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7》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5357
颗粒名称: 农业
分类号: F327
页数: 4
页码: 118-1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2016年农业工作,其中包括市海域使用权首次挂牌出让成功、智慧畜牧业体系建设、“余姚甲鱼”获“2016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植物工厂首批无土栽培蔬菜试种成功、余姚品牌农产品搭上“互联网+”快车、“古树名木保健”专题活动、《浙江余姚维管束植物种质资源》出版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2016年 农业

内容

【概况】
  2016年,全市早稻种植面积0.39万公顷,晚稻种植面积1.56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0.27万公顷,油菜种植面积0.13万公顷。全年林业总产值62.55亿元,其中茶叶总产量7500吨,产值3.5亿元,竹笋产值1.80亿元,水果产值5.95亿元。全市生猪总存栏16.1万头,减少26.2%,出栏31.2万头;禽肉类总产量3.4万吨,减少5.6%,禽蛋产量5500吨。全市水产品淡水养殖3543公顷,海洋捕捞产量1567吨,实现渔业生产总值5.46亿元。
  全市改造和新建绿化面积371.33公顷,其中珍贵树种造林修复233.33公顷,沿海基干林带新建和修复提升50.67公顷。全年共计47.8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种植各类苗木63万余株。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6个。全年林业有害生物成灾面积433公顷,成灾率0.69%,清理病死松树13849株。编制《余姚市森林美化彩化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先后完成泗门镇小路下村美丽森林村庄建设、黄山儿童公园改造工程、古乍线改造工程、骨干河道姚江城区段改造工程。
  创建省级农业产业集聚区1个,组织实施主导产业示范区3个、特色农业精品园3个。完成先导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榨菜博物馆、检测中心等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营。申报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建标准化粮食生产功能区1333公顷。组织申报“宁波市农业三区农田基础设施项目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3个,开展治理1420公顷。全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3950余万元。组织举办第七届中国余姚河姆渡农业博览会,现场销售额7280余万元。
  开展畜禽养殖场第三轮关停搬迁工作,关停搬迁养殖场174家,拆除面积7.63万平方米,落实补助资金1967.8万元。完成猪场生态化治理266家、规模牛场生态化治理3家。处理养殖环节病死猪7.5万头,集中无害化处理其他病死动物及产品170吨。建立全市畜禽屠宰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生猪定屠场的监督管理。
  全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3333公顷,推广商品有机肥1.5万吨,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7333公顷,实现化肥减量450吨、化学农药减量39.8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03%。完成农业废弃包装物回收计划,回收农药瓶110.89万只、农药袋307.37万只,共计近50吨。
  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成追溯体系建设59家。全市21个乡镇、街道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样本检测6785个。依托市食品检测中心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已自行检测样品2130个,合格2127个,合格率99.9%。新增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1个,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0家。
  建立健全农技推广培训体系,重点围绕水稻、蔬菜种植、水果、生猪、中华鳖等产业,发布主导品种80个、主推技术39项,遴选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496个,建立科技示范基地5个。开展各级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现场会50次,受训3200人次,组织开展大型农业科技下乡5次。新评定规范农民合作社1家,创建国家示范性农民合作社1家,对53家规范社、12家宁波示范社进行复评和监测。推荐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5家、宁波市示范性家庭农场6家。
  出动农业执法巡查1010人次,检查农资店400家次,其中检查种子经营店106家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8起。查处林业行政及信访案件41起,其中林业行政案件26起,行政处罚26人,刑事立案1起。制止违章用火170余起。以打击电力捕鱼为重点,累计收缴电力捕鱼装置411套、渔船2艘、违规渔具176件。立案查处渔业资源类案件6起,清理网具300余套,在姚江流域投放各类鱼苗近2500万尾。
  在小曹娥镇试点基础上,制定《余姚市关于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实施方案》《余姚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有关政策问题处置参考意见》。成立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乡镇(除街道外)成立乡镇业务指导组127个,工作人员696人;成立村级调查组648个,工作人员2492人。截至年末,已完成实测原承包土地面积17420公顷,占应测面积的79.52%。全面推行农信担保业务,依托农户、政府、银行、保险公司“四位一体”的风险利益共担机制和低利率贷款、低门槛准入、高标准服务的经营模式,发放贷款60笔,总金额3300万元。
  【市海域使用权首次挂牌出让成功】
  11月30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编号为“余海新海出33号”“余新海出34号”“余新海出36号”“余新海出37号”四宗填海造地工程项目海域使用权成功挂牌出让。此四宗出让海域位于余姚滨海新城核心区内、余姚大道西侧,面积共计31.4102公顷,成交价总计11526万元,出让期限50年,由中意(宁波)生态园控股有限公司竞得海域使用权。此为新《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全市首次以招拍挂形式对海域使用权进行出让,挂牌出让方案经省海洋与渔业局报省政府批准,由市政府负责,指定市海洋与渔业局会同市国土资源局和市规划局组织挂牌出让,依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实施。
  【智慧畜牧业体系建设】
  全市智慧畜牧业建设始于2010年,根据智慧系统“养殖—屠宰”“养殖—无害化处理”两条逻辑主线,推广应用畜禽生产管理、物资管理、动物检疫、无害化处理、规模牧场生产管理、实验室管理等多个子系统。2016年,全市21个乡镇、街道已全面推行智慧畜牧业系统,共收录畜禽养殖户1700余家,其中散养户全部纳入乡镇属地管理,另有17家规模牧场单独应用智慧畜牧业系统;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14家,动物诊疗机构13家,生猪定点屠宰场3家;县、乡两级畜牧兽医工作人员128人,其中官方兽医52人。年度系统内全市生猪、家禽、牛羊存栏205万余头(羽):佩戴生猪、牛羊耳标20万余只:县级下拨口蹄疫疫苗208万毫升、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34万头份、猪瘟疫苗130万头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13万毫升,共强制免疫342万头(羽)次。
  【“余姚甲鱼”获“2016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12月,由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指导,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农村杂志社主办的“2016中国水产品品牌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发布30个区域公用品牌和50个企业品牌名单,“余姚甲鱼”获“2016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植物工厂首批无土栽培蔬菜试种成功】
  11月,位于临山镇滨海现代农业先导区内的全市首个无土栽培植物工厂——“好碧园”植物工厂第一批无土栽培的生菜、青瓜等蔬菜开始采摘。该植物工厂于9月开始试运营,因其特殊的栽培模式,杜绝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且生产过程中不施用农药,第一批蔬菜刚采收就销售一空,虽然售价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但仍供不应求。
  【余姚品牌农产品搭上“互联网+”快车】
  2016年,全市开展电子商务的农业龙头企业有40余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大户等经营主体50余家,合计近100家。其中“银树食品”“备得福榨菜”“冷江鳖业”“康绿蔬菜”等7家经营主体的农副产品网络销售额超200万元。在渠道上,除淘宝、天猫、京东、1号店等零售平台以及阿里巴巴等批发平台外,还有微信、微博、农民信箱等移动新媒介,尤其是通过姚商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商交易的经营主体已有110余家(户),“冷江鳖业”甲鱼销售量连续多年保持同类产品天猫平台交易量首位。
  【“古树名木保健”专题活动】
  2016年,市农林局启动“森林医生服务年”活动,由市森防站组织开展“古树名木保健”专题活动。全市现有登记造册、挂牌的古树名木683株,其中一级古树58株、二级古树101株、三级古树524株。市森防站对这些古树名木的病虫危害情况和养护情况进行系统登记造册,完成古树名木保护档案,尤其对树龄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名木量身制定保护措施。
  【《浙江余姚维管束植物种质资源》出版】
  1月,由市林技总站历时5年编著的2015年度宁波自然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金项目《浙江余姚维管束植物种质资源》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收录植物167科1361种,从药用植物、珍稀濒危植物、古树名木资源三个方面对全市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专题介绍。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7

《余姚年鉴201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6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书稿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6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