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泗门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241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分类号:
F301.1
页数:
3
页码:
112-1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泗门镇封建社会时期土地有近一半为少数的地主、富农及各姓祠堂义庄所占有等情况。
关键词:
泗门镇
封建
土地
内容
据民国35年(1946)统计,时现境内耕地总面积93758亩,总户数约8000户,户均耕地11.7亩。其中有近一半土地为人口只占极少数的地主、富农及各姓祠堂义庄所占有。规模较大的学校(如诚意学堂)、寺庙(如九莲庵、朝北庙)、茶亭(如申明亭、络路庵茶亭)、水龙会(如东蒲水龙会),以及为迎神赛会而设立的会社(如铜钱桥犴会、后塘河“耀音轩”鼓亭会)等,亦拥有数亩至数百亩不等的田产。其他拥有田产的组织尚有恤阴堂、同善堂、永安堂等慈善机构。恤阴堂拥有土地最多,有田76亩,地178亩。人口众多的贫农、雇农占地甚少,靠租种土地赖以为生。
境内地主多为封建氏族世袭。明代起形成杨、诸、周、谢四大家族。谢姓地主多居住于镇上及后塘河村,人数亦最多。周姓地主多居住于水阁周、大庙周、东蒲等村。诸姓及杨姓地主多居住于水路头、东蒲杨家等村。其他散居各村的李姓、王姓、黄姓、陆姓等地主,迁徙泗门定居年代虽不及四大家族久远,所占亦较多。倪家路村李姓(家号李融春),一家就占有土地3000余亩,号称姚北最大的地主。
各姓祠堂义庄所占有的公堂地数量惊人。据民国《余姚六仓志》载:民国8年,谢氏存著堂义庄,有祠产田、地、山共1285亩;谢氏希范义庄,有田地200余亩,灶地531亩;谢氏东山义庄,有灶田1400余亩;水阁周周氏义庄,有灶地270余亩,未熟地800余亩。公堂地为封建宗族(祠堂)所有,委托族内有相当身份且办事干练者(多为地方乡绅)管理。这些管理者亦称公堂地主,将收取的地租用于祭祀、分胙等,以强化宗族制度。后塘河村谢氏重庆堂有公堂地1000余亩,由谢志香管理;谢氏东山义庄的土地则由民国后期任浙江省参议员的谢显曾管理。
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土地租赁有大租田、小租田之分。大租田是由业主直接出租给佃户耕作,田赋由业主承担,佃户上缴田租给业主。此类租田,经佃户长期斗争取得田面权,业户不得随意抽回转租,称永佃权。田面权可出租、出卖,卖价高于田底权价格。小租田是由佃户将承租的田面权转租(即第二次出租),一般在佃户之间转租,亦有转让给原业主,又由业主转让给第三者,使业主成为田底权、田面权两层出租人。小租田承租人无田面权,耕作使用权仅1年或1季,出租人可随时收回转租。小租额一般与大租额相仿。一般年景,耕作者在收获后缴出大、小租,所剩无几。
民国时期地租有议租、板租、垫租、押租等形式。议租亦称活租,一年一议,一般在早稻成熟时或秋收后,由业主、佃户根据年成丰歉确定租额,或对半,或四六(佃户四、业主六)。正常年景视土地肥瘦,每亩实缴租谷70~100斤不等,时亩产不过200斤左右。民国27年,浙江省政府提出“二五”减租(即田租在往年的基础上减少25%,规定田租不得超过农产品收获量的37.5%),佃农负担有所减轻。此后,常由乡议会、农会、乡镇公所派代表参加议租。板租亦称包租、死租,业佃双方在建立租佃关系时订立契约,确定每亩每年租额,以后不论年成好坏,均须照约缴租。公堂地、庙产、学产等亦多用此法。垫租又称预租、稍租,佃户租田时须预付下年租金,不预付不得租种。民国2年,经余姚县政府审准:垫租每亩至多4元。押租是业主在佃户租田时收取一定数额的押金,佃户缴付押租后仍要照常缴租,待退佃时才退还押租。广大佃户租种小租田,要缴纳田底权所有者的地租和田面权所有者的地租,受双重剥削。
泗门境内土地田底权、田面权的分离租赁、买卖始于明清,盛于民国15年前后。同一块土地,有占有者、佃权者、耕作者三方,常为承租、转租和租税缴纳诸事引起争执纠纷。民国5年,人和庄地主谢茂祥违背熟地起租常规,要佃户将刚开荒启种的生地缴纳每亩5元的“租羹钱”。水阁周农民周显江发动佃农抗租,被县政府镇压。民国23年,湖北棉农聚众请愿,要求湖堤大地主戚大灿、戚卫泉、戚索桢等取消垫租,减轻租息,按足地亩收租,被地主民团打死6人,打伤13人。民国28年,中共党员马青以县政工队员的合法身份,召集地主代表28人、农民代表30余人协商开会,要求取消垫租,保障佃农永佃权,斗争最后取得胜利。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余上县民主政府在大古塘北的抗日根据地继续实行“二五”减租。
知识出处
《泗门镇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泗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商贸、风情、人物、天时、地理诸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泗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