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1》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779
颗粒名称: 财政
分类号: F812.7
页数: 2
页码: 197-1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加大“三农”投入、保障民生支出、加强财政监管、推进和深化财政改革、政府投融资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 余姚市 三农 保障民生

内容

【概况】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5.45亿元、338.39亿元、193.33亿元,分别增长3.2%、13.5%、12.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21.25亿元,增长31.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9.20亿元,增长26.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86亿元,增长19.3%。全年进出口总额66.56亿美元,增长31.7%,其中自营出口49.07亿美元,增长31.8%,实际到位外资3.00亿美元,增长29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9670元和13770元,分别增长10.4%和13.4%。全市一般预算收入82.07亿元,增长13.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4.04亿元,增长12.8%;全市一般预算支出50.55亿元,增长28.8%。财政运行情况良好,收支平衡。
  【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落实上级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经济政策,全年共拨付财政扶持资金3.7亿元。其中工业经济政策补助奖励6076万元,科技政策补助奖励5107万元,外向型经济政策补助奖励3305万元,商贸服务业政策补助奖励3540万元,塑料城政策补助奖励1000万元。实施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软件、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税收优惠和社保费、水利基金等减免政策,共减免各项税费4.2亿元。培植引进税源型企业38家,增加税费5000万元。做好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完成12家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超额完成宁波市下达的指标。贯彻执行国家扩大内需有关政策,拨付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各项补贴5771万元。
  【加大“三农”投入】
  加大涉农投入,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全市财政支农支出7.59亿元。重点用于支持村级集体经济、效益农业、农业产业政策、土地整理、村庄整治、下山移民、农机购置和作业补贴、水利建设等方面。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全市共有25个行政村26个项目列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主要用于村内道路、村落文化设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造等公益事业建设,共计奖补702万元,惠及3.8万农村群众。
  【保障民生支出】
  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民生实事的倾斜力度,确保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2/3以上用于民生项目。全年用于民生支出35.37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农、林、水支出7.24亿元,重点用于姚江干流治理、农房“两改”、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高效生态和现代农业等项目;教育支出9.01亿元,重点用于教师工资、学校基建和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文化支出1.28亿元,重点用于大文化建设和博物馆改造等项目;医疗卫生支出4.04亿元,重点用于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等项目;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7亿元,重点用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农村低保补助、就业和再就业补助等项目;环保支出1.80亿元,重点用于乡镇污水治理、节能减排等项目。在土地出让金收入中支出6434万元,用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以及老小区整治和物业管理等项目。
  【加强财政监管】
  严格执行预算,控制一般性支出。探索服务外包,对各单位网络租赁和维护由余姚市党政信息中心统一招标。做好部门预算公开工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10年全市64个部门预算安排情况,公开各部门人员经费、车辆经费和基本支出等情况,公开数据细化到项级科目。继续将单项补贴额度在10万元以上的财政涉农涉企补贴资金在市财税局外网上进行补前公示,全年累计公示企业724家次、补贴资金1.3亿元。做好项目资金来源审批、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加强会计管理,做好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试点工作,对382名村级代理会计、报账会计、乡镇农经站人员进行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对公共卫生服务、就业培训等10个项目资金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资金按规定使用。对165家社会团体和99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
  【推进和深化财政改革】
  深化部门预算,加强部门预算与绩效评价、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及国库集中支付的衔接,提高预算编制水平。扩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有96个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90%以上的资金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到收款人,减少资金拨付环节和资金沉淀。推进卫星城市体制改革,泗门镇在宁波市首批7个卫星城市中第一个设立和运行金库,并率先实施卫星城市财政体制。
  【政府投融资管理】
  编制全市投融资计划,加强与重点金融机构联系,做好融资服务工作。争取到2.5亿元财政部代理发行的低息地方债券。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注重债务与偿债资产的动态平衡,防范债务风险。做好政府性融资平台公司资产覆盖债务工作。加强财政性调度资金管理,做好投资公司融资担保等工作。做好资产托管中心工作,托管资产的保值增值取得了较好成效,配合市重点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文山路二期改造的拆迁安置工作。
  【国有资产管理】
  设立国资管理中心,增加国资管理力量,贯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及管理业务工作流程,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房屋清理处置工作,收缴空置房屋26处共7000平方米。
  【干部队伍建设】
  开展向全国财政系统先进楷模沈浩、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泗门分局和全局“十佳财税干部”学习活动。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例会,交流创先争优活动、岗位廉政建设、考核机制、纳税服务等情况。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7月份实施一般十部轮岗交流,基层分局、机关科室共有16人参加轮岗交流。加大干部培训力度,8月份在江西财经大学举办为期一周的基层骨干能力素质提高班,各基层分局、稽查局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对新录用(调入)干部进行适岗能力培训。全年累计培训150余人次。完善考核办法,出台新的考核办法。加强廉政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廉政准则》,观看警示教育片,聆听廉政故事报告,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向党员干部发送廉政短信,增强干部廉政意识。召开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和保廉承诺书。从财税职能入手,梳理权力事项,排查廉政风险,加强廉政防范。年度被评为宁波市财税系统党风廉政工作先进集体。开展“创先争优”、“服务效能提速”、民主评议等活动,深入开展“财税服务提升年”活动,优化服务举措,推进全市“项目突破年”、“创新提升年”和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市财税局被评为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市和谐机关、市招商引资优秀服务单位,预算科被评为宁波市财政系统先进集体。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1

《余姚年鉴2011》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1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1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吴铁成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