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1》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802
颗粒名称: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
分类号: F293.33
页数: 2
页码: 235-2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努力强化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 余姚市 投资项目 政府投资

内容

【概况】
  市公共项目建设管理中心(简称市公建中心)成立于2008年7月,负责除城建、交通、水利外500万元以上的非营利性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2010年2月正式运行后,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十三届十次会议和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及“项目突破年”的工作要求,紧紧抓住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建设这一关键性、全局性工作,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和责任意识,围绕打造“工程优质、队伍优秀”的“双优”工程的建设管理目标,精诚团结,努力拼搏,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
  【推进项目建设】
  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继全民健身中心二期工程于2009年11月份完工并向市民开放后,一期工程于2010年6月中旬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其工期比国家规范要求缩短一半还多。建工服务中心工程有序推进,自5月初土建正式施工后,至年底已完成投资1.6亿元,占总投资的35%。四明湖度假村酒店改造提升工程5月23日正式开始实施,至年底已完成投资约7000万元。金融中心工程前期工作有序进行,总平面图已确认,正进行施工图图审和总平面方案、绿化、消防、人防、防雷等方案的审批,桩基施工、桩基监理招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各类民生工程有序开展。通过精心设计施工方案,严格进行进度管理,积极协调各方关系等一系列措施,龙山西麓区块改造工程已于6月中旬全面竣工。其中,余姚博物馆、余姚市名人馆于6月14日分别举行开馆仪式。四明公寓三期及四明公寓四期已于11月中旬全部竣工,即将交付。皇山桥安置地块一期、兵马司路安置地块一期、兵马司路安置地块二期、明珠公寓二期、古路头村安置地块二期、邵巷安置用房三期、丰南公寓二期等7个安置房项目正在按计划施工。白云小区南侧安置地块、原屹东电子安置地块、康山五圣殿安置小区等3个安置房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报批手续。古路头村安置地块三期、北环西路南侧安置地块等2个安置房项目已完成规划方案、扩初设计方案会审及施工图设计;皇山桥安置地块二期及三期2个建设项目已完成规划方案会审。统筹安排其他工程项目,宁波“811”工程已于8月全部完成并交付使用,市房管中心装修工程已于7月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北郊九年制学校、公安局梨洲街道派出所、检察院技术用房、梁弄镇综合服务中心、农机服务中心、消防大队开封站、凤山小学等7个项目正在按计划施工。其中,北郊九年制学校、公安局梨洲街道派出所、检察院技术用房、梁弄镇综合服务中心等4个项目已进入内部装饰阶段,即将竣工验收。此外,公安局车管所、陆埠高级中学、中医院住院楼装修、姚江小学、公安局大楼、消防大队马渚站、浙东银行旧址修缮等7个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对接或招标准备。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积极探索项目管理模式。市公建中心自2月正式运行后,对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在工程科内部进行工程管理人员的合理整合和组合,设立五个项目部,分别负责重点工程建设、安置房建设、其他综合项目建设、设备材料采购、工程预决算等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明确具体工作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管理规范,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效率。
  注重发挥监理单位作用。4月7日召开公建项目监理工作座谈会,针对监理单位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监理人员到位率低、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和主动性缺乏等问题,提出建立公建项目监理准入制、监理人员到岗考勤制、监理合同执行情况考核制等6项针对性措施,以加强和改进公建项目监理工作,进一步发挥工程监理单位对公建项目安全、质量、进度、成本控制中的管理作用。
  不断加强部门协调机制。通过上门主动联系、重大问题集体商量、邀请参加会议等互动方式,进一步加强同发改局、规划局、建设局、财政局、国土局、审计局、供电局、房屋安全鉴定等市级各职能部门和各项目使用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及时了解相关最新投资、建设、招投标等操作规范、规定,积极协助使用单位做好有关前期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积极倡导“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拆迁户着想,努力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进行沟通与协调,在建设资金和建筑规范允许的前提下,尽力完善安置房各项使用功能。
  强化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加强项目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解决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到岗率低的问题,进一步明确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自的职责和权利,形成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合力,共同做好项目建设工作,市公建中心印发《关于对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实施指纹考勤工作的通知》,并自5月10日起对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实施指纹考勤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到岗率的考核,规范项目标后管理,促进工程建设。
  【努力强化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涵盖请销假、议事及会议、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岗位责任制考核、安全保卫、办文、印章使用管理、编外职工聘用管理、预防和惩治腐败、党风廉政建设、廉洁自律、施工现场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工程变更等各方面,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明确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工作衔接与协调,规范项目建设管理的工作程序,为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严格落实责任制考核。围绕“健全内部管理,打造优秀团队”的队伍建设目标,出台《市公建中心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对各科室和岗位承担的工作内容、数量、质量、程序、标准和时限,以及科室和岗位应有的权力和应负的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做到职责相称、责任分明、任务清楚、要求明确、便于操作。定期对岗位责任制履行情况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奖惩的依据,标准、考核、奖惩三位一体,不断强化各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工作人员既有内在压力又有工作动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抓好抓实教育培训。自3月份起,利用阴雨天等不利于工程施工的时间,实施内部教育培训制度,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开展工程业务和规章制度培训。培训由中心外聘专家、中心两位高级工程师及有关科室负责人等主讲,内容涉及工程建设管理技术、工程建设管理法律法规、中心内部管理制度等,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将内部教育培训与岗位责任制考核相结合,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工作清廉的公建队伍。全年共组织各类培训10次,参加培训400余人次,培训效果良好。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1

《余姚年鉴2011》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1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1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