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5》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4982
颗粒名称: 统计
分类号: C829.2
页数: 3
页码: 197-1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4年余姚市创新统计调查工作、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开展统计法治建设等介绍。
关键词: 余姚市 统计 数据

内容

【概况】
  2014年,市统计局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开展各专业报表布置、业务培训、收表审核和数据处理工作。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完善以GDP为龙头的数据质量评估制度,探索重点开发区域调查、电子商务统计、小微企业跟踪调查等统计调查的方法机制。
  【创新统计调查工作】
  建立基本单位名录库联动机制。以片区为核心,建立与工商、税务、质监及乡镇(街道)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将统计专网延伸至乡镇(街道)和片区工作站,启用名录库动态维护新制度。定期获取新增单位资料,并与全市基本单位名录库进行比对,确保新增单位及时入库。名录库更新维护法人单位13227个,产业活动单位1067个,其中新增法人单位2735个,产业活动单位257个,个转企单位333个。“四上”单位月度申报新增26家。外资企业联合年检部门网上审批698家。
  经济普查攻坚。以查清查准查实为目标,完成普查登记、数据审核和验收、事后质量抽查、资料开发等工作。特别是面对灾后经济普查入户登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多措并举,狠抓登记阶段各关键环节工作落实,倒排时间节点,严格责任落实,深入比对单位核查名录库,查找遗漏单位,全市普查登记工作扎实有序。数据质量专项督导组、业务骨干深入乡镇开展数据审核工作百余次,组织事后数据质量抽查10余次,编印成果资料150份,拟定涵盖综合、产业结构、经济效益、重点行业、能源与科技、小微企业与个体经济等多个方面的8个分析研究参考课题,确保摸清余姚家底,取得管用、实用、好用的经普成果。各乡镇(街道)撰写经普技术业务文章22篇,从中评选三篇优秀文章并编印成册。据最新数据,全市共有法人单位19112家,个体经营户72480户。
  【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学习培训。年度正式推进片区工作,针对片区工作人员新、专业涉及广的特点,组织专题学习6次,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浙江省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指导意见》等资料内容;组织科室分专业为片区培训指导5次,指导各专业统计工作的要点;组织片区人员全程参加统计继续教育培训,片区所有人员均通过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组织学习企业沟通技巧,提高走访企业效果;召开现场会2次,指导各片区取长补短,实现经验共享。
  责任分解。根据各片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将企业走访、投资审核、名录库维护、资料整理归档等工作一一分解落实到人,并每月通过各项工作的完成进度,激发片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年走访指导服务企业1482家,实地审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04个,动态维护名录库单位13419家,较好完成年初预定的目标。
  规范流程。规范企业走访流程,明确企业走访要点,按照六必访要求、实现片区指导服务工作流程、企业走访要点等对企业进行走访指导,实现工作程序规范化、业务指导精细化、开展服务标准化。
  交流互动。发挥片区在专业科室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根据专业科室月度统计反馈情况,对上报情况不理想企业针对性走访指导,同时将走访情况反馈至各专业科室和法规科,作为执法稽查的重要依据。
  绩效考核。出台《片区统计工作站考核办法》,从统计业务、统计服务、作风效能、基础工作、争先创优等五方面对片区工作进行考核,调动片区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召开片区工作会议11次,交流片区工作情况;召开片长会议13次,交流片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集思广益讨论改进措施;结合片区Groove信息管理系统,实时动态管理片区工作情况。同时根据片区工作情况,对片区工作优秀人员进行考核奖励,激发片区工作热情。
  以站带镇。通过片区加强对乡镇统计工作的管理指导,年度在11个乡镇(街道)建立统计调查中心,配备1名党政办副主任负责统计调查中心工作,与片区工作站联手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提高辖区内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促进统计信息工作网络的拓展延伸。同时依托片区开展小范围、针对性的统计教育培训,提高统计培训效果。
  【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经济运行监测。开展月度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分析工作,分析重点指标、重点行业运行情况,及时掌握趋势性、苗头性问题,研究提出预警建议并向局主要领导报告,及时以统计信息、统计专报形式为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预警信息及决策建议。编印《余姚统计月报》,定期提供全市、全省部分经济强县市区对比统计资料,利用区域统计信息网络,结合余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经济运行分析和专题调研。围绕领导关注的焦点、群众关心的热点、经济发展的难点,研判发展形势、分析变化特点、找准问题原因,开展经济运行分析,撰写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材料。一批统计分析报告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批示和肯定,被市委、市政府专报录用9篇,批示5篇。同时开展专题调研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需要和热点、难点工作,参与市委、市政府重点课题调研,撰写调研分析报告。完成《从普查基本单位看余姚市私营企业发展状况》《余姚城市综合体的现状和走势研究》等11个课题。
  社会公众信息服务。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手段,发布经济运行情况,解读统计数据,让社会全面了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社情民意专项调查。发挥社情民意专项调查的作用,畅通统计服务民生渠道,开展全省群众安全感调查、文明城市创建委托调查、城乡居民生活品质调查、宁波市为民办十方面实事调查和党政廉政建设民意调查。特别是依托自主设计的简易CATI系统(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受纪委委托开展服务基本建设项目效能评议第一、二阶段动态测评和年度测评,动态测评涉及全市5058个服务基本建设项目,调查5058人次,年度评议发放2030份问卷。同时,探索短信调查、网络调查、调查户面访等调查方式,个别调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调查方式,确保调查结果真实反映民意,提升统计工作的社会地位和行政执行能力。
  【开展统计法治建设】
  宣传教育培训。通过稽查走访途径,分发“六五”普法宣传资料2300余份,与市科协合作到乡镇(街道)、村(社区)20余个宣传点举办统计法制科普长廊活动。健全完善统计新闻发言人制度,优化门户网站设计,利用统计网站、信息公开平台及其他传媒公开相关统计制度标准和工作流程,开展统计数据的解读和相关指标的解释说明工作。建立健全统计人才信息库,实现对全市职能局、乡镇和企业统计人员信息入库的动态管理,信息库内已有3500余人,根据信息库内人员情况,开展分区域、分行业、分需求教育培训12期,培训1336人。
  监管执法常态化管理。贯彻落实“四条红线”规定,加强对调查对象独立调查、独立上报的监管,从源头统计、上报审核、事后追责全流程出发,建立常规审核检查、约谈、执法稽查的常态化的三级监督执法工作机制。依托片区力量,建立对统计单位的常态化检查机制,尤其关注主要经济指标存在奇异值或异动情况的企业单位,必要时与企业负责人或乡镇统计负责人进行约谈。组织开展联网直报源头数据检查和数据质量专项检查,加大统计违法行为查办力度,提升统计执法的整体合力与效率,共对53家单位开展统计稽查和执法检查,其中对8家企业作出当场警告行政处罚决定,对5家企业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对4家企业作出警告并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5

《余姚年鉴201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4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