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债券侨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57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债券侨汇
分类号: F832.7
页数: 3
页码: 378-3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的外汇历史发展其中概括了债券、侨汇等。
关键词: 泗门镇 债券 侨汇

内容

债券
  民国20年前后,国民政府在余姚地区发行的公债有公路公债、编遣库券、建设公债。
  1950年,人民政府为平抑市场物价,向单位和个人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年息5厘,偿还期5年。
  1954~1958年,连续5年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年息4厘。除1954年发行的公债偿还期为8年,其余均为10年。
  1955年,慈溪县人民政府分配给泗门镇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任务8.432万元,实际完成9.883万元。其中职工分配任务2.432万元,实际完成2.561万元;农民分配任务1万元,实际完成1.022万元;工商界分配任务5万元,实际完成6.3万元。是年,县人民政府分配给泗门区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任务29.514万元,实际完成30.532万元。其中职工分配任务1.514万元,实际完成1.708万元;农民分配任务27万元,实际完成27.901万元;工商界分配任务1万元,实际完成0.923万元。
  1981年起发行国库券,首年国库券发行对象主要是单位,1982年开始向个人发行。1981~1993年,国库券以实物券形式(又称无记名式国债)发行。1994年开始发行凭证式国债(又称存单式国库券)和记账式国债(又称无纸化国债),1997年后国债发行均采用非实物形式,不再发行实物国库券。1981~1997年,国债品种除国库券外,还有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保值债券、基本建设债券和转换债券7种。1998年后,不分品种,统一称国债。
  2004年底,债券品种大致分国债、特种金融债、政策性银行债、企业债四大类,合计400多种。侨汇
  1958年开办侨汇,汇款人多为泗门籍旅居海外的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侨汇转存银行,利率优惠。1960年起,国家为鼓励海外华侨向国内亲友寄回外汇,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发行侨汇券,受款人可凭侨汇券购买布、米、油以及手表、缝纫机等紧俏商品。1991年,侨汇券取消。
  附金银收购销售
  民国元年至24年,以银元为本位货币流通,间有纸币与银元等价使用。民国24年11月4日,实行法币制,停止银元流通,但民间仍有交换和收藏。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前夕,法币严重贬值,银元重新成为流通货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禁止金银买卖和流通。1949年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收兑金银,并于1958年、1960年、1980年三次调高收购价而形成收兑高潮。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余姚市支行在泗门百货商店设金银饰品专柜。2000年,金银物品统购统销管理体制开始解冻,允许个人从事金银的收购和销售。2004年,境内专门从事金银饰品销售的店铺有明洲珠宝行、王纪珠宝行等。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