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7》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5378
颗粒名称: 财政·税务
分类号: F812.755
页数: 5
页码: 143-1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2016年的财政、国家税务、地方税务、招投标、工业国有资产经营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2016年 财政

内容

财政
  【概况】
  2016年,余姚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39.11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16亿元,增长7.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69亿元,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支出74.37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4%。
  开展“助万企转型、促万众创新”“携手企业、攻克时艰”走访服务企业专项活动,贯彻落实减税轻费各项政策措施和推进实体经济稳增促调等财政扶持政策,全市减税轻费23.24亿元、拨付市级及以上各项政策扶持资金6.45亿元。
  将政府住房基金等5项政府性基金收支转列为一般公共预算。开展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回头看”、会计信息质量专项检查、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竞争性存款存放检查、非税收入收缴专项检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对26个项目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定实施政府集中采购目标和限额标准。调整差旅费、住宿费标准,实行会议、培训定点管理,全年“三公”经费下降10.2%。
  【稳增促调专项资金设立1
  稳增促调专项资金由市财政专项用于推进全市实体经济稳增促调和转型升级,受补助企业应具备合法经营、依法纳税、管理规范及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良好的财务记录,按企业所属当年实际缴纳的土地使用税和水利建设基金的60%予以补助,对当年享受土地使用税、水利建设基金各级税收及财政优惠政策的企业按就高原则执行。全年市财政共拨付稳增促调专项资金1.56亿元。
  【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实现全覆盖】
  在上年扩面动员、业务培训、系统测试基础上,2016年1月,最后一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面在四明山、大隐、大岚、鹿亭4个乡镇推开。至此,全市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全覆盖。
  【公款实行竞争性存放】
  4月,通过竞争性谈判和公开招标等方式,市财政局完成财政专户资金和代管专户资金竞争性存放,其中9个财政专户和社保定期存款实现竞争性存放资金近百亿元。同时,指导全市预算单位开展银行账户及公款竞争性存放工作,截至8月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及公款存放基本完成公款竞争性存放。
  【新一轮公务用车改革】
  先后出台《余姚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及《余姚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司勤人员安置分流方案》《余姚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涉改车辆处置办法》《余姚市执法执勤用车制度改革办法》《余姚市车改人员交通补贴实施方案》等相关实施办法。对33家单位168辆地方执法车产权进行梳理,调整产权55辆。通过调剂、拍卖等方式,对库存车辆进行处置。新一轮公务用车基本结束后,将市车改办日常工作(除公务用车上牌指标证核发工作外)移交至市机关事务局。
  【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
  7月,制定《余姚市财政局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操作暂行办法》,明确全市开展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的要求和办法。建立PPP物有所值评价专家库,首批有政府投资管理、财政、金融、行业和项目管理、工程设计及造价、会计与资产评估、法律等7个领域55名专家入选。年内,全市通过物有所值评价的有四明湖水库、城西城镇化建设、高铁站场枢纽中心、三纵三横交通道路、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等PPP项目。
  【市属国有企业部分可控费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3月初,按照分类核定、勤俭节约、规范使用的原则,出台《余姚市市属国有企业部分可控费用管理暂行办法》,对国有企业职工在履行工作职责时发生的业务招待、公务用车、办公、职工福利、工会活动、差旅、通信、培训、会议等费用的支出标准、额度限制、审批和报销流程等作明确规定。
  【首届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班结业】
  8月18日,余姚市首届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班结业仪式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行,经过选拔的44名财务骨干作为首届学员,在接受为期3年的系统培训学习后结业。市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项目于2014年7月启动,为首个由县级市委托的人才培养项目,开创全国县级市地方会计领军人才培养的先河。通过3年的学习培训,学员中有5人职称得到提升,2人获注册会计师资格,7人获新的学历学位,3人获新的社会职务,多名学员岗位职务得到晋升。
  (市财政局)
  国家税务
  【概况】
  2016年,全市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81.53亿元(其中入库“营改增”收入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7.38%,总量首次跨上80亿元台阶;实现财政总收入78.39亿元,增长19.34%,其中直接组织税收收入60.02亿元,增长22.46%;办理免抵调库18.37亿元,增长11.65%。共办理出口退税40.78亿元,增长2.74%,高于宁波全市5个百分点。通过纳税人学堂举办政策业务培训75批次,辅导纳税人42000户次。办理其他各类减免税11.68亿元,增长61.77%,其中为小微企业减税2.36亿元,优惠政策享受面继续保持100%。
  【“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
  5月1日,通过国、地税协作,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改革。全市国税系统先后完成7401户纳税人的税制转换工作,为企业减税2.26亿元,实现“营改增”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目标。
  【纳税服务建设】
  以“同源和鸣”纳税服务品牌为引领,提升纳税服务质效,以综合满意度90.07分的成绩,获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第十名、宁波市第一名。搭建“余姚税务”微信公众号、《舜穗》杂志和“62512366”热线三大服务平台,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落实《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升级版,推出涉税事项二维码一次性告知、“五证合一、两证整合”、增值税发票取消认证等10类31项便民举措,推动窗口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年为133户纳税人提供信用贷款额度7036万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税收征管效能】
  年内创建宁波国税系统法治税务示范基地,开展全程性说理式执法。组建首批公职律师队伍,在重大案件审理和税务行政复议中发挥作用。整顿税收秩序,重点开展“打票”“打骗”专项行动,全年立案检查企业105户,累计查补收入6553万元,突破查补税款100万元以上大要案5件。开展阳光稽查品牌建设,对600余家被查企业开展回访工作。深化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每月发布“税情通报”。自行开发数据库后台查询管理系统,实现风险管理数据取数便利化、规范化。全年累计推送风险纳税人3525户,确认入库税款1.77亿元,其中日常风险应对入库6200万元,纳税评估入库1.15亿元。推行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公正公开开展个体工商户定额核定和非正常户认定,加强消费税、车购税管理。提升所得税汇算清缴质量,实现零差错100%申报。推进10户大企业个性化税收管理服务,完成22户“走出去”企业服务和2户反避税调查工作。
  (徐冉)
  地方税务
  【概况】
  2016年,市地方税务局共组织各项收入104.05亿元,比上年下降11.0%。其中,税收收入50.39亿元,下降16.5%;社保基金收入46.78亿元,下降5.4%;其他非税收入6.87亿元,下降3.2%。各项收入下降主要原因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减税轻费的力度加大及税收政策调整等。12月,市地方税务局在国税总局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开展的2016年度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获全国第12名、宁波市地税系统第2名的成绩。
  继续深化国、地税协作,全年进驻和委代征收税费4707万元。10月8日,“金税三期”系统上线运行,实现国地税税收数据大集中。11月1日起(费款所属期),暂停向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征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推进国地税、法院三方征缴机制实质性运作,征缴入库相关税款4694万元。加强不动产和股权交易源头控管,入库税费1.45亿元。开展政府投资公司房土两税规范征收,入库投资公司房土两税6177万元。对13个风险项目及2685户次企业进行风险提醒或纳税评估,入库税费8392万元。开展专项税务稽查,入库查补税费2783万元。落实减税轻费各项政策措施,地税部门全年减免各项税费11.56亿元。
  【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试点】
  5月1日,根据国务院部署,“营改增”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开征66年的营业税正式告别历史舞台。
  【资源税改革】
  7月1日,资源税改革在全国推开。余姚市涉及的企业有13家,其中10家企业征收税目为砂石,3家企业征收税目为矿泉水。
  【市公安局派驻国税局地税局联络机制办公室揭牌】
  12月15日,市公安局派驻国税局地税局联络机制办公室揭牌仪式在市国税稽察局举行。该办公室的成立,标志“公安+税务”深度合作模式的开启,“警税合作”进入“新常态”,将加强国地税与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在联合开展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和重点对象的发票检查及共同惩治涉税违法犯罪案件上发挥作用。
  (市地税局)
  招投标
  【概况】
  2016年,市级招投标平台完成386项工程的招标、交易任务,成交总额20.90亿元,节约资金1.67亿元;完成政府集中采购任务1654项,成交金额10999.08万元,比财政批准预算节减1313.22万元。完成分散采购项目189项,涉及预算27009.24万元,实际成交23471.63万元,节约资金3537.61万元。完成产权交易项目107项,交易底价13349.71万元,实际成交15295.00万元,增资1945.29万元,增资率12.72%。完成国土交易项目10项,成交价22.982亿元。同时拓宽进场服务范围,如规划设计调查工作方案采购、车辆保险采购、校舍安全排查单位资格入围、街景形象提升设计施工采购等进场项目,均取得预期效果。
  【招标监督管理】
  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方面,将投标人的信用等级与其参加招投标活动挂钩,限制列入“黑名单”管理和违法行为记录公告的单位和人员参加投标。继续试行PPP模式招标,如对四明湖山庄会议中心采用PPP模式后,项目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建设。同时尝试工程总承包即EPC模式招标,如将候青江排涝泵闸项目的设计、采购以及施工,一并发包给具有总承包资质的单位,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既加快建设进程,又提高工程质量。在政府采购活动和其他公共资源交易方面,继续按照“扩容、增效、提质”的原则,先后完成市水资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四明湖水库和姚东片区水厂、管网及建工大楼等一批PPP重大项目咨询服务项目的磋商活动。
  【年度保证金保险业务实施】
  根据宁波市金融办等5个部门《关于开展建设工程综合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推进实体经济稳增促调的实施意见》,出台《关于申报2016年建筑业企业年度投标保证金的通知》,允许投标人依法使用工程投标保证金保险替代投标保证金,试点期间具体由宁波市建设工程综合保险服务中心承保。各建筑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办理年度保证金保险,保险额度不得低于通知所规定的年度保证金缴纳额度。全市保证金缴纳单位共71家,其中以保险形式提交年度保证金的单位有42家。
  【免收和降低服务费】
  按市政府《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推进实体经济稳增促调的实施意见》,从2月2日起,市级平台对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各项交易服务费按50%收取,并免收信息服务费和场地租赁费。对发文前已收取的各项服务费,经与市财政局协商后,按规定陆续将差额部分予以退还。
  (杨凌云)
  工业国有资产经营
  【概况】
  2015年11月,余姚市工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决定,承担对市工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市工业投资公司、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管理职责。2016年,在帮扶中小企业融资纾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取得了成绩。
  【转贷业务】
  全年转贷互助基金共实现转贷779笔,金额88.89亿元,比上年的959笔、120.06亿元分别减少18.77%和26.32%。涉及银行23家,比上年减少4家。转贷收益2649.05万元,减少10.54%,实现利润﹣479.43万元,减少570.44万元。
  【投资业务】
  全年金额1190万元;退出8户,金额1270万元;期末在投24户,金额3887万元,比上年减少3户、1273万元,户数和金额分别减少11.11%和24.67%。年度投资月平均余额3865万元,基本保持满负荷运行。全年投资收益188.33万元,减少32.97%,实现利润211.87万元,增长70.62%。
  【担保业务】
  全年担保额14138万元;解保41笔,解保额12620万元。期末在保59笔,金额19783万元,与上年在保笔数相同,金额增长4.64%。全年担保收益205.44万元,减少6.61%,减免担保费23.40万元,实现利润67.14万元,减少51.25%。
  【国开行委托贷款】
  全年国开行委托贷款共发放6户,累计金额2550万元,比上年分别减少6户、2150万元。年末在贷11户,金额4150万元,比上年的18户、6850万元分别减少38.89%和39.42%。
  【精减退职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政策落实】
  精减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工作从2011年10月启动,已历时5年。年度继续对各类来访人员开展精减人员生活补助政策落实及进展情况的解释工作。配合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对群众举报情况不实人员、证明人及有偿中介进行集中调查,配合市人社局停发和追索不符合精减退职补助条件人员已领取的精减补助费。同时开展信访工作,处理与精减职工补助相关的来信、来电、来访、市长电话、市长信箱,对原下属企业职工办理共有房屋剩余产权购买、职工家属因住房涉及拆迁地块要求购置企业监管公房、职工股东联名反映退休留用等问题进行调查,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不能马上解决或超出公司职责范围的,尽可能作详尽答复。
  (杨林蓉)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7

《余姚年鉴201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6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书稿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6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