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57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分类号:
F832.7
页数:
2
页码:
371-3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从1951年到2004年的的进程介绍等。
关键词:
泗门镇
农村信用合作社
信用社
内容
1951年1月,马家村(现泗北村马家村民组)宋章槐等12户农民在中国人民银行余姚支行临山营业所的帮助下,试办信用互助组,为余姚县首批6个信用互助组之一。1954年8月,泗北乡试点成立由农民入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简称信用社),同年底,现境内的泗门镇及万圣、夹塘、湖北、东蒲、海南各乡相继成立信用社。1956年2月,万圣、夹塘、湖北信用社合并为光明乡信用社,泗北、海南信用社合并为塘后乡信用社,泗门镇信用社保持不变。并社后,在规模较大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设信用服务站,办理农民储蓄业务。1958年10月,泗门区各乡镇信用社与中国人民银行慈溪支行泗门营业所(简称人行泗门营业所)合并,成立卫星人民公社信用总部,在各管理区设信用分部。1959年1月,人行泗门营业所和信用社账务合并,同年10月账务又分开,信用社恢复独立核算。
1961年7月,恢复信用社集体所有制性质,实行社员代表大会管理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建立“贫下中农管理领导小组”进行管理。
1983年5月,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恢复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开展清权扩股,召开社员代表大会,选举新一届理监事,修订社章,健全制度,改善经营方式,增设网点扩大业务项目等工作,支持乡镇企业、专业户发展生产。1984年11月,县信用联合社成立,对基层信用社实施统筹管理。1987年7月,建立泗门区信用联社。
1992年10月,泗门、万圣、夹塘、湖北、东蒲5家乡镇信用社合并,成立泗门信用社。1997年9月,市信用联合社在泗门信用社进行“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扩股9.65万元。
2004年,市信用联合社改建为农村合作银行,泗门信用社改建为余姚农村合作银行泗门支行。是年,泗门支行共有职工53人,存款余额3.8467亿元,贷款余额2.3843亿元。
1954~1960年,泗门信用社仅有1名编制,不设主任。1961~2004年历任主任(行长):蒋国增、童炎根、谢维珍、谢宏盛、张福淼、陈立平、王慧芳。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机构
农村信用合作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