卢建国,余姚市邮政分公司总经理徐辉出席揭牌仪式。此次少数民族扶贫创业基地的成立,双方旨在充分借助余姚邮政“邮掌柜”销售平台,发挥线上线下联动营销,打造农产品销售助推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服务“三农”、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落地,帮助贫困农户走出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创收致富路。
  【《古代思想家(二)》系列邮票发行仪式举办】
  10月7日,余姚市邮政分公司在王守仁故居举办《古代思想家(二)》特种邮票发行仪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娇俐出席并为活动致辞,同宁波市分公司副总经理耿学坚一起为邮票揭幕。活动邀请阳明故居代表黄美尔以及黄宗羲后人黄耀参加发行仪式,余姚书法家计文渊现场展示他为余姚邮政题写的书法作品《阳明邮局》。活动现场开展了邮票首日封、邮资纪念明信片发售、签名、盖戳等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和集邮爱好者。
  (黄海燕)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概况】
  2019年,市大数据局抢抓5G发展机遇,充分调研学习并结合余姚产业功能定位,完成《余姚市5G应用前景展望》编写。牵头编制5G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推进5G基站布点。《关于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及促进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于年底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全面谋划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落地和5G应用先行先试。
  (马顶铃)
  大数据建设
  【概况】
  2019年,市大数据局在开局元年,积极发挥“数字余姚”建设牵头抓总的作用,推动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出台《数字余姚建设(政府和社会数字化转型)规划(2018—2022)》和《数字余姚建设(政府和社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政府和社会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市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落实各部门“一把手”责任,明确重点工程及推进时序,构建“数字政务、数字民生、数字经济”三位一体的总体构架。组织召开全市政府和社会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和协调推进机制,依托工作专班,统筹全市数字化工作。
  稳步推进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数据归集、治理与共享取得实质性进展。拓展数据来源,制定下发《余姚市政务数据归集共享攻坚行动方案》,落实数源部门工作责任,定目录、集数据,并开展53家单位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培训。做大数据之仓,全年归集了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统计局、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46个部门1429项、近15亿条数据,其中无条件共享和按需共享数据1327项,已有11个部门通过平台申请共享了257项、6200万条数据。融入政务之云,充分利用省、宁波数据共享交换平台74个数据接口的共享资源,省级接口调用量达284万条次,排名为宁波各县(市、区)第一。做好技术支撑,协助做好金融超市、出生八项事“一窗办”、智慧物管、智慧养老等场景业务协同和应用创新,助力“金融超市”案例获第二届(2019)中国营商环境创新力奖。
  (马顶铃)
  数字政务
  【概况】
  2019年,市大数据局聚焦数字政务,持续打造“掌上办事之市、掌上办公之市”,政府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在2019中国城市大会上,电子政务方面余姚市获得“中国智慧品牌创新城市”称号;在第十八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余姚市获得2019政府网站领先奖,在全国县级市中排名第四位。在宁波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年度评估中,位列全市10个县(市、区)第二名。
  政务服务更便民。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集中攻坚行动方案》,为政务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做好“最多跑一次”改革相关指标提升、调整,“浙里办”实现民生事项一证通办率为100%,“跑零次”率为100%;全市2272项办事实现掌上办,实现率为99.78%;即办件比例为82.3%,承诺时间压缩95.1%。探索一事联办模式,通过数据共享、平台贯通,率行推出“出生八项一窗通办”服务新模式,让老百姓最多跑一次。全年累计清理证明事项498项,总量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一,成为宁波市首个“无证明城市”。
  掌上办公更高效。“浙政钉”实现党委、政府部门全覆盖,注册人数突破1.5万人,账号信息完善率、激活率均为100%,年度日均活跃率为56%。在各县(市、区)率先制定《“浙政钉”余姚平台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人员注册、平台运维和安全管理。开发上线余姚政务移动办公应用,推进“浙政钉”与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的融合应用。支撑“互联网+监管”,合力做好“好差评”系统和全省统一政务协同平台对接。推进全市统一的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协同联办信息系统应用,分级分批组织开展现场办公,推进事项表单和办事流程的配置,实现内跑事项网上办理开通。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完成国家平台监管事项认领及检查实施清单录入,全市认领监管事项615条,录入检查实施清单608条,执法人员掌上执法账号开通率和APP激活率均为100%。
  政务网络更安全。建立大数据网络安全责任管理体制,强化平台和系统网络等级保护,对管理的重要平台和系统网络按“三同步”要求实施。完成9个条线专网整合,下发安全报告24份,消除网络风险隐患40余个。推进政务网集约化并优化栏目设置,整合单位门户网站59家,清理无效二级域名25个,关停网站5家。推进存储计算资源整合,制定《市直部门机房资源整合方案》,全年新增6个部门、20余套设备集中托管,提高电子政务中心机房利用率。
  项目管理更科学。全力保障推进省政府“8+13”重点项目落地贯通和宁波市“1+15+5”重点和示范应用项目建设,积极做好金融超市、智慧物管、智慧养老等场景业务协同和数字化项目应用创新。出台《余姚市政府数字化(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资金统筹提供制度保障,依托可行性和技术方案评审,通过优化方案设计、共享信息资源,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快推进各领域数字化创新项目,全面完成列入宁波试点项目——余姚市物业管理综合监管平台建设。
  (马顶铃)
  智能制造
  【概况】
  2019年,余姚全面贯彻落实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决策部署,抓牢全省首批“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建设机遇,全力推进智能制造发展,获评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
  落实智能经济发展规划、智能制造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产业做大做强。按照园区引领、产业集聚的思路,以“两园两区两镇”开发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育“35”千百亿产业集群。重点以舜宇集团为核心打造智能光电小镇,位居中国特色小镇50强第9名,全年实现年产值120亿元。出台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政策,全力打造机器人智谷小镇,列入省级第四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出台重点产业“引凤行动”,招引吉利汽车、欧洲电动大巴等一批智造项目。中国机器人峰会又一次成功举办,并创新举办全球智能制造创业创新大赛,智能制造领域签约项目24个,累计78个。深入实施“350”企业梯队培育计划,优选131家企业入库动态培育,新增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家、国家专精特新行业“小巨人”企业1家、宁波单项冠军示范企业5家,容百科技成为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舜宇智能科技、伟立机器人、天瑞精工等智能装备企业实现发展壮大。
  坚持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智能化改造应用,全面实施智能制造“千百十个”工程和“两个全覆盖”行动。实施智能化改造诊断企业250家、本级智能化改造重点专项199个、宁波级技改专项79个,基本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升级打造一批成套装备线、智能化工厂(数字车间)试点项目,以试点标杆带动同行业提升。新获评宁波级数字化车间3个,其中2个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全面实施“企业上云”工程,加速推进“互联网+制造”等新模式建设,引进落户中国云城、吉贝克、积梦科技等大项目、好企业,探索推进家电云试点,全市“上云”企业累计突破6000家,其中“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4家、省上云标杆企业5家,获评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创建单位。
  聚焦智能制造产业链核心环节,用好浙江机器人产业集团、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宁研院、中科院协同创新体等高水平行业创新载体,强化合作共建、协同开发,推动科技研发,创新企业孵化。浙大机器人研究院累计落户科技潜力企业99家,宁研院孵化或引进产业公司23家。落实“25条人才新政”,集聚各类高端人才6000余人,引进机器人产业专家团队。全市成功研发出省级以上智能制造首台(套)产品15项(国家6项、省级9项),《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列明的10项国家级标志性产品中的7项,新一代机器人控制器打破国外企业垄断。
  深入实施“1135”工程,出台智能经济发展专项政策,整合超10亿元资金重点支持智能制造发展。对宁波级智能化改造试点示范项目在宁波最高3000万元补助基础上再按本市标准的30%予以配套奖励,对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年服务收入在宁波基础上再给予年收入2%的奖励。专门组建智能制造技术平台、“机器换人”服务中心等服务载体,成立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余姚指导组,开展智能制造示范推广会、项目对接会等专项活动,依托中国机器人峰会,广泛为企业项目落地、工艺提升、设备采购提供一批精准解决方案,促成一批合作项目落地实施。培育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26家,其中省级8家、宁波级15家。加大项目融资支持,出台“350”项目贷款融资贴息、担保贷款政策,30个项目列入政策享受范围。加大土地、能源等资源保障,完善工业土地弹性出让、“土地超市”机制,对智能制造领域重点项目用地按土地基准价的80%确定出让底价。加快项目审批效率,开通智能制造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立领导“一对一”联系、科室跟踪服务、专家协同破难“三项机制”,推动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明显缩减。
  【宁波市智能制造工作推进现场会召开】
  10月11日,宁波市智能制造工作推进现场会在余姚召开。余姚市副市长毛丕显在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会议总结了过去三年宁波市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的成效,对下一步更好地开展智能制造工作进行了部署。会前,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了宁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宁波瑞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和宁波德昌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市经信局)
  软件产业
  【概况】
  2019年,全市注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注册资本10万元以上)企业485家,注册资本(金)12.01亿元。软件产值快报企业数139家,产值72.91亿元;省经信厅网上直报企业82家,产值84.49亿元。软件产业规模列宁波第4位,发展总体形势较好。全市涌现出舜宇智能科技、金盾电子工业、伟立机器人科技、中塑在线、江丰微创软件等一大批服务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软件企业,逐步形成了有地区特色和优势的产业格局。
  (市经信局)
  电信业
  【中国电信余姚分公司】
  2019年,中国电信余姚分公司累计完成税后主营业务收入33826万元(国内口径),完成率列本地网各县(市)分公司第11位。截至年底,固定电话用户19.23万户,新增0.70万户:移动用户25.24万户,新增21.39万户;宽带用户18.05万户,新增2.80万户;ITV(网络电视)用户7.47万户,新增1.59万户。
  年内,加快城市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网络投资7300万元。其中完成光网建设方面投资1750万元,光网络端到端建设方面新增2万线,累计光接入能力77.5万线;优化核心网络,新增OLT等接入层设备22套。全年完成无线项目投资5550万元,积极推进4GLTE八期工程,全年开通800M设备23套。共开通1800M设备17套,对35个超忙小区进行扩容,通过增扩2100M设备分担流量,完成余姚市中医院,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舜宇集团本部、兰江厂区和新厂区一期,吉润汽车室分布系统9套,共开通RRU信源79台。积极推动与联通开展5G网络共建共享,余姚5G一期工程拟建设室外宏基站265个,一期主要以城区连续覆盖为主,再加入余姚几个重要的工业区的覆盖,截至年底,共安装5G基站120个。
  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公司关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具体要求,对责任片区的“线乱拉”现象进行专项治理,累计投入500万元。6月底前,完成临山镇、陆埠镇、丈亭镇小城镇综合整治线乱拉治理工作,并通过考核验收。
  7—9月,农村网络日常维护保障用户正常使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专项整治期间,加强农村网络主动性维护,特别是农村重点施工区域“三盯”率100%。及时修复农村网络故障,其间收到用户关于农村网络障碍报障4554次,做到件件有回复,100%符合处理规范。第一时间开展故障排查和修复,故障申告平均处理时长7.75小时,农村48小时网络故障修复率为99.34%,基站退服时限内修复率为99%,基本与城市处于同一水平。加强农村应急通信保障,密切关注各类自然灾害对农村通信设施的影响,第一时间组织开展通信抢修和应急保障,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及时率为100%。两次台风(利奇马、米娜)期间,累计出动抢修车辆50余车次、抢修人员120余人次、发电车10余车次、移动油机20台次。抢修恢复受损基站15站次,抢修恢复光缆21.8千米。
  10月31日,中国电信余姚分公司公布5G商用套餐,电信5G正式商用。电信5G套餐于11月1日正式上线,以双千兆为引领,以智慧家庭为接口,涵盖“基础通信+5G应用+5G权益”等体系,满足5G时代不同用户的多样需求,大幅提升个人用户和家庭用户的网络体验感知。
  (周 园)
  【中国移动余姚分公司】
  2019年,公司贯彻落实“115311”工作思路,推进深度转型,高质量发展,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年运营收入持续增长,列全市首位,主要经营指标居行业前列。
  移动市场保持主导优势。通过“新春营销”“夏日风暴”“奋战一百天”等主题营销,牢牢把控市场大势,通话用户数和日均通话份额均排名前列;全年新增份额保持在70%左右;存量客户合约率提升至全市第二位;4G活跃客户和4G活跃净增完成量排名前列;手机上网流量增长率居全市前三。积极应对携号转网,携入携出比、户均价值比均居全市领先地位。积极开展5G营销宣传,建设5G营业厅,扩大渠道5G终端销售覆盖,5G终端用户数量提升幅度明显。
  家庭市场走在前列。深化规模、价值与品质协同经营,开展本地市场攻坚,有线宽带用户净增3万余户,宽带份额跃居行业首位,提升率居全市第二;宽带电视用户同比净增2万余户;宽带电视VIP包订购率超万个,位居全市第四。
  政企市场转型攻坚。开展“春雷行动”等主题营销,全年政企专线收入完成较2018年有明显提升,其中双跨专线中标3个,为公司创收近百万元。云业务、短彩信收入完成率居全市第一;强化项目商机和过程管理,使得信息化项目累计创收大幅度增长。智慧烟感累计完成上千台,发展量位列全市第二。物联网年累计净增30余万户,完成年度目标的933.6%,排名地区第四;“智慧精选”全年发展70余家,排名地区第二。实施5G+领航计划,与100多家单位达成5G战略签约,与宁研院智昌集团联合研发全球首款基于5G模组的工业机器人系统,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等5G垂直行业应用试点拓展。
  网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5G一期站点开通率为100%,主城区基本覆盖5G网络,完成率居全市第一。全面完成4G新建工程,宏站和室分开通率均在全市领先,FDD900专项开通量超额完成省公司指标。持续推进网络优化,为网络提速保驾护航,完成机峰会、农博会等展会通信保障27场次。强化自管他维,家客营装维能力进一步提升。获评全市网络质量综合运维奖一等奖、基础网络运维奖一等奖、工程建设综合管理奖二等奖、无线网维护质量品质奖三等奖,其中1个单项获省公司样板工程评比第一名。
  (陈 荣)
  6月18日,“5G启航共赢未来”5G智慧园区正式挂牌中国云城余姚市河姆渡创新产业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郑传统(前排左三)出席签约仪式并观看展览
  【中国联通余姚分公司】
  2019年,余姚联通下辖9个营业厅、2家员工/社区沃店、3个划小支局、3个中心部门(政企客户室、中台支撑室、建设维护室),共有员工105人。1月28日,中国联通余姚分公司入驻子陵路新办公楼。
  加强网络支撑能力,继续强化网络规划、优化、整治、保障和管理工作,各个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2019年,网络建设聚焦重点,不断增强网络竞争力,抓好5G建设与余姚电信的协同工作,持续改善4G深度覆盖,加强固网基础网络建设,做好规划,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强化项目管理,切实做好市场发展需求的网络响应保障。
  3月8日,河姆渡创新产业园开园一周年活动在余姚举行,中国云城无人驾驶产业基地、中国云城智能楼宇产业基地、中国云城5G产业基地正式揭牌。在揭牌仪式上,中国联通宁波市分公司与华晟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签署中国云城智慧园区5G先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中国云城打造5G时代的“浙江省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
  6月18日,一场主题为“5G启航共赢未来”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宁波余姚河姆渡创新产业园举行,浙江省首个5G智慧园区正式挂牌中国云城余姚市河姆渡创新产业园。
  12月5日,2019第四届中塑在线会员诚信联盟年会暨塑料产业互联网论坛在宁波余姚太平洋大酒店召开。宁波联通产业互联网专家穆永浩在论坛上做了《5G下的塑料工业——5G赋能,创新应用,让塑料工业更精彩》的主旨演讲。
  为积极推进“5G+工业互联网”,全面落实宁波市“5G+工业互联网”第一批试点工作要求,12月27日,宁波联通、云镝智慧和市经信局共同签署共建余姚小家电行业“5G+工业互联网”平台协议。
  (中国联通余姚分公司)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20

《余姚年鉴202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主要记述了余姚市全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基本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基本结构为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首设《特载》《专记》《大事记》《市情概览》;百科设24个类目;卷末设《组织机构及其领导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文件选编》《索引》。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