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94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分类号: G26
页数: 2
页码: 975-977
摘要: 本节记述了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了政策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推介式保护等。
关键词: 余姚市 文物保护 博物馆

内容

政策性保护
  2007年始,对列入各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及相关的传承基地、传承人进行政策扶持。其中,列入余姚市级名录的保护项目补助5000元,列入宁波级名录的补助1万元,列入省级名录的奖励2万元,列入国家级名录的奖励3万元,并对一些重点项目进行持续性补助。与之配套,代表性传承人每年补助500~5000元,传承基地补助3000~20000元,乡镇财政再给予配套补助,全市每年拨付的专项补助和奖励在40万元左右。同时,健全申报机制,以市、乡镇、传承基地、传承人4级联动和专家评议的方法,自2006年始,每两年一次开展非遗项目申报。
  生产性保护
  陆埠豆酥糖、朗霞豆浆、来宝香干、梁弄大糕、牟山状元糕、瀑布仙茗等制作技艺列入非遗名录后,市政府组织这些项目参加2007年余姚市金秋美食节、2010年市首届农博会等活动;陆埠佛雕、大隐石雕、余姚草编、四明山竹编等项目在申报后,也在市政府帮助下拓宽外贸渠道。
  推介式保护
  主要以展示展演为平台,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姚剧在省历届戏剧节和北京、上海举办的赛事中屡次获奖,还数次到日本及香港、台湾等地演出。余姚微雕作品数次送往美国、日本及台湾等地展示。余姚风筝参加全国比赛屡获好名次。余姚武术参加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和国际武术比赛,每次都获大奖。泗门木偶摔跤于2010年5月参加上海世博会演出,获省传统表演艺术最佳表演奖和优秀传承奖。余姚土布制作在省内多种大型博览会上频频亮相。此外,犴舞、车子灯、一人戏班、黄鳝舞、采莲船、河姆渡器乐等表现项目,余姚剪纸、粉塑等造型项目,泗门元宵灯会、谢氏祭祀等民俗项目,每年都在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节庆日中进行展演。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