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机构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2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5502
颗粒名称: 余姚市机构改革
分类号: D630.1
页数: 3
页码: 022-024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余姚市机构改革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两方面内容。
关键词: 机构改革 余姚市

内容

基本情况
  按照省委、宁波市委关于深化区(县)市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余姚市第一时间启动机构改革工作,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机构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调研准备阶段。主要是根据中央有关地方机构改革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宁波市委、市政府对区(县)市机构改革工作的总体安排,成立市深化机构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协调小组办公室),并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机构改革调研,摸清实情,广泛听取意见。
  二是拟订方案阶段。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协调小组办公室研究提出全市机构改革初步方案。经反复研究、充分论证,并与宁波市深化机构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区(县)市组多次汇报沟通后,正式提请市委常委会审议,并上报省委、省政府审批。同时,根据此次机构改革的工作要求和涉改部门职责调整、划转等情况,拟订市级部门“三定”框架。
  三是组织实施阶段。省委、省政府批准余姚市机构改革方案后,市委第一时间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批复给余姚的机构改革方案精神;市政府及时向市人大、市政协通报了全市机构改革方案;市委、市政府抓紧印发改革方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任命机构改革调整变动部门主要负责人。
  1月1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机构改革动员大会进行部署,市委书记奚明作动员讲话。会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新组建部门立即挂牌运行;同时,印发各部门“三定”框架,举办部门“三定”工作和人员转隶培训会。各部门随之迅速行动,做好部门“三定”规定拟制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对各部门拟制的“三定”规定进行认真审核,并及时提交协调小组组长、副组长会议审议。截至3月底,全市部门“三定”规定全部印发实施。
  改革后,余姚市委、市政府机构共计37个,其中市委机构11个,市政府工作部门26个。与改革前相比,减少合署办公机构、挂牌机构共4个。
  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机构改革要求
  市委、市政府对机构改革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在听取编办关于机构改革工作的汇报后,对全市的改革工:作作了安排,要求既要严格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又要结合余姚实际,全面落实机构改革的各项任务。市深化机构改革协调小组成立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机构改革工作汇
  1月11日,市委书记奚明向新组建机构主要负责人授牌报,对改革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和要求。市委编办认真做好改革的具体落实工作。各部门把机构改革作为头等大事,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组织专门力量,认真做好本部门机构改革实施工作,保证了改革顺利推进。
  (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机构改革方案
  一是认真研究,早做准备。根据市委部署要求,从2018年3月起,由编办着手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梳理市级各部门及其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等相关情况,摸清改革底数。同时,对照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设置和职能调整,对全市党政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等进行了认真思考。二是听取意见,拟订方案。在前期调研、思考的基础上,协调小组办公室对照中央和省的相关机构改革文件精神以及政策口径要求,根据宁波市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指导意见,对市级党政机构设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和多轮模拟,并着手起草方案初稿,力求方案既符合上级要求,又充分体现余姚特色。三是加强沟通,当好参谋。在拟制余姚市机构改革方案中,协调小组办公室密切与宁波市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沟通,了解有关情况,掌握政策口径,努力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
  (三)把握改革重点,精心做好部门“三定”工作
  省委、省政府批准余姚市机构改革方案后,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要把部门“三定”工作作为实施机构改革方案的重点,认真抓好落实。印发《关于做好市级机构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及系列配套文件,明确了部门“三定”工作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协调小组办公室从相关职能部门抽调4名工作人员,组成3个工作小组,做好部门“三定”工作。一是拟订“三定”框架。按照总体稳定、适度精简的原则,在反复匡算、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部门机构编制核定与调整的具体标准,据此拟订各部门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事业单位调整方案。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之间保持密切沟通,使“三定”框架的制定与人员转隶、办公用房调配、新组建(更名)单位牌子制作和印章刻制等相关准备工作有序衔接。二是拟制“三定”规定草案。各部门落实专人拟制部门“三定”规定草案;协调小组办公室及时传达上级改革精神,加强业务指导,研究各部门上报的“三定”规定草案,及时与部门协调沟通,争取取得一致意见。对经反复沟通协调后仍存在意见分歧的事项,及时报请协调小组会议审定。三是严格审核把关。协调小组办公室建立由各“三定”工作小组和办领导层层审核把关的工作机制,反复修改完善各部门的“三定”规定草案,并按规定程序分别提交市委、市政府审定后印发实施。
  (四)实行通盘考虑,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1.统筹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一是梳理机构编制现状。3月开始,做好全市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现状的梳理汇总工作。二是同步拟订改革方案。按照“还政予政”的总体思路,结合部门“三定”工作,同步开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在全面梳理和深入论证基础上,对市级部门所属的58家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逐一提出行政职能回归方案,并在部门“三定”中予以落实。对行政职能剥离后仍然保留的事业单位,调整其名称、职责和类别。改革后,除行政执法机构外,不再保留行政职能类事业单位。
  2.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在2016年开展的乡镇(街道)行政体制改革基础上,按街道和省级中心镇、较大镇、一般乡镇三类,多方征求意见,反复研究商量,提交协调小组组长、副组长会议审议,对乡镇(街道)内设机构和下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进行优化整合,对中层干部职数进行相应精简。
  (五)改革管理统筹,严格机构编制管理
  一是将严守机构编制管理法规政策贯穿机构改革工作始终。对具备整改条件的,想方设法予以整改到位,加强审核把关,防止借改革之机产生新的机构编制违纪违规现象。二是加强机构编制法规政策宣传。在机构改革期间,向各部门新任主要领导发放机构编制政策告知书。
  (六)加强思想工作,确保机构改革平稳进行
  市委书记奚明在全市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上强调,各部门要切实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不折不扣地执行机构改革方案,严格执行各项纪律,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改革平稳顺利进行。协调小组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及时组织《余姚日报》、余姚电视台等媒体刊(播)发机构改革新闻报道,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争取各方面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为改革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外部环境。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20

《余姚年鉴202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主要记述了余姚市全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基本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基本结构为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首设《特载》《专记》《大事记》《市情概览》;百科设24个类目;卷末设《组织机构及其领导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文件选编》《索引》。

阅读

相关人物

市委编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