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渡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唯一号: 111935020220001005
作品名称: 保定渡
文件路径: 1119/01/object/PDF/111910020220000016/001
起始页: 0311.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U656.1
主题词: 渡口

作品简介

保定渡古称“宝定渡”,清时曾名“六和渡”,为“六邑要津”,在丽水城西南水路26千米,紧靠松阴溪出口处,和大港头镇隔溪相望。民国7年(1918),保定人高鹏捐田租20石并另造船设夜渡,同大港头渡相呼应。过去,保定村前因堰头坝水冲刷形成一大河沟而设渡。民国《丽水县志》载:“六和渡,在县西五十里保定,为六邑要津,故名。旧名宝定渡,有木桥惟大水时用船。光绪初,改建石桥,不久旋圮,嗣后专用渡船。武举郑国樟捐洪塘西田租四石。光绪季年,里人吕调阳等募捐置田租十余石,吕亭云妻魏氏捐堰塘田租五石,以为渡夫及造船经费。民国7年(1918),高鹏以夜间无人值渡,妨碍交通,独捐玉溪等处田二十余石,设立夜渡,并另造夜船以便渡夫住宿。过渡为六和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沟逐渐淤积, 几可涉足过水,而建造简易过水路面,渡废。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