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6》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859
颗粒名称: 水利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2
页码: 126-1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5年余姚市水利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主要介绍了概况、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余姚市水土保持规划》通过审查等。
关键词: 余姚市 水利 水利建设

内容

【概况】
  2015年,全市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2亿元,较上年增长近10%。有效应对冬春连旱和“灿鸿”“杜鹃”台风,实现全年安全度汛。《余姚市防洪排涝规划》完成修编初稿,姚江干流防洪整治工程、陶家路江整治二期工程等重点治水工程加快推进。完成浙江政务服务网行政审批全部项目试运行,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26起,恢复水域面积4450平方米。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全年完成重点水利工程投资16.06亿元,为“五重二大”推进年下达水利目标任务的155%。姚江干流防洪整治工程基本完工,并已发挥效益。姚江城区段堤防加固工程(一期)候青江段(三官堂路至中山路)堤防工程全面完成。候青江泵闸工程完成立项工作。食禄桥江整治工程Ⅰ标段已完成堤防2.4千米。陶家路江整治二期工程I标段已完成70%,II、Ⅲ标段已开工建设。四明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开工前的所有相关手续,并于12月26日进场施工。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四期工程,完成圈围面积3000公顷,四期围区横塘南块造地工程已完成旱地改造。长泠江堤防加固工程等其他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防汛防台抗旱工作】
  上半年全市发生冬春连旱,通过开展水库调度,并向上虞引水850万立方米,确保全市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汛期相继受到“灿鸿”“杜鹃”两个台风的重大影响,姚江余姚站最高水位分别为历史上第二、第三高水位,全市共转移、解救危险区域人员4.2万人次,实现人员“零死亡”;通过短信预警平台发布水雨情预警短信683批次,共44174条;通过移动、联通、电信等途径发布信息600余万条;全市水库、河网预泄预排3.5亿立方米,“一大三中”水库拦洪1.1亿立方米,实现无水库垮坝失事、无标准海塘和重要堤防决口,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受益面积近1270公顷。开展宁波市级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项目建设,整治河道1723米。开展四明湖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七期),改造河渠4.2千米。推进四明山片区供水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受益人口9500人。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67公顷。同时,开展龙溪等4座水库除险加固和黄道坑等16座山塘水库专项治理工作。
  【水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美丽乡村水环境建设,实施谢家路村等8个村级水环境整治,整治河道4.6千米。以水清流畅为目标,实施向东河等4条断头河打通工程,以及2条小流域治理。推进陆埠水库上游袁马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湿地3.5公顷。
  【《余姚市水土保持规划》通过审查】
  1月15日,市水利局组织召开《余姚市水土保持规划》(简称《规划》)专家审查会,宁波市水利局,余姚市发改局、国土局等部门,姚南片主要7个乡镇、街道领导和代表及有关专家参加会议。《规划》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与重点治理区,全市重点预防区面积共329.29平方千米,其中省级预防区158.74平方千米,县级预防区170.55平方千米。重点治理区面积179.57平方千米。另外,全市规划区水土流失面积145.35平方千米,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16平方千米,其中近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17平方千米。近期规划以水源水库集雨区水土保持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姚中及西北平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鄞江源头区水土保持工程为重点工程,涉及9个乡镇、街道的15个小流域以及部分废弃矿山整治,规划总投资9567.72万元。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6

《余姚年鉴201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5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赵翔
责任者
陈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