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管理体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70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管理体制
分类号:
G462
页数:
2
页码:
603-6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等。
关键词:
泗门镇
教育
管理
内容
清末,学堂事务由知县直接掌管,历任知县多次至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视察、命题考试、主持毕业典礼。学堂设堂长,总揽堂务。县设劝学所综核学堂学务,劝导各地兴办学堂。光绪三十一年,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组织开元、东山、兰风3乡学塾成立三乡蒙学改良会,入会各塾按议定课程统一教材,每年由三乡诚意高等小学堂组织会考,以资比较。宣统二年(1910),因入会各塾多改办小学而停考。
民国时期,公立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私立学校重大事项由校董会决定,日常工作由校长负责。县先后设教育科、教育局管理学校,县劝学所、教育会亦时常派员视察指导。民国29年8月,全国统一实施国民教育制度,义务教育与民众补习教育合二为一,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规定每个乡镇设中心国民学校一所,每三保设国民学校一所,由乡(镇)长、保长兼任校长。
1949年5月泗门解放后,公立学校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50年4月,泗门小学增设副校长1名,专职负责泗门区境内泗门及泗北、明风、东蒲、天华、道塘、朗霞、海南、曹娥、朗海、镇海、万圣、夹塘等1镇12乡小学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辅导。1954年,泗门区大部划属慈溪县,泗门区中心小学辅导范围调整为泗门及曹娥、朗海、镇海、万圣、夹塘、湖北、临海、兰海、横塘、泗北、海南等1镇11乡。1956年撤区并乡,以原泗门区为单位建小学学区,设学区辅导员和政治辅导员各1人。1958年,泗门镇成立文卫党支部,是年,泗门区改建为政社合一的卫星人民公社,泗门小学亦随之改名卫星人民公社中心小学。1961年,复名泗门区中心小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泗门区中心小学下放到泗门镇办。1968年,各公社抽调贫下中农成立“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1969年,换驻“工人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接管学校领导权。是年,公社中心小学全部下放到大队办。1971年,成立泗门区教育办公室,各公社配备的教育干部多由“文化大革命”前各公社中心小学校长担任。
1978年,各公社建中心校,管理辖区内初中、小学。1981年10月,泗门区文教办公室撤销,泗门镇中心小学改建为泗门区中心小学,兼管泗门区境内泗门、曹娥、朗海、镇海、万圣、夹塘、湖北、塘后2镇6公社初中、小学的业务辅导和有关行政事务。1982年,撤销公社中心学校,初中、小学分设,成立公社初级中学、公社中心小学。1983年,公社初级中学、公社中心小学改称乡初级中学、乡中心小学。1985年,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教育管理体制,除泗门中学、泗门区中心小学市办市管,其他学校均下放乡镇、村管理。是年6月,为确保初中、高中(含中专)及大专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泗门区成立招生领导小组,由中共泗门区委宣传委员周永树任组长,办公室设泗门中学内。1989年1月,泗门区中心小学下放到镇办,改名泗门镇中心小学;另设泗门区辅导学校,负责全区初中、小学辅导管理任务。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由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镇初级中学、镇中心小学(简称三中心)分别负责全镇成人教育、初中、小学辅导任务,宋岳新任三中心校长会议召集人。1994年2月,建镇教育辅导室,主管全镇学校人事、财政、职称评定、师资培训等工作,成人教育、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业务委托三中心承担辅导任务。2004年,镇教育辅导室有工作人员9人。
1971~1981年泗门区文教办公室主任:劳修亚。1989~1992年泗门区辅导学校历任校长:宋岳新、陈冰雨。1994~2004年泗门镇教育辅导室历任主任:宋岳新(1994.2~1995.8)、戴柏铭(1995.8~)。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