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老龄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059
颗粒名称: 第五章 老龄工作
分类号: D669.6
页数: 4
页码: 1094-1097
摘要: 本章记述了余姚市老龄工作
关键词: 老年人 工作 余姚市

内容

1992年4月,制定《余姚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随后,建立乡镇、街道老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先后开展创建农村老年人协会规范化建设、城市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建设、农村老龄工作规范化村创建以及老龄工作先进乡镇、街道等评比活动,逐步形成敬老、爱老、养老、惠老风尚。
  2010年,市老龄委被全国老龄委授予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第一节 工作机构及协会
  老龄工作机构
  市老龄工作委员会 1985年8月,成立市老龄问题委员会,由14个单位组成。1990年7月,更名为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市劳动局等18家单位为成员。
  乡镇、街道老龄工作委员会 1988年,所有乡镇全部成立老龄问题委员会。至2010年,全市21个街道、镇、乡和经济开发区均建老龄工作机构,一般由主管党群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配备1~2名老龄工作专(兼)职干部。
  村级老龄工作机构 1986年始,以村、居为单位建老年人协会。1996年,增建村级老龄工作领导小组,由村、社区、居党组织副职干部兼任组长,团、妇、治保调解、老年协会等负责人为成员,开展老龄工作。
  老龄协会
  老年人协会 1985年,泗门镇成立第一个老年人协会。至1989年,村级老年协会发展到320个。1991年,建村级老年人协会700个,居委老年人协会65个,建成率达85.7%。1995年末,全市902个村、居建立老年人协会844个。2003年,所有村全部建立老年人协会。2005年,在牟山镇牟山湖村进行老年协会会员代表会议制度的试点。之后,推行老年人协会民主选举换届制度,每3年1次。
  老年人体育协会 1985年4月,成立县老年人体育协会(简称“老体协”)。1986年10月,举行市首届老年人体育运动会。1996年,有会员1790人。1999年,会员发展到14600人。2010年,全市有300个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协会。
  离退休教育工作协会 1989年9月成立,简称退教协会,乡镇、街道建立分会。至2010年,有退教协会组织39个。
  市老年科技人才协会 2004年成立。2010年,有会员70人,下设综合科普、工业、农业、医教4个专委会,出版《姚江生态经济研究论文集》《科学进食吃出健康》等刊物。
  市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2006年3月9日成立,为省内县(市、区)中首个此类协会。首批成员95名,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卫技人员占60%以上。至2010年,会员发展到146人。
  第二节 服务和设施
  政策惠老
  长寿补贴 1988年1月开始,百岁(周岁)老人享受政府补助金每人每月10元。1995年4月起,提高到25元。1997年1月,提高到100元。2003年1月起,提高到200元。2006年,发放对象扩大到虚岁百岁老人。2007年,提高到300元。
  敬老优待 1991年10月,市政府对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出行坐车、就诊医疗、游览参观等方面提供10项便利、优惠或免费性的优待服务。1995年10月,增设航空、铁路、船务优待服务等内容。2006年,参照省优待老年人规定,明确12项优待内容,对60~69周岁发放绿卡,对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红卡,推行持卡享受省内相应优待服务。
  医疗惠老 1987年,县人民医院等开始设立老干部病房,提供医疗便捷通道。1991年后,医疗优待服务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行。1998年开始,设立家庭病床,为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2003年开始,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每两年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将困难老人纳入弱势群体医疗救助体系,实行跟踪服务和大病统筹、小病优惠机制。2006年,开展“五保”“三无”老人免费白内障复明活动,11位老人实施视力复明治疗。至2010年,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老年人参加医疗保险率达97.9%。
  居家养老 2007年底开始,城区30个社区率先开展居家养老服务。2008年,开始实施政府为社区特殊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当年938位老人享受每人每月120元的政府购买服务。农村26个村开展居家养老试点工作。至2010年底,有92个村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服务覆盖4万名农村居家老人。2008~2010年,共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8家,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家。
  法律维权 1989年初,成立老年法律咨询接待室。1992年,更名为市法律咨询服务中心,聘请9位从事过政法工作的老同志担任法律顾问。1997年,建立市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协调小组。2002年,聘请民邦律师事务所的4位律师为市老龄办的常年法律顾问。2003年3月份开始,建立老年法律咨询领导接待日制度,每月18日为领导接待日。同年市司法法律援助中心设立1600148专线电话,全年为470余位老年人提供涉老律师咨询,为7位老人提供法律援助。
  敬老宣传
  1991年6月,《中国老年报》余姚报道组成立,由25人组成。同年,开辟工作内刊《老龄工作》。2002年4月,开通余姚老龄网,实现互联网敬老宣传。2006~2010年,市老龄委每2年评选1次“孝亲敬老之星”和敬老先进单位。
  敬老活动
  政府敬老 1988年10月,召开第一次老人节庆祝大会。此后,每逢老人节、春节,年年走访慰问。1998年,开展特困老人助养工作,786位老人得到长期助养或一次性助养。2002年起,确定每年春节期间,对百名生活困难的老劳动模范、老村干部、老复退伤残军人及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长期重病老人及特殊情况下生活困难尚未得到救助的老人,发放每人500元救助金。2010年,开展首个“敬老月”活动。
  社会敬老 1997年开始,在70周岁以上老年人和特困老年人中开展“夏查冬访”工作。2005年始,凤山街道及子陵等社区通过“五彩丝带”“爱心联系卡”活动,以结对助老、认亲养老、空巢老人帮扶行动等形式,给弱势老年群体以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和困难救济。到2010年,400家企业与村结对,参与敬老办实事活动。
  活动设施
  市老年活动中心 1987年5月30日,余姚镇第一座老年活动室正式落成,定名“舒乐斋”,占地100平方米。1990年8月,建立市老年活动中心。2002年10月,投资398万元把原龙山小学校舍改建为市老年(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78平方米,集活动、娱乐、健身、教育、医疗等功能于一体,内设14个功能活动室,年参与活动达10万人次。
  基层老年活动室 1999年,有老年活动室380个,建筑面积20055平方米。至2010年,有老年活动室636个,建筑面积达到21.7万平方米。村村都建有老年活动室,部分村还向片、自然村延伸,方便老年人活动。
  老年电大余姚分校 1998年,成立老年电大教学点。2003年,成立省老年电视大学余姚分校,设立9个教学点、1个直属班,当年入学1791人次。2004年春季入学4306人次,占老年人数的3.5%,居宁波首位。老年电大每年春、秋两期开学,设老年保健、营养学等课程,并开展电视远程教育。各地还结合老年人的兴趣活动开辟第二课堂,定期表彰先进教学点和优秀辅导员。至2010年,已建立26个教学点、141个教学班。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