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霞街道(浙江余姚工业园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1》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833
颗粒名称: 朗霞街道(浙江余姚工业园区)
分类号: D267.7
页数: 3
页码: 280-2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朗霞街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城乡面貌不断改善、民生实事统筹兼顾、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等
关键词: 余姚市 朗霞街道 城乡面貌

内容

【概况】
  2003年5月,朗霞撤镇设街道,并与2002年初建立的姚北工业新区(2005年12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更名为“浙江余姚工业园区”,省级开发区)合署办公。下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区域面积43.88平方千米。东邻低塘街道,南连西北街道、马渚镇,北至小曹娥镇及慈溪市周巷镇,西毗泗门镇。2010年,全街道有常住人口79370人,其中本地户籍42409人,耕地2157公顷,实现社会总产值184.08亿元,财政总收入6052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815元。
  【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共引进总投资5.7亿元的内资项目和总投资82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涉及汽车装饰件、太阳能逆变器、工业机器人、摩托车整车、注塑机等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装备制造等产业。完成合同外资10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40%,实到外资4800万美元,增长241%,完成合同内资4.6亿元,增长39%,实到内资4.6亿元,增长53%。
  商贸商住发展迅猛。成功举办’2010中国裘皮服装节等系列活动,建成中国裘皮城水貂皮原材料公用型保税仓库,启动中国裘皮城二期香港精品区项目,裘皮产业园项目形成初步规划。房地产等服务业逐步兴起,继小塘花园、盛泰金桂苑一期开发完成后,盛泰金桂苑二期、金色家园等房地产、商贸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人才公寓“和谐园”和星级商务酒店项目进入土地公开出让前期准备工作。
  现代农业稳步增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街道播种农作物4266.67公顷。流转土地453.33公顷,发展农业规模经济组织20家,各类规模组织经营土地452.47公顷。畜牧、蜜梨、粮食、瓜果、蔬菜等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艳亭蜂业、飞兔兔业、吉利达食品、舜霞蜜梨等特色农产品品牌进一步向市场拓展,特色农业产值达1.75亿元。
  【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规划编制日益优化。集中布局在符合园区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基本到位、土地征用政策已经兑现的重点区块,形成“商业居住、新型工业”两大板块用地规划,致力于推动“商业居住”板块以起步区产业基础为依托向南拓展形成集聚效应;“新型工业”板块与朗霞老集镇贯通融合形成整体效应,重点突出工业用地和经营性用地需要,同时兼顾园区道路、拆迁安置、农村建房等用地需求,促使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持续有序推进。
  基础设施渐趋完善。加快推进“商业居住、新型工业”两大板块总投资3.5亿元的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周太公路、纬二路、邵巷安置房三期、西大江环境整治等14个工程正在加快建设。拆迁工作有新进展,余姚大道朗霞段3.3万平方米拆迁签约工作顺利完成;经六路和长泠江景观带,周太公路朗霞段的拆迁工作也在逐步推进。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3亿元,比上年增长30%。
  城市管理日益加强。全面提升园区街道城市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管中队行政执法能力,加强违章建筑拆除、乱贴乱挂清理、市场环境整治等方面管理。根据“保畅、保洁、保亮、保绿”目标,对辖区内的桥梁、道路、路灯、电缆、绿地等进行常年养护和保洁,人居环境得以提升。
  【民生实事统筹兼顾】
  民生工程加快实施。完成6条自来水总管改造、13个行政村的“一户一表”改造及次干管铺设工程。做好农房“两改”宣传工作,引导农村由单家独院式居住方式向联建多层公寓式居住转变。开展道路硬化、路灯安装、河道整治、卫生保洁、公厕修建等工作,完善村级基础设施。新新村创建为市全面小康示范村,邵巷村、镇西村、新南王村创建为市环境整治村。
  教育卫生协调发展。加强中小学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调整教育网点,规范民工子女学校办学,完善教育奖励政策,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抓好教育教学管理。全街道7至12周岁儿童入学率100%,15周岁义务教育普及率100%,17周岁初中教育完成率98.5%。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加大街道公共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加强各村环境卫生考核评估,净化村民居住环境。
  文化事业扎实推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完成村落文化宫创建,组建“新姚北人艺术团”、“天华文宣队”、“新新舞龙队”等文体团队。打造文化品牌,先后举办华鑫杯五星园区文化艺术节、锦绣天华农村文化艺术节、干家路戏曲纳凉晚会等系列活动。加大对朗霞豆浆和干家路粗细十番民乐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介力度,加快干氏宗祠修缮工程进度。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园区街道领导班子开展每月一次的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机关干部坚持开展两月一次的理论学习会活动。成立由街道机关青年干部组成的朗霞街道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进一步完善党员学分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村干部大课堂活动。
  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深化。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委会议事规则,增强集体决策观念,大力推进“五好”党组织创建工作。做好村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开展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切实加强“老娘舅”调解服务站建设,发挥农村老党员的作用,调解群众纠纷。加强对党员的监督管理。推行“共产党员家庭”亮牌工作,街道1921户党员家庭全部亮牌,使共产党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并实施考核奖惩与责任追究制度。对工程项目投资、干部人事变动、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做到公开透明、程序规范。扎实开展“廉勤风险点”排查活动,并建立“预警、承诺、监管、考核、问责”的岗位廉勤风险防范长效管理机制。加大执纪执法力度,共查处党员违法违纪案件6起,切实维护党员干部清正为民、廉洁务实的良好形象。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1

《余姚年鉴2011》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1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1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解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