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计划生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5》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5101
颗粒名称: 人口与计划生育
分类号: C923
页数: 2
页码: 243-2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2014年,全市共出生6406人,人口自然增长0.28‰,计划生育率97.35%,多孩违法生育发生率控制在0.4%以内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人口 计划生育

内容

【概况】
  2014年,全市共出生640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28‰,计划生育率97.35%,多孩违法生育发生率控制在0.4%以内;全员出生人口性别比108.94。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总体运行良好,各项指标均达上级考核要求。
  【计生宣传教育】
  青春期健康教育。优化市青春期健康教育主题馆内设环境,先后安排全市4800名初中以上学生参观,接受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安全健康度过青春期。
  文化阵地建设。开通梁弄镇红色精品线路,完成朗霞街道“婚育风情苑”“人口文化和谐园”和小曹娥镇滨海园区“婚育新风园”等文化阵地建设。印发《优生优育优教促进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市级三优示范点创建标准。各乡镇(街道)年均开展活动6次以上,宣传培训覆盖面达到目标人群的85%以上。
  宣传倡导。协调主流媒体组织开展性别比公益性宣传活动,投入12万元联合市电视台播放性别比治理宣传广告,投入4万元联合电台推出专题节目,投入6万元在市中心大型电子广告屏滚动播放公益广告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信息报道25篇,获《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全国宣传工作先进奖。组建讲师团,策划推出以政策宣传、关爱女孩为主要内容的菜单式讲座预约活动,为广大育龄群众、青少年及外来人口送出近50堂课,各乡镇(街道)也纷纷设计载体开展宣传服务。
  【性别比治理】
  目标责任考核。将出生性别比值、“两非”案件查处情况、政策处理到位率、再生育全过程管理和性别比治理宣传工作及对连续两年未完成出生人口性别比评估指标的给予“一票否决”等内容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并与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一把手签订责任书,明确重点部门工作职责。
  重点环节治理。加大“两非”查处力度,共取缔并处罚无证行医窝点9家,罚款13349元,移送刑事案件2起。坚持每月二次定期巡查制度,累计对20家民营医疗机构开展73批次的巡查。重点关注单独二孩生育对象和外来流动人口孕妇,加强生育全过程管理,督促指导乡镇(街道)开展流动人口怀孕重点管理对象劝返、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工作,补助交通费用7万余元。
  长效机制构建。突出抓再生育审批对象孕前告知、孕前审批、孕期监管及孕情异常倒查等长效机制,累计发放告知书7722份,随访孕妇3093人。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解决治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提高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借助社会力量加强两非行为监督力度,由各村级计生联络员、社会热心人士等共1837人组成的监督员,对两非行为开展日常监督。
  【计生优质服务】
  生殖健康服务。组织实施以3万名城区四街道育妇、2万名流动人口育妇、1万名困难计生家庭育妇为主要对象的“3、2、1”生殖健康服务工程,免费开展以“三查”、两癌筛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殖健康服务,该工程被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及宁波市人口计生工作创新项目。全年市计生指导站开展妇女健康检查39383人次,TCT宫颈癌筛查37818例,乳腺癌B超筛查33386例,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1%、145%及128%。
  出生人口素质提升。结合各类主题活动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融入各项宣传服务活动中,投入8.8万元制作优生大礼包,提高服务对象优生及参与意识。采取站内服务与下乡服务相结合的形式,最大限度提高免费孕前优生检查覆盖面,全年累计下乡服务49次。优化优生健康检查质量,全市已完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8658例,查出高风险人员1636例,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优生健康检查室获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全国第五次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优秀。
  【利益导向项目实施】
  特殊家庭帮扶项目。下发特殊家庭帮扶项目实施意见,完成411户特殊家庭个案基线调查,制作特殊家庭个案帮扶信息册,在全市范围内组建志愿者队伍,建立“三对一”志愿者结对帮扶工作机制。组织各计生协开展春节期间“生育关怀,爱在余姚”活动,重点对以失独家庭为主的318户困难计生家庭开展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13万余元。
  青春健康项目。制定青春健康项目文本,各乡镇均落实一所项目点学校规范化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同时开展重点子项目——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在大岚镇试点基础上,建立全市503名留守儿童动态档案,并落实志愿者建立“大手牵小手”结对帮扶机制。该项目被列入宁波市人口计生创新工作之一。
  利导关爱项目。执行特扶新政策,提高扶助标准,并完成利导三项政策的调查摸底及电子档案导入工作。全市新增一般奖扶对象3392人、特扶对象128人,同比增加499人。
  【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
  夯实工作基础。利用公安数据共享及本系统组建的流动人口全员、怀孕及生育信息三大数据库开展管理,基本掌握流动人口孕、育、节育等相关信息。加强对辖区内流动人口孕情信息排摸、核实补充个案信息、核查重点管理对象劝返跟踪服务信息。同时指导各乡镇(街道)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对人员的考核和利益导向。
  提高管理水平。落实流动人口提质控量工作要求,清查全市近20万外来育龄妇女,并对6100名子女入学对象进行婚育证明查验。健全每月一次信息协查反馈、出生人口性别比通报预警及每月二次重点管理对象信息反馈制度,年度纳入重点管理的外来人员怀孕对象8869人,分发告知书8128人,终止妊娠73人,劝返户籍地697人,离开现居住地620人,承诺回户籍地生育628人。
  提升服务水平。继续发放统一的免费四项手术服务卡、分娩救助卡,全年施行免费四项手术362例、分娩救助204例、免费孕环检和妇女病检查17301人次。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关怀关爱行动,开展“十佳新余姚人计生示范户”评选活动。关注流动人口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实施“2万例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项目。继续开展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对被抽查到240个调查对象进行上门一对一的问卷调查,为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计生依法行政】
  执行生育政策。开展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前统计预测工作和解读和宣传普及工作。组织计生系统集体授课,明确政策把握、独生子女认定、社会抚养费征收衔接等方面的内容,提高队伍素质。严格审核审批制度,全年共批准再生育申请1952例,其中单独二孩再生育审批1012例,出生单独二孩390人。
  规范征收工作。加强社会抚养费案卷质量管理,确定专人负责对案卷逐个审核把关。开展案卷评审,确保案卷制作规范。建立社会抚养费征收案件审核审批、集体讨论及征收情况通报等制度,有效保障自由裁量权的规范统一。共征收1141.58万元,其中配合法院强制执行征收社会抚养费64万余元,对5例违法生育对象予以拘留。
  【计生基层基础工作】
  基层自治管理。制订实施方案,确定全市26个村(社区)为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创建村。同时按照先试点再扩面的步骤实施,指导泗门镇谢家路村开展试点工作,组织召开全市计生基层群众自治项目现场会。
  基础信息管理。定期开展基础信息核查,确保数据统计及时有效。加强人户分离对象管理,坚持人户分离对象信息通报制度,累计通报生孕信息187条,核实对方通报的生孕信息113条。
  指导协会工作。出台实施意见,制发工作指南,指导全市310个村(社区)完成换届工作。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在谢家路村试点基础上,在全市开展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创建工作。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5

《余姚年鉴201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4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