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俸饷给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41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俸饷给养
分类号: E23
页数: 2
页码: 223-22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清代浙江省余姚市部队俸饷给养发展情况。
关键词: 清代 俸饷给养 余姚市

内容

清初仍重视军屯。康熙六年(1667),清廷令分驻于江浙等省的明军降兵就地屯田,每兵分给荒田50亩。其时士兵皆带家属于近地居住,家口多的士兵可多给田亩。废卫、所,改由绿营兵驻防卫城,绿营兵制营以下为汛,境内所设的县汛、临山卫汛、周巷汛、浒山汛、周家路水师汛、梁弄汛、中村汛、北溪汛汛地,均驻马兵、步兵、战兵、守兵,配有马匹。各汛主官都由把总担任,均给名粮,以资养膳。乾隆四十六年(1781)奉旨裁去,改给“养廉银”,把总90两。兵丁饷额:马兵每名每月支饷银3两,日给米2升;战兵每月支饷1两5钱,日给米1升5合,守兵每月支饷1两,日给米1升。马每匹每月给草乾银1两。兵饷和马匹草乾银,每两月由绍协向省布政司领取。其余部队粮饷,就地筹措:乡勇、团练等民间武装平时无饷银,其口粮由民间筹措。清咸丰八年(1858),泗门成之庄庄主谢敬为对抗余姚十八局农民军,募集乡勇数百人,因以黄布裹头,民间称“黄头勇”,太平军在浙江期间,黄头勇扩充至千人以上。不食官粮,里民照田给食。事平即散,有事复设,所费仍由成之庄等商贾、富户出资,县衙酌情予少量银两补贴。

知识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下限一般断于2005年,由概述、大事记和各篇组成。各篇下设章、节、目,部分章节设子目,附录和编后记殿后。篇章所列事件一般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人物传略、人物简介和副团以上名录均按出生年月先后顺序排列。客观的记述余姚市军事活动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余姚驻军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发展历程,力求融思想性、资料性、使用性一体。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