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战备执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38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战备执勤
分类号: E24
页数: 8
页码: 178-186
摘要: 本章主要记述浙江省余姚市(县)人武部、预备役部队、武警内卫、消防部(分)队的战备值班、内卫勤务、制订各类作战预案、组织民兵开展联防活动等情况。
关键词: 战备执勤 军事工作 余姚市

内容

本章主要记述市(县)人武部、预备役部队、武警内卫、消防部(分)队的战备值班、内卫勤务、制订各类作战预案、组织民兵开展联防活动等情况。
  第一节 市(县)人武部战备执勤
  战备值班执勤
  余姚市(县)人武部设有值班室,除安排值班员昼夜值班外,还安排部首长(部长、政治委员、副部长)值班。值班室建有严格的值班制度,对参与值班的各类人员都明确职责和任务。遇等级战备,值班室即升格为战备值班室,视战备等级不同,调整值班人员,安排车辆保障,指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值班分队(由基干民兵连或民兵应急分队担任)。1986年后,形成了战备值班、民兵装备仓库值班、门卫值班配套值班体制,保证了指挥畅通、工作运转正常和机关安全稳定。
  市(县)人武部把加强部机关值班作为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为保证战备值班制度的落实,采取由部分管领导定期检查值班员在职在位情况、值班员每日在部机关交接班会上作汇报、值班员之间交接双签名、部机关每月在部务会上对值班情况进行讲评等措施,确保部机关战备值班24小时不失控。同时,严格战备值班记录,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来函来访,事事有记录,件件有着落。为便于今后查考,每记录完一本,都由军事科负责收集,作为作战资料存入资料室。
  战备值班,是民兵战备执勤的重要任务之一。每逢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或重大事件发生,市(县)人武部均根据其时任务对民兵战备值班作出安排和布置。由人武部指定的民兵值班分队,通常为1个或几个基干连,作为市(县)机动力量。各区(镇、街道)、乡(镇、公社)亦选择驻地附近民兵工作基础较好的单位定为本级值班分队,通常区为1个排,乡为1个班。区以下值班分队由区、乡武装部长掌握。值班分队强调人员在岗率,严格控制人员外出,尤其是各级专武干部,必须坚守岗位,保证随叫随到,发现情况,必须立即报告。在各级政府和军事指挥机关统一部署下,值班分队执勤,得到当地通信、交通、卫生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制定作战预案
  1961年8月,由余姚、奉化、鄞县、上虞、嵊县5个县联合组成的四明山地区民兵联防委员会成立,制定以防敌空降和防敌特暴乱的行动预案。
  1962年初,根据中央《关于准备粉碎蒋匪帮进犯东南沿海地区的指示》,加强战备教育,进行战备动员,部署战备任务,成立支援前线委员会,修订作战方案。是年6月,县防空指挥所指示余姚镇防空指挥所迅速制定城镇防空方案,将余姚城区分为3片7区,拟制了人口疏散行动预案。7月,县人武部制定《反暴乱、反空降预案》,主要内容:①余姚的军事地位:是宁波的后盾,杭州的屏障,具有战略意义的四明山区,既是前方之后方,又是后方之前方,是战时兵马、粮食、弹药紧张的过往之地。②重点地区的兵力部署:以四明山区为重点,余姚镇及沿海、横河山区、丈亭至马渚铁路沿线。③各区、公社组织1~2个武装连作机动兵力,随时听候调遣。④由县长、人武部长、公安局长3人组成指挥所统一指挥。
  1963年6月,制定《余姚县三防(防袭扰、防偷渡、防空降作战)预案》和保障方案。内容有:①敌情分析:去冬以来,台湾蒋军连续向我东南沿海派遣武装匪特进行“战略试探”。1月美蒋会谈时,美表示支持蒋帮用游击性突然窜犯大陆。敌已准备4至6个轻装师待命蠢动,20~30股武装匪特在侍机窜犯。②情况判断:余姚可能出现2种情况:一是在四明山复杂山区空降敌特。二是潜藏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利用我暂时困难,煽动群众组织武装暴乱。③三防措施:加强四明山联防,严控主要目标安全,充分作好战斗准备。加强海防地区的民兵联防,防敌偷渡。加强全县安全防务,各区武装民兵,要配合公安局,一发现反革命暴乱,随时就地平定。
  1965年,制订铁路护路方案。对县境内42公里线路,分成45个护路段,实行民兵分段负责制巡逻。
  1967年4月,县人武部修订《三防预案》,其中规定:县三防指挥部设于县人武部内;余姚镇三防指挥部设于镇委。当各区(镇)发生反革命暴乱时,以各区人武部为主,各公社民兵组织为骨干,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战斗;县人武部又在发生地区设立临时前进指挥所,必要时,指挥调动邻区武装参与战斗取胜。
  1970年1月,四明山联防指挥部制定《反空降作战方案》。
  1976年7月8日,余姚县四明山区召开5县民兵联防会议。5县联防指挥部在会上拟定《5县民兵联防反空降作战预案》。该预案以台湾军队小股匪特在余姚县四明山地区实施空降渗透、袭扰或从海上潜入流窜至四明山区为设定,指挥部组织协调5县民兵武装的任务区分及情况处置:
  1991年,贯彻落实“宁波市1991年交通战备工作要点”,以应对突发情况为重点,组建民兵应急分队、加强应急训练和演练,并完善应急方案。
  2004年9月,为做好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人民防空的准备,防备敌军使用高技术兵器袭击余姚,减少损失,保障战时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赢得防空袭斗争的胜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和省政府、省军区《关于修订人民防空预案的通知》,制定《余姚市人民防空预案》。该预案设定了敌军对象,空袭的时机、兵力和重点,我方指挥部的编成和职权,战时指挥所开设位置和时机,重点目标的确定和防护,人员疏散和隐蔽,人防专业队伍组建和任务,空袭后果处置和各项保障。
  组织联防活动
  市(县)人武部组织民兵,适应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军警民、军民、警民、民兵等各类联防活动。
  民兵联防1961年8月30日,在浙东沿海战略要地、宁绍地区结合部的余姚、奉化、鄞县(今鄞州)、嵊县(今嵊州)、上虞5县边沿地区的3个区,1个林场,21个公社,180个大队组成的四明山地区民兵联防委员会宣告成立,余姚县县长郭子栋任主任。民兵联防的主要任务为:掌握防区内敌情社情,组织对空监视,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敌机空降空投事件,防止匪特活动,平息反革命暴乱。为落实联防任务,各下辖联防区均制订有会议、联络、值班、巡逻、汇报、检查等制度和作战预案。1970年12月16日,毛泽东主席发出“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四明山地区5县召开联防会议,会议由宁波军分区司令员潘君主持。会议决定,将“四明山联防区委员会”改称为“四明山联防指挥部”,由余姚县县委书记王茂琯任总指挥,余姚县人武部部长周平任副总指挥。决定5县联防仍以余姚为主。华山对空瞭望哨由余姚县维修,由华山公社民兵执勤;大长山瞭望哨由宁波林场管理,由庵基坪民兵执勤。
  1971年9月22日在余姚四明山梨洲召开5县(余姚、奉化、鄞县、嵊县、上虞)人武部、联防区的3个区、21个公社及有关单位参加的民兵联防会议。进一步加强联防组织领导,增设指挥、副指挥6人,及华山、大长山、董家岩、商量岗4个联防小组。1976年7月10日再次召开联防会议。会议调整充实四明山地区民兵指挥部成员:指挥:余姚县县委书记王茂琯。副指挥:嵊县人武部副部长李明山、上虞县人武部副部长杨亚林、鄞县人武部副部长张俊友、奉化县人武部副部长王九官、余姚县人武部政治委员陈祥荣、余姚县人武部部长周平。成员:余姚县人武部副部长杨涌、宁波地区林场党委书记段志林、余姚县四明山区委书记熊传根。会议还调整下设大长山地区、商量岗地区、华盖山和仰天湖地区、大岚地区4个联防小组。
  军警民联防1983年12月,省政府、省军区下发《浙江省军警民联防和侦察协同方案》,要求沿海市(地)、县(市、区)、乡镇均须成立联防领导机构。联防形式有军警联防、军民联防、警民联防、民兵联防。余姚于1984年4月19日召开各有关单位领导参加的军、警、民联防会议,县成立军、警、民联防指挥部。10月下旬,宁波市军警民联防指挥部检查组通过余姚县联防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联防方案与各项战备制度落实,联防、联训、联建制度的建立和开展等内容。
  1986年9月11日,调整市军警民联防指挥部成员:由市长章猛进任指挥,市委书记于天才任政治委员,市人武部部长宋兴华、市公安局局长王志成任副指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邵盘如、东海舰队通讯中队长陈杰等13人为指挥部成员。
  1992年3月14日调整市军警民联防指挥部成员,余姚市市长徐杏先任总指挥,副总指挥:市人武部部长宋兴华、副市长俞钢、市公安局长王志成;政治委员:市委书记陈云金;副政治委员:市人武部政治委员余家其、市政法委书记陈重天。成员由市委办、市府办、宣传部、交通局、工商局、水利局、邮电局、公安局、人武部军事科、劳改支队、130预炮营、火车站铁路派出所、东航鹿亭仓库等单位组成。下设第一办公室主要负责军事斗争;第二办公室主要负责社会治安、反特斗争。各乡、镇设立联防指挥分部。联防任务:正确掌握区域内敌、社情和交通情况。开展“两防(防敌特武装破坏、防突发事件)、一抢(抢险救灾)、三保(保卫党政军机关、保护重要目标和军事设施)、六反(反派遣、反情报、反策反、反心战、反外逃、反劫持)”。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联防原则:防敌登陆,防空(机)降,防偷袭,防敌特内潜,防外逃投敌。
  1993年6月19日余姚市军警民联防指挥部组织进行首次军警民集结演练和军事竞赛。全市民兵应急分队、驻姚部队、武警、公安干警等320人参加,32台车辆分布在市境内1527平方公里不同部位。宁波军分区陈睦新副司令员率司、政、后机关有关人员亲临指导。演练是以保卫3个不同重要目标为主题,分3个场点进行。通过演练,证实了组织指挥敏捷,分队反应快速,整体素质强硬,有24个单位获奖。2000年9月27日至29日,余姚市军警民联防演习再次举行。
  第二节 预备役部队战备执勤
  1990年6月,落实市人武部转发《预备役炮兵营应急方案》的通知,协同4个建制连所在马渚、环城、丈亭区、工业总公司、商业局人武部认真贯彻执行。
  1990年6月22日,为提高预备役部队的快速反应和执行任务的能力,迎接上级点验考核,市府、市人武部决定进行一次预备役指挥连官兵集合点验训练。点验时间、地点按《营行动方案》执行。全连人员齐装满员,全体参点人员统一着85式军装、扎腰带、配肩章、戴帽。
  1992年9月10日,制订《市预备役炮营集结应急行动方案》,明确集结应急领导班子,营基本指挥所设在市人武部炮营办公室,市民兵训练基地为全营集结地点。
  1993年2月3日,预备役炮兵营修定“预备役炮营集结应急行动方案”。
  1994年12月28日,预备役炮兵营制定“预备役炮营快速集结、应急行动方案”。
  1995年,市人武部制定“余姚市民兵、预备役部队抢险救灾预案”。
  2000年7月23日,市政府、市人武部组织预备役炮兵营开展收拢集结暨点验演练,全营全员额快速动员及军民通用车辆征用,并结合演练组织全营点验,全营共参加239人,动用车辆30台,动用各类武器装备239支(具、门)。
  2005年,根据上级赋予的任务和落实战备有关工作要求,制定完善了相应的战备计划和非战争军事行动预案,开展战备执勤,战备秩序良好,装备出动率达到95%以上。通过执行野外机动训练任务和师团一系列演习,部队快速机动能力得到较大锻炼。
  第三节 武警宁波市支队第3中队战备执勤
  1983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从重从快、一网打尽”的正确方针,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深入开展“严打”斗争。
  1986年,贯彻落实《内卫勤务条例》,强化执勤管理,重点抓好“五防”和“两完善”。是年9月10日,武警宁波市支队第3中队协同管教干部及时抓获逃跑的3名劳教人员,市劳教支队给予第3中队通报表扬和物质奖励。
  1988年,在“7·30”特大洪水和7号台风的抢险救灾战斗中,中队先后出动官兵35人次,转移受灾群众100余人。
  1990年,坚持以备勤为主线,严密组织各类勤务。以“严打”和保卫“亚运”为重点,强化执勤管理。
  1996年,因黄湖监狱监区调整,宁波市支队决定从2月1日21∶00起,把3中队原2号哨(原监区东南哨)调整到新监区东北角哨楼。哨位调整后,原哨位的警戒任务同时撤除,新哨位的任务主要是:控制新监区东侧和北侧围墙,严防罪犯逃跑。
  1997年,武警3中队认真学习武警总部新颁发的《执勤规定》,开展专项勤务治理整顿活动。正规执勤秩序,完善执勤方案,落实执勤制度,出色完成各项重大临时勤务。
  1998年,着重对官兵进行勤务理论、勤务动作、警容风纪的学习训练和检查考核,进一步规范执勤秩序。
  1999年,坚持以战备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规范执勤秩序,提高执勤能力,重新修订抗洪抢险预案。
  2000年,以《执勤规定》和《正规化执勤检查验收标准》为指针,严格勤务管理,抓好勤务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确保执勤目标绝对安全。是年2月22日15:45至16∶10,黄湖监狱1名在押犯从劳作区脱逃后,中队官兵接到报警,立即按预案行动,仅用25分钟就将该犯抓获。4月4日,武警第3中队与余姚、慈溪、鄞县、第8中队成立10人的防暴小分队,配合突击分队和公安干警,击毙罪犯2名,捕获1名,缴获左轮手枪3支,子弹28发,长刀2把,圆满完成了对杨良顺等3名持枪歹徒的围歼任务。是年7月10日,3中队又成功抓获1名企图越狱逃跑的在押劳作犯。
  2004年,围绕“严规范、抓落实、保中心、上台阶”,加大执勤力度,执勤秩序步入正规化轨道。
  2005年,中队开展“查隐患、定措施、抓落实、保安全”活动,人人动脑找隐患,动口讲问题,动手写措施。
  第四节 武警余姚市中队战备执勤
  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战备工作规定》为依据,武警市中队常年保持工作在编,节假日、特殊时期或有上级指示下进入战备。战备等级根据上级指示进入要求,特殊情况下,中队自行转入上一级战备等级,并上报上级机关。其中节日期间部队必须战备,战备时间为节日前一日18时至节日后一日8时。
  自1983年以来,武警市中队逐步完善干部、战士职责,适应新形势,做到拉得出、布得开、打得响,圆满完成执勤任务,并扎实开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出色完成两地看押、逮捕、押解和执行死刑犯的任务,没有发生人犯脱逃等事件。1987年8月,在余姚市公安局的要求下,中队组织官兵成功搜捕了1名逃犯。90年代,坚持以备勤为主线,严密组织各类勤务,以“严打”和保卫“亚运”为重点,强化执勤管理,出色完成各项任务。1991年,狠抓《勤务条例》和各项勤务制度落实,1997年,学习武警总部新颁发的《执勤规定》,开展专项勤务整顿活动,完善执勤方案,规范执勤秩序,落实执勤制度,完成各项重大临时执勤任务。是年,被浙江省武警总队评为“基层战备执勤工作先进单位”。1998年,着重对官兵进行勤务理论、勤务动作、警容风纪的学习训练和检查考核,进一步规范执勤秩序。1999年,坚持以战备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规范勤务秩序,提高执勤能力,重新修订和完善了各类抢险救灾和处置突发事件预案,确保执勤工作圆满完成。2001年,以《执勤规定》和《正规化执勤检查验收标准》为指南,严格勤务管理,狠抓勤务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确保执勤目标和内部绝对安全。2002年,加强《处置突发事件规定》和《战备制度规定》的学习和落实。2004年,围绕“严规范、抓落实,保中心、上台阶”的要求,全体官兵在职在位,常备不懈,严守岗位,保证一声令下立即行动。是年,被武警浙江省总队评为“正规化执勤一级中队”。2005年,开展“查隐患、定措施、抓落实、保安全”活动,树立“哨位就是战场、执勤就是战斗”的思想。
  第五节 武警余姚市消防大队内卫勤务
  1949年冬,阳明区建立义务消防队,设3个中队,8个分队。1952年8月,改为义务消防总队,辖8个分队。1953年,总队调整,成立直属分队1个,分队3个,其余4个分队复名救火会。1957年冬,义务消防总队改为余姚县公安局消防队。1970年,消防队员从义务兵役制兵员中调配,归属县人民武装部。1973年,复属公安局。1983年7月,命名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余姚县消防中队。1985年7月,改为余姚市公安局消防中队,同时县公安局设置消防科。90年代初,消防中队由龙泉山南麓搬迁至余姚市舜水北路,与阳明中学为邻。1994年7月,根据浙江省公安厅文件规定,市公安局消防科撤销,余姚市消防中队改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余姚市消防大队,同时挂余姚市公安局消防大队牌子。20世纪80年代以来,贯彻《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浙江省公安消防部队规范化执勤若干规定》、《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从实战出发,深化“三熟悉”工作,先后深入全县(市)重点企事业单位、高层多层建筑、化学毒害物品场所,易燃易爆生产、经营场所、仓库,制订灭火预案,掌握熟悉道路交通及水源分布状况,并对各重点单位设置图像文字资料、录入信息系统,随时为应付和处置突发事故作好准备。
  附录:重大火灾纪要:
  民国18年(1929)4月,县城虞宦街口(今新建路)油饼店失火,延烧商铺五六十家和街后住宅10户,损失达16万余元(银元)。
  1951年11月3日,余姚镇后滨江路长泰茶叶店烘焙茶叶起火,毁三层楼房6间,损坏17间,遭灾商铺15家,消防队员伤12人。
  1955年11月8日,鹿亭乡七村小孩玩火引起火灾,遭灾42户,毁房88间,粮食3万余斤。
  1959年1月24日,白鹿乡陈家岩村大火,全村152户,被烧144户、毁楼房557间、草房45间,粮食15万余斤,烧死牲畜百余头。
  1960年2月7日,大岚公社后朱大队下墙门村小孩玩火引起火灾,遭灾78户、毁楼房86间,平房54间,草房43间,粮食7万余斤。
  1961年1月20日,大岚公社供销社百货部被歹徒纵火,毁全部房屋物质,烧死职工2人。同年12月11日,白鹿公社新宅村火灾,遭灾29户,毁楼房43间,平房6间,粮食2万余斤,烧死牲畜29头。
  1962年2月10日,让贤公社万家岙大队社员万成千家失火,遭灾65户,毁房203间,粮食7万余斤,烧死牲畜84头。
  1971年3月16日,洪山公社宋岙大队方家村小孩玩火引起火灾,遭灾28户,毁楼房19间,平房15间,草房21间,烧死生猪24头。
  同年7月25日,洪山公社石笋大队社员方根炳家失火,全村52户,被烧36户,毁房180间及大批生产、生活资料。
  1974年1月2日,白鹿公社社办工厂失火,延烧毗邻陈家岩大队茶厂,毁厂房44间,仪表车床20台,制茶机13台,粮食3万余斤,木材10立方米。
  1976年7月26日,县内务局、计划委员会办公楼失火,毁楼房5间。
  1978年10月21日,余姚镇解放街(今新建路)皮革社第二门市部失火,毁楼房2间和大批皮革原料及成品,并毁坏室外通讯电缆1根,县府机关、广播站等70余单位通讯中断10余小时。
  1979年10月23日,余姚东风化纤棉纺厂堆放在余姚中学操场的棉短绒失火,损失7万余元。
  1984年2月25日凌晨,县城舜江楼(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被精神病患者于克祥纵火焚毁。
  2002年8月22日,余姚临山镇临浦村加油站火灾并发生爆炸。
  2003年4月28日,余姚市老方桥镇芝山自然村中民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

知识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下限一般断于2005年,由概述、大事记和各篇组成。各篇下设章、节、目,部分章节设子目,附录和编后记殿后。篇章所列事件一般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人物传略、人物简介和副团以上名录均按出生年月先后顺序排列。客观的记述余姚市军事活动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余姚驻军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发展历程,力求融思想性、资料性、使用性一体。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