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及其前军事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34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清及其前军事机构
分类号: E295
页数: 2
页码: 111-11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清及其前浙江省余姚市军事机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古代 军事机构 余姚市

内容

宋代 宋代行“以文制武”。北宋(960~1127)时,县令兼任兵马都监。至南宋建炎(1127年始)初,县令兼任兵马钤辖,以武官辅之。其时,县令衙门兼县军事指挥机关。县以下择要地设巡检司寨;庙山寨(今临山镇);眉山寨(今慈溪市浒山西北4里);三山寨(今慈溪市金家山)。
  元制县“立县尉司、巡检司、捕盗司”。时巡检司设于四明东口次李家闸(今明伟乡)。捕盗司设于县衙。
  明代 实施卫所制。洪武20年(1387)临山卫编有指挥以下官佐91名,额军5600名,下辖沥海所、三山所、罗家山台和赵岙、鸟盆、庙山、荷花池、方家路、道塘、周家路、泗门、夏家山等9烽堠。庙山设有巡检司,配备弓兵100名。三山所编有千户等官15名,额军1120名,驻余姚县浒山下,下辖历山、眉山、徐家路、撮屿、胜山、蔡山、吴家山、浒山等8烽堠,三山和眉山设有巡检司,各配弓兵34名。余姚千户所设城内,编旗军1120名。
  清代废卫、所,改由绿营兵驻防卫城。清初,绍协右营驻临山卫,设千总1名,兵200名。乾隆时,右营中军守备防守,至光绪时,改千总防守。康熙47年(1708)因大岚山张念一起兵反清,绍协右营都司署自临山迁址县城东北隅,配都司以下4员,额兵丁149名。
  绿营兵制营以下为汛。除临山卫汛外尚有周巷汛、浒山汛、周家路水师汛、汛营设利济塘南,乾隆时编千总1名,额员兵120名,兼顾夏家岭、丁家畈口次。

知识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下限一般断于2005年,由概述、大事记和各篇组成。各篇下设章、节、目,部分章节设子目,附录和编后记殿后。篇章所列事件一般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人物传略、人物简介和副团以上名录均按出生年月先后顺序排列。客观的记述余姚市军事活动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余姚驻军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发展历程,力求融思想性、资料性、使用性一体。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