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5》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5052
颗粒名称: 住房和城乡建设
分类号: F293.3;F299.27
页数: 3
页码: 215-2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4年余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各项行业持续发展、保障房分配实行全程公开等
关键词: 余姚市 住房 城乡建设

内容

【概况】
  2014年,市住建局围绕“城乡品质提升提档行动”要求,在宏观经济趋缓的大环境下,推进工程建设,累计实现投资31.15亿元(包含城投公司部分),完成年度考核目标任务。
  【工程建设全面推进】
  排涝治污工程。完成三项“排涝水”工程,城区排涝能力得到恢复与提升,其中排水管网检测及疏通工程共疏通管道240余千米,修复管道破损点593个。城区排涝泵站改造工程中玉立路立交泵站等22座泵站完成改造。11个低洼地段雨水管网疏通及改造工程共计改造面积约228公顷,累计疏通雨、污水管道100千米,铺设雨、污水管道63千米。姚西北海涂片污水治理工程完工,小曹娥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工程提前1月完成主体竣工。四项“治污水”工程、市域污水收集一期工程及污水收集四期工程有序推进。此外,城市防涝规划也于年底编制完成并通过审查。
  道路建设工程。年度实施道路工程8项,其中子陵路路面改造工程、三凤路二标段、兰馨路二标段、南雷南路道路完善工程一期、四明广场周边道路改建工程、欣盛路(万年桥路—四明东路)一期工程6项工程完工,新西门南路、南排江路两条断头路贯通。此外,还对世南西路、开封路路口及舜水南路、南滨江路路口实施扩容改造。
  保障性住房建设。兰墅一期的524套5.4万平方米保障房在6月交付使用。穴湖一期的1484套13.9万平方米的保障房主体竣工,进入室外附属及公租房精装修施工阶段。兰墅桥二期及穴湖二期尚施工中。此外,开展老小区整治改造工程,完成得发花园、保庆路122弄、三江口新村、凤山新村72-104幢4个老小区的改造。
  公园绿地建设。对城区几个主要节点的绿地进行提升改造,共计完成城区绿化改造提升面积7.2万平方米。完成玉皇山公园建设工作,公园占地面积18.27公顷,为全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2015年元旦正式向市民开放。
  各类代建工程。皇山桥村安置房三期、古路头村安置房三期、原屹东电子安置地块3个项目完工并移交;梨洲街道下山移民安置房等3个项目预计2015年春节前完工;古路头村安置房四期、兰墅公寓三期二区块2个安置房项目开工建设;牟山湖安置房一期等4个安置房项目抓紧实施。其他17个公建项目均进展顺利。
  【各项行业持续发展】
  市政公用行业。全年供水4941万吨,增长7.2%;收集处理污水4563万吨,日均处理污水12.5万吨;供应天然气3356万立方米,增加37.71%;新增路灯1548盏,改装路灯1123套,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修复各类市政道路面积约75000平方米,核发排水许可证860本:
  房地产市场。一手抓住房保障工作,一手抓市场监管,在整体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房产市场平稳过渡。全年新开工面积49.21万平方米,减少75.3%;竣工191.3万平方米,增加89%;批准预售面积90.09万平方米,减少44.5%;合同(预)销售面积86.88万平方米,增加7.5%(住宅69.13万平方米,增加9%);城区和乡镇普通住宅每平方米均价为9979元和5486元,和上年相比分别下降13%和4.8%。
  建筑业市场。实现建筑业产值150亿元,增长14.9%。全年新开工项目196项,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共检查在建工程项目110个,发出整改通知单105份,其中停工整改22个,限期整改85个。此外,开展“安全生产月”、扬尘综合治理、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等活动;开展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查工作、外地进姚企业的年度考核备案、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系统管理及日常人员审核办理等专项工作。
  危旧房管理。推进落实房屋使用安全网格化常态化监管制度,形成由以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为主实施的乡镇、社区、片区三级网格和以市住建局实施的针对比较危险房屋的专业化网格组成的危旧房屋管理机制。此外,开展危房建档和信息系统管理工作.22个乡镇街道已建立片区157个,房屋建档任务完成审核数共6073个,基本完成城镇住宅的建档任务。
  物业服务水平提升。起草并由市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草拟菜单式服务、以奖代补方案调整及日常维修资金等配套文件,确保实施意见落到实处。在完善相关制度的同时,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城区物业小区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物业企业按照物业服务规范要求整改落实。
  农房改造示范村工作。泗门镇小路下村、大庙周村,朗霞街道天华村3个村通过宁波、省两级的验收工作。加快构筑现代都市行动及交通拥堵治理,现代都市完成年度72亿元的考核任务,治堵工作完成预期目标。
  【保障房分配实行全程公开】
  申请条件和程序公开。结合上年度申请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每年及时调整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准入标准,并在相关新闻媒体上公布申报公告,明确申请对象具体条件、所需申请材料和申请程序,并通过房产信息网和各社区居委会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
  保障房房源公开。在配租配售15个工作日前,将配租配售房源地址、数量、套型、建筑面积、楼层、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等具体问题和注意事项在房产信息网上公示,并将所有房源信息和购房须知以文件形式发放到各社区,由各社区对申报对象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并确保文件发放到户。
  资格审核公开。在审核过程中实行“三级审核、二次公示”,先由各社区居委会对申报对象进行受理初审,对初审符合条件的报所在街道进行入户调查审核,将符合条件的申报家庭名单在户籍所在地社区、居住地或所在单位由街道进行7天公示;再由房管、民政、公安、人社等8个部门联合审核后,将符合条件的名单在报纸上公示7天,公示无异议或经核实无异议的,列入保障对象。在此基础上,从2013年开始,又增加房产信息网的同步公示。
  分配过程公开。配租配售进行公开抽签,抽签由公证处主持,监察、人大、政协、信访、街道等和新闻媒体到场监督。抽签家庭首先抽取抽签顺序号,再根据抽中的顺序号先后抽取房号。所有抽签号都由公证处保管,以无差别信封投入抽签箱,抽签结果由公证员当场宣布,并实行全程录像,同时将配租配售结果在房产信息网站上进行公示。
  【全市第一个“阳光征收”程序项目启动】4月28日,府前路历史文化街区区块房屋征收开始全面签约。项目共涉及330户居民,也是全市第一个启动“阳光征收”程序的项目。通过“阳光征收”信息系统,项目实现房屋征收补偿网上签约、网上公开和网上监管。所有房屋征收协议均采用系统统一格式。征收现场办公室人员在录入被征收人、被征收房屋及评估结果等基本信息后,系统自动计算相关政策性补偿金额,并由系统分配对应每户的唯一协议编号,生成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系统还设置时间控制功能,到规定的签约时间,自动关闭征收奖励项目。通过网上签约,最大程度地限制人为操作的随意性。同时,征收管理及监察等部门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对项目签约情况进行监督。全面签约开始后,共有45天签约期限,即至6月11日。如在签约期限内未能签约的,将取消300元每平方米的按期搬迁签约奖励。当天有200户居民先行完成签约。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5

《余姚年鉴201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4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叶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