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山地丘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30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山地丘陵
分类号: P942.276
页数: 3
页码: 77-7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山地丘陵特征及主要山丘分布情况。
关键词: 山地 丘陵 余姚市

内容

境内的山地丘陵属四明山地之主体部分,从四明山镇的唐田、芦山入境,迤北至丁家畈(大岚镇)分东、中、西三支向东北、西北延伸。主要分布在南部,即原始陆海线(相似于今杭甬高速线)以南一片,含四明山、大岚、梁弄、鹿亭、大隐、陆埠等镇、乡及梨洲、兰江街道之部分地域。余脉镶嵌在中部姚江平原和北部滨海平原(钱塘江平原),总面积839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的63%。南面与邻县交界,涉及奉化、嵊州、上虞、鄞州等4个市(县)。北面到原始陆海线一带,包括四明山、大岚、梁弄、鹿亭等乡镇。
  大岚、四明山镇之丁家畈、梨洲等处,地形较坦荡宽缓,山顶平台发育面积约40平方公里,海拔在500~700米之间。羊额岭、高地岭(位于梁弄镇)形势险要。梁弄盆地相对低陷,形成汇水区域。钱库岭(属梁弄镇)呈低山地貌,山顶多圆锥和尖顶形,斜面在30°~45°之间。全市有海拔低于250米低山476.80平方公里,占山丘总面积56.8%;海拔250~500米高丘184.5平方公里,占山丘总面积22%;海拔高于500米低山177.7平方公里,占山丘总面积22%。芦山乡青虎湾岗为全市最高峰,海拔979米。山区多长松、竹、灌木,植被茂密,隐蔽条件较好。浒溪等公路均要翻越四明山区。四明山地处舟山群岛、穿山半岛浅近纵深,是舟山、宁波战役方向的重要侧后,是浙东的重要后方,在抗击外来侵略战争中地位十分重要。
  主要山丘有:
  龙泉山——位于余姚镇北城,南靠姚江。海拔67米,体浑顶平,多名胜古迹,山腰有微泉,晋时于南麓建寺,以泉名寺,称龙泉寺。以寺名山,改称龙泉山。
  胜归山——位于阳明街道报房村、胜山村、康山村之间,主峰海拔147米,少草木多石,相传晋刘牢之战胜孙恩归来屯军于此,故名胜归山。
  丰山——位于阳明街道群立、庙弄、康山村之间,山势陡峻,海拔208米,又紧贴萧甬铁路,可居高临下,控制交通线,实行阻击。
  狮子山——位于三七市镇,海拔236米。
  水杨庵尖——在牟山镇西湖岙村,海拔247米。
  军山——在梨洲街道南庙村东南,海拔260米,是钳制余姚通往梁弄四明山交通要道制高点。沦陷期间,日本侵略军在山上筑有碉堡。
  黄箭山——在梨洲街道陈巷村与跳头村之间,主峰海拔376米。
  乌丹山——在兰江街道长丰与梁弄镇湖东之间,主峰海拔435米。
  点兵山——在阳明街道旗山村东南角。孤丘浑圆,海拔50米,南隔河与潘巷村牛头山咫尺相望。相传晋高雅之讨伐孙恩于此点兵,故名点兵山。别名点碧山。
  塌脑岗——在三七市镇西茅山村,海拔446米。
  大雷山——在陆埠镇洪山余鲍陈村,山顶宽缓,山坡陡峭,竹茶密布,四周群山环绕,主峰海拔452米。
  将军山——在梨洲街道燕窝紫龙庙村东南500米处,海拔514米。
  大岚山——在大岚镇邱庄村,缓坡丘地,海拔547米。因山顶平广,形似伏虎,又称伏虎山。
  车厩山——在陆埠镇车厩,相传为越王勾践停车喂马之处,故名。
  金竹尖——在梨洲街道茭湖下南黄村,海拔649米。
  大俞山——在大岚镇华山大俞村南面,主峰海拔680米。山顶6米以下陡崖上横到四洞,洞口朝西南,犹似四个开列的窗孔,四明山由此得名。
  东岗山——在梁弄镇东,高耸屹立,植被茂密,海拔754米,山顶开阔平缓,适宜隐蔽和开展游击。
  塔山岗——在四明山镇莲花村,海拔763米,岗顶平坦。
  龙潭墩——在四明山镇里石板坑村西側,西北与鄞州交界,海拔877米。
  华盖山——在大岚镇华山船底湾村西南,海拔882米,山顶视野开阔,建有瞭望塔,可监视敌空(机)降。
  大湾岗——在四明山镇梨洲村。山顶平缓,为四明山主脉组成部分,海拔952米。西北溪边有一鹁鸪岩洞,洞口直径3米,洞深85米,是一个较为优越的天然掩体。
  青虎湾岗——在四明山镇芦山青虎湾村,海拔979米,为全市最高峰。周围群峰峥嵘,有900米以上的山峰数座。

知识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下限一般断于2005年,由概述、大事记和各篇组成。各篇下设章、节、目,部分章节设子目,附录和编后记殿后。篇章所列事件一般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人物传略、人物简介和副团以上名录均按出生年月先后顺序排列。客观的记述余姚市军事活动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余姚驻军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发展历程,力求融思想性、资料性、使用性一体。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