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洲街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1》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831
颗粒名称: 梨洲街道
分类号: D267.7
页数: 3
页码: 277-2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梨洲街道综合实力不断加强、新型城市化建设强势推进、和谐局面不断巩固、党建水平进一步加强等。
关键词: 余姚市 梨洲街道 新型城市

内容

【概况】
  梨洲街道东邻陆埠镇,南接四明山,西与兰江街道交界,北临姚江。总面积110.2平方千米,是城区面积最大的街道。下辖20个行政村、7个社区,有常住人口12.6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8.4万。区位优势明显,杭甬运河横穿全境,公路四通八达,尤其是城东路连接杭州湾跨海大桥,便捷的公路网络对工业发展、农业开发、货物运输、人流出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2010年,全街道实现财政收入4.7亿元,比2005年增长112.7%;财政实际可用资金1.8亿元,比2005年增长9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70元,比2005年增长70.7%;农民人均纯收入11108元,比2005年增长80%,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
  【综合实力不断加强】
  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用发展的理念谋划工作,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抓手,规模企业不断壮大,品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工业总产值、技改投入从2005年的89亿元、4.6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125.2亿元、6.5亿元,分别增长0.9倍和1.4倍。培育年销售500万元以上企业108家,其中超亿元企业9家,中国驰名商标5只,宁波知名商标7只,省名牌产品3只,宁波市名牌产品10只,形成以小家电、工量具、机械配件、仪表制造、塑料加工、铝压铸为代表的六大支柱产业。另外,工业功能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供电、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已经完工,56家进区企业均在年内开工建设并投产。
  现代农业实现快速发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特色农业、都市农业和品牌农业。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优良品种不断引进,猕猴桃、山药、香菇、黑莓等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规模逐渐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日益加快,余姚金龙食品、旺角竹笋等特色农产品市场进一步拓展。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搞好水土治理,在完成姚江干流东排一期的基础上,重点完成张公岭水库修理、黄明大溪和三溪大溪整治等8个重点水利工程。5年中,通过宅基地整理,盘活土地22.4公顷,造田造地35.07公顷,使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
  商贸发展呈现全新局面。以南雷路服装街、保庆路电脑街和南门副食品市场等为基础的特色街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姚江怡景、天鹅湾为核心区块的高品质社区商贸服务中心初步形成,城区商业档次全面提高。投资20亿元的保利文化商业广场基本完工。丰田、宝马、沃尔沃4S相继落户,随南雷路两侧商会大楼、移动大楼、建工大厦、模具大厦、金融中心等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街道形象品牌不断提升,并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农家乐风情一条街”得到蓬勃发展。
  【新型城市化建设强势推进】
  城市品质得到全面提升。结合宁波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深入开展“净化、绿化、美化”的清洁家园活动。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实施老小区改造,广泛开展城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加快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全街道15个老小区已全部实现封闭式物业管理。
  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街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业各项事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全力改善村容市貌,打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于民,使群众的生活逐步向全面小康迈进。
  教育卫生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网点、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质量不断上升。五年中共投放教育资金3.37亿元,相继建成实验小学白云校区和舜江中学,梨洲小学建设前期工程在抓紧实施中。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健全。计生工作更趋规范,计生率达99%以上。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全街道共有4万余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社会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一批因病致贫、因贫失学、因残困难家庭得到及时救助,已累计发放救助资金达2800万元,极大地促进社会和谐。
  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以“风从东南来”为品牌,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国庆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等重大节日,开展多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相继举行街道农民运动会,机关职工趣味运动会和山村农民运动会等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打响梨洲知名度。另外成功创建宁波市文明街道和宁波市生态街道。全街道累计有省级文明村(社区、单位)3个,宁波市文明村(社区、单位)15个,余姚市文明村(社区、单位)34个,余姚市庭院整治合格村8个,同时切实抓好村落文化宫建设,实现20个村的村落文化宫全覆盖,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和谐局面不断巩固】
  坚持稳定是第一责任,把社会稳定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大事来抓,以“平安梨洲”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得谐社会,着力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做到平安创建活动全面落实,紧紧围绕“平安梨洲”建设工作目标,使“平安街道”、“平安村(社区、单位)”、“民主法治村”等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全街道共有宁波市民主法治村4个,余姚市民主法治村20个。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牢牢抓住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主线,做好重点部位、重点危险行业监督、对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单位进行每月例查。五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党建水平进一步加强】
  思想政治素养不断提高。街道党委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党建的首要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解放思想再跨越、转变作风再落实”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使党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突出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员干部定期学习制度、党员学习检查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其中明伟村远程教育站点工作获省委组织部好评。
  组织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制度日益完善,班子的执政能力明显增强。同时注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并配备大学生村干部,使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党员发展工作正常推进,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1

《余姚年鉴2011》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1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1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何新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