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学术文献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945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学术文献研究
分类号: G256
页数: 2
页码: 975-977
摘要: 本章记述了余姚市学术文献研究,包括了重大学术活动、主要研究项目和成果等。
关键词: 余姚市 学术 文献研究

内容

1988~2010年,持续开展余姚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物和文献的挖掘与研究。共举办各类国际性学术研究会9次,并开展一系列学术课题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编撰出版的重要学术专著有30种,发表学术论文、专业报告100篇。
  第一节 重大学术活动
  王阳明学术思想研讨活动
  王阳明国际学术讨论会 1989年4月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和余姚市政府在余姚共同举办,日本九州大学名誉教授冈田武彦率40人的日本代表团出席,还有时任国际中国哲学会副会长、夏威夷大学教授郑学礼等国内外学者40人与会。会议收到论文20篇。
  王阳明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 2007年4月在余姚召开。会议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的71名学者参加会议,收到论文60篇。研讨会的主题有王阳明的生活世界、王阳明思想、阳明后学等,会后论文集结出版。
  黄宗羲学术思想研讨活动
  纪念黄宗羲逝世30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5年10月在余姚召开。会议由省社会科学院、宁波师范学院、余姚市政协联合举办。60名与会学者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安徽、浙江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美国,其中有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昌淦和张立文等著名学者。会议收到专著6种,论文35篇。
  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6年4月在余姚召开。会议由省社会科学院和市政府联合主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向大会发来贺信。来自中国大陆、美国、俄罗斯、日本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的60名学者与会,其中有俄罗斯布罗夫教授、美国成中英教授、日本难波征男教授、韩国崔在穆教授等著名学者。会议收到论文66篇,着重探讨黄宗羲民本思想的渊源、内涵、性质、哲学基础、历史作用及其现代意义和价值。同年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从民本走向民主》会议论文集。
  纪念黄宗羲诞辰400周年学术论坛2010年9月在余姚召开。论坛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单位主办。来自宁波、绍兴等地的学者50人参加论坛,收到论文30篇,编印《纪念黄宗羲诞辰400周年学术论坛文集》。
  朱舜水学术思想研讨活动
  中日舜水学学术研讨会 1995年10月,为纪念朱舜水诞辰395周年,由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上海市松江县、余姚市、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及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松江、余姚两地联合召开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等专家和以九州大学町田三郎教授为首的日方代表10名及柳川市市政府代表2名出席研讨活动。会议收到论文29篇。199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会议论文集《中日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朱舜水研究》。
  纪念朱舜水诞辰400周年学术研讨会 2000年11月由复旦大学哲学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市政府在复旦大学和余姚市联合举办。会议收到论文18篇。200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会议论文集《朱舜水和日本文化》。
  中日舜水学研讨会 2008年11月在余姚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市政府、日本常陆太田市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大陆、日本和香港地区的近50名学者参加,收到论文31篇。2009年,会议论文结集出版。
  河姆渡文化研讨活动
  中国·河姆渡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4年4月,由省文物局、宁波市人民政府和余姚市人民政府主办。会议在余姚召开。与会代表共77人,其中日本代表8人,严文明、石兴邦、史树青、佐藤洋一郎、藤原宏志等著名专家出席会议,收到论文26篇。1998年,由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会议论文集《河姆渡文化研究》。
  田螺山遗址学术研讨座谈会 2007年6月,由市政府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会议在余姚召开。张忠培、严文明、王巍、赵辉等14位专家出席会议,确认田螺山遗址具有河姆渡遗址同等价值,提出利用多学科参与考古,更加细致深入地研究河姆渡文化的工作方法。发言内容刊发于《中国文物报》2007年8月3日第三版《河姆渡文化新篇章——田螺山遗址》。
  国际遗址博物馆馆长河姆渡峰会 2009年5月,由中国博物馆学会、省文物局、市政府主办。会议作为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主要部分在余姚召开。与会代表共80人,张柏、鲍贤伦、安来顺、阿马尔·加拉、尼尔·希波尔曼等出席会议,形成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余姚共识”,收到论文62篇,同年收入于宁波出版社出版的《史前研究2009》。
  第二节 主要研究项目和成果
  合作研究河姆渡文化项目
  1993~2008年,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与多家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合作,进行一系列课题研究活动。1993年和1994年,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佐贺大学合作进行“河姆渡遗址古水稻田调查”,发现河姆渡遗址核心区西北部区域为古稻田区,而广阔的北部则为古湖沼区。2005年,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联合进行浙江省农科院“古水稻土与现代水稻土质量比较研究”项目,发现河姆渡遗址第三、四文化层各保存有古稻田土。2006~2007年,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合作进行浙江省科技厅项目“会展业虚拟现实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示范”研究,应用于藏品数据库建设和考古发掘现场数据记录及产品信息记录和展示。2006~2008年,与宁波大学合作,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行“全新世环境变迁对河姆渡文化演化的影响”项目研究,并被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确认多次海侵直接影响河姆渡文化的演变。2005~2008年,与北京大学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进行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田螺山遗址自然遗存的综合研究”,日本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也参与该项目,深入研究河姆渡古人的食物结构、聚落形态、稻作农业水平及人与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等等。
  姚江文化丛书
  2006年,市委、市政府决定编辑出版《姚江文化丛书》,共计26册。至2010年,累计出版17册,分别为《姚江文化史》《姚剧剧作选》《名城名贤研究文选》《姚江的分量》《姚江民间故事》《姚江诗脉》《姚江名人(古代编)》《姚江田野考古》《姚江书画》《姚江名人(近现代编)》《姚江典藏古代文物》《姚江特产》《姚江戏曲》《姚江传统建筑》《姚江山水风光》《姚江宗教》《姚江望族》。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