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姚江干流(中舜江闸至蜀山大闸段)防洪整治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155
颗粒名称:
二、姚江干流(中舜江闸至蜀山大闸段)防洪整治工程
分类号:
TV87
页数:
2
页码:
156-1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关于姚江干流防洪整治工程的信息,是余姚城市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防洪工程
河道整治工程
余姚市
内容
进入21世纪,余姚市先后完成了最良江整治、中山河整治和城区水闸东移及船闸迁建工程等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余姚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得到了提高,城市环境大大改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进度加快,余姚城区不断扩大,而四闸下移蜀山大闸的建成,原有的4座节制闸或废或拆,原有水级发生变化,对城市的防汛工作和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中舜江节制闸到蜀山大闸段姚江干流的防洪整治工程开始上马。
蜀山大闸建成后,原中舜江闸以下的蜀山大闸以上姚江干流已成为上姚江河区,而沿岸的堤防低矮、单薄、简陋,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难以与上游50年一遇防洪标准、20年一遇排涝标准的河道相匹配,如此给余姚城市汛期安全带来了隐患。按照余姚市“十一五”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城区发展将向东部等地块推进,而该段河道沿岸地势低洼,人居畜舍、堆场作坊混设,阻水障碍物久除难清,各类废弃物随处倾倒,污水横流,排泄不畅,无论是生活环境、生态环境还是投资环境都有待尽快改善。蜀山大闸建成后,河区随之发生变化,姚江上游区蓄水容量也相应增加约500万立方米,年可增加蓄水量约1000万立方米。其水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两岸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相应地块的开发条件,关乎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该段姚江干流的整治,不但是城市防洪、环境改善和资源充分利用的需要,而且还是当前抓住有利时机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项目的建设具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姚江干流(中舜江闸至蜀山大闸段)防洪整治工程于2009年立项。省重点工程A类项目。工程整治河道总长13.558公里,包括竹山江1.077公里,侯青江(皇山桥~中舜江)0.887公里和念德桥蜀山大桥~小浦口闸11.594公里。其中城区段长约4.05公里,农村段长约9.508公里。堤防总长26.768公里。城区姚江干流段堤顶高程4.13米;侯青江段堤顶高程3.91~4.13米;竹山江段堤顶高程3.83~4.13米;姚江干流农高程4.13~3.83米(最良江出口)~2.63(蜀山大闸)。设计防洪标准50年一遇,排涝标准20年一遇。堤防或为坡式护岸,或为墙式护岸。防洪堤内侧设绿化带和道路,部分地段开挖护塘河。城区段道路为12米宽机非混合车道,总长3.336公里。农村段建5~7米宽防汛道路,总长11.122公里。恢复建设护塘河计9段,总长14.324公里。改建水闸13座,改建或新建泵站11座,更新改造灌溉机埠9座,新建桥梁2座。工程土方176.37万立方米;石方13.61万立方米;混凝土6.45万立方米。工程永久征地594.5亩,临时用地350亩。共拆迁房屋8.31万平方米。工程投资总概算91159.95万元。工程于2010年10月动工,工期4年。
知识出处
《余姚市水利志》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余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灾害与防汛防旱、水利规划、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城乡供水水源工程、水政执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