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兵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64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兵事
分类号: E295
页数: 5
页码: 510-5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抗倭斗争、三打成之庄、太平军击溃“黄头勇”和反租羹斗争等情况。
关键词: 泗门镇 抗倭斗争 大湖门缴枪

内容

抗倭斗争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四月,倭寇在姚北胜山港(今属慈溪市)登陆,窜至泗门大肆抢掠,将太傅宅、方伯第、侍郎第、状元第、世恩第、少傅第、光禄第等烧为白地。接着倭寇又攻陷临山卫,被参将俞大猷击退。当时朝廷因兵力不足,而倭寇又行踪不定,遂命令地方上举办“团练”。里人谢志望乃出资募集乡勇五百人,分作三队,划汝仇湖地百余亩为校场,日夜操练。同时还动员附近百姓进行军事演练,配备刀枪、铳炮等武器,分段把守大古塘等要隘,一遇倭警,即鸣锣集众,共驱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六月,倭寇百余人在上虞沥海所登陆,谢志望率乡勇转战于蛏浦、东关、白洋等地。同年闰十一月初一,倭寇由奉化进犯四明山,谢志望又率乡勇迎战于梁弄斤岭,矢尽力竭后遇难。一同战死的还有其家仆草地蛮、车三、长三、沈阳、永勒等十余人。
  嘉靖三十五年八月,倭寇再次进犯泗门。驻临山卫陆兵前营将士派兵迎战,右所军余胡官受,左所军余刘越、余方廷,后所军余卢元受、李友,前所军余王三等战死。
  三打成之庄清咸丰八年(1858),余姚早稻歉收,各乡农民设局抗租,全县共设十八局,公推郑巷黄李鲍村黄春生为局总头。是年秋,郎霞农民按传统习俗举行八堡庙迎神赛会,行进途中与泗门成之庄庄主谢敬发生冲突。混乱中谢敬被挤下坐骑,便命手下的“黄头勇”将神像抢到成之庄。十八局农民在黄春生带领下,于次日到达泗门,准备攻打成之庄。谢敬之兄谢端派人乞罪讲和,第一次攻打成之庄遂息。然谢敬余恨未消,数日后又将八堡庙局头严晋奎劫持至成之庄。十八局农民为解救严晋奎,二打成之庄,反被训练有素的“黄头勇”击退。十八局农民总结失利教训,第三次攻打成之庄,先将“黄头勇”引出泗门,再派两路人马火攻成之庄,烧毁谢氏谷仓。
  太平军击溃“黄头勇” 清同治元年(1862)八月,太平军被迫撤离余姚县城,其中范汝增、何文庆部退守方桥、马渚一带。原已潜逃至上海的谢敬,在李鸿章的支持下,从扬州招募数千难民,窜回泗门。九月十三日,太平军在十八局农民军配合下,攻打到马渚骚扰的“黄头勇”。激战中,谢敬只身躲入添嗣桥一农家,被人发现后报知太平军而被活捉,并用棉花裹身浇油烧死在后冯庙里,名为“点大蜡烛”。太平军又乘胜攻占泗门,捣毁成之庄。
  反租羹斗争 民国5年(1916),地主谢茂祥违背熟地起租的常规,要佃户将刚开荒起种的生地每亩缴纳5元的“租羹钱”。水阁周村民周显江、周友权发动佃户要求取消,遭谢茂祥拒绝。佃户们于1月19日在柏树下五岳殿商议,准备过年后由周显江带头,派24名代表赴县府请愿。谢茂祥闻讯,串通浒山防守营王姓统领,于2月14日夜偷偷将周显江捉去,关押在浒山。周显江的儿子周金泉连夜鸣锣报警。15日早晨,四方佃户数千人赶至窎桥弄人和二房谢茂祥家要人,并捣毁谢家部分房屋和家具。周金泉又带领千余佃户,手捧燃香上县府告状,县府反将递状人单家富、朱阿大扣押。17日,周显江由浒山押解至余姚。18日,县知事邢炳旦至五岳殿落勘,千余佃户会聚五岳殿,恳求邢炳旦释放三人。邢炳旦见佃户人多势众,口头答应后趁机脱身,数日后又命王统领带兵丁捉拿周友权。幸周友权已事先闻讯逃脱。不久,省府派王嘉曾接任县知事。王嘉曾召集地方乡绅,于3月2日在县城隍庙会审,将周显江加判重罪,钉镣入狱。数日后,周显江瘐毙牢中,单家富、朱阿大又过半月才被释放。反租羹斗争以失败告终。
  棉农抗租斗争 民国22年8月,楝树下村私塾教师陈伯懿从绍兴老家带回一张绍兴县政府关于取消预租(俗称隔年稍)的布告,召集干永水、鲍章庆、顾义清、阮荣春等棉农在永福庵商议,动员棉农进行抗租斗争。棉农们当即议定抗租文疏:一是取消隔年稍;二是减轻租息;三是按足地亩收租。同时利用迎将军庙会剩余的四十元钱作为经费,把抗租文疏张贴于楝树下、四塘头等地。是时,湖北一带的土地多被湖堤大地主戚大灿、戚卫泉、戚嘉桢等占有,地主方面看到抗租文疏后,先后施以恐吓、欺骗等手段,均无法消除棉农们的怨怒情绪,便向县政府诳报民变闹事。县长端木彰偏袒地主一方,向棉农们下达按旧规缴租的布告,并于次年1月15日抓走陈伯懿,关押于湖堤警察所。17日,由干永水、顾义清、何炳仁、阮荣春等领头,六七百名棉农以围裙作大旗向湖堤进发,要求当局释放陈伯懿,答应农民的抗租条款。地主见棉农集队而来,先派泗门镇上的谢叔叙、谢裕源两位乡绅在横屋村拦路调解,见调解不成,就联络湖堤警察所调来20余名警察和临山保卫团丁十余名、湖堤保卫团丁十余名,在塘下凉亭路上持枪拦截。棉农队伍一到凉亭,双方即引起冲突。保卫团丁开枪向棉农射击,打中崔有云、陈小泉两位青年农民,误毙兵丁1人,打伤群众多人,手无寸铁的棉农只得后撤。事后,庙山乡乡长杨岳祥出面调解,由地主方面买棺材成殓两位死者,各给抚恤金300元,地租改为六折征收。棉农们见两人被白白打死,而隔年稍仍未取消,陈伯懿仍被关押,又聚集三四百人,把杨岳祥家房屋拖倒。见事情越闹越大,地主方面向宁波告急。21日,国民党宁波专区保安司令赵次陞率保安队60余人到湖堤,连夜抓捕干永水等20余人,关在戚氏宗祠里拷打审问。23日,由干永水陪绑,将陈伯懿押至永福庵附近枪杀。棉农抗租斗争最终没有成功。
  倪家路遭遇战 民国32年4月30日,驻防周行镇的汪伪“浙东剿匪安民纵队”(原国民党八十八团田岫山部)起义反正。为争取起义部队合作抗日,三北游击司令部命五支队主力阻击紧追起义部队的日伪军。5月初某日下午三时,五支队一中队经过八九个小时的行军和战斗,到达倪家路村附近扎营休息。四时左右,大批日伪军循踪而至,双方激战两个多小时,一日军小队长毙命。黄昏时分,五支队趁暮色突围。日伪军随即闯入倪家路村,奸淫妇女,抢掠财物,血腥屠杀抗日军民,连隐藏在麦田里的五支队伤员也惨遭杀害。此次战斗,五支队共牺牲20余人。战后,中共小路下支部组织民兵打扫战场,又发现一名重伤战士,即送往陶家路后方医院治疗。
  攻克大义桥据点 民国32年6月下旬,汪伪中央税警团在大义桥日升米厂设据点。是年秋,中共大路头支部的范涨盛、杨建纪率民兵50余人,于夜间向据点投掷数个手榴弹。200余名伪军当即四下逃窜,18名伪军被俘获,还缴获棉花2000余斤,上缴余上县办事处。
  秋收保卫战 民国33年秋收后,中共余上县委发动姚北群众开展反抢粮斗争,对日伪交通和通讯设施进行大破袭。临湖乡民兵中队命令十保、十二保(今小路下、湖北村一带)民兵把守利济塘各个路口,当各保保长带领民夫挑皮棉去临山敌伪据点缴棉时,民兵就将这些皮棉全部没收。不久,汪伪军30余人到十三保(今楝树下村一带)抢粮。民兵闻讯报告海防大队,海防大队在大丁丘击退汪伪军,迫使其逃回临山据点。
  攻克小祠堂据点 民国33年冬,姚北军民继续开展反扫荡、反蚕食斗争。12月12日,王荣贵率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五支队一大队两个中队和余上自卫中队,攻克设在后塘河谢氏十二房祠堂的汪伪余姚保安队据点,俘虏伪军33人,缴获重机枪1挺、手提式机枪1挺、步枪30多支、子弹数千发。王荣贵部牺牲1人。
  后塘河“讨田”战斗 民国34年5月中旬,国民党挺进第四纵队田岫山部第三次投降日军,编为中央税警团第三特遣队。田部参谋长郭玉鑫率特务大队300余人盘踞泗门,在后塘河设置工事。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发起以拔除泗门据点为首战的“讨田”战役。5月29日,浙纵三支队、五支队自梁弄出发,会合余上特务营、余上自卫队、地方民兵等2000余人,于拂晓发动攻击,当日下午结束战斗。此役共毙伤田部百余人,俘140余人,残敌逃至周巷日军据点。三五支队牺牲19人,中共大路头支部发动民兵40余人,连夜把牺牲者入棺安葬。
  东蒲反抢粮战斗 民国34年8月中旬,日伪军窜至天华一带抢粮。张光、郁忠、鞠振滨率余上自卫队两个中队,在东蒲大庙附近设下埋伏。当日伪军抢粮队伍进入埋伏圈,两个中队同时开火。一部分日伪军向禾山方向逃窜,因慌不择路,在河中淹死数人;另一部分向天华方向逃窜,两中队战士紧追逃敌,冲入天华镇,夺回数万斤粮食。是役,毙日军六七人,获日军尸体一具,毙伪军数十人,缴获日军掷弹筒一只、步枪数十条。余上自卫队一中队副排长宋根荣负重伤,送后方医院后牺牲;另外轻伤三四人。次日,余上自卫队把日军尸体送交日方,以示人道主义。日军让送尸农民带回一张条子:“送还尸体,感谢,但大日本皇军和你们还是敌对的。”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北撤 民国34年9~10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及地方党政干部奉命分批北撤,位于楝树下村的大丁丘湾是北撤的主要渡口之一。9月28日拂晓,何克希司令、谭启龙政委、张文碧主任率司政机关直属部门抵达泗门,驻扎在天和房等处。驻县城的国民党九十八军一二三师与汪伪军企图偷袭,阻挠新四军北撤。提前到达周行的五支队主动出击,击毙其团长一名,毙伤士兵近百名,俘200名,缴获轻机枪20挺、长短枪200余支,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新四军北撤的阴谋。9月30日,王仲民、张俊升率二旅(余上特务营奉命编入二旅为警卫营)第一批人员从大丁丘湾北撤。10月4日,何克希、王月生、邱相田率五支队第二批人员从大丁丘湾北撤。10月6日,张文碧、蔡群帆、杨思一、彭林等率金萧支队和三支队两个大队,第三批从大丁丘湾北撤。
  大湖门缴枪 民国36年7月22日晚,余上武工队黑夜行军至大湖门村(时属泗门镇一保),与泗门镇公所警备班的2名士兵相遇,武工队员施连德飞步向前,缴获长枪1支。
  祠堂丘战斗 民国36年10月16日,四明人民爱国自卫总队三支队四、五两个中队袭击临山镇政府,国民党当局调集大批兵力伺机报复。10月19日,国民党驻泗门“浙保”及慈溪保警队、余姚刑警队等300余人,从方家路、周家路和谢家路,分三路包围四、五两中队在四海乡祠堂丘(今陶家路村)的营地。四、五两中队战士迎头痛击,毙伤国民党官兵多人,俘1个班,缴获步枪10余支、短枪1支。五中队队长吕民烽、四中队排长沈忠义等3人负伤,三支队副班长胡百林牺牲。
  浦东部队南渡 民国37年初夏,中共临山区特派员章钦派两只海船去上海南汇,接中共淞沪工委领导的两支武装南渡。5月15日下午4时,载有浦东部队300余人的接运船顺利到达谢家路村海边,由余先、章钦等接应上岸后,于当天黄昏到达黄家埠十六户村,次日即出发上四明山。
  谢家路七丘之战 民国38年4月14日上午,余上县办事处工作人员20余人,由县办事处主任余先带领,暂驻四海乡谢家路七丘严志惠家。中午时分,数十名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官兵突然包围严家。时严志惠之女谢爱花产后不久,仍与其母一道,迅速帮余先等人隐蔽。随即枪声响起,谢爱花身中数弹牺牲,严志惠腿部中枪。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事件

抗倭斗争
相关事件
三打成之庄
相关事件
反租羹斗争
相关事件
棉农抗租斗争
相关事件
倪家路遭遇战
相关事件
秋收保卫战
相关事件
攻克小祠堂据点
相关事件
东蒲反抢粮战斗
相关事件
大湖门缴枪
相关事件
祠堂丘战斗
相关事件
浦东部队南渡
相关事件
谢家路七丘之战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