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马渚东排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168
颗粒名称:
三、马渚东排工程
分类号:
TV87
页数:
1
页码:
1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马渚东排工程的骨干项目主要是西横河闸和新斗门闸,以及马渚中河治理。
关键词:
防洪工程
排涝工程
余姚市
内容
20世纪80年代初,姚江中上游地区连连遭受暴雨袭击,引起余姚西上河地区严重内涝。为减轻该地区洪涝压力,1986年12月初,开始进行东排工程建设。东排工程的骨干项目主要是西横河闸和新斗门闸,以及马渚中河治理。
(1)西横河闸位于余姚马渚西横河村。清光绪以前即建有堰坝,后又改减水闸。1951年改建为3孔水闸,是丁家坝下河区与马渚中河区的分界闸。1982年,闸西侧将原船闸改建为40吨级升船机站。1986年12月,在原闸处兴建新西横河闸,3孔,总净宽21米,过闸流量130立方米每秒。1987年6月竣工。
(2)新斗门闸位于原斗门乡东南的姚江支流马渚中河上。新闸西北有史载南宋嘉泰年间即有的陡门。1952年改为斗门闸,3孔,总净宽7.5米,过闸流量60立方米每秒。因无法适应东排工程的排涝流量,遂建新斗门闸,3孔,总净宽21米,过闸流量130立方米每秒。1986年12月开工,翌年10月竣工。闸东侧建有40吨级升船机站。
知识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余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灾害与防汛防旱、水利规划、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城乡供水水源工程、水政执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