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7》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5335
颗粒名称: 社会团体
分类号: D638
页数: 11
页码: 095-1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6年余姚市各社会团体的工作,其中包括余姚市总工会、共青团余姚市委员会、余姚市妇女联合会、余姚市科学技术协会、余姚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余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余姚市残疾人联合会、 余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余姚市慈善总会、余姚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余姚市红十字会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2016年 政治团体

内容

余姚市总工会
  【概况】
  2016年,市总工会以全市第三次经济普查情况为依据,开展集中建会行动,动态保持建会率和入会率均超95%。其中,职工25人以上的新建工会5家,新入会职工157人。新建电商园区工会2家、旅游景点工会1家、农家乐联合工会1家、专业合作社工会3家、民宿工会2家、工程项目部工会4家,覆盖小微企业(工商户)148家,新入会职工812人。
  年内开展第二批星级示范工会创建活动,全市共有宁波市示范工会11家、宁波市五星级活力工会139家,余姚市示范工会五星级33家、四星级102家、三星级158家,乡镇(街道)四星级、三星级示范工会1832家。明确市星级工会主席补贴标准,市镇二级共计补助65万元。在朗霞街道杨家村、泗门镇谢家路村开展村(社区)工会规范化建设试点,全市村(社区)工会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合计34家。全年获宁波市级劳动模范9人、宁波市级模范集体3个,1人获省“五一劳动奖章”。
  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困难职工582户,发放慰问资金62.47万元。为172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47.5万元。临时救助因病、因灾或重大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暂时性困难的职工42人,发放帮扶资金6.81万元。向468名建档困难职工发放半年度生活救助金28.08万元,向14名患终末期肾病的职工及家属发放“爱心透析”医疗救助金6.3万元,向17名患白血病的职工及家属发放“爱心助希望”医疗救助金8.5万元。继续开展“5·1”服务卡普惠服务活动,全年举办特惠活动41次,投入资金32万余元,受益职工14.8万人次。联合相关银行推进“蓝领通”工作,满足工会会员创业创新融资需要及生活消费资金需求,共为1540人提供信用贷款1.55亿元。
  同市人社局合作,不定期举办职工就业专场洽谈会,互联网人才对接会共推出395个岗位,320名职工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工会就业网”发布就业信息223条。联合市人社局及宁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成立余姚市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组织200名优秀一线职工免费疗休养,为1100名优秀一线职工提供免费体检。建立“5·1母婴室”315个。446家企事业单位的83715名员工参加职工医疗互助保险,参保总金额251.599万元,有618人次得到互助保障赔付145万余元。
  年内推介“甬工惠”微信公众号,在舜宇集团、宁波富诚等5家千人以上企业开展扫码抽奖活动,并推出送旅游、送书卡等免费送活动15次。微信推送“魅力四明·浪漫金秋”2016环四明湖徒步大会,吸引上千名职工群众参加,还组织参与宁波市职工网络文化节相关项目。有10家职工文化中心被授予首批市级区域职工文化中心称号。举办第九届职工文化活动月活动。全年市总工会职工艺术团专场演出20场次,配送节目、师资培训80场次。
  【姚城“工匠精神”锻炼】
  以“同心建功十三五、创新提升促发展”为主题,评选工会惠企服务工作优秀组织单位7家、优秀技师14人。有96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合理化建议竞赛,提出合理化建议1.5万条,评选“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奖35项、优秀合理化建议奖66项,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2.85亿元。有89个重点工程开展立功竞赛活动。举办第六届职工技术进步周活动,表彰2015—2016年度市“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50家、好师傅好徒弟15对,同时评选第二批“工人革新大师”。围绕全市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特色,举办操作技能竞赛,参与职工近500余人次,涌现市级操作技能标兵42人。
  【社会管理体系创新】
  全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798件(电话咨询530件,来访268件),接待来访职工523人,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498.5万元,调解成功率达96%,参与审理仲裁案件21起。重点培育行业(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精细化示范点1个、宁波市级工资集体协商精细化管理示范企业2家。全市已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协议3152份,覆盖企业13152家、职工405180人,已签集体合同企业工资协议续签率保持100%。有12999家企业参与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已建工会企业参与和谐企业创建面动态保持在98%以上。有13家企业参加宁波级和谐企业创建先进单位社会责任评价,对第一至第三批42家宁波市和谐企业进行复评。年度获评宁波市“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称号5家、优秀班组3个、先进个人1人、优秀组织单位2家,省级“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1家、优秀组织单位1家。收集整理安全生产合理化“金点子”建议共156条,其中宁波市十佳“金点子”2条、宁波市优秀“金点子”1条。
  【乡镇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推广】
  7月1日,泗门镇政府与镇总工会召开联席会议,标志全市乡镇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推广工作全面启动。会上,泗门镇政府与镇工会围绕开展村(社区)工会组织“网格化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将管理和服务向末端延伸这个主题进行协商。双方商定,为推动完善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更好地反映职工群众呼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密切党和政府与职工群众的联系,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至年末,全市所有乡镇均建立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
  (市总工会)
  共青团余姚市委员会
  【概况】
  2016年,团市委以市青联九届一次全会暨市青年企业家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为契机,调整界别设置,增设新媒体和社会组织界。全年有19名青年干部成为乡镇(街道)团委书记后备人选,已有5人先后在团市委挂职锻炼。推荐6名优秀团委书记作为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党代表候选人,其中3人当选。年度发挥孵化中心和孵化基金的作用,支持公益性青年社会组织发展,使青年社会组织成为共青团可依靠的重要力量。
  【青少年思想引领】
  联合余姚人民广播电台推设“团递正能量”专题栏目,先后邀请奥运冠军、优秀创业青年、先进志愿者代表在电台发声,把“中国梦”具象为一个个“励志梦”“创富梦”“公益梦”,全年累计开展各类青春故事分享会80余场。召开“团递正能量、青春梦飞YOUNG”纪念建团九十四周年暨五四运动九十七周年大会,举办“我的梦·中国梦”余姚市少儿歌曲演唱比赛、“童心演绎中国梦”课本剧表演、“青春工匠·手抄党章54天”等活动。年内还开展“儿童开蒙礼仪”“14岁集体生日”“18岁成人仪式”“家风家训教导礼仪”等主题活动50余次,举办“余姚市第八届十大优秀青年”“余姚市十佳好爸爸”“团干部六年荣誉勋章”“向上向善好青年、好少年”等评选活动。在央视7套《致富经》栏目报道创业青年3人。全年“余姚青年”微信公众号发布微信242篇,发展网络舜军核心成员60余人、骨干网评员200余人。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先后开展青工风采节、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工作室”评选等活动,培育表彰各级青年文明号72个、青年岗位能手82人、青年突击队35个。改版余姚志愿服务网,实现项目发起、志愿者招募、活动反馈、服务记录及后期评价的一站式操作,并形成全市志愿服务“云”管理数据库。全年举办志愿者骨干训练营6期、公益志愿大讲堂20余期,成功孵化各类环保社团22个,承接相关环保活动5次。推出2016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成长扶持计划,6个项目共获公益基金7.7万元。全市首个志愿服务文化广场——余姚北站志愿服务文化广场成功运转。发挥全市290名共青团治水护水“段长”和各支治水突击队、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总队的作用,开展青春治水志愿服务2500余次,推荐宁波市级青年生态环保项目2个,形成“保护母亲河”“与水一起去旅行”等品牌。“小甲鱼公益治水”项目经三年发展,创建为省级“护三水”优秀项目。
  【帮扶青少年成长成才】
  结合阳明青年汇、慧聪青创梦想营等阵地及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全年培训青年电商3600余人次,联合相关银行发放小额贷款1412笔。推荐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1人,新一届宁波农促会会员15人。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全年接听各类青少年法律咨询热线5257例,援办青少年刑事案件351件、民事案件255件。创新开展“小积分·大梦想”“情系黔西南”等活动,发放新中宇青少年成长关爱基金100笔,累计290400元;发放第二十批特困生成才扶助资金115笔,计61800元。架构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体系,解决服务普通青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已初步形成青春梦家园、青年汇、舜耕历山等特色示范点。
  (团市委)
  余姚市妇女联合会
  【概况】
  2016年,市妇联推行乡镇(街道)妇联工作竞优制,年末举行述职评议会,在自评、互评和上评的基础上评选先进。在泗门镇谢家路村、镇北村开展村级妇女组织改革试点。全年新建机关单位妇委会1个,组织换届5个。根据省、宁波市妇联《关于开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务下沉”专项工作的方案》要求,组织34名妇联干部下沉到34个行政村联系点。对全市备案在册的24个女性组织进行调查摸底,为下步女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工作奠定基础。全年申报各级巾帼文明岗28个,其中余姚级10个、宁波级16个、全国级2个。有28家“妇女之家”进村文化礼堂,评选表彰市级“平安家庭”示范户100户。
  年内编制完成全市妇女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市政府共投入600万元,为87975人次妇女提供健康检查。继续设立“农商行之心”帮扶基金,为“困难母亲希望工程”和“困难母亲救助工程”募集资金26万元,为32名贫困大学生每人发放助学金5000元。配合中国人寿余姚支公司宣传推广“国寿女性安康保险”,已参保2万余人,有5名投保妇女共获理赔25万元。“六一”期间,走访慰问182所学校师生,发放慰问金百万余元,并为36名贫困、留守、外来民工子女等特殊少年儿童圆梦。联合余姚阳光宝贝孕婴服务中心开展“冬日送爱心,情暖贫困儿童”走访慰问活动,共为47名困难儿童提供价值10万元的奶粉、营养米粉和儿童用品。全年各级妇联组织接待来信来访来电共计3316件,其中来信来访2790件,接听来电526件,结案率在98%以上。全年家事审判合议庭受理家事纠纷997件,旧存102件,审结983件,结案率89.4%;调解撤诉658件,调撤率59.9%。
  【帮助妇女就业创业】
  年内出台《关于推进2016年全市来料加工工作的实施意见》,帮助城乡女性实现家门口就业,全市培育妇女来料加工点160余家、经纪人140余人。每月最后一个双休日,在阳明夜市设立女能手自产自销集市日,全年各类农副产品销售额150余万元。指导建立“姚江农嫂”生鲜直销超市,组织“姚江农嫂”农产品网商店铺参加宁波市女性农产品电商“创业集市”活动。继续实施第二轮“巾帼创业创新”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共为26人贷款310万元,为44人贴息35万余元。开展巾帼电子商务培训,全市从事电商微商的女性共计168人,其中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19人。新申报各级巾帼文明岗28家,其中余姚级10家、宁波级16家、全国级2家。
  【传承弘扬美德家风】
  全年评选市级“最美家庭”100户、市级“特色家庭”24户,获评省“最美家庭”2户、省“文明家庭”5户、省“绿色家庭”3户,宁波市“最美家庭”3户、宁波市“全民健身好家庭”3户。实施“党员干部廉洁齐家促进计划”,向全市党员干部家庭发廉洁齐家公开信,在党员干部家庭中开展“寻找最美”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家风家训演说大赛。全年开展各类家庭教育培训、报告会、讲座及咨询活动85场,参与人数达7000余人。在兰江街道四明社区开展亲子阅读推广示范活动,举办余姚人民广播电台“教子有方”节目创办十周年系列活动。申报宁波市示范家长学校7家,对已认定的12家村、社区市级示范家长学校开展复评。
  【助力美丽家园建设】
  年内在莲语学堂宁波校区设立“美丽庭院”创建教学点,深入农户庭院进行实地指导,全市创建村共开展集中整治活动400余次,清理垃圾2万余吨。评选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15622户、“美丽庭院”精品户1000户、“美丽庭院”精品村10个、“美丽庭院”精品创建先进村10个、“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先进乡镇(街道)4个。
  (市妇联)
  余姚市科学技术协会
  【概况】
  2016年,市科协编制完成《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简称《纲要》),统筹协调《纲要》实施成员单位开展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等四大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全年配送科普图书1.4万册、科教光盘3670张,编发《科普历书》3000册、《余姚科普》报3.6万份。指导市职成教中心学校成立全市首家青少年科技创客中心,并举办青少年科技创客沙龙。举行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迎“六一”玩转科学等活动,组队参加第五届宁波市青少年科技嘉年华活动。在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东风小学教育集团东江校区三年级学生郑尚勤的“书法教学演示台”获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世南中学科学调研小组郑奕馨、施诗雯等7人完成的调研报告《中学生眼中“五水共治”下姚江支水系》获科技实践活动二等奖。年度全市中小学生获全国、省、宁波市各类科技竞赛奖项1194个,其中一等奖398个,另获国际金牌4枚、银牌3枚、铜牌1枚。
  年内新建浙江中杭新材料有限公司为宁波市级院士工作站,全市院士工作站总数已达10家,其中省级2家。指导企业科协开展“讲创新比贡献”活动,攻克技术难题52个,获发明专利56项,制定各类标准36项。组织香港工程师学会专家考察市内2家企业并进行项目对接。根据党委、政府决策和产业发展需要,举办“蔬菜机械作业化现状与发展探讨”等科技工作者沙龙3期,指导学会(协会)开展“关于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云数据在企业中的应用”“改性塑料加工技术创新及存在的环保问题探讨”等重点学术活动7次,鼓励科技工作者撰写建言16则。指导市级学会(协会)实施“新品草莓育苗”等“金桥工程”项目6个。组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000人次,并开展农职称申报工作。完成普网提升工程电子商务培训603人,发放合格证书567份。
  制定出台《“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实施办法(试行)》,评选“建家工作示范点”4个。组织企业科协主席参加宁波市科协“高科技企业科协主席论坛”4次,交流科技论文68篇。年度推荐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宁波市优秀农村科普带头人1人,推荐余姚市政协委员人选2人、宁波市政协委员人选2人、宁波市人大代表候选人1人,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19人、“青年科技之星”11人。
  【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揭晓】
  由市科协委托宁波大学组织开展的余姚市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年内揭晓。全市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11.73%,高于宁波市10.42%的比例,提前一年完成宁波市11%的目标。调查显示,不同分类群体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7.86%,城镇劳动人口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1.78%,农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0.71%。同时,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18岁至39岁年龄段最高,伴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从性别上看,男性高于女性。
  【2016年余姚市全国科普日活动】
  9月19日上午,“2016年余姚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暨现场科普活动”在龙山西麓广场开幕。活动以“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由市科协联合市教育局、市科技局、阳明街道共同举办。活动期间,全市各级科协组织举办报告会6场、科普讲座200余场、科普展览27次,发布科普短信5000余条,发送科普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参与市民15万余人次。
  【院士专家为企业送“锦囊”】
  11月6—7日,到余姚参加第十八届中国塑料博览会材料峰会暨宁波市第九届学术大会材料分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蹇锡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专家、北方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魏化震,到宁波华丰包装有限公司、宁波乔士橡塑有限公司、宁波丰茂远东橡胶有限公司和余姚塑料研究院,了解企业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研发、经营现状、技术研发目标和具体创新需求,对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解答,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到余姚宣讲】
  10月25—26日,市科协邀请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5名老科学家,到余姚10所学校、3个社区开展15场科普讲座,内容包括航空、食品、能源等,吸引3000余名中小学生和社区干部、居民聆听。此为2014年11月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教育基地在余姚中学挂牌成立后,老科学家们第6次到余姚宣讲。
  (市科协)
  余姚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概况】
  2016年1月15日,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第九次暨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市工商联(总商会)第九届暨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第三届执行(理事)委员会和监事会。在市“两会”期间,市工商联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提交提案、建议82件。年内先后组织企业家代表参加市领导干部“姚江讲坛”,与浙江大学合作举办为期2年的“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管理研修班”,开办余姚市企业创新精益管理培训班,组织“创二代”和部分企业家于11月16日赴香港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在第十四次“光彩爱心月”活动中,全市有171家会员企业及44个街道(乡镇)、村商会出资和实物捐赠等共计1237.52万元。
  【助推浙商姚商回归】
  春节前,邀请全国各地的重点姚商,开展市外重点姚商联谊活动。在春节、端午节、杨梅节和塑博会期间,向广东、沈阳、青岛等6家异地商会发出邀请,开展市外姚商回乡走亲连心活动,全年接待浙商姚商十余批次。对31个省市的姚商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已有1000余名市外重点姚商录入数据库。启动筹建深圳余姚商会。落实面积66.7公顷的浙商产业园项目,召开招商引资推进会。开展中意(宁波)生态园项目对接活动,组织30余名企业家赴意大利进行招商项目洽谈,已有20余家企业40余个项目与意大利方面开展对接合作。
  【服务企业发展】
  市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共收录9316家企业作为服务对象,全年推送政策、服务信息共计56614条,受理企业咨询2226起,为16家企业免费申请、制作微信公众平台。发挥全市13个中小微企业监测点和118家企业运行情况数据库的作用,动态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新举措。1月至3月,在全市工商联系统中开展“知企情、联企心、振信心”走访调研活动,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组织副会长以上企业家赴广西南宁、防城港考察学习,增加企业对发展东盟经贸的兴趣,寻找合作机会。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工商社团的交流与合作,全年国内外有18个工商社团到余姚学习交流。
  【商协会改革】
  年内,市工商联(总商会)与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合署办公,并拟订市工商联(总商会)与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合并换届的初步方案。探索承接政府职能的转移,研究拟订经济类“商协会”承接政府职能的目录,引荐浙商姚商回乡投资,开展税务代理、纠纷调解、权证办理、培训等服务。在全国“两会”期间,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承接政府职能的转移工作在《中华工商时报》上整版作经验介绍。
  (市工商联)
  余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概况】
  2016年,市文联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文艺协会规范化建设若干意见》,依托市文艺家志愿服务团和8个服务分团,开展文艺惠民活动262场次。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文艺与时代同行”主题系列活动,先后主办、承办、协办新年元宵联谊会、朱德孚个人美术作品展、“春天的脚步——张钟画展”、“三月·馨韵”女画家作品邀请赛、“翰墨缘”周黎华水墨山水画展、“大写意·吴昌硕海派艺术传承展”、“和美社区”摄影比赛、“寻迹古城、不忘初心”主题摄影大赛、“在路上”葛军紫砂艺术展、宁波小百花越剧团“越剧折子戏”专场演出、重点作家座谈会、2016故事沙龙、庆国庆余姚市美术新作展、纪念建党95周年“文艺与时代同行”广场音乐会、宁波文艺名家专题讲座、“警营好声音”、“二胡大师风采”——高风中学夏之夜民族音乐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第三届余姚“最美武术人”颁奖晚会、“文房精艺”民间藏品展、“王阳明杯”余姚中青年书法作品展、“墨韵清香”李坚个人书法作品展、“铂丽姿”杯余姚市小学生余姚方言才艺大赛、第三届百姓文化节闭幕式暨大型交响音乐会、“济世甘草杯”余姚名城名人名品故事演讲比赛、“美丽家园”2016年余姚市美术写生作品展等近30场活动。此外,中国文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送欢乐下基层”走进余姚,省民间文艺工作交流会在余姚召开,宁波市乡镇文联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泗门镇举行。
  【文艺精品创作】
  全年有8个作品列入宁波和余姚两级文艺精品扶持计划。其中,宁波文联2项,余姚市委宣传部6项。截至年末,已完成帕蒂古丽长篇报告文学《宁波援疆关键词》和长篇小说《最后的库车王》、谢志强系列小说《老兵》、陈慧短篇小说集《一撇一捺是个人》、褚纳新民俗文学《浙东民间压胜钱研究》、严凯捷长篇小说《紧拥一个温暖的现在》、市音协原创音乐《吾心光明》等项目,干亚群散文集《纸水杯》和沈春儿儿童文学《丁丁宝贝》创作进展顺利。余姚旅游微电影《时光出租车》获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最佳摄影奖。
  【文艺人才培养扶持】
  在市级层面制定《重要文学期刊发表成果奖励办法》。舞协金晶、剧协王育红成为宁波市“六个一批”人才。干亚群获第七届冰心散文奖,谢志强获“中骏杯”《小说选刊》微小说双年奖,西维获第十二届“滇池文学奖”提名奖和“於梨华青年文学奖”优秀奖,帕蒂古丽散文集《隐秘的故乡》和长篇小说《百年血脉》入围“骏马奖”入选篇目。应倩倩入选省第四批“新荷计划人才库”。彭亚平、赵冠军、黄伟达、顾建荣4人成为各类国家级协会会员,李向阳、翁赟烨、叶奇芳、方其军、施灵敏、张钟、陈茂局、冯立波等40人成为各类省级协会会员。指导成立市蓝天少儿合唱团,指导老师均为市音乐家协会的文艺志愿者。
  【市第三届优秀文艺作品“杜鹃花奖”评选表彰】
  经初评、复评、终评、公示等环节,6月6日,举行市第三届优秀文艺作品“杜鹃花奖”颁奖会。散文《被语言争夺的舌头》等6件作品获“杜鹃花奖”金奖,长篇小说《塔克拉玛干少年》等12件作品获银奖,散文《乡村散戏》等28件作品获铜奖。另有16件文艺作品获鼓励奖。
  【小作家作品选《一花一世界》出版】
  4月,由余姚市33名“00后”小作家创作的作品选《一花一世界》,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收集作品178篇,绝大多数作品曾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发表,部分作品曾在市级以上作文竞赛中获奖。作者年龄最大的是子陵中学俞心铭,2002年3月出生;年龄最小的是江南新城小学三年级学生许赢诺,2007年8月出生。
  (市文联)
  余姚市残疾人联合会
  【概况】
  2016年,市残联在宁波市率先建立两项补贴、两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共发放资金9700万元,21400人次受助。在此基础上,下发基本生活保障金和临时救助资金6000余万元,8390人受惠。完成危旧日房改造35户,开展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家庭子女助学救助127人,实施定额和大病救助、精神病专项医疗救助4720人。完成助明、助听、助行等康复项目329例;开展机构康复70余人;举办康复知识培训12期,参训750人;免费配发辅具1357人,开展无障碍设施进家庭54户。为6844名残疾人提供契约式家庭医生服务。
  年内集教育、康复、行政办公于一体的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1.5亿元。市康复医院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余姚康复分中心;创建宁波市精神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点”2个:新建辅助性就业机构1家。对全市21831名持证残疾人入户开展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及状况检测工作,核对更新八大类40项服务和需求信息。7月始,市残联机关党员干部每月至少2天半零距离服务残疾人,共组织下乡22次,零距离服务2300余人,开展残疾评定服务5000余人(次)。
  【残疾人就业服务】
  率先在宁波县(市、区)实施残疾人事业单位定向招录2人。在余姚就业创业网和市残联官网开通残疾人就业服务专栏,继续举办专场就业洽谈会。在淘宝网“中国余姚馆”为残疾人扶贫基地12种农产品免费开展店铺设计和开店销售,在市残联网站开辟辅助性就业机构产品展示平台。创建首家残疾人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全市共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20期,培训800人次;清退残保金486万元;安置残疾人就业7130人,年度新安置145人。
  【残疾人融合共享平台】
  募集社会爱心资金60万元,建立优秀残疾人奖励基金和残疾人种养殖大户受灾补助基金。在市特殊教育中心创建首家“残健融合,志愿助残”开放式志愿助残服务基地。全年开展志愿助残活动十余次,认领微心愿160个,发放助残资金近100万元,约1500人受惠。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和服务机构近7000人次,发放资金达500万元。组织举办全市残疾人中国象棋比赛、残疾人文艺演出,组队参加宁波市聋人运动会和青少年游泳锦标赛。残疾人运动员王益楠获里约残奥会男子游泳S8级3金2铜,并打破一项残奥会纪录。年度有10名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当选为新一届市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年共接待残疾人来信来访92件(次),办结率100%,无一起集体上访事件发生。
  【离休干部徐强献爱三院病人】
  1月,市交通局96岁的离休干部徐强向市残联捐款1万元,指定用于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病人。市残联根据老人意愿,委托三院后勤工作人员为精神科59名住院病人每人赠送一套家居服和一双袜子。徐强于1945年1月参加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右脚在战火中落下残疾。作为一名有近70年党龄的老党员,徐强自2009年起,多次向市残联、市关工委、市老区办等单位捐款用于公益事业,累计捐款60余万元。
  (市残联)
  余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概况】
  2016年3月,市社科联(社科院)与市委党校分设。年内有会员单位103个,其中团体会员92个;个人会员(社科特约研究员)10人,乡镇级会员1个。先后组织协学会参加全国、省和宁波市级学术研讨会9次,开展文献调研、社会文化和经济调查62次。市级科普基地省委党校四明山分校被列为省委统战部调研点,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科普基地获评省级先进基地,推选2名会员分别为宁波市、余姚市政协委员。
  开展“建党95周年社科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3个课题分别获宁波市二等奖、三等奖。围绕“弘扬知行合一,传承阳明思想”主题,在省委党校四明山分校社科基地、王阳明故居科普基地和有关镇、街道组织宣讲6场,并承办阳明文化学术沙龙。先后走访社科理论界人士80余人次,开展咨询活动14次,为协会、学会、乡镇、街道、社区等单位提供智力支持服务23项,举办余姚文化普及专项讲座15场。
  【咨政服务】
  年内参加省委统战部“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调研点委托课题”,调研课题“新生代企业家成长现状和培养研究——以浙江余姚为例”获省社科院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调研点立项。2015年度课题结题25项,其中国家级行业系统立项课题5项,省哲学社科立项和省社科院立项各1项,宁波市哲学社科立项课题2项。调研报告《产教结合培养人才的路子值得推广——关于市职技校依托教学工厂,实行产教结合培养人才的调研报告》《关于新常态下我市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的建议》获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组织会员参加由省、宁波市社科联组织的“浙东心学——王阳明研究”“阳明心学”“天一阁论坛·王阳明思想与浙东文化”“阳明心学与治国理政”等学术研讨活动。
  【社科普及】
  年内推出社科普及专题20个,开展宣讲活动131场次,举办中小型社科学术讲座、讲坛、培训活动8期次,举办余姚人文大讲堂5次。1月,邀请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史晋川开设“十三五与发展机遇报告会”讲座。10月,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主讲“中国的改革及其未来”。11月,与宁波大红鹰学院合作,首次在余姚市外联合承办阳明讲堂。全年11家市级科普示范基地共开展主题教育活动8项、宣讲活动31次,举办展览、展演活动24场次。组织所属协学会撰写“文化礼堂”课题8篇,“社区工作案例”文稿、课题、调研报告65篇,出版《舜文化之社区读本》,编印科普折页“余姚春节风俗”。
  【“王阳明心学的现实意义”座谈会】
  5月7日,由中共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万亚伟主持的“王阳明心学的现实意义”座谈会在余姚博物馆举行,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出席座谈会。会上,许嘉璐与王阳明研究专家、学者及创作王阳明题材的作家、编剧等,共同阐述与探讨王阳明心学对中国思想、学术、价值观构建等方面的贡献及其对当代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
  【国家级古村落调研工程启动】
  4月27日,市社科联组织金冠、柿林、中村等3个村的主要负责人及大学生村干部共10人,参加“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国际高峰论坛”培训班,同时启动这3个国家级古村落调研工程。在5名社科专家协助下,至年末,已完成调研资料初稿约30万字,拍摄反映古村落建筑、风俗、街巷、物产、人物等照片1200幅,3部古村落史调研书籍预计于2017年出版。
  (杨鹏飞)
  余姚市慈善总会
  【概况】
  2016年,市慈善总会募集善款6022万元,向3.94万人(户)困难群众发放慈善救助款5272万元,143个公益项目得到帮扶。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募集善款6.76亿元,发放救助资金5.58亿元,受助困难群众39万人(次)。
  【慈善募集】
  全年有1257家单位、2.34万人次参与“慈善一日捐”活动,共募集善款1546万元。新建、续建冠名基金15家,协议新增规模650万元。已累计建立慈善冠名基金248家,协议规模2.46亿元,年内到账资金1703万元。全市有265个行政村、36个社区建立慈善帮扶基金,基金规模达1.55亿元,其中年内到账资金835万元。
  【“三助二扶”项目】
  全年发放助学金351.9万元,资助困难学生2088人。对1260名精神病患者实施慈善施药,助医支出786.5万元。对343名急重病患者进行临时助困救助。向1528户困难家庭发放助困资金200万元,帮助101户农村低收入农户改造危旧房6086平方米,补助资金31.54万元。全市6个慈善扶贫产业基地辐射带动120户困难群众创业脱贫,投入帮扶资金50万元。
  (市慈善总会)
  余姚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概况】
  2016年3月,市关工委召开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年内修订《余姚市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测评办法和测评细则》,已有19个乡镇(街道)关工委、22所学校关工委通过验收。全市共有宁波市“五好”关工委41家、余姚市“五好”关工委105家,拥有民营企业关工委150家。启动市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筹备工作,初定设专业化工作团队8个,已有3个公益创投项目得到专项资金3.1万元。
  举办第三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同时启动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全市开办“假日学校”220家,投入经费166.38万元,有4个乡镇、街道办学率达100%,学生总数达14400人,参与“假日学校”服务工作的“五老”和社会志愿者共计2152人。新增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市四明山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乐众传统文化传承体验中心等校外教育阵地4家。全年收到贫困生结对申请材料158份,共筹资金16.05万元,受助学生136人。举办学生心理辅导讲座12次,受教育学生2400余人,面对面或电话咨询辅导237次。96名“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对全市196家网吧开展监督活动560余次,评选“放心网吧”60家。评选市第十九届青少年英才共36项50人,有7名学生被评为宁波市第十届青少年科技英才。评选市第十一届“十佳小孝星”、小孝星提名奖、鼓励奖各10人。
  【“三爱两史”主题教育】
  年内结合纪念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开展以“三爱两史”(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党史、国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4月26日,在红军小学举办“五个一百”(即送百场道德讲座、唱百首红色歌曲、看百场红色电影、传百个好人故事、学百条优秀家训)活动启动仪式。5月6日,在陆埠镇洪山小学举行“红色四明、薪火相传”英烈中队命名仪式。5月26日,在梁弄镇举行“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模拟长征活动。7月1日,组织30余名小孝星、科技英才赴台州温岭大陈岛学习垦荒精神。9月26日,在梁弄镇举行纪念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会演,邀请省新四军研究会文工团与红军小学学生、市老年大学艺术团同台表演。
  (余静琴)
  余姚市红十字会
  【概况】
  2016年,市红十字会继续实施红十字服务站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增村(社区)红十字服务站93个。成立“余姚日报博爱专项基金”,新设“博爱阳光专项资金”“暖心专项资金”“人道救助资金”,创新实施“321”(3类重点对象,2个项目化救助,1个即时救助基金)人道救助工程。全年接受捐赠款物358.34万元,救助支出326.64万元。新建区域化备灾仓库200平方米,为市属应急救援队添置设施设备价值6万余元。
  组织红十字赈济救援队骨干培训班2期,举办“福彩杯”红十字赈济救援和应急救护技能大赛。市红十字战狼应急救援队参与“2·19”金华浦江搜救行动和省民政厅组织的“5·12”应急救援技能比武。组队参加宁波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教学技能比武,获团体二等奖、四个单项奖。全年完成救护员培训3376人,普及培训25731人,2692名职高学生获首批救护员证。资助市实验二小开发校本课程“保护我自己”,为98辆校车配备车载急救包,向各中小学发放红十字飞行棋、魔方1500份,捐赠各类学习用品价值9万余元。先后组织举办“应急救护志愿服务进社区”“爱的守护”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百场巡讲、应急救护知识“六进”校园、“服务G20”培训消防官兵、“邮储有爱·红十字专场公益讲座”“开学季·爱心公益集市”“公益图书馆天使行动”等活动。
  【全市首个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落成】
  4月,全市首个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在兰江街道四明社区落成并投入使用,同时挂牌成为“余姚市红十字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此项目由上级部门拨款10万元,市本级追加投入15万元。5月20日,在此召开宁波市红十字会系统“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现场会。至年末,已接待中小学生、社区居民近40批次,计2000余人次。
  【“金海豚”生命关爱公益夏令营】
  8月2—11日,市红十字会组织大岚、四明山、鹿亭3个山区乡镇的48名中学生,举办“金海豚”生命关爱公益夏令营。活动由宁波太平洋慈善基金会全额资助,余姚蚂蚁公益服务中心全程承接,近百名红十字志愿者爱心接力。全体营员每天按照“实地参观考察”“游泳专项训练”“专题辅导讲座”“文化素质综合培训”等四大主题板块参加各项活动。
  【造血干细胞及器官、角膜捐献4例】
  全年新增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103人,实现捐献2人。其中,信阳舜宇光学有限公司余姚分公司镜片制造二部系长夏伟权为余姚市第5位、宁波市第54位、浙江省第290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马渚镇渚北村村民邵卉为余姚市第6位、宁波市第55位、浙江省第293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新增器官、遗体(角膜)捐献登记志愿者37人,实现器官、角膜捐献2人。其中,江西籍青年吕小明因车祸被确诊为脑死亡,无偿捐献其一肝两肾和一对眼角膜,为余姚市第4例人体器官捐献者;安徽亳州农民工怀高峰因工伤事故身亡,无偿捐献其一对肾脏和一对眼角膜,为余姚市第5例人体器官捐献者。
  (市红十字会)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7

《余姚年鉴201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6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书稿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6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