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头渡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唯一号: 111935020220001006
作品名称: 大港头渡
文件路径: 1119/01/object/PDF/111910020220000016/001
起始页: 0312.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U656.1
主题词: 渡口

作品简介

大港头渡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宝定村吕宗志捐田,以给渡口、渡船维修及渡工费用。吕宗志捐田亩册载册字六百号六百十四号、六百十五号、六百十八号、一千一百十九号、一千一百二十三号、一千一百二十四号、一千一百二十六号,以上八项计额田一十亩二分五厘一毫四丝二忽。嘉庆间,河边村叶大满、小山村吕和韶等捐造渡船三条。民国《丽水县志》载:“大港头渡在县南五十五里。民国六年,由南乡捐造义渡一只,以免市日交通之阻滞。小山吕翊西、江起章捐置河边金庄田十一石。十三年,高鹏募置田租二十余石,补助吕叶雨船渡费,并于渡头建造渡夫屋两间。夜渡,先是,南乡吕和韶之子荣怀于咸丰五年以斯渡之卜昼,未能卜夜,行者病焉。因改篷船,使吕叶二船渡夫,分日输宿,名为济川夜渡。现燃灯以照夜行,并捐置河边金庄等处田十亩九分九厘六毫。”1980年以后,改人力渡船为机动渡船。1988年冬,国家有关单位资助39000元,当地群众集资4000元,建成一座宽5米,长93米的石砌水泥混凝土路面新码头,可通拖拉机。新码头前沿水深1.5米,可供船舶装卸作业。码头下侧水面宽广,水流平稳,是停靠船排的天然港埠。现有机动渡船3艘可渡运汽车、摩托车等。现有机动船2艘可载人及兼渡运拖拉机,日均渡量为1000人次。大港头渡口已50年安全渡运无事故。2005年起,开始建设古堰画乡旅游航站。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