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6》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911
颗粒名称: 商贸
分类号: F727.55
页数: 9
页码: 136-144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余姚市2015年,市商务局(粮食局)以“稳增长促转型、保供应惠民生”为目标,推动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6亿元,增长10%;进出口总额88.88亿美元,其中出口67.98亿美元;境外投资1.06亿美元,境外承包工程12095万美元;服务外包执行额17.7亿元。举办多种促销活动,培育消费新增点,开拓国内市场,获得多项荣誉。
关键词: 地区贸易 贸易经济 余姚市

内容

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合作
  【概况】
  2015年,市商务局(粮食局)围绕“稳增长促转型、保供应惠民生”两大任务,坚持出口与内销、“引进来”与“走出去”、传统商贸业与现代服务业、行业监管与服务民生齐抓共促,基本实现商务经济平稳过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6亿元,增长10%;进出口总额88.88亿美元,其中出口67.98亿美元;境外投资1.06亿美元,境外承包工程12095万美元,增长21.83%;服务外包执行额17.7亿元,增长30.52%,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1.5亿美元,增长29.06%。获宁波市商贸民生发展金奖、电子商务工作铜奖、商贸经济贡献铜奖、商贸发展创新铜奖等荣誉。
  【拉动内需促消费】
  举办促销活动。坚持“有节造节,无节造势”,年初配合举办农博会和元旦、春节“两节”市场促销活动,先后组织各大商业广场、大中型商场、超市、汽车4S店、餐饮企业等开展“消费促进月”活动,以及春秋两季大型汽车展、姚城首届购物节等活动。购物节活动期间,共组织59个商家开展各类促销活动150场次、文化配套活动9场次,实现销售额4.66亿元,增长6.2%,“姚城购”平台关注人数超3万人。
  培育消费新增点。全年新增商贸企业387家,其中新增入库限额以上企业(含产业活动单位)33家。宁波泓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中铝凯林铝业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浙江晶园新材料有限公司3家批发企业累计实现销售136亿元,物产元通(奥迪汽车)、东江汽车、红星美凯龙等新增入库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20.76亿元,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6个百分点。
  开拓国内市场。全年共组织6个乡镇、40余家企业先后参加宁波中东欧商品对接会、宁波台湾名品展、宁波休博会等大型展会活动,帮助企业扩大购销对接路子。
  【增强商贸业态活力】
  城市综合体品牌建设。引导各综合体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其中万达广场项目培育期平稳过渡,实现销售4.5亿元;城东华润五彩城通过开展节庆促销活动,实现销售3.73亿元,客流720万人次,销售与客流增长均在25%以上;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累计实现销售1.6亿元。
  探索邻里中心模式。滨海工业园区邻里中心项目开始招商,朗霞街道国际模具城邻里中心配套项目同步进行,嘉悦广场邻里中心进行业态调整,逐步由商业广场向邻里中心模式发展。
  发展“月光经济”。全年夜市大巴下乡活动完成17站,累计实现销售额近亿元。开展姚江夜韵相关活动400余场次。胜山西路、阳明西路新天地两个街区完成街景改造规划,华润五彩城内商业街招商工作进展顺利。
  【外经贸回稳向好】
  拓展国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华交会、广交会、消博会、英国五金卫浴展、迪拜(国际)美容美发展、德国柏林国际电子产品展览会、巴西家电展、新加坡中国宁波进出口交易会等境内外展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组织20余家企业参加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投资环境说明会及中东欧国家投资项目推介会,全年新批境外企业25家,实现境外核准投资额10613万美元。
  服务企业“走出去”。组织各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企业参加全市“走出去”工作会议和培训班,全年累计服务企业200余家。加大对涉外展位、出口信保、出口贷款等方面的补助力度,全年争取到政策资金3360余万元发放给企业。鼓励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实现服务外包执行额17.7亿元和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1.5亿美元,分别增长30.52%和29.06%。
  【电子商务发展】
  电商普及应用。推进电商园区引建,已通过认定的阳明、文山、众创空间3个园区入驻企业超100家,在建的市电商园、飞智电商园、梨洲电商园也已招引电商企业近70家;推进“电商进万村”服务点建设,全年新建农村电商服务点40个,总数达218个;全年电商普及人次和培训人次分别超10000人次和3200人次。全市注册的电子商务相关企业已达1400余家,各类活跃网店数超6000家,涌现“中国淘宝村”6个。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00亿元,网络销售额61亿元,限额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电商应用率超50%。
  现代物流发展。推进丰轩仓储、顺丰速递等物流项目建设,泗门丰轩仓储物流一期开始主体建设,已完成年度投资的50%;顺丰速递余慈分拣中心正式运行,位于东港码头的宝湾国际电商物流港项目于年初正式签约,东方物流被选定为宁波口岸余姚关检联合监管场库。全年物流增加值近60亿元,增长约5%,共培训物流企业老总、业务骨干、财务人员等160余人。
  【民生保障及特种行业管理】
  民生保障项目。全年累计收购小麦、早稻和晚稻8.3万吨,获2015年度省粮食收购工作先进单位、宁波市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与市农批市场、市定屠中心、生猪基地、水产基地、豆制品生产厂家等10家菜篮子商品应急保障基地签订应急保障合同,落实应急储备生猪活体1万头、水产品300吨、蔬菜1500吨、豆制品原料150吨。与各农残检测点签订年度工作责任书,农残快速检测室共抽检各类蔬菜及副食品140000余批次。全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一期、二期建设工程完成竣工验收。完成省放心农贸市场创建4家、“放心柜”超市2家,同时加快第三中心粮库建设和农批市场迁建进度。
  特种行业管理。全年完成成品油经营企业年检年审、成品油经营企业变更登记、酒类经营企业备案登记90余家,完成3100余辆淘汰黄标车的报废受理审核工作。会同公安、环保部门开展加油站安全检查、散装汽油销售管控和油气回收装置安装情况检查,会同公安、工商部门开展对旧货及寄售行业的专项整治。
  (黄珊)
  招商引资
  【概况】
  2015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53个,合同外资9.53亿美元,实到外资4.6亿美元,合同外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34家;余姚市外实到内资71.68亿元人民币,宁波市外实到内资62.66亿元人民币。新引进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内资项目(含增资)3个,新引进总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内资项目8个;浙商创业创新实到资金57.61亿元,其中项目投资实到资金49.11亿元、资本回归实到资金8.5亿元。回归项目数57个,其中工业类项目29个,商贸和公益类项目27个,农业类项目1个。
  年度继续加大余姚滨海新城、浙江“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浙商回归产业园、中意(宁波)生态园等产业平台的建设力度,先后赴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广西等国内城市,开展招商推介及实地考察活动;借助上海·宁波周、武汉·宁波周、北京投洽会、浙商大会、甬港经济合作论坛、浙洽会、塑博会等平台开展项目推介。先后引进宝湾国际物流港、吉贝克大数据产业园、丰树二期、科丰置业等重大项目,获2015年度宁波市国际招商先进奖铜奖、宁波市国内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奖铜奖、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宁波发展工作优秀单位铜奖。
  【浙洽会签约项目】
  6月8—12日,第十七届浙洽会在宁波举行,同时举办首届中东欧博览会、第十四届消博会浙洽会。市招商局组织邀请境内外客商130余人(其中重要客商10人)参加活动。在浙江省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总投资50亿元的中意产业投资基金项目签约;另有宁波科技基金等4个项目在宁波市重大投资项目签约仪式上签约,总投资22.5亿元。
  【欧洲·宁波周签约项目】
  9月15—24日,市委书记毛宏芳率队参加欧洲·宁波周活动,在意大利举办中国(宁波)—意大利(佛罗伦萨)经贸合作交流会暨中意(宁波)生态园投资环境说明会。经推介洽谈,中欧机器人集成项目、中意新能源合资公司战略合作项目、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油电混合发动机传动系统项目、丝袜原材料商贸合作项目、医疗及城市垃圾处理项目及工业污水处理合作项目等7个项目成功签约,落户中意(宁波)生态园。
  【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签约项目】
  10月12—15日,以“海上新丝路,携手同远航”为主题的’2015甬港经济合作论坛在香港举行。在项目签约仪式上,宁波与香港两地共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和投资协议十余个,其中包括余姚市的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的宝湾物流项目、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丰树物流产业园二期项目及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
  【武汉·宁波周签约项目】
  11月3—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奚明带队组团参加“’2015武汉·宁波周”活动,邀请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周怀北博士、桑吉章教授和余姚武汉商会会长邬卫国及6家商会成员(企业)参加“’2015宁波·武汉投资合作洽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抠抠(宁波)智能骨干网项目在会上签约。
  (市招商局)
  “互联网+”经济
  【概况】
  2015年9月8日,余姚市互联网经济促进中心正式成立,为市政府直属的从事公益服务(公益一类)的正科(局)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市互联网经济的统筹、协调、指导、考核等工作。内设综合科、政策指导科和项目推进科3个职能科室,编制为8名事业人员和3名特岗人员。同时,成立以市长奚明奚为组长、市委常委谢勇毅为常务副组长的市“互联网+”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同步配套成立“互联网+”工作领导机构。起草《市“互联网+”统计网络体系部门框架图(初稿)》《余姚市互联网经济统计实施方案(初稿)》,初步确立互联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市“十三五”互联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
  10月23日,举办互联网经济知识培训班,全市160名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参加培训。同时,到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市直部门开展调研活动,对全市规模以上、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开展统计调查,对全市电信、移动和联通三大网络运营商覆盖率进行专题调研,对全市物流快递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从而把握互联网经济发展现状。在先期调研的基础上,启动编制“十三五”互联网经济发展规划。
  【项目招商及园区平台建设】
  会同市招商局、经信局等部门,先后到上海、北京、太原等地开展项目招商。已与北京吉贝克技术有限公司签约大数据项目,项目投资5亿元。中国网库项目也已达成合作意向,抠抠网项目达成初步意向。全市共有8个电子商务园区正在推进或建设中,分别位于阳明街道、梨洲街道、凤山街道、兰江街道、低塘街道、马渚镇、泗门镇及塑料城。
  【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塑造集“网络代购+平台批销+农产品进城+公共服务+普惠金融+物流配送”为一体的新型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推动“互联网+协同制造”发展,全市实施“机器换人”重点项目58个,其中竣工34个,总投资3.93亿元,减员4700人,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5%左右;推动“互联网+服务业”发展,建设智慧旅游。推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互联网金融应用率达97.6%,其中农村合作银行应用互联网金融的客户替代率高达58.7%。同时,推动互联网支付牌照“甬易支付”的使用领域和范围拓展;协调各部门加快惠民工程互联网改造进度,推动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建设。
  【余姚网络经济研究院投入运行】
  12月15日,浙江工商大学余姚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研究院正式投入运行。网络经济研究院具有产业研究、数据统计及研究、推广交流、培训认证等功能,旨在通过校地合作,为全市“互联网+”战略及电子商务产业的创新发展做贡献。年度安排合作项目4个。
  (蔡菲)
  供销合作社
  【概况】
  2015年,市供销社新建牟山、大岚2家新型基层社,全市改造新建的基层社总数达15家,在宁波大市率先实现基层社乡镇全覆盖。系统内有下属企业7家,其中全资企业3家(市供销联社集体资产经营中心、农资公司、浙东家居装饰市场),参股企业5家(市甬舜农资公司、浙盐集团余姚盐业公司、市供销电子商务公司、凤祥金楼、浙东绿色农产品公司)。年度作为省供销社综合改革的试点县市,实现销售19.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88%;实现利润1204万元,增长14.38%;所有者权益1.7亿元,增长5.2%。市供销联社获全省供销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特等奖。
  本年内新创办市丹红柿子专业合作社等专业社13家,新建市舜联果蔬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专业社联合社2家,建办总数累计达64家。其中,创建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9家、宁波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7家、县(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4家。建蔬菜、水果、渔业、畜禽等标准化基地21个,面积1203公顷,带动农户2.73万户。创建省级著名商标4个、宁波市知名商标1个。全年实现经营收入4.48亿元,增长45.5%。
  本年度完成占地1.73公顷的农事服务中心土地摘牌,并开展征地、立项、招标等相关工作。截至年末,农事服务中心办公服务用房及农资仓库已基本建成运行,共完成投资约2500万元。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举办第三期职业技能培训,119人接受培训并获相关资格证书。全市累计获农产品经纪人资格344人,其中获“高级农产品经纪人”资格7人、中级76人,1人获省“百强农产品经纪人”称号,4人获宁波市“十佳农产品经纪人”称号。
  【农资供应服务】
  市甬舜农资公司以春耕和双夏农资供应为重点,全年组织供应化肥农药38000余吨。在第九号“灿鸿”台风后,帮助农户开展生产自救,优惠供应种粮大户和困难农户共计40万元。依托30家庄稼医院进行农资科技和信息服务,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1800公顷。年度224家农资连锁店均接受信用评级,实现农资信用评级全覆盖。
  【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
  制定《余姚供销系统促进农副产品流通的实施办法》,开展农产品“一镇一店”建设,依托浙东绿色农产品公司和基层供销社建设农副产品直销店,新建浙东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梁弄店、三七市店等直营店(加盟店)10家。新组建余姚供销电商公司,建设淘宝“特色中国·余姚馆”,帮助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再生资源管理】
  全年建成再生资源回收示范站12家,创建再生资源回收网并发展在线回收业务,开展再生资源业务知识培训80人次。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两路两侧”“三边四化”等活动和“美丽家园”建设,进行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专项整治。
  【全市首家农民资金互助会成立】
  5月14日,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资金互助会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社员制、封闭性、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原则,新组建全市首家农村资金互助会——余姚市齐昌渔业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会,缓解农民社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总资金100万元,有会员161人。
  (华晓川)
  烟草专卖管理
  【概况】
  2015年,全市烟草销量51969.79箱,比上年下降3.4%;销售额20.88亿元,增长7.61%:毛利5.37亿元,增长18.53%;单箱销售额4.02万元/箱,增长11.4%。200~600元规格卷烟销售1479.27箱,完成104.69%;300~500元规格卷烟销售155.44箱,进度107.2%,在宁波大市排名第二。全年网上订货客户5759户,占比89%;网上配货客户649户,占比10%;网上结算客户1295户,占比20%;现代终端已完成20%的建设目标。
  全年查获烟草案件348起,增长48.72%;查获5万元以上案件29起,增长163.64%;查获真烟142.29件,增长39.28%;查获假烟13.05件,减少67.86%。破获国省标网络案2起,行政许可案卷、行政处罚案卷被评为市级“双十佳”。
  (市烟草局)
  盐务管理
  【概况】
  2015年,全市销售各类盐产品72227吨,其中工业用盐1763吨。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423万元,利润596万元。共出动盐政人员437人次,检查食盐零售点与配送点、农贸市场等2403家。会同有关部门形成联合执法机制,向蔬菜腌制企业和个体蔬菜加工户发放《关于禁止工业盐用于蔬菜腌制加工的通告》,在《余姚日报》刊登“食盐仍然专营”的相关报道:在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配合下,全年查处涉盐违法案件10起,没收违法盐产品23.15吨。
  在榨菜收割旺季开展以“迎挑战、保稳定、促发展”为主题的服务月活动,共销售腌制用盐41221吨,全年销售腌制用盐66651吨。引导消费者树立“少吃盐,吃好盐”的科学用盐理念,全年销售小包装盐3813吨。非盐商品销售额5396万元,比上年增加1792万元,增幅达49.73%,其中销售味精1483吨、大豆油11564桶、散装菜油171吨、化工产品7801吨,实现利润118万元。
  (市盐务局)
  中国塑料城
  【概况】
  2015年,在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塑料原料价格全面降价的形势下,中国塑料城仍实现市场交易额864.97亿元,交易量797.4万吨。其中,现货市场实现交易额550亿元,与上年持平,交易量413万吨,增长8.7%;网上市场实现交易额314.97亿元,减少38.55%,交易量384.4万吨,减少20.6%。
  【市场转型升级】
  网上市场。推进“互联网+塑料行业”战略,形成“互联网+商贸”“互联网+自媒体”“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格局。年度通过国家级“电子商务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中期评估,完成国家信息化服务试点项目档案验收。网塑公司新增进口塑料原料代理业务,开拓网上现货交易市场。整合中塑仓单、中塑现货、中塑资讯3个网站,全新改版企业网站。开发微信公众号,每日发布行情分析及市场信息,方便客户交易。更新仓单交易软件,推出手机交易客户端,提高交易效率。
  甬易支付平台。全年实现支付结算量90.25万笔,支付结算业务额708.5亿元。已累计与国内122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其中96家企业已在支付平台正式上线,累计发展会员18.16万户。公司自主开发的“智慧医疗”支付结算方案于9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成功试运行,成为国内首个同时支持自费和现钞的智慧医疗支付结算解决方案。
  物流平台。市东方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海关总署长三角大通关政策为契机,申报恢复宁波口岸余姚关检联合监管场库运营资质,并于第十七届塑博会期间正式上线运行,为余姚企业提供“一次查验、一次报关、一次放行”的一站式服务。
  研发平台。塑料研究院根据企业需求和难题确定开发产品方向,全年承担预研项目3项、型号项目2项、省科技项目1项、宁波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项以及民品新产品开发项目数项。为320家企业提供检测服务1120批次,接受电话业务咨询530余次。
  会展平台。全年举办专业展览活动17次,累计展览面积27.6万平方米,展位13750个,参观人数50万人次,成交额及协议资金66亿元,增长30%。第十七届塑料博览会有效客商2.4万人次,增加9%,实现总交易额35亿元,参展参会客商满意率达96%。塑博会期间同步举行世界塑料理事会(WPC)2015年年会等全球塑料行业系列高端国际会议,吸引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南非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企业高管及行业内知名专家参会,最终形成《全球塑料协会国际会议暨中国塑料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余姚共识》。3月和8月,先后举办亚洲最大家电展、中国慧聪(余姚)家用电器交易会暨第七届中国小家电博览会,累计企业参展762家,专业买家6万余人,意向销售订单25亿元。获2015年度宁波市会展业发展综合奖金奖。
  【市场发展环境优化】
  健全市场定期分析制度。整合中塑在线、网上市场及塑料城商会力量,每月定期进行国内通用塑料原料市场行情分析,为企业提供有效数据。同时,加强市场统计管理,及时分析企业直报系统数据,针对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研究解决对策,促进市场健康运行。
  诚信市场建设。根据《诚信塑料城建设三年行动规划方案》,中国塑料城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于第十七届塑料博览会期间正式上线。同时,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开展打击销售假冒产品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发挥协会(商会)作用。新发展会员19家,累计会员数207家。通过协会(商会)开展行业自律、发展、交流、评优等工作,全年组织各类活动20项,被评为宁波市示范商会。
  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全年兑现政策奖励资金1247.465万元,惠及城内企业206家。优化中国塑料城贸易结构,向商务部申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组织相关人员赴义乌、海宁、海门考察学习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经验。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编制塑料家电020产业小镇规划方案。
  【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
  余姚中国慧聪家电产业新城项目于3月开工,已完成投资1.9亿元。全市首个民营产业博物馆——中国家电与塑料博物馆正式开馆,有500余批次的省内外客商参观。中塑新苑项目竣工并交付使用。投资965万元,重建涌金桥以及开展中江江堤防汛工程、展馆维修、市场内广告牌整治工作。
  完成和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多项招商引资任务。北京化学研究院项目于4月22日完成土地摘牌,落户滨海新城。塑料城中央商务区引进高档商务酒店项目,投资方于5月与希尔顿酒店上海管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总投资1亿元,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宁波慧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于12月完成公司注册,正式落户中国塑料城。与慧聪网共同建设余姚电子商务产业园,已成功引进宁波水木青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电商企业入驻。
  (连鱼双)
  出入境检验检疫
  【概况】
  2015年,余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完成出境报检17733批,金额4.6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17%和-7.27%,出具通关单12507份、换证凭单(含电子转单)1728份;完成入境报检387批,金额3587.3万美元,出具通关单409份。签发FormA产地证书21457份,7.45亿美元,分别增长-16.44%和-19.37%;签发各类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8129份,2.54亿美元,分别增长15.85%和22.21%。共检出不合格出口商品173批,4687万美元,分别增长-33.20%和14.24%;不合格进口商品9批,55万美元。收取检验检疫费84004万元。
  改革出口工业品宏观管理模式,全年产品风险管控与质量执法稽查2个工作组累计稽查企业60余家。巩固出口电器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成果,创新建立检验检疫联络员制度,完成第一批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创建,动态调整后共有出口企业49家,在检测服务、应对壁垒等方面予以帮扶。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检测中心,增强辖区企业开展国际认证检测的区位优势,先后通过CNAS监督评审、澳大利亚IFM的球压测试,完成进口3C电器监督抽查的检测工作,完成质检总局课题《全自动溢水试验设备》。
  推进检验监管模式改革,辖区纳入出口食品“监测通检”模式企业9家,占该类产品出口总量的88.6%,其中出口蜂蜜通检周期缩短为2~3个工作日。开展“百日严打”“双打”专项行动,配合宁波局,联合余姚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辖区冻库进口肉品突击巡查,立案调查3起;实施质量约谈13次,对25家出口危险货物、5家包装企业、15家玩具企业开展检查监管。推动市东方物流实施软硬件改造,5月获检验检疫监管场库资格。9月6日起,承接目的地为余姚市的进口第十类废物原料(废塑料)查验及随货木质包装查验及入境集装中国塑料城信用评价体系上线仪式
  箱检疫业务。9月14日起,受理目的地为余姚市的宁波口岸进口化工类、机电类、轻纺类、金属材料类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及监管条件为L.M的入境民用商品验证工作。已受理入境废物205批,入境货物报检387批。
  推进无纸化报检和通关单无纸化联网核查,辖区共有9111批次、2.72亿美元货物通过无纸化报检模式通检放行。无纸化出境通关12358批次,出具无纸化通关单12507份,货物总值4.21亿美元。9月14日起,对宁波辖区的检验检疫业务实施通报、通签、通放工作,共完成“通报、通签、通放”一体化批次163批,总值2843.1万美元。结合“助万企转型、促万众创新”专项活动,走访企业31家、协会3次,开展培训3次250余人次;对95家企业开展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向347家“千点工程”企业及行业协会发放《技术性贸易措施最新通报》30期。
  【出口产品质量监管模式改革】
  年度推进出口玩具“信用放行、合格假定”检验监管新模式,从企业质保体系、人员能力培养、监管针对性、优化服务四方面开展检管新模式的探索。通过风险评估,采信第三方检测结果,减少企业检测成本,便利企业快速通检。累计出口汽车儿童安全座椅采信ECER44认证200余批,货值760余万美元。
  【宁波口岸余姚关检联合监管场库正式运营】
  10月22日,宁波口岸余姚关检联合监管场库在市东方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正式启动。市东方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浙东地区首个也是唯一的内陆口岸,余姚检验检疫局对其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一站式服务。5月,获检验检疫监管场库资格,同时恢复辖区进口废塑料及随货木质包装查验、入境集装箱检验检疫业务。截至年末,已查验货物近万吨。
  (朱颖)
  海关
  【概况】
  2015年,宁波海关驻余姚办事处共审核验放报关单1319份,其中进口1118份、出口201份;征收税款3407万元,其中关税718万元、增值税2689万元。开展企业稽查57家,查发问题17家;完成保税核查109次,核查补税454.7万元;完成减免税核查企业15家,完成率100%。审批减免税货物22票,审批货值823.7万美元,共计减免税款497万元,其中减免关税424.8万元,减免增值税72.2万元。备案加工贸易手册合同707份,合同备案金额1.7亿美元;手册核销756份,核销金额1.7亿美元;内销征税金额2265万元。
  【业务监管】
  推进无纸化通关改革和电子支付推广力度,全年验放无纸化报关单1122票,占比77.7%。启用市东方物流监管场地,采用进口货物转场通关模式,简化通关流程,共审核转场报关单139票,查验134票,涉及标箱937个。根据关区部署,推广宁波加工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和加工贸易分类审核工作,手册共备案49份,备案金额942.5万美元;继续试点手册合并备案,帮助2家试点企业减少手册变更次数30余次。制定《余姚办事处租赁厂房加工贸易企业风险担保金免收标准》,累计为11家企业免征、缓征风险担保金1283.2万元。根据企业申请注销宁波杭州湾裘皮有限公司保税仓库,帮助市联海实业有限公司申请设立公用型保税仓库,已进入验收阶段。推进出口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工作,试点企业共出口报关单514票,出口货值852万美元。全年针对农产品、重点涉税商品开展相关稽查作业25起,贸易调查2起,累计发现问题作业20起。
  【服务外贸】
  全年对110家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帮助35家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42个。指导辖区1890家企业完成年报报送,避免企业因未按规定报送年报而导致其进出口通关业务被自动“锁定”及影响企业信用等级。试点产品信息备案系统,筛选辖区10家高资信企业,享受非侵入式查验带来的通关便利;对2家高级认证企业试行高资信企业审价后置作业模式,提高企业的口岸通关效率。助力中意(宁波)生态园和“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建设,针对减免税、加工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海关政策开展政策宣讲会。探索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带队赴义乌市进行实地考察。发挥海关统计监测预警作用,全年编报各类监测预警分析材料19篇;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热点,报送地区专报10篇;申报专项课题1项,上报《新常态下属地海关服务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探析》专题。邀请上海、天津归类分中心领导赴宁波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开展税则调研,提出对“半导体用无背板溅射靶材”增列子目并提高出口退税率的建议,已由上海归类分中心上报至财政部。与关税处联合撰写的《宁波海关全面推进税则调研工作支持地方外贸发展成效明显》被宁波海关综合信息呈报选报录用,并在《浙江日报》《经济参考报》等十余家媒体进行报道。
  (宁波海关驻余姚办事处)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6

《余姚年鉴201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5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