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家禽孵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4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家禽孵化
分类号: S831.3
页数: 2
页码: 476-4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家禽孵化情况,分别记述了孵化方法、孵化企业等。
关键词: 横河镇 家禽孵化 孵化方法

内容

孵化方法
  镇内孵化家禽原始方法是利用母禽抱孵的生理特性进行自然孵化,这是农村家庭常用的孵化方法。这种自然孵化的方法不需要投资,但生产雏禽少,比如孵化一次,雏鸡10~20羽,雏鹅10羽,只限于零星饲养。人工孵化民国时已广泛采用,是利用人工设备炭火增温的孵化方法,适用于工厂化大批量生产雏禽,这便是哺坊。传统的人工孵化方法有炕孵法、缸孵法和桶孵法等。70年代后使用电孵化器,有平箱孵化法和温室孵化法。孵化设备有孵化器、摊床两部分组成,摊床建在孵化器上方,一般两层,上下层间距为60~80厘米。人工孵化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孵化前半期(1天至10~12天),鸡胚依靠热源(电能)供温孵化,第二阶段为孵化后半期(11~13天至出雏),将胚蛋移到摊床上继续孵化至出雏。上摊床时间掌握:禽蛋孵化期÷2+1天,如鸡11~13天。
  镇内的电孵化器哺坊多采用箱式孵化器。根据禽蛋胚胎发育所需条件不同,分孵化和出雏两部分,统称孵化器。孵化部分是从种蛋入孵至出雏前3~4天胚胎生长发育的场所,称入孵器;出雏部分是胚蛋从出雏前3~4天至出雏结束期间发育的场所,称出雏器。
  生产雏鸡的哺坊多采用箱式孵化器,生产雏鸭的哺坊,箱式孵化器上置二层摊床。
  鹅的孵化仍沿袭自然孵化法,一只母鹅一次孵蛋10~12枚,年产雏鹅30只。
  孵化企业
  龙南公社牧场哺坊地址在横泾河村,时间为1980~1986年。孵化器为慈溪-5000型,仿照市食品公司哺坊孵化器自行设计制造。生产雏禽以鸡为主,雏鸭约占三分之一。孵化器1980年2个,1982年以后4个,容蛋量5000只。年生产雏禽13万只~16万只,产值5万元。生产季节5~8月,时间4个月。
  慈溪市王家畈哺坊 地址在王家畈村,1987年始办,有4个孵化器(萧山-10300型),以后孵化器陆续增加,1998年增加到6个,2000年又增加2个,2002年共10个,容蛋量10300只。孵化品种:雏鸭。年生产能力50万只,2002年创产值40万元。生产季节1~4月、7~9月,时间6个月。2000年将孵化器热源由电能供温改装为锅炉热水供温,可节约电费50%。
  慈溪市金鹰养殖场 地址在相士地村。创办于1984年,是一家专门从事AA种鸡饲养的种禽场。1998年2月为种鸡场业务发展需要办起了哺坊,孵化器为萧山-10440型。1998年孵化器6个,出雏器2个,容蛋量10440只。2001年哺坊改造,又增加孵化器2个,并经技术改造后孵化器内温差从原来的<0.5度下降到<0.1度,大大提高了孵化质量。2002年入孵鸡蛋140万枚,生产AA苗鸡115万只,年产值150万元。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