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群防群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65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群防群治
分类号: D631.41
页数: 3
页码: 219-5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1952年,为配合剿匪,防止敌特刺探情报和不法分子的破坏活动,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治安保卫委员会等情况。
关键词: 泗门镇 群防 群治

内容

治保组织 1952年,为配合剿匪,防止敌特刺探情报和不法分子的破坏活动,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治安保卫委员会,委员7~9人;以村为单位,建立治安保卫小组,组员2~3人。1955年,农村以农业合作社为单位建立治保组织。1957年,机关、企事业单位、供销社、手工业社均建立治保组织。1958年,卫星人民公社治保组织与调解组织合并为治保调处委员会,在各管理区及生产大队设分会。1962年11月,治保与调解组织重新分设。“文化大革命”期间,治保组织瘫痪。1978年后,整顿、重建治保组织,各生产大队、居民委员会设治保主任1人、治保委员2人。1995年后,镇政府每年对各村、居委会治保主任培训不少于4次,对治保委员培训不少于2次。2004年,全镇共有治保组织43个、治保委员98名,其中村、社区居委会治保组织20个、委员68名。
  镇联防(民防)队 1978年,镇政府招收治安联防队员64人,组建镇治安联防队,由周渭成负责,队员不领报酬。1979年11月,组建专职治安联防队,仍由周渭成负责,办公地点设大墙门头消防队楼上,队员报酬落实到各企业和生产队。1985年3月,以镇治安联防队为基础组建镇派出所。1989年6月,镇派出所招聘队员12人,在原塘后派出所址重建镇治安联防队。是年,区派出所亦组建治安联防队。1992年5月,区、镇治安联防队合并。2002年4月,镇政府招聘队员21人,成立镇民防治安巡逻大队,姚永生任大队长,张春阳任政治教导员。民防治安巡逻大队主要负责全镇民防治安巡逻,有效遏制发案,及时预防、控制、发现现行违法犯罪活动,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安全检查和治安清查,消除危害社会治安的隐患,确保地方安定。2004年,镇民防治安巡逻大队共有队员43人,张春阳任大队长,张汝均任政治教导员。下设6个分队,配备巡逻车2辆、消防车1辆、对讲机16只。
  村(居委会)民防队 1992年后,各村、居委会、企业组建各种类型的群防群治组织。农村有党员守夜队、夕阳红治安队、青年夜防队、干部治安队、冬防队等,居委会有居民守夜队、治安队、护楼队、干部执勤队、纠察队、护院队、治安联防队等,企业有保卫队、护厂队、巡逻队、治安管理队等。2002年12月,组建村级专职民防巡逻中队15个,共有队员60人。2004年,东大街、西大街、汝湖3个社区居委会也建立民防巡逻中队,同时新建8个企业民防巡逻队。至年底,全镇共有26个民防治安巡逻中队,有队员163人,配备对讲机60只。是年,泗门镇建立村、居委会、企业民防治安巡逻中队的经验在宁波全市推广。
  1995~2004年,泗门镇每年被评为宁波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1年和2003年又先后两次获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