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5》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4943
颗粒名称: 金融
分类号: F832.7
页数: 9
页码: 185-1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4年余姚市
关键词: 余姚市 商贸 经济

内容

金融管理
  【概况】
  2014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一级支行(及以上)30个、二级支行125个、分理处63个、储蓄所32个,从业人员4063人;全市保险机构共有支公司35家(含中心支公司1家),其中产险支公司26家(含产险中心支公司1家),寿险支公司9家,营销服务部41家,从业人员2598人。
  【金融运行情况】
  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00.92亿元,比年初增加22.67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245.41亿元,比年初增加54.48亿元;本外币余额存贷比为103.7%,不良贷款余额34.92亿元,不良贷款率2.8%。
  年度全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9.38亿元,增长6.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16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9.22亿元。总赔付9.56亿元,减少56.0%,其中财产险赔付7.92亿元,人身险赔付(给付)1.64亿元。
  【金融管理与服务】
  协调银企关系。拟定《防范和化解企业金融风险维护经济稳定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企业帮扶、风险化解的工作目标,构建企业资金风险防范化解体系。健全政银企协调协商工作机制,开展银行资产质量按行别、区域统计分析工作.加强金融风险预警和监测工作。建立市领导联系重点银行制,多次调研走访银行,参加重点企业协调,积极化解风险。加强与财政局、国资局等部门联系,加大银行放贷考核力度。
  加大保险服务。推进水灾保险理赔工作,协调个别争议较大的案件,促进理赔工作持续平稳开展。开展农村小额人身险试点工作,拟定关于农村小额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加大保险保障力度,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参与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意见,加大保障和补偿力度。
  优化金融环境。加大普惠金融服务力度,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抵押试点工作。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成第二批信用镇、村及农户和第三批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审工作。参与政府平台公司债务管理,协调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公司发行7年期15亿元企业债,用于保障房和自来水工程。推动平安金融建设,开展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通过张贴宣传标语、进村进社区现场咨询点、发放宣传手册、电视广告短片播放等多形式增强民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引导群众理性理财、保护财产安全。开展金融“十三五”规划前期调研,总结近年金融发展情况,展望未来形势、目标和举措。
  服务后备企业。拟定新三板扶持政策,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助企强企稳增促转的若干意见》,新三板政策与宁波1∶1配套。开展分类服务工作,走访调查规模型、科技型企业,鼓励企业家开拓思路,产品与资本两轮驱动;对已进入操作阶段的企业,开展跟踪服务、协调、指导、政策兑现等工作。组织多批次企业参加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训会、PE论坛、经济转型与资本市场发展会。组织30余家企业赴北京参加投融资与上市研修班,并实地参观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基金融资对接,参与基金公司筹建工作。
  (市金融办)
  中国人民银行余姚市支行
  【概况】
  2014年,全市共有各类金融机构一级支行31家。年末各类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00.92亿元,比年初增加22.67亿元,增长2.7%。各项贷款余额1245.41亿元,比年初增加54.48亿元,增长4.6%。本外币余额存贷比为103.7%,上升2.7个百分点。新增存贷比为240.3%,提高62.6个百分点。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181.87亿元,增长2.4%;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219.09亿元,增长5.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2.41亿美元,比年初减少691万美元,下降2.7%;外汇各项贷款余额4.91亿美元,比年初增加3853万美元,增长8.51%。
  【货币信贷】 执行政策措施。按照上级行相关准备金定向调整政策,对农行余姚市支行三农事业部、余姚农村合作银行完成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措施,向余姚农村合作银行续放支农再贷款2亿元。
  引导信贷资金。向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发上级行《深入推进金融创新驱动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和《2014年货币信贷指导意见》,推进“金火炬、金钥匙、金手指”工程。指导余姚农村合作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同业存单3亿元。鼓励和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至年末,全市69个重点工业投资及技改项目贷款余额36.67亿元,比年初增加18.85亿元。
  确保信贷效果。根据上级行开展2013年度小微与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要求,以涉农评估为重点,引导与督促相关金融机构梳理系统支农惠农金融政策,加大涉农信贷投入。对23家成立3年以上的金融机构进行评估,对农村合作银行开展央行票据兑付后续考核监测,对通济村镇银行进行财务考核。
  【金融稳定】
  拓宽信贷风险监测范围。针对企业主跑路、逃债事件高发的情况,集中开展信贷风险专项排查和逃废债务情况、房地产信贷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共梳理涉及金额为1000万元以上的不良贷款企业241家,涉及金额共计30.36亿元,受到担保链、资金链等因素影响隐性风险企业124家,涉及信贷金额38.19亿元。同住房与建设部门联合开展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专题调查,共走访金融机构与房地产企业12家,并与建设、统计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商品房金融按月监测制度。
  深化“两综合两管理”。制定并下发《中国人民银行余姚市支行关于加强金融机构重大事项报告管理的通知》和《人民银行余姚市支行关于转发<宁波市金融稳定信息工作制度>的通知》,为提高金融管理的有效性、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夯实基础,全年各金融机构上报重大事项31件。继续以约谈为金融管理手段,对辖内建行等6家行的主要负责人结合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风险资产大幅增长等情况进行面对面的约谈。理顺综合执法检查工作机制,结合对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2013年综合评价情况和上级行的统一部署,对中行余姚分行和建行余姚支行开展综合执法检查。
  加强反洗钱非现场监管。继续贯彻“风险为本”的工作思路,组织、引导、监督辖内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强化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对金融机构上报的重大可疑交易,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走访了解,对涉及洗钱嫌疑的重大可疑交易做好跟踪分析,并作为是否实施反洗钱现场走访的依据。同时,对商业银行上报的可疑交易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可疑交易报告的质量和有用性,为上级行提供洗钱线索。
  【外汇管理】
  发挥境外融资平台优势。针对外汇政策多变的特点,连续召开三场外汇政策和外汇产品宣传解读培训会,引导涉外企业用足用好外汇政策和金融产品。针对部分企业反映的融资成本偏高问题,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协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银行跨境担保为例,全年共有7家企业办理境外融资,融入境外资金共计4550万美元,融资担保总的成本一般约为3.5%,同期国内一年外汇贷款利率一般在5%以上,两者相比,直接为企业节省资金成本1.5个百分点。
  引导银行优惠让利。各外汇指定银行对涉汇企业加大优惠力度,在结售汇汇率、融资利率等方面,对涉外企业给予实质性优惠,重点提高对有出口业绩的小微企业的优惠力度。年末各行融资利率优惠1688.92万美元,较上年增长23.12%;结售汇业务优惠53860笔,占结售汇总笔数的63.23%,优惠金额达1605万美元,较上年增长29.59%。
  提升外汇服务普及率。在中国银行泗门支行设立外汇金融普惠示范点,将外汇服务延伸至乡镇。设置外汇普惠的业务引导员,进行外汇业务的宣传和引导,使客户对外汇业务有更好的体验。至12月末,该网点开立外汇账户50个,结售汇业务达637笔。
  确保外汇运行环境健康发展。开展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现场和非现场核查工作,对589批次重点企业进行非现场监测分析和记录,有效约束并规范市场行为;共对14家外商投资企业大额资本金结汇进行专项检查,对涉嫌违规的2家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处罚金额合计104.7万元;对1家涉嫌利用虚假单证和非正常重复使用海关进境货物备案清单办理转口贸易付汇的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处罚金额30万元。
  【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服务年”活动。3月制订下发《普惠金融活动方案》,组织开展普惠金融知识竞赛,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普惠金融活动年”现场体验学习会等普惠金融活动。以优化金融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强化监管引领为目标,通过科技普惠、融资普惠、服务普惠和外汇普惠,以点带面,条块结合,探索建立普惠金融服务长效机制。
  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继续发展“付费通”缴费业务,余姚梁弄自来水厂以一卡通方式加入宁波市“付费通”系统。推进金融IC卡多领域应用,在吸取其他县市推广应用经验基础上,设计“高起点、高标准、共参与”项目实施方案,以项目建设带动辖区金融IC卡多领域应用,打造为民工程,成为全省第一个所有商业银行金融IC卡(带有小额圈存功能)在公交领域应用的县级城市。开展网上支付示范区创建,通过现场督导,非现场监测,多次组织开展网上支付业务宣传和培训,推动省级工业园区、商品交易市场网上支付的应用。成功申报余姚市远东工业城等3个园区(市场、街区、行政村)宁波市级“网上支付示范应用区”,其中余姚中国塑料城作为宁波辖内第一批申报省级“网上支付示范应用区”的专业市场,相关工作得到杭州中支的肯定。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农户信息采集工作,累计完成农户信息采集15.7万户,导入全省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完成第二批信用镇、村及农户和第三批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审工作,评出13个乡镇(街道)、129个村作为余姚市级信用镇、信用村,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三信”工作,使信用体系建设既有利于金融机构控制风险,又有利于缓解“三农”融资难问题,使农村经济发展从中受益。
  助农金融服务点建设。以农村为基点,以惠农为目标,通过创新支付服务方式,加强支付硬件建设,推广支付结算工具,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建好农村支付的枢纽。辖内共建助农金融服务点294个,比年初增长55.56%;共覆盖辖内226个行政村,覆盖率达85.3%。
  (人行余姚支行)
  银行监管
  【概况】
  2014年,银监余姚办事处以风险监管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导向,改进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提升监管实效,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平稳有序发展。全年共进行机构初审11家,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初审41人,高管人员谈话68人次。
  【支持实体经济】
  明确支持重点。贯彻全市“工业强市提效行动”和“创新驱动提速行动”的要求和目标,支持“五水共治”、灾后恢复重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建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
  优化工作方式。运用收回再贷、兼并重组、资产证券化、支持直接融资置换贷款、批量处置不良资产、呆账核销等方式盘活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创新产品服务。注重银团贷款和授信台账在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中的运用,通过差异化监管政策,引导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入,深化“三信工程”建设,保持“三权”抵质押贷款先发优势,扩大“道德银行”受惠面及影响力,加大金融支农服务站的推广力度,鼓励抵、质押方式创新。
  规范服务收费。推动“七不准、四公开”政策落实,引导银行机构科学合理设定考核目标,梳理和改进收费方式、范围和费率,让利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消费者。
  【监管和服务职责并重】
  服务小微抓落实。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督促银行落实《中国银监会关于2014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深化余姚市小微企业集聚区建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资源的倾斜力度。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组织银行开展银企对接、产品推介、进村入企、走访调研、座谈会、现场会等小微企业金融宣传服务活动,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普及小微金融知识,营造支持小微的社会舆论氛围。坚持正向激励导向,落实差异化监管政策,适度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指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良贷款尽职免责制度。
  扶持“三农”促普惠。推动建立普惠金融体系,优化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引导和鼓励机构网点向乡镇及以下区域延伸,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开展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提供简易便民服务,在布设便农自助服务终端的基础上,提升农村便民金融服务点的服务和宣传功能。推进“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富民惠农”三大工程建设,扩大“道德银行”的受惠面和影响力,鼓励和推动支农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实施本地化、特色化的金融创新。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在保持合理信贷投放总量前提下,调整信贷结构,将信贷资源向“三农”倾斜,突出加大对现代农业的金融支持。
  帮扶企业重责任。强化责任机制,建议市政府建立市级以及乡镇(街道)级两个层次的风险责任领导机制,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联系相关银行以及乡镇(街道),同时加强考核创新,实行银行和乡镇(街道)的双线考核,形成上下左右联动、共同防范化解风险的立体工作网络。争取政策支持,在市政府召集下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化解风险的对策,制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经济稳定的八大举措,在政策上最大限度的支持风险化解工作。推动高层造访,由市长带队造访相关宁波分行,沟通反映余姚经济和金融的实际情况,并争取相关分行在加大风险化解力度、适度下放权限等方面的支持。开展风险调研,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与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的联动,开展困难企业的排摸和分析,组织银行按照标准分类,全面摸底借款企业风险,制定帮扶名单。强化协调机制,明确帮扶意向会商和方案会商阶段的具体要求,督促辖内银行严格执行帮扶会商工作纪律,强化对银行会商纪律遵循情况的跟踪监测,加大金融支持合力。
  机构监管抓重点。重点推动余姚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落实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推进流程银行建设。推动法人机构落实公司治理指引等监管新规,完善“三会一层”的治理结构和制衡有效、激励兼容的运行体制。结合年度监管初评级工作,强化对法人机构理财业务、同业业务的规范、管理,督促其严格执行“三不规定”,加强理财、同业业务的风险防控。围绕案防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对法人机构和邮储的案防台账跟踪进行阶段评估和持续跟踪,指导开展案防专项治理工作,提出监管意见,并持续跟踪落实整改,推动建立案件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根据《关于宁波市邮政储蓄代理营业机构实施分类管理的指导意见》和《邮政代理网点等级分类结果验收工作方案》,结合新设机构“回头看”工作,开展邮政代理网点分类验收、分类管理工作,跟踪代理机构的内控执行、案件防控、人员到位、岗位设置等情况,督促其及时整改落实;理顺和完善通畅的邮储、邮政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邮银协调会议。
  【坚守风险底线】
  防范化解信贷风险。全面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动态跟踪,将风险锁定到具体企业和具体数额,“一行一策”“一企一策”地制订化解预案。通过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技术改造等方式,盘活沉淀的信贷资产,减少风险总量;加强协调处置,探索市场化处置方式,加快有效处置进度,加大核销力度,批量处置不良资产,累计处置不良贷款30.45亿元。建立与公安、检察院、法院、金融办、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季度联席会议制度,联动开展“帮困”“打废”“治赖”工作,加大打击力度,推动打击逃废债工作在辖内同步进行,抓一批重点打击对象,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3期。联合金融办等部门指导辖内银行开展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向公众普及金融安全知识,提示非法集资风险,提升大众金融安全意识,防范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督促银行执行全国统一的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和经营管理制度,把小贷公司贷款作为一般公司贷款管理,配合市金融办对辖内的小贷公司开展现场检查,防范风险传染。配合市住建局、市人行开展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账户专项调查,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正确使用。
  维护金融安全。落实属地风险监管责任,指导法人机构落实风险防控责任,订立风险责任书,从总行往下层层建立责任制;培训常态化与制度化,两次邀请宁波局相关处室领导对辖内银行的高管及业务部门人员开展全面风险合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案防合规意识;要求银行对高管加强制度约束,加强履职评估的力度,督促银行完善制度建设,落实年度制度修订计划,及时跟踪反馈。高度关注定期交流、强制休假、主办会计、行为排查等四项制度的推进执行,重点督促法人机构及邮储银行及时并上报年度轮岗、强制休假计划,持续跟踪其落实情况,加强行为排查,充分利用从业人员违规及流动监测平台控制违规人员的流动,配合市局实施违规人员考试工作,加强跟踪落实。指导银行常态化开展案件风险排查和突击性检查相结合,保持案防的高压态势,要求银行根据网点案防工作评价机制,及时清理要害、核心岗位和重要事件上容易产生但尚未形成案件的违规操作,及时整改。开展机构安全评估“回头看”工作,对安全评估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督促机构加强落实;开展节假日机构安保检查,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限期整改,确保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运行。
  (银监余姚办事处)
  金融业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余姚支行】
  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63亿元,比年初增加7.4亿元,在四大行中存量、增量均排名第一。全年向“五水共治”、滨海新城基础设施建设、牟山湖开发等10余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发放项目贷款32亿元。以开展“2014年普惠金融年”活动为契机,推进全市普惠金融建设。通过开展农村地区的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加大对“三农”融资的支持力度。通过开展“第三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了解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现实需求,提升小微企业服务水平。通过加快推进金融IC卡应用,推广“芯片卡”在公交车上的普及应用。全年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近30次,发放各类宣传单3万余份,受众群体达5万余人次。
  (邵佶钦)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余姚分行】
  经中国银监会“银监复〔2014〕82号”文件批复同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余姚支行升格为余姚分行,成为全市首家升格为二级分行的国有银行,5月28日举行升格庆典仪式。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0亿元,比年初增加4.2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5.53亿元,比年初增加4.15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营销中节能产业园项目,为泗门新农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人才公寓”项目投放6500万元,为市政府产业转型及民生工程提供资金支持。发挥外汇业务优势,加强产品创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全年用于支持涉外主体融资的金额折合人民币近36亿元。推广小额保证保险贷款,推出“中银网络通宝”“微型金融商业模式”贷款业务等中小微企业贷款新品种等,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共有中小企业新模式下授信客户235户,新模式下表内授信余额8.74亿元,均居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全辖首位。
  推进金融普惠,启动市人民医院“医达通”项目、与余姚华联商厦签订金融IC卡联名卡发卡合作协议、配合人行推广金融CPU卡公交应用项目等,拓展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全年新增金融IC卡发卡106455张,在当年新发卡中占比达99.8%。在辖属泗门支行设立对公外汇业务专窗,对涉外企业给予汇率、利率方面的优惠等,推进外汇金融普惠工作。年度共对299家企业实行汇率优惠,104家企业实行手续费优惠。投入使用全市同业首台硬币兑换机、外币兑换机,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陈蓉)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余姚支行】
  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99.05亿元,一般性存款余额9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7.8亿元。实现中间业务净收入1.1亿元。不良贷款余额26520万元,不良率1.79%,比年初下降0.97个百分点。
  继续发挥个人类贷款业务传统优势,自营性个人贷款余额340535万元,比年初新增5618万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25046元,比年初新增9930万元。委托性住房存款余额21671万元,比年初新增6733万元,余额和新增额均列全市同业首位。
  继续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推出“善融贷”业务,满足存量结算类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全年共为12家小微企业通过“善融贷”累计融资510万元。
  (徐世洋)
  【中国农业银行余姚市支行】
  下辖二级支行19个,营业部1个,储蓄所1个,离行式自助银行22家。支行机关设7个部室,共有员工391人。年末各项本外币存款176.30亿元,比年初增加5.22亿元,在四大行占比达37.78%,比年初上升1.19个百分点。各项本外币贷款137.09亿元,比年初减少2.25亿元。全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40亿元,在全市同业中位列第二。全年国际业务结算量32.97亿美元,增长19.53%,四大行占比38.21%,首次超中国银行,在全市同业排名第一。年末电子渠道占比达91.28%,比年初增加1.55%。
  (张洁琪)
  【余姚农村合作银行】
  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8.52亿元,比年初增加23.41亿元,增幅10.88%。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8.23亿元,比年初增加21.91亿元,增幅14.02%。本外币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2.99亿元,比年初增加0.22亿元,五级不良率1.68%,比年初下降0.09个百分点。实现国际结算量8.65亿美元,增加1.37亿美元,增幅18.82%;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216万元,增加155万元,增幅7.52%。实现账面利润4.26亿元,增加88万元,增幅0.21%。
  推进“微银行”和“丰收村村通”建设,全年新增ATM机52台(总量161台),新增助农终端96台(总量179台);重视移动支付的推广应用,在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同时,实施NFC手机支付在公交领域的应用;持续推进物理网点优化,全年完成3家支行营业部、5家分理处的装修工程。
  逐步构建适应支农支小特点的产品体系,先后推出面向农户的“农易贷”“义易贷”信用贷款产品,面向上班族的“信益贷”“园丁贷”“圆梦贷”产品;引进推广台湾微贷技术,开发“幸福余姚”、新余姚人等系列信贷产品;推出官方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产品服务信息,开发“我要借款”“我要办卡”等功能,为客户随时提交金融需求提供方便。
  实施网格化管理,持续深化普惠金融,推行对公、对私客户经理联动营销,对辖内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信贷服务的标准化程度和审批过程的透明度。在城区,尝试服务社区的新模式,通过开展关爱父母、儿童、老人等社区活动,了解满足居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的金融服务需求。在农村,结合“道德银行”建设,持续推进“三信工程”提质工作,实现农户建档10.47万户,评定信用户8.79万户、信用村127家、信用镇11家;发放信用贷款3115户,贷款余额2.05亿元。在此基础上,以“预授信”工作为抓手,通过银村、银社合作,与行政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让广大农户了解信贷政策、金融产品,共发放“预授信”通知书21525份,农户办卡2707户,建立信贷关系1787户。抓住乡镇国库集中支付、社保卡、公务卡等战略机遇,有效拓展基础客户群,完成8个乡镇(街道)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上线,向全市中小学生发放社保卡4万张,向公务员发放公务卡3431张。
  (郑旭芳)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余姚支行】
  支行本部设“五部一室”,分别为公司业务一部、公司业务二部、国际业务部、个金零售部、营运部和办公室;辖属5个二级支行,分别是联盟桥支行、塑料城支行、东旱门支行、大世界支行、城西支行,以及19个自助网点,分别位于天一商城、四明西路、南滨江路、塑料城、郭相桥、严家道地、林枫村、毛家村、首科科技公司、法院、兴诚路、丰山路、泗门镇、临山镇、朗霞镇、小曹娥镇、老方桥镇、马渚镇、丈亭镇。共有员工93人。年末各项人民币时点存款余额524898万元,其中对私时点存款余额182679万元;各项人民币累计日均存款余额546111万元,其中人民币对私存款日均余额162638万元;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621532万元。
  (余筱雯)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余姚支行】
  年末本外币一般性存款余额50.66亿元,比年初减少3.54%,其中储蓄存款余额7.48亿元,比年初减少33.74%。本外币贷款余额58.16亿元,比年初减少3.73%,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6.95亿元,比年初增加0.79%。不良贷款余额2605万元,不良率0.45%。离在岸国际结算业务量7.67亿美元,增长15.69%。全年实现账面利润9624万元。
  (浦发银行余姚支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余姚市支行】
  全年累计发放贷款50785.51万元,累计收回贷款61811.82万元,其中累放粮食收购贷款24900万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6968万公斤;展期地储油贷款237万元,展期地储粮贷款1234万元,发放地储粮贷款4212万元,支持企业轮换储备粮2024万公斤,支持企业累计销售各类粮食18305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8067万元,销货款全部归行,收回调控贷款20600万元,实现粮食政策性资金的封闭运行;累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性中长期项目贷款18000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52253万元,比年初减少11027万元,日均贷款余额262549万元,比年初增加18861万元;各项存款余额24741万元,比年初减少16766万元,日均存款43799万元,比年初减少2910万元,存贷余额、日均贷款、日均存款名列全市系统第二位,全省系统第六位,实现账面利润6680万元,比上年增加419万元,商业性贷款不良率继续保持为“零”。
  (农发行余姚支行)
  【宁波银行余姚支行】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4亿元,比年初新增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3亿元,比年初新增2.4亿元,国际结算业务量12亿美元。实现账面利润6446万元,上缴各类税金1720万元。
  (宁波银行余姚支行)保险业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余姚支公司】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1136万元,增长16.38%,市场份额39.28%,经营业绩位于同业绝对领先地位。作为政府政策性保险和重大项目的专业服务企业,历年来与广大客户风雨同行,在2013年的“菲特”台风中,公司共计赔款8亿余元,为余姚灾后恢复生产生活起到积极作用。
  (人保余姚支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余姚市支公司】
  全年实现股份保费收入13388.61万元,比上年下降16.65%,寿险首年保费收入4700.46万元,下降29.89%,首年期交保费收入1407.39万元,下降48.09%,其中个险10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663.42万元,增长48.19%;短期险保费收入922.59万元,增长23.45%,其中意外险保费收入711.93万元,增长29.41%,续期保费收入7765.56万元,短期赔付率35.71%,下降7.93个百分点。
  (中国人寿余姚支公司)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余姚支公司】
  全年保费收入22194万元,增长15.88%,其中车险保费16591万元,增长14.51%,非水险保费5397万元,增长20.80%,水险保费206万元,增长5.55%。全年赔款支出16063万元,综合赔付率72.37%。市场份额为21.19%,居余姚保险市场第二位。
  (太财保余姚支公司)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5

《余姚年鉴201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4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