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图书馆
嘉兴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嘉兴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卷六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光绪]嘉興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
古籍
唯一号:
110520020210003676
颗粒名称:
卷六十
分类号:
K29
页数:
47
页码:
一 - 九十二
摘要:
卷六十,由许瑶光修,收录于光绪嘉兴府志。
关键词:
地方志
地方史
内容
嘉興府知府善化許瑤光重輯
列傳
石門縣
宋
沈晦字元用其先錢塘人翰林學士遘之孫徙居邑市中
漕司首選宣和初舉進士第一除校書遷著作佐郞金
人攻汴從肅王樞出質後得還遂爲給事中高宗卽位
攺集英殿修撰知筠州二年除中書舍人不果召出知
平江乞以建康太平池鄂鎭江五郡兵連衡守江與韓
世忠犄角敵必不敢渡募敢戰士練習期年京口可成
強藩趙鼎稱其激昻與世忠左不用尋提舉洞霄宮起
爲廣西經略兼知靜江府先是南州蠻酋莫公晟歸朝
遁去旁結諸洞蠻歲出爲邊患晦選老將羅統戍邊招
誘諸蠻諭以威信詣府請降治績著聞進徽猷閣直學
士召赴行在除知衢州攺鄆州提舉太平興國宮卒至元
志參柳志
崇德洪志
莫琮字叔方本仁和人大觀中三舍法行琮以貢入京師
復兩預薦書屢陞優舍建炎初避地是邑因家焉晚以
特科厯四明三山幕官内行端飭質直近古子五人元
忠若晦似之若沖若拙俱進士時比燕山五竇至元志參柳志
莫元忠字子直乾道壬辰進士主厯陽簿丞懷甯攺知義
烏縣歲歉捐俸賑民通判德安府兩攝郡事跡捕強宼
寘首惡于法民賴以安郡罹兵火後學校陊廢元忠撙
浮費新之守景陵以敎養爲先邑庠庖廥淡薄設官田
爲養士費士民德之文温雅有古致柳志參崇德洪志
莫若晦字子明舉進士宰滁之淸流厯江東帥幕平江判
除守宜春始至承積蠧每事撙節盡蠲四邑㝛逋數萬
緡以寬民力朞年郡計稍紓新黌舍括閒田葺貢闈築
城堞修浮橋百廢具舉役不吿勞郡罹火亟捐公帑賑
貸擢工部郞中繼奉祠除知徽州攺嚴州有虎患若晦
修刑政示恩信于民虎患頓息會大潦百方拯救全活
甚衆轉湖廣南𢈔提舉除知毘陵不赴終于家崇德洪志
莫若沖字子謙湻熙乙未進士授湖之安吉尉調毘陵敎
官攺知安吉縣以平允稱補知吳江撫字尤有聲厯閩
漕元幕除登聞檢院司農簿輪奏對宜預蓄人才足財
用練軍旅葢用事者將開邊故寓規戒之意遷知岳州
始至卽辨疑獄稱神明屬州荐饑羣盜蜂起若沖督捕
竄其首惡時發廩賑之境内帖然知全州峒宼披猖漕
司檄解軍糧州處湘源壤高易涸客舟畏裝糧不至遂
發官帑造舟搬運率先諸郡明年靖江暴水民賴以濟
除大理丞尋丐外除知永州不赴奉祠歸有語溪集行
世柳志參趙圖記
趙汝能字公舉系出濮邸登紹興進士知泰之海陵歲歉
民饑嘯聚爲亂人情洶洶汝能曰是非巡尉可辦卽部
勒弓手土兵東裝跨鞍嚴號令設方略直前當之擒捕
百餘人其黨潰散罪渠魁餘悉末減連倅舒蘄諸司多
以滯訟委之剖折簡明稱平允知鬱林州首興學校士
風丕變郡曩爲巨宼根穴掠數州金寶聚焉官軍迫之
盡藏于沼僚吏或獻發沼之策汝能頷之曰鍾離意以
爲如何曁歸行李如始至調守全州厯浙西沿海議幕
官朝請大夫詩文淸醇有體自號雲谷道人柳志
莫抃字慶叔龍興間登進士第主撫州金谿簿厯舒州錄
參知興國軍大冶縣通判郢州朝士薦補内職抃性恬
退請郡得守臨河旋丐祠歸自號知足居士病革自誌
其墓子澤紹興進士仕至刑部尚書至至志參柳志
徐浚字明道力學能文紹興甲戌進士任德淸尉繼分敎
永嘉講貫經旨厭服士心攺知烏程縣通判廬州俱有
惠政子逢遠皆進士逢字吉甫初任邵武户曹監司辛
棄疾按行問郡利病應答如響辟爲檢法攺知武康通
判隆興知常德府一以教化爲本羣羌畏服不復侵擾
徐綱字晞顏在太學時柄國政者主和議綱率同志疏上
六事有決策親征及諸誤國姦臣之語皆諸大臣所不
敢言者人爲危之乾道中第進士厯漢陽敎官淮西總
幕更令江陰旱饑流移四集綱條畫利害請臺郡發廪
分場便糴入除提轄文思院先是綱著史論百篇及邊
防兵政十六事匭進沮於不樂者至是發藁益以樵歌
八事載進給舍合詞稱賞又以不事私請寢不報力丐
祠添倅湖州淮東議幕尋奉祠歸綱存心誠敬以淸苦
勵操雅志泉石吟咏適情自號桐鄉居士因名所著詩
集子龜年逢年皆進士以上柳志
徐龜年字朋老案至元志作翔甫弱冠登湻熙丁未進士知江甯
縣專務德化歲饑甚制帥黄文昌委以荒政龜年躬先
阡陌家賑人給全活者衆嘉定間知肇慶府陛辭論君
德之要在剛明上悅治郡淸淨除監察御史抗疏言别
邪正愼名器因病求去除直華文閣知温州攺徽州力
請祠歸優遊吟咏有澹軒文集十卷至元志參柳志
江珪字伯持本嚴陵人父邈吏部侍郞紹興中奉祠寓檇
李珪與弟璆璧尋居語溪以父恩知六合縣字凋瘵有
恩通判瓊州撫御羣黎安靜無擾移知梧州夏潦江暴
漲民廬漂蕩珪拯溺賑饑所活甚衆長子乙祖自棘丞
出守天台奉祠歸嚴陵諸子居語溪
江璆字鳴玉風度凝遠屢計偕不第紹興間與金議和未
堅人難其行慨然充使而往顯仁后囘鑾錄功補左階
厯州縣有聲除大理司直出知饒州妖人孫牧左道惑
衆繩之以法被旨褒嘉除直祕閣提點諸路坑冶鑄錢
凡地產登耗冶鑄利病悉究源委盡掃積弊攺知辰州
移守漢東武溪所至以循良稱以上柳志
蔡開字子明湻煕辛丑進士宰德淸値軍興征調縣爲不
擾遷太博添倅平江旋知邵武郡山多田少歲入不足
支歲出例輸官租一石帶糴四斗官求贏民益困開俾
民自用槪糴價視時低昻白于朝爲定式盡杜増收之
害未幾除武昌漕司時有點軍營田議屬開區畫一日
而畢盡革冒名之弊鉤考在軍營田隸于上歲得穀數
十萬斛田則許汰兵佃爲已業軍皆感悅攺漕江西屬
郡旱歉捐漕計以濟所活不勝計卒于官有畏齋集十
卷子詧司農寺簿崇德洪志
蔡闢字子正博通諸經入太學以直諒有聲號太學御史
舉進士除敎海陵諸名公合詞薦之嘉定三年除太學
正遷博士同知高郵軍威惠兼著會兄開卒力丐祠歸
治葬踰歲入丞太常兼兵部郞未幾除監察御史彈擊
不避仇怨首論今日之弊無如郡縣裒歛以困民生將
帥掊剋以虧兵力又乞風厲士大夫以義命爲主則爵
祿不足以累心且欲收用善類以強本朝除太常少卿
旋奉祠歸繼知常德持江東憲節聲績愈聞寧宗嗣服
召拜國子祭酒卒于官子謨知瑞州譽知高郵柳志參崇德洪
志
徐逢年字耕老弱冠舉胄監登開禧進士分敎江陰嚴課
試風厲士習賞識郡庠蔣重珍趙發後成進士時逢年
守官京局皆執門生禮時論多之攺知於潛縣以親嫌
去官知宣城添倅信州歲饑請弛遏糴禁民賴以蘇旋
丐祠歸
陳之經字仲綸開禧乙丑進士分敎德安値邊事戒嚴萃
士友講兵機習射萟丙寅冬宼自襄隨入守貳以戍兵
單弱俾奉檄求援與武士三人缒城而出宼追幾及至
鄂渚泣吿宣司遣孫鐸二千人駐陽臺弗進之經倍道
星馳達行在所𤁋懇得兵符調江池孟思齊等往會諸
軍力戰宼兵屢剉遁去宣司就辟充屬陳攻守得失軍
政繆戾數十事時論韙之以上柳志
陳之綱字仲宏與弟之純之經各擅一經入太學登湻熙
進士慶元初令泰之海陵政先惠愛聽訟明敏民頌廉
平縣有捍海堰緜亘數十里天聖間范文正公任西溪
鹽監日所築至是隄址頽闕潮汐衝突浸害農畞之綱
請于郡修治弗憚寒暑躬董其役視昔堅壯民賴之攺
知仁和縣卒崇德洪志
陳之純字仲誠舉鄉書登進士乙科紹興間詔求直言進
資時樸議二十篇一時韙其忠讜邑令奚士達延致師
席講說考校學者幸私淑之任江東漕屬當路交剡其
才攺知臨安縣首崇風化催科聽訟悉有成規不擾而
治柳志
錢文字文叔吳越王裔紹興中試詞賦兼經入太學乾道
乙丑進士尉當塗捕私販茶十數輩法當請諸朝以進
秩力辭不願爲已功乞寬其罪二千石奇之令靑田以
最聞知萬載縣威惠並著人稱神明入淮西機幕趙忠
定雅知之力薦于上會忠定去國除知循州首興學校
愷悌宜民卒年六十五爲人色温氣和廉而好義居不
蔽風雨田不給饘粥殁祀鄉賢崇德洪志
陸埈字子高高郵人建炎初與兄塤徙崇德登紹熙元年
進士敎滁陽入浙漕幕厯祕書郞倅和州議散武定軍
諸州皆安堵攝守濠州時宼猖獗埈開示大信以收入
心散卒聞埈至受廛者數千乃悉簡爲勁兵攺知和州
養士厲俗修囷倉浚河湟坐免歸年饑與同志爲粥食
饑民餘萬人卒年六十二漫塘劉宰誌其墓有益齋集
檇李詩繫參
兩浙名賢錄
方誠字尚敬崇甯進士官祕書監丞從建安南渡家于崇
德子似朝奉大夫孫篤提刑並以文學經濟著聞于時
吳
志
陳舜舉字元凱紹熙癸丑進士令海門開禧間有宼警集
民兵校藝合法嘉定丙子知潯州首興學宮重敎養淸
靜化民民以無擾旁郡峒宼竊發稱舜舉爲淸太守戒
勿犯境邦人德之祠干學宮攺知宜州時蠻民梗化聞
風皆乞降宜民祠祝如潯除藤州守垂赴而卒柳志
沈木字子謙第進士宰石城汀宼猖獗諜知邑豪熊子開
等爲宼鄉導巡尉司妄指同姓者捕之木察其非是破
械與約使捕子開等邑境遂安守眞定民有以田多賦
少吿訐其仇者木謂東西無經界冒占者衆不可勝詰
亟懲遣之經制司議籍民所占官田爲屯可以富國委
州根括株連六七百家木曰此事行則變生矣亟以前
牘上之事遂寢邊民大悅劉志
輔廣字漢卿其先慶源人父逵流寓崇德生廣少讀周程
諸書默契于心從東萊呂祖謙遊益大奮發東萊没執
弟子禮于朱文公門深愛重之慶元初僞禁興學者解
散廣獨不爲動旣別書問講學不絕嘉定更化用事者
始以衛道薦廣入仕力辭止食祠祿上書政府甚剴切
後二十年眞西山謂其所論是非成敗無一語不驗歸
隱語溪以著書爲已任有易書詩春秋禮記註釋大學
論語孟子中庸問答通鑑說師訓編日新錄雜著稾藏
于家扁其堂曰傳貽葢傳之先儒以貽後學也邑大夫
爲建傳貽書院子大章舉進士至元志參柳志崇德洪志
趙汝愚字子直漢王元佐後祖不求父善應本餘千人自
開封避地崇德生汝愚于洲錢乾道丙戌廷對第一厯
給事中封駁無所避權吏部侍郞論斥知閤王抃以集
英殿帥福建陛辭言吳氏四世專蜀兵非國家之利請
以漸抑之進直學士知成都府諸羌爲邊患汝愚以計
分其勢孝宗謂其文武才召還光宗受禪爲吏部尚書
光宗疾不朝重華宮往復規諫上悟詣北內尋知樞密
院事孝宗崩憲聖太后垂簾汝愚率同列再拜奏上疾
未能執喪臣等乞立皇子嘉王爲太子以繫人心憲聖
稱善乃命寧宗嗣位汝愚爲右丞相韓侂胄出入宮掖
用事欲逐汝愚誣以謀危社稷汝愚出浙江亭待罪以
大學士提舉洞霄宮國子祭酒李祥言去歲國遭大戚
中外洶洶軍民皆將爲亂兩宮隔絕國喪無主汝愚不
避殞身滅族之禍翊陛下以登九五勳勞著干社稷精
忠貫于天地乃卒受黯黮而去天下後世其謂之何博
士楊簡亦以爲言李沐劾祥簡罷之太府丞呂祖儉亦
上書訴汝愚之忠詔祖儉朋比〓上送韶州安置太學
生楊宏中等伏闕言當國家多難汝愚位樞府本兵柄
指揮操縱何向不可不以此時爲利今上下安恬乃獨
有異志乎書上悉送五百里外羈管侂胄忌汝愚益深
謂不重貶人言不巳責甯遠軍節度副使永州安置汝
愚怡然就道至衡州病作爲守臣錢鍪所窘暴薨天下
聞而寃之汝愚學務有用所著詩文十五卷太祖實錄
舉要若干卷類宋朝諸臣奏議三百卷侂胃誅復元官
賜謚忠定贈太師追封沂國公理宗詔配享甯宗廟追
封福王進封周王子九人長崇憲字履常湻熙進士知
靖江府有惠政宋史本傳參柳志
陳炳字宜之乾道中主崇德簿攺令上虞縣有西溪湖瀦
水利及三鄉中廢爲田紹興初張參政綱帥越嘗浚湖
刻石爲記歲久豪右復據夏大旱民持綱所刻石請復
湖豪右撓阻之炳奮曰令甯以罪謫去必不忍畏避強
禦委棄三鄉民命也卒浚復之百姓歌曰前復湖張參
政後復湖陳縣令與我衣食全我命歲登借官錢廣糴
以爲先備荒則勸分賑散全活甚衆侍從交薦提轄文
思院卒于官有退庵文集十五卷趙圖記
陳塏字子爽厯京湖制置使知德安隆興等府遷大理卿
以政最詔特轉秩塏奏乞以廉恥名義轉移世道砥礪
士大夫又言從官倣古入侍出藩制爲諸路憲漕假之
使名以別庶官竟以言罷未幾進集英殿修撰知太平
州請蠲放諸郡災傷加户部侍郞淮東總領尋領江淮
茶鹽發公帑代三縣輸折絲帛錢五十餘萬作浮淮書
堂以教淮士其功尤偉終端明殿學士諡淸毅塏喜薦
士屢厯麾節軍民愛戴有讀鑑隨筆可齋部稿子鑄寶
慶間進士官都承旨至元志參柳志
張琥字子嚴汝昌孫嘉定進士授於潛尉有聲繼宰鹽官
仁和寬平簡易以敎養爲先厯權吏部郞守台州再守
饒州所至多惠政終朝議大夫崇德開國男至元志參崇德洪志
陸德輿字載之由童子科舉嘉定進士有文名敎授春官
敕賜田三千頃厯兩浙知貢舉官吏部尚書卒贈嘉興
縣開國侯弟文輿通經史仕至按察司判官宋亡隱居
不仕大淸一統志參至元志
衛富益華亭衛淇裔識見高遠不爲章句之學嘗負笈往
從金履祥學深探易理金卒復受業于許白雲白雲重
其器識以友處之聞宋亡于崖山日夜悲泣設壇祭文
天祥陸秀夫張世傑詞極哀慘遂決意不仕隱居敎授
創白社書院于石人經會布衣友賦詩講道縉紳不得
就列至大間有司欲薦聞不就隱湖之金葢山著四書
考證性理集義易經集說讀史纂要耕讀怡情等錄絕
口不言世務不履城市遘疾取所著書集悉焚之曰吾
志晦蹟焉用名世卒年九十六門人私謚曰正節先生
浙江
通志
元
張伯湻字師道與内弟趙孟頫人品相望九歲舉童子科
以父琥授淮陰尉揚州司户參軍尋舉咸湻進士監臨
安衛都稅院擢觀察推官除太學錄至元中世祖遣程
文海訪求江南人才伯湻與孟頫並被薦明年入見世
祖問冗官風憲鹽筴楮帛皆當時大議對悉稱旨授翰
林院直學士詔命皆出其手同修國史攺慶元路總管
府治中拜侍讀學士卒謚文穆有養䝉文集十卷虞集
爲之序元史本傳
俞鎭字伯貞幼承父天民訓講朱輔之學長受業于鄧文
原通五經尤精于易爲文本經義延祐閒鄉舉第一由
華亭敎授厯典湖廣江西江浙文衡官至建德路知事
以文學顯於世得其指授者悉爲聞人嘗榜齋居曰學
易門人稱學易先生著修詞稿二十二卷行世弟鈞領
鄉舉主龍游簿浙江通志參袁志
張采字景亮伯湻子河東宣慰副使持正守法剖決疑獄
稱神明厯吳江知州弟杲字景正京學錄軌範肅然士
風振起子炯字元明武康縣丞築渠堰禦水患民賴其
功終湖州知府炳字元暉烏程縣丞稱循良柳志參袁志吳志
沈兼善字達卿至正間任昌化縣主簿蒞事明敏參政董
摶霄敗蘄黄宼於昱嶺關兼善多協贊焉及宼平撫綏
有道民深德之浙江通志
明
鮑恂字仲孚元至正中以薦授温州路學正尋召入翰林
不就洪武四年初科舉取士召爲同考官試已辭去十
五年禮部主事劉庸舉恂明經老儒達於治體可備顧
問召至京師時年八十餘上命爲文華殿大學士輔導
東宮恂固辭上諭之曰以卿年高故授此職不久當從
卿志恂復固辭翊日放歸恂受易于臨川吳澄得其所
傳著易傳大義及西溪漫稿行世學者稱西溪先生明史
參分省
人物考
方良洪武初應召入京太祖問治安策條對累數千言悉
稱旨意除太和縣令釐正風俗賑恤窮民以治行聞内
擢不赴卒吳志
富好禮洪武初以鄉貢爲順慶府同知創街衢置坊巷户
口田糧悉賴經理遷知保甯府不赴歸嘉興湯志參嘉禾徵獻錄
朱逢吉字以貞洪武中以賢才薦知甯津縣有德政擢湖
廣按察司僉事入爲大理寺丞永樂間與修高廟實錄
陞僉都御史卒逢吉淸介囊無遺錢長于文學著有牧
民心鑑童子習及文集四卷嘉禾徵獻錄
貝瓊字廷琚性坦率篤志好學博通經史百家言師同邑
黄次山會稽楊廉夫元季隱居敎授生徒甚衆年四十
八始領鄉薦張士誠屢辟不就洪武初舉明經詔預修
元史壬子出校浙江鄉試史成受賜歸六年以儒士舉
除國子助敎瓊嘗慨古學不作爲大韶賦以見志宋濂
爲司業建議立四學並祀舜禹湯文爲先聖太祖旣絀
其說瓊復爲釋奠解駁之識者多是瓊議九年攺官中
都國子監敎勳臣子弟瓊學行素優將校武臣皆知禮
重十一年致仕卒著有淸江集四十卷子五〓䎘翔以
人才舉世其家學明史參嘉禾徵獻錄
程本立字原道少有大志讀書不事章句聞金華朱克修
得考亭之傳于許謙往從之遊洪武初舉明經秀才除
秦府引禮舍人補周府禮官進長史從王入覲被累謫
雲南馬龍他郞甸長官司吏目留家大梁從一僕赴任
會所部爲逆本立單騎入諭順逆利害衆感悅歸附是
冬復變西平侯沐英布政司張紞屬本立行縣典兵事
且撫且禦本立不避艱險山行野㝛自楚雄姚安抵大
理永昌鶴慶麗江往來綏輯軍民以安三十一年奏計
入京徵入翰林預修太祖實錄遷右僉都御史建文三
年坐失陪祀攺江西按察副使未行聞靖難兵入京自
縊死所著有㢲隱集福王時贈太常卿謚忠介乾隆四
十二年
賜謚節愍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參大淸一統志明史本傳
方旭洪武時薦授長汀知縣鋤梗噓弱吏民悅服歲饑窮
民嘯聚劫掠御史議發兵征剿旭力爭止之開倉賑給
諭以大義衆遂引散居官六載民愛之如父母旋以疾
免歸父老涕泣遮道送之吳志
鄭楚瞻洪武中由學行薦厯官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以持
重稱崇德靳志
徐奇字仲偉洪武巳卯舉人永樂初拜監察御史執法不
避權勢時有國府不法奇察以聞陞交趾按察副使攺
陜西懲姦豪决疑獄民頌神明引疾歸後西陲患盜復
起爲陜西副使尋轉參政秦民莫不愛戴致仕歸卒崇高
靳志參嘉
禾徵獻錄
馬繼祖字紹先洪武癸酉舉人授巴縣敎諭永樂初上封
事稱旨遷知巴縣攺全椒未赴以賢能被徵巴民疏請
留之不獲尋擢睢州通判寬鹽禁恤郵丁尢有惠于民
吿歸卒劉志參崇德靳志
姚文字敏學永樂乙未進士選庶吉士攺禮部主事營建
北京采木川蜀差蒞馬湖府措置有方略調行在户曹
凡天下漕運米粟及内郡所輸糧草悉屬督運請託不
行宣德中罷調六曹官獨留文主文選事九年陞稽勳
郞中時朝廷重郡守之選以兵部侍郞柴車薦出知慶
遠府猺獞襍處文待以恩信修建山谷書院懷遠橋民
爭趨役移守袁州嚴威廉正民不敢欺復先賢遺蹟橋
梁壇遺靡廢不舉將代百姓詣闕請留詔賜以三品服
俸仍聽守袁卒于官父老皆會哭于庭如喪父母文刻
勵操行敭厯中外幾四十年一介不妄取在户曹時有
饋生魚而去者文歸亟追還之不及乃懸諸壁以待其
腐柳志參嘉禾徵獻錄
蔡新字日新永樂癸卯舉人以報父仇繫獄十三年其僕
阿小訴于朝得釋除知慈利縣地雜猺苗難治新以威
信服之境有虎患新禱于城隍往捕一夕虎遁去攺臨
淄有豪猾郭智張勝于翱者結黨撓政新寘之法吏民
頌之劉志參嘉禾徵獻錄
陳禮字文則洪武已卯舉人永樂初入太學上考授户科
給事中交阯犯順奉命征之縛渠魁平其餘黨奏凱還
道卒子謨于萬里外親負骨歸正統中以鄉貢知福安
縣遷刑部主事
陸竤字廣文父榮祖避居石門鎭竤少負氣節好騎射習
孫吳兵法洪武初舉于鄉爲百户累進指揮僉事後官
至懷遠將軍弟端字正文剛毅沈勇洪武間輸運京師
溺于江尸逆流而還容色不變鄉人立祠祀之
孫敬叔一作敬冲歲貢生永樂中知修武縣邑以豪強兼并訐
訟不休敬叔勸農弭訟民戴之薦授景州同知地近輦
轂頗爲中人所擾敬叔一意裁抑人皆憚其嚴正以上嘉禾
徵獻
錄
沈貴字廷臣永樂庚子舉人宣德間知汝州作陂堰漑田
民享其利訐訟者理諭之雖豪猾服其仁信居官一介
不苟考滿當遷汝人乞留復任十有二年汝州人士稱
爲琴鶴先生卒于官立祠祀焉浙江通志參嘉禾徵獻錄
呂聲字廷和景泰甲戌進士知進賢縣至卽咨民隱規利
弊興學校整風俗任滿民相率請于朝復任十有三載
冰蘗之操終始一致以治行陞太僕寺丞上馬政五事
見採納引疾歸浙江通志參劉志崇德洪志
勞玭字汝明成化丙戌進士任户科給事中立朝侃侃遇
事不顧忌諱嘗以直諫忤旨被責不少挫卒于家劉志參袁
志
潘蕃字廷芳成化二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厯員外郞中沁
源王與州官互訐持不解朝命下蕃涖事蕃廉知左右
撥置王狀因列其罪置之死雲南鎭守太監錢能攫金
蠻部危動邊鄙由指揮盧安輩釀釁蕃往正盧安輩以
法歸請并治錢能士論壯之巳而出守安慶攺鄖陽鄖
陽初創界接陜洛流民歸者如市蕃因撫以土著遂稱
善郡厯晉右副都御史撫四川申飭軍政倖功生事者
悉治之常單車行視松茂夷人莫敢輕出陟右都御史
總督兩廣節制特嚴一號令出卽大將不敢喘息方面
而下稍違約束必召軍正治以法不少貸黎宼符南蛇
等衆號數萬蕃親統兵迎擊大破之蠻氛以息思恩知
府岑濬叛蕃籌其所居道里遠近分六哨以進濬遂伏
誅豐湖十三村猺宼及惠州右三仔唐大鬢等阻兵肆
亂蕃督率部兵掩擊殲其渠魁餘黨灰滅在廣五年屢
大戰伐前後斬賊無算正德攺元召拜南刑部尚書時
逆瑾稔橫蕃堅求去命乘驛歸年七十九卒嘉靖年賜
祭葬檇李往哲初編
姚鹏字鳴南宏治壬戌進士授龍溪知縣有豪猾橫行鵬
至卽按以法百姓安枕歲饑捐賑活民擢工部主事榷
稅蕪湖羨餘不染厯員外郞中巡視河道督理有功商
民咸利出守韶州釐革積弊老吏悚息時廣宼髙快馬
長朱白毛者嘯聚數千人鵬往平之又岑猛據險作亂
莫敢攖其鋒鵬深入其巢圖其形勢而出佐王文成守
仁進兵除剿陞山東布政使勤王事卒劉志參袁志
魏楷字良模正德庚午領歲薦知順昌縣質直勤愼冰檗
自持有民懷集
勞樟字奇材正德庚午舉人授萬年知縣勸農講學剔蠧
綏良調羅田南陽盜發築城死守有保障功後補新淦
以按豪猾被誣下獄尋得白陞贛州同知奉命督木卒
于道羅人思之祀名宦以上崇德靳志
張璵字叔美正德丁丑進士授南刑部主事中途辭以疾
祖母督之行璵執法剛介竟以直道忤權貴遂致仕家
居三十餘年所居不蔽風雨薄田僅供饘粥著有南溪
集子堯臣有學行以鄉貢爲太平府敎授武臣國子生
太常寺引禮舍人劉志參嘉禾徵獻錄
張文憲字廷鑑曾祖光顯洪武間充肅府護衛文憲七歲
工八法以神童薦于朝孝宗召試乾坤二大字稱旨令
讀書翰林給餼廩一時名公呼爲小友嘉靖癸未成進
士終工部尚書端凝詳愼正直不阿侍經筵國史玉牒
諸綸綍多出其手服官四十年囊無餘積晏如也弟姪
同居不減公藝風年八十七卒遣官諭祭有司治塋域
又刻其殳山文集子汝賢進士浙江通志
周崑字孟登嘉靖癸未進士授玉山令有妻殺夫獄不能
決崑庭訉之忽一羊突入長鳴者三崑于兩傍觀者縛
三人鞫之立服士人爲賦靈羊詩一少年挾豓婦從喪
崑見其不哀廉得其與主妾姦狀寘之法調進賢邑有
盜魁蹤蹟詭祕崑僞爲出遊抵鄉捕得數其罪杖殺之
人稱神明召拜吏科給事擢刑科都諫上書論兵皆可
施用巡視京營諸動戚畏避莫敢犯時都御史劉源淸
御史馮恩行人辥侃相繼下獄崑獨正言申救都督袁
繼勳臨敵不力戰劾之尋罷歸卒年五十八子幹仕至
郡倅嘉禾徵獻錄參豫章書
呂燧字人文國子生嘉靖中授靖州同知律已嚴毅州所
屬五開衛有六譁苗人胡國瑞等號稱欵頭驕橫難馭
以計擒其尤者一人戮之幽本衛守備據黎平府以叛
燧單騎往諭以禍福不戰而服事聞有旨獎勞賜金以
疾致仕歸卒嘉禾徵獻錄
沈宏字惟遠嘉靖乙未進士初授刑部主事厯武選郞中
陞廣西副使時洞猺剽亂勒兵深入有斬馘功賜白金
文綺尋擢廣東按察使性謙和質實雖貴顯一如寒士
劉志參
袁志
郭鼎字文新父皜徙家崇德鼎以高資充太學生上考授
雲南府推官負淸望多平反疑獄遷福建鹽運司運副
亦著風節乞休卒
余田字舜耕嘉靖庚戌進士授禮部主事釐弊明法有能
聲厯本部員外郞出爲四川右參議時征山賊黄忠督
餉有功
呂煥字堯文嘉靖中以太學生授廣東靈山縣丞採珠合
浦以部署敏捷陞贑州府經厯署甯都石城龍南三縣
有異政遷保定知縣縣有馬價若干煥以民貧不征御
史按郡檄解煥召父老謂之曰馬價甚迫吾不忍追呼
能供則供之不能吾挂冠去矣父老感泣一日畢納明
旦御史安籍無缺額特薦卓異第一縣無城郭適宼闖
郊關勢莫能禦煥立營死守宼竟去隨議築城尋判辰
州有靖苗功賜白金進山西行太僕寺丞以親老乞休
以上嘉禾
徵獻錄
呂炯字心文號雅山嘉靖乙卯舉人萬厯初知泰興縣有
議攺運道由常州經泰興而出楊子橋者工役之費不
貲炯力持不可事遂寢不兩月卽投劾歸士民尸祝之
炯性純厚無親疎遠近有求者必周之卒至貧乏終不
悔也博學無所不通著有道德經解山林漫言藝苑日
錄素心居集王司宼世貞銘其墓嘉禾徵獻錄參百門鄺志
郭子直字舜舉號汾源鼎子十六始學易補諸生隆慶初
貢入北雍辛未成進士官祠曹坐事謫懷仁尉檄主雲
中書院拔馮宗伯琦於童子中量移尉氏知縣分校文
武闈稱得人再起爲南兵部郞出督廣東學政攝南韶
道僉事時虔宼黨復嘯聚子直撫得盜魁平之論功賜
金轉山西冀甯道參議調福建按察使副使同安縣民
訛言日本長史申文將入宼民洶洶奔避子直爲畫民
守計事甫定以事被謫歸招里中文士爲殳山詩社著
有二京三浙中林諸集行世嘉禾徵獻錄
李華春字仲實其先温陵人隆慶辛未進士知安仁縣政
聲藉甚有烏晝夜鳴於庭樹踪跡之獲謀死二屍于水
獄成而鳴止人稱神君城中火下車再拜風反火滅攺
南城以勞瘁著有牧吏放衙集袁志參崇德靳志
陸楷字子正萬厯癸酉舉人知豐潤縣巡撫蹇達大加器
重時巡撫李材在繫遣子典往受經焉遷蘇州府同知
以勞瘁卒楷行誼端慤遇事不依違所至有循良聲惜
不究于用袁志參石門鄺志
趙巖字維石其先吳人少隨父聰賈于崇德因家焉萬厯
壬戌進士授九江府推官時有宗藩橫行郡內巖繩之
以法一時豪右聞風避蹟召爲侍御史督逋三輔山東
西關河五省以彈糾忤時謫判武定州厯江西屯田僉
事卒于官王奉常世懋銘其墓吳志參嘉禾徵獻錄
陸典字仰峰楷子受學于李見羅日究濂洛關閩之傳萬
厯辛丑成進士知江西贑縣調豐城所至勞心撫字暇
則與諸生講學孜孜不休攺山東定陶知縣入爲刑部
主事恤刑畿輔多所平反有司循故事以路贐相遺者
槪卻不受出知潮州府民戴之以爲昌黎復生轉惠潮
副使未幾引疾歸卒典勤愼淸介動循規矱其論格物
歸仁之理多前賢所未發不究其用人爭惜之石門鄺志參嘉
禾徵
獻錄
尤㧞俊萬厯甲午舉人知安仁縣土本瘠隘當水陸之衝
民苦于役俊卽爲量減停徵務爲休息邑少科目乃拓
城于泮宮之南建一門曰雲錦以延山川之秀自後科
名始盛入覲過湖口縣見榷稅爲民害卽抗疏乞罷之
事雖不行一時以爲快論嘉禾徵獻錄
吳中台字稚文郡子萬厯壬子舉人授龍游敎諭時泮宮
頹廢中台傾資重建科第日盛遷知建平縣俗好訟最
黠者有罡煞之名中台按捕之遂息邑人爲撰鳳凰臺
紀事以勞卒于官著有寄軒集飛隱草石門鄺志
勞永嘉字金粟萬厯辛丑進士知蕪湖縣有稅璫爲害永
嘉力爲禁戢不得逞以才優調當塗擢刑部郞屬讞梃
擊一案善爲調停攺補虞衡司郞中典戎器釐剔弊政
省縣官金錢十餘萬器反勝曩時出守福州福州爲時
執政鄉永嘉淸愼方嚴不敢干以私調貴州參議苗獠
不靖親率文武將吏拔寨三十開縣一以功遷登萊分
巡副使汰冗兵賑饑民撫字備至擢本省按察使會賊
陷新城人情洶洶卽檄州縣繕城郭備器械衆志以固
賊覘知有備不敢犯宼平論保障功轉本省布政使時
兵火逃亡徵餉急不能應永嘉調治有方餉賴以濟陞
東萊巡撫以老疾不赴歸歲饑代輸邑人漕粟幾千石
衆共德之年六十四卒嘉禾徵獻錄參石門鄺志
沈大德字光野萬厯戊子舉人知南靖縣時値宼至且三
經水患民苦蕩析大德靖輯整頓卒成甯宇禮儒士約
吏胥興利剔弊得上考賜金擢南都司城以不逢迎被
察攺外歸歲祲屢倡蠲賑贖驛宰之子剖族人之寃有
德于鄉南靖士民建生祠崇祀名宦石門鄺志
費彥芳字爾英萬厯癸卯舉人知隆德縣崇禎癸酉海賊
入平涼界破靜甯州來攻隆德直薄土城彥芳倉猝爲
守禦計城無兵乃斷一指〓血爲書乞救于分守固原
參政陸夢龍夢龍星夜率兵援遇賊于綏德城下全車
皆歿夢龍死之賊遂破隆德彥芳封印北面再拜欲自
縊賊掩至被執罵不絕口賊刴殺之詔贈靜甯州知州
廕一子入監
國朝乾隆四十二年
賜謚烈愍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參嘉禾徵獻錄
吳之屏字澹生號諤齋少力學從武林黄汝亨遊深究性
理之學研精經史爲文氣格疎古天啟壬戌進士授建
昌新城知縣淸賦稅免夫役民感惠愛調南城縣發奸
摘伏不畏強禦益藩府校侵百姓持之不少貸丁卯分
校得羅萬藻黎元寬稱知人遷禮部郞崇禎攺元諸大
禮疏悉出其手出爲福建糧道攺督學斥浮濫絕請託
務羅異才轉廣東驛傳道未任部民乞留値歲饑多方
捐賑民賴以全擢巡撫歸卒祀鄉賢石門鄺志參嘉禾徵獻錄
費洵萬厯癸酉舉人授岳州府推官頗平反諸寃獄以是
忤上官罷歸嘉禾徵獻錄
呂元學字澹津萬厯庚子舉人知繁昌縣介特自守除豪
右與民休息數年解組歸惠鰥寡卹貧乏歲凶邑人免
于飢寒者無算晚年寄情泉石絕蹟朝市孝友忠貞不
忝正獻家風石門鄺志
吳爾壎字介子案舊浙江通志作介之之屛子崇禎癸未進士授庶
吉士時闖賊警逼大學士范景文薦爾壎召對德政殿
問守禦之策爾壎請遣間使于西邊土司李魯祁三姓
假之重職使起兵牽制賊鋒以待援兵未及行京師破
爾壎與孝廉祝淵間道南歸見督帥史可法于揚州誓
從討賊因與淵訣㧞佩刀斷一指令歸遺父母賊仇未
雪誓不還矣可法乃令爾壎招撫河南諸土寨擒勦自
成僞署官吏聞維揚被圍遂還見可法相對痛苦城陷
可法死爾壎與監紀主事何剛同死之棺寄寺中遭燬
僅祝淵所攜一指家人葬于塋爾壎嘗輯史傳死節諸
人各係以贊名曰仁書藏于家嘉禾徵獻錄
曹廣字〓思與兄序稱二難弱冠登崇禎庚辰進士授汀
州推官能淸寃獄在官五載一介不擾于民調漳州漳
浦黄道周愼許可獨心折廣作文治論贈之擢刑部主
事以母老辭歸倡修學宮周恤貧乏嘗舉故人葬并爲
其子納婦巡撫李某重其行時問起居而廣未嘗千以
私吳志參石門廁志
朱得祚字峨武博學善屬文崇禎丁丑進士知甯德縣下
車除賦稅羨餘淸兼并抑豪右俗刁善訟每憤爭輒服
毒艸祚嚴禁之終其任無犯者邑有支提寺明初呂尚
書捐田五百畞呂後凋落子孫從僧乞佃租稍後每掠
辱之繫其孫于黑室中祚廉得其實立正以典將遷以
黨事左謫常州府經厯署蘇州同知有宦族女爲洞庭
僧所汚羞忿自經死祚執而杖殺之量移泰甯縣吏連
枝者曾鴆殺其前官祚至擒之一訉而服擢刑部主事
調禮部員外郞致仕歸嘉禾徵獻錄
吳夢白字可黄中台子敦氣節不隨時俗取舍崇禎癸未
進士除吳縣令縣爲往來孔道夢白極意撫綏節省夫
役驛馬諸費民咸便之國破挂冠歸里吳志參嘉禾徵獻錄
顧朱字自公崇禎癸未進士倪元璐劉宗周深器重之甲
申謁選授行人淸餉兩浙南都潰志堅殉國無去意明
年越城復潰獨行至海門無舟可渡乃還乾谿從間道
歸當路者爭欲起之不應家居貧甚泊如也鄉薦出李
向中門李殉義洲山家屬流離率先與同門士經紀其
喪迎歸撫恤十餘年送之歸楚生平銳意六經尤喜春
秋著有詩書易解春秋本義石璘詩集吳志參石門躑志
吳尚倫字敘庵貢生性孝友善屬文雅度汪洋人以橫逆
加之未嘗與較家非素封每能焚券市義爲人所難任
永甯州同知勤撫字州人至今頌其德
沈國字九如天啟乙丑會試副榜授湯溪敎諭陞湖廣甯
鄉知縣剔弊除奸恤民禮士徵賦不擾斷獄無冤頌聲
交作丁艱起補川北蒼溪西屬要衝屢經兵燹竭心撫
字之上官交薦遷重慶同知流賊攻城多方防禦京都
陷乃棄官歸
國朝
鍾鼎字梅城崇禎丁丑進士知涇縣順治初厯陞太平府
兵殘之後調劑獲安遷廣東侒察使詳詢民寃委曲開
釋粤人有生全之感晉兵部侍郞卒于官鼎待人以恕
撫民以慈天性和厚坦懷眞摯爲文亦不事鉤棘如其
爲人以上石門鄺志
朱輔字伯揆博學善屬文三中副車順治戊子以薦授推
官攺知壺關縣歲旱發倉賑濟疏南北兩池水利興學
校修邑乘民永賴之奏最遷簡州知州卒于途崇祀名
官著有從政錄紉蘭集袁志參吳志石門鄺志
勞大與字會三順治辛卯鄉舉任永嘉敎諭學問淵邃嘗
應聘爲福建房考官旋補海甯敎諭卒年八十一于志
陳之烈字澹如以副貢授靑田敎諭攺嘉定縣丞平恕愛
民民呼陳父遷同安知縣以年老辭歸與知交賦詩飲
酒以自適
張行生字道母順治間貢生考選通判攺授中牟縣丞河
決書夜修築上官廉其勤敏薦陞淮安海防歲旱賑濟
蘆場竈户有糧賦不均者履畞丈實隱佔一淸擢淮安
知府郡當孔道往來使者如織兼漕艘蝟集民貧健訟
最稱難治行生緩刑恤役淸愼自持所轄州縣每巡行
省視以積勞成疾卒于官以上石門鄺志
朱霞字石年輔子順治乙未進士任汀州推官自持嚴峻
人莫敢千以私早歲遊劉宗周之門講論甚契故所學
多實行邑有興革輒條之當事侃侃不回弟雯字矞三
康熙甲辰進士初授孝感知縣陞江甯同知擢山東督
學轉濟東道篤於同氣兄歿撫其姪如子爲人敦厚和
平布衣舊交不攺平素吳志
鍾郞字玉行父景音慷慨好施力行善事郞順治已亥進
士授翰林攺工部主事出視江南蘆政蘆故奸猾弊藪
強弱輸賦不等積逋至二十萬時方遣使者督令淸丈
郞偕使者按籍履畞查出豪富侵佔胥吏飛灑等弊陳
請豁免貧户積欠數萬兩厯刑部郞中陜西提學道嚴
絕苞苴振興文敎陞布政司參議致仕浙江通志
勞之辨字書升康熙甲辰進士由庶吉士攺部郞主江南
試督學山左以總憲魏果敏公薦補貴州糧驛道量移
嶺南旋内擢厯官至副都御史竭誠獻替知無不言戊
子歲外洋運米江浙市價騰湧疏請暫嚴海禁價得漸
平又各省截漕恐太倉額缺時議以半銀半米給兵糧
京師億萬户賴兵餘米以養若給半銀兵固缺糧民更
無米疏請昭舊給發人咸賴之每奏事未嘗示人人亦
㒺知被議罷斥尋復原官卒于家吳志
吳震方字右弨康熙丙辰進士由庶吉士攺御史京師多
無賴糾黨爭闕震方嚴禁之鯁直敢諫以參關弊罷官
有放膽詩晚樹樓詩稿行世浙江通志參吳志
鍾璜字佩遠康熙丙辰進士由中書陞刑部主事擢禮部
郞中廉介勤敏以勞瘁卒吳志
金之植字卓人康熙丁巳舉人授杭州府敎授補河南尉
氏縣縣當孔道驛騎不絕植捐俸買騾以供往來革里
遞幫貼之累地近窪下疏通康溝太溝賈魯河達淮泗
而積潦之困免民便之平居樂易臨事明察能決獄嘗
有盜斃孤客水際司讞捕同舟將坐之植力爭免無辜
者鳳陽徐姓兄弟三人于志
吳寶林字存齋之振子由貢任河津令甲申旱不待請卽
停徵貸粟禱烈日中不終日澍雨沾足歲大稔遷嵩明
知州有弟兄五人爭產訟不休寶林共羈一室俾天良
感悟不數日果愧悔相讓陞奉天府治中以親老歸省
卒于家今祀鄉賢祠于志
吳涵字容大康熙壬戌進士授編修厯副都御史疏請禁
止湖南加派安插四川流民陞工部侍郞理寶源局時
以鑄錢故採買廢銅銅商趨利吏得爲奸涵設籖聽商
自掣商人稱便轉刑部審察蒲壹命案粤東提鎭失機
皆稱
旨進吏部侍郞兼翰林掌院學士遇銓選一月前預列應選應
補姓名次序揭於通衢吏不得上下其手又念舉人揀
選或至終身不得一官疏請單月兼選著爲令尋陞左
都御史仍兼掌院以病歸卒
賜祭葬大淸一統志參浙江通志
田朝鼎字象山讀書頴悟康熙甲午登賢書厯宰長甯江
油冕甯涪州遂甯等縣所至有廉能聲遂甯育嬰堂久
廢捐俸重建纂修邑志悉出已資卒于任
曹坤柄字景厚康熙三十九年訓導湖州武康學甫任卽
作規語六條名曰相見贈交箋取古人贈人以言之義
歲科補弟子員例餽脩脯坤柄謂師道之衰實由此謝
卻之病目欲歸多士懇切挽留湖州府武康縣劉志
吳關怷字見山涵子康熙丙戌進士由翰林出知兖州府
時沂州濟甯一帶尚未分析所屬二十七州縣新太守
涖任各有餽遺不下數萬金關怷盡卻之府中掛名書
役舊有三千餘人皆橫行鄉里索詐多端甫下車卽爲
裁汰酌留數十名以供驅使一切夫馬官自爲雇備禁
止吏胥加派歲饑督率各屬實心撫䘏間有賣子女者
爲分俸贖還内擢鴻臚寺少卿以病歸年七十六卒于志
吳大成字焦庵寶林子任蕭縣知縣愛民禮士政聲蔚然
徐屬有調夫役河之例民以棄家遠役爲苦屢投牒願
出雇工錢募就近人充役上官格于成例不許大成力
爭得請由是豐沛碭蕭四邑均蒙其利康熙六十年開
胡家樓引河雍正五年開碭山縣茅成舖引河皆書夜
在工所督率夫役開濬并捐資創修俾〓速竣工民甚
德之蕭邑冰雹橫亘三十里田廬損壤捐銀賑粥者三
月吳門任蘭枝官吏部以大成視官如家力行保舉由
京倉監督厯大西諸倉諸弊盡剔勾稽出入井井有條
倉場諸大臣俱極器重方將上計以母病乞歸于志
陳鑣字卯君性好學雍正丙午舉人授内閣中書厯任廣
西崇善興業知縣升歸順甯明知州任甯明有趙生與
同庠生周德出遊趙死于盜趙妻訟周殺夫巳誣服鑣
涖任察其寃果獲盜寘諸法周冤乃白升雲南府知府
署迤東道疏濬金沙江化瘠土爲膏腴鎭撫猓夷不煩
一兵士民感頌立有專祠以終養請告歸年六十八卒
于
志
沈天璣字星杓雍正巳酉由㧞貢領鄉薦厯任榮澤新野
臨漳知縣所至有循聲伊志
陳錕字厚巖雍正壬子舉人厯任臨朐金鄉東平泰安等
州縣所至有政聲在商河任最久邑爲黄河故道有徒
駭馬頰并土河三道久經淤廢又有七十二窪水涸之
時民皆畊種一經大雨則湮沒無存錕相度地勢多濬
溝渠俾七十二窪之水引入三河復將三河深濬以〓
蓄水自此無淫潦之患後以卓薦陞廣西梧州知州未
及赴任而卒于志
田朝泰字隣哉初任湖南武障巡檢調永順之王邨王邨
故施溶土司境撫綏盡善四境帖然其在婁底購竹木
創官署絲毫不以累民告歸年八十三卒
葉棠字香國乾隆辛未進士授工部主事厯員外擢甯武
守剗革陋規殆盡未半載以憂去補兖州守値秋霪金
鄉魚臺汶上一帶黄水匯流民田廬舍淹没棠晝夜防
禦悉心賑恤嘗謂濟甯水無所歸當疏牛頭湖下流以
洩之前守從觀察之議築堤湖中以止漫溢功未竣而
去糜民財盈萬棠任事後急止之不數月而已築之堤
盡没于水棠乃濬河下流以殺其勢又微山湖瀦水濟
運亦洩兖之金嘉魚濟因湖底淤高遇秋汎民田被淹
乃相度情形詳請河帥豫撫奏明設立滚水閘水與閘
平濟運已足而地亦免水淹矣歸田後杜門謝客年七
十四卒
田尹衡字樂莘乾隆癸酉領鄉薦考授中書舍人厯湖北
荊州府同知權知施南府事均有惠政後攝福州守因
公𦊱誤旋値臺匪滋事經理一切善後事宜以軍功優
敘給銜歸
蔡履元字萬資幼嗜學乾隆癸未進士由户部主事陞湖
廣道御史居官二十載以勤愼稱善書有資敬堂帖行
世
馬俊良字兼三幼頴悟九歲能詩乾隆辛巳進士掌敎粤
東西及山左右江西浙東所至以經學造士中甲乙榜
者數十人性慷慨好施在粤時遇姪女壻吳某流落無
依給資俾營生計未幾吳死遺孤三歲俊良攜至書院
撫養課讀以至成立有嵰山詩鈔及龍威祕書諸刻行
世
吳震起字省吾父日爚增廣生有至行嘗葬族人十三舊
并捐田以供祭祀震起明敏力學乾隆辛卯進士厯刑
部郞中日覽積案纖悉靡遺不數月而塵牘一空以上伊志
周彪字于宣號介山諸生讀書以明理爲務文行卓犖士
林矜式殁後與厯代名賢並祀西湖先覺堂于志
鄭柟號粲石登乾隆辛卯進士授吏部考功司主事遷國
子監丞授大名府通判署漳河同知性寬和接物以誠
聽訟未嘗妄攝一人
周右民任廣西馬平縣典史境南多虎行人裹足右民捐
俸造茆屋數十間列于要隘置備農具口糧令配到軍
流等人開墾荒田土人來投者日衆經年遂成村落從
此虎患絕里人感其德立祠以祀名其地曰周公村
陳萬靑字遠山乾隆辛丑以第二人及第少敏悟讀書十
行並下未冠卽八泮食餼由選㧞登京兆榜成進士八
詞垣厯侍讀嘗奉
敕寫孝經屢典江西山東廣東鄉試視學陜甘卒于官以上伊志
勞幼〓字溥哉歲貢生性孝友好讀書晚年潛心濂洛關
閩之學著有惕號齋四書豁然集默樞詩集于志
陳萬全字軼羣乾隆甲辰進士由編修厯陞兵部侍郞幼
好讀書與兄萬靑同學兄以天資勝弟以學力勝爲文
守先輩法脈官翰林時
命在尚書房行走前後分校禮闈者二出典河南江南鄉試得
士稱極盛後以病乞歸年五十六卒平居敦樸儉約雖
躋貴顯不攺儒素本色訓族中子弟必以禮義爲先于志
陳渼字畹靑乾隆甲辰進士出知鞏昌府以任儀制司失
察事攺祁州知州轉深州易州升廣東運同未蒞任緣
事罷職牧祁州時歲屢不登賑撫招集民無轉徙工詩
善畫著有被褐集二分明月集曇花集隴雲集竿木集
于
志
吳文照號香竺乾隆戊申舉人由敎習任新興令愛民如
子凡有益事輒舉之時苦鹽運有議開天堂等處地方
瀦水以轉運民大不便文照力請罷之壩塘村爲新興
要地積匪拒捕傷役大憲命帶兵圍之文照以煙戶數
千會營必至玉石俱焚單騎往緝果擒其魁全免甚衆
移香山以獲盜功擢知州任惠州同知生平工詩善書
著有在山草堂集行世于志
胡枚字友鄒號梁園宋安定公二十七世孫生質異敏幼
年好學出應縣府試卽冠一軍補諸生食廪餼充選拔
成乾隆乙卯進士受知于朱相國珪竇總憲光鼐初官
中書旋遷主政直入樞庭分校禮闈閱卷不茍得羅琦
等二十二士皆一時才望及視學黔陽尤實心校士歲
値選拔得品學兼優王玥等七十三人稱極盛焉當時
黎平苗人藉爭學額之名擾害平民迺移知撫軍會勦
復剴切開導奏定額數漢苗均分苗境從此肅淸任滿
擢員外郞卽陞郞中記名御史時年五十七歲以忠勤
積勞成疾遂卒於官居官二十餘年妻孥終令在家事
親未嘗一日挈以自奉初伯兄叔弟俱病瘵禱醫備至
歿後有鵲鴒志感一卷詞意甚慘又請貤封伯兄其
孝友又如此著有古文時藝詩賦及厯代史評均刋行
世于志
吳于宣字浚明乾隆丁未進士授知縣厯陞刑部郞中才
識英敏通達吏治事無大小綜覈靡遺官邑令時以能
聲著山左内擢刑曹每遇
欽差大員往各省審案必奏請于宣偕往如湖南湖北山西
陜西山東諸案于宣悉心研鞫平反頗多定案後入奏
俱稱
旨俸滿授揚州守護理常鎭通道篆時洪湖水漲揚屬大半被
淹運河堤工蟄塌于宣購料積土督率防護并籌辦賑
恤冒暑奔馳以勞瘁致疾卒于官善書法嘗典福建鄉
試所拔皆知名士于志
許瀚字紫瀾乾隆己酉拔貢出知江都甘泉阜甯山陽諸
縣政尚寬和搏擊豪猾仍不貸淮有豪家女幼許字生
員鄭榜旣長豪知鄭貧欲背約鄭訟之官適瀚至豪懼
炫以重賂瀚佯諾及庭鞫時卽以賂歸鄭而判令成婚
遠近快之丙午兩淮大飢瀚旣上請緩徵借給籽糧復
捐廉率紳士施粥給米病者爲之醫藥民瀕死而甦者
數千人以積勞成疾卒于官生平工詩文尤精書法有
留眞書屋文二卷詩一卷書法集要一卷于志
蔡德湻字樸園嘉慶壬戌進士任山東齊東知縣性慈而
勤無不結之訟長於斷獄不妄刑求鋤豪右杜訟棍裁
陋規除布稅尤重士習修葺學宮淸釐義學公田以資
膏火旋以親老引疾歸于志
沈煋字辰令由鄉舉任餘姚敎諭實心訓士多所造就常
應聘江南房考官現祀餘姚名宦于志
金標字次表性頴異孝友力學以副貢生任舞陽令除重
耗墾荒土以報最稱陞䝉化郡丞時逆氛未殄大兵猶
駐建川標捧檄籌畫輸輓制府嘉其能擢靑州守靑瀕
海亢悍標善撫之兩署按察司副使分巡靑登萊三郡
母病告歸于志
吳曾貫號澗蒓由優貢成嘉慶丁丑進士始任陜西盩厔
縣實行保甲法道光壬午秋雨傷穀捐廉賑之調渭南
有孝義鎭民兄弟爭產訟十餘年親至其門委曲開導
皆感泣復爲兄弟如初攝甯陜同知以疾假歸年七十
六卒著有補硯齋詩集仕津要言渭南河渠考等書于志
葉淮字倬雲由未入流分發陜西旋因張格爾滋事派往
肅州哈密管理糧臺接運軍器以軍功超升略陽縣丞
邑有黑河民病於涉盛漲時多溺死者淮爲捐設義渡
從此利濟復敎民蠶植桑樹四十餘萬株民勤蠶事署
略陽知縣捐廉平鳥道羊腸數十里以通行旅士民感
頌升平利知縣卒於官終任不名一錢宦橐如洗于志
胡緗字書漁號蔬畦贈君鳴球之遺腹子賴母沈宜人苦
節撫育成立官至光祿寺署正爲母請旌一生善承
母志周恤困窮厚待戚友居官矢公矢愼年四十五歲
會京師饑饉奉
旨平糶日夜襄辦積勞成疾遂歿於官朝野惜之于志
鍾城字斗南天姿超邁年十三游頖以㧞貢選授湖南澧
州州判洞庭内湖多水患城築土牛植楊枝以固堤身
瀕湖之民多頼以安因老乞歸生平好善偕同邑諸人
爲惜字會剏崇文堂于志
陳萬森字毅堂援例授通判署安慶江防同知盜賊竊發
緝拿卒不得致疑於外來軍流徒犯乃夜扄鎖晝釋之
任謀食盜卒少止補太平府督糧通判杜絕苞苴旂丁
歛迹省垣書院膏火田租積欠千餘石與諸佃約豁陳
征新佃感悅隨署府篆質庫主某以涉訟潛獻五千金
爲壽怒斥之仍廉知其冤力爲昭雪署滁州有油坊傭
工病死仇家誣以故殺不爲所惑署泗州泗處下流每
秋漲例請賑恤然實虛册報銷也上陳其狀中丞某笑
爲迂因答曰某年老止一子不願侵賑以隱慝貽子孫
戅言觸怒將摭拾他事劾之會中丞以艱去事乃解方
伯德公稱爲好男子道光三年江南大水溺屍蔽江下
爲捐俸埋之有太守姚某氣燄張甚欲邀致之卒不往
後姚緣事發遣無相顧者餽遺獨厚卒年七十六潞河
白尚書鎔銘其墓曰君之守絕一塵君之惠盎如春非
虛語也兄楘號洛如効力四庫館議敘布政司經厯
分發直隸聞父喪馳歸哀毀鬚髮猝白服除補河間府
經厯値大旱婉諷郡守破成例開倉撫卹有長孺風著
爲政須知若千卷新纂
楊廷采字堯眉博聞强識精于史學酷嗜資治通鑑評註
殆遍一千三百六十餘年之事了然于心脫然于口喜
爲文老而益力年五十三領鄉薦任嚴州府學訓導與
諸生講貫娓娓不倦年八十卒于官于志
吳爲鼎字士衡由豫工例官灤州吏目捕蝗著績列荐剡
時州牧被糾下獄眷屬困于灤陽出厚貲送歸里有友
人緣事擬重辟以家書并千金付爲鼎囑召其子至以
五百貽子五百酬爲鼎子來則悉授之子以父命固請
爲鼎曰吾不忍因友禍而取財也卒不受于志
史復心號葵陽性誠慤不茍言笑好學至老彌篤年逾六
十始登嘉慶丁卯科賢書獎勵後進不遺餘力遊門牆
者靡不斧削成材卒年九十著有晚香堂稾于志
陳琬字瑤圃遊幕山東定陶縣嘉慶十八年東匪作亂琬
被執罵賊不屈爲賊所害事聞嘉慶二十一年奉
旨入祀忠義孝弟祠于志
陳鳳字汎均年十五隨父琬客定陶嘉慶十八年東匪作
亂鳳見父被〓慘死呼號痛詈亦同時被難事聞嘉慶
二十一年奉
旨嘉其忠孝准與其父琬並入忠義孝弟祠于志
馬珮愉字玉如貢生少頴悟博涉經史善詩古文淡于仕
進性寬和生平無疾言遽色家居敦行植品以載籍自
娛年八十二卒著有芝田吟草于志
陳鑑渟萬全子隨父寓京師肆力于古文時與諸前輩討
論而學益邃後歸里愈自刻厲靑氊自守無貴介氣于志
陳鰲字冠山充實錄館謄錄以鹽大使發福建厯
官〓洲前江下里惠安石馬埸大使升同安縣知縣署
光澤縣事才識優裕其理鹾也裁掣費淸滯銷恤灶惠
商而課無不最其治縣也平獄訟興敎化勤民勸學而
事無不舉民爲立生祠於烏石山以養親歸先意承志
有異母妹二人厚待如同胞孝友敦睦鄉無間言緣事
罷職宦橐蕭然以不能如范文正創立義莊爲恨迨子
其元由校官擢縣令厯宰煩劇建立義莊收租贍族克
成先志云新纂
蔡恩孚廪貢生候選訓導晚歲娛詩著有半桐室吟稿平
生樂善好施咸豐中團防出力加國子監學正銜同治
三年以孝廉方正徵辭不就新纂
馬鳳梧字不語以運判需次兩淮道光辛丑英夷犯江南
將抵金陵揚州震恐鳳梧謁運使昌言於庭曰公爲大
吏脫賊至當死節一座大驚會事解衆服其膽識咸豐
三年江甯破揚鎭隨陷鳳梧書絕命詞置硯匣下投水
死忠義錄
陸丐逸其名賣藥爲生衣服藍縷如丐因以丐呼之咸豐
庚申邑城陷丐與西鄉民團賊至屈家浜丐厲聲曰吾
誓死于此矣持械直前斃數賊賊圍之升屋擲瓦擊賊
罵不絕口中鎗死新纂
孝義
宋
陸塤字子應其先高郵人建炎避地始居崇德父承議光
弻以長者稱塤醕厚出于天性事繼母孝從叔唐老不
及仕而卒叔母趙無依迎養敬事三十年如一日與弟
祕書埈同居友愛甚篤弟先没念之不忘扁墓庵曰懷
取孔懷之義程內翰珌爲記柳志
趙不求號守一道人宋漢王元佐五世孫建炎間與其子
善應避地邑之洲錢遂卜居焉孫汝愚生于寺橋南之
民舍汝愚貴贈不求太師申國公
趙善應字彥遠工詩翰集文士結社流離感慨見諸篇什
性純孝嘗刺血和藥愈母疾母畏雷雷輒走護之寒夜
歸恐擊門驚母露坐達旦家貧諸弟未製衣不敢製一
瓜果必相待共嘗之母喪哀毀骨立父病肺終諸肺不
以膳母官江西兵馬都監每四方水旱警報輒不食同
官燕會曰此豈樂飮時耶收故人孤女爲已子葬同僚
死不克葬者煮藥療病施食賑饑所居夏不去草冬不
破壤懼傷蟲蟄陳俊卿題其墓曰篤行
張汝昌字士隆官迪功郞懿行推重鄉邦尢善庭訓子四
孫十一曾孫伯湻輩皆以儒術顯時張子修卜築石門
汝昌品望相埒稱東西二張
范瑄字伯瑋好讀書遍求古先文集摘取有關世風者名
勤省錄平生古朴守禮燕居不褻服烈暑亦不解衣家
法嚴整友愛二弟彌篤卒年八十三以上崇德靳志
王琮字伯玉紹興間進士第以孝友稱官至左司至元志
蔡材僊遊人倅平江貧不能歸借居語溪因占籍焉子熙
令孝感嘗辨宼獄受誣者七人時稱廉平熙没于官其
子閱開闢闡以同居共誓雖貴顯終亡私槖扁堂曰怡
世以孝友推其門崇德靳志
吳三五湻祐癸卯春父疾苦于痢藥禱弗愈乃割股和粥
以進父食而甘之痢遂止詔旌其門
潘十三割股和粥以療母疾有司欲陳其事以旌之力辭
曰事母我分内事也初何心求知於人人尢重之
錢四十二母有疾湯藥弗愈每夜禱于天幸延母年病日
以篤遂煮粥割股而投諸中母甘其味翌日遂愈詔旌
異之
范圭舊志作巡檢范奎事親貧無以供甘旨必力致之母遘疾藥
久弗愈割股和粥母食覺味異不數日而體健詔旌其
門
施二事母病久不解帶巫醫屢易㒺效乃夜焚香籲天願
減已算以益母壽又密割股肉和米粥食之母遂愈詔
旌其門以上柳志
陳嗣宗字奉先歲饑賑粟千石恩賜冠帶有孫曰綱字秉
倫散穀濟貧恩賜義官鄉里德之肖象殳山伊志
元
濮鑑字明之大德丁未浙西大水民苦饑鑑出粟三千石
以食饑者所活甚衆有司上其事給授富陽稅務官擢
淮安路屯田打捕同知提舉劉志
吳英皇慶初卽縣東南運河左周廣千畞搆屋六十楹延
師集友與鄉閭子弟共學名日延陵義塾中塑聖賢像
仍撥田五頃供春秋祀事及師生廩餼之費旌爲義門
崇德
靳志
程德剛字克柔本立父通法律負才氣元將路成兵過皁
林暴掠德剛爲陳利害兵將俱戢欲奏官之疾辭結茅
張蕩旁植高柳自號柳莊吳志
譚景文豪俠好義元季盜起景文召募鄉兵屯于石門鎭
之接待寺又令長子顯一分屯于候長橋東西守望互
相應援羣盜不敢窺伺一方藉以安堵後設主接待寺
歲時祀之伊志
明
費敬字行簡大理寺副凡疑獄必詳讞以求其生雨考餘
平反計活三十餘人時薛瑄爲少卿甚推重之嘗過玉
河橋屬吏江昇坐罪貧不能贖以兒鬻市中三日無售
者將赴水死敬留其子出金爲償之後昇役滿歸仍還
其子缙紳咸重焉平居每以貪得爲戒致政歸屛絕人
事勤于課子作家規四十餘條
費諫字藎臣幼孤母屢遘危疾苦心湯藥母喪廬墓三年
號泣不輟洪令異額表其門以上崇德靳志
周文忠字德茂性孝友兄遭宼掠躬急其難母胡氏疾甚
多方救藥弗效乃籲天潛割股和藥以進母疾隨愈其
他賑饑施棺修橋鑿井尢多義舉孫塤建百歲堂以奉
之卒年百有三歲劉志
竇卿字良佐性至孝父病足艱步履卿每負荷之母病痺
口吸湯藥以進父母各享年九十人謂孝感云郡城圯
倡義修築倭至賴以無恐世廟時採天下孝義詔旌其
門有孝義集行世以子文照貴贈官文照孝義如其父
居官廉勤敕旌忠孝崇德靳志
吳鑑字石泉慷慨有大節遇宗黨貧困嘗傾囊與之鄉里
咸稱其義行吳志
俞榮成化間人歲祲出粟助官不願冠帶水潦作義社相
周若建橋鑿井率爲衆倡卒年九十四有棲筠詩集于志
沈鼎字廷用幼鞠于姑姑之夫張逋賦没于燕鼎鬻產代
輸力郤昆弟六人之割產自居黄墩授句讀爲活生平
敦睦尚義年七十五卒以子宏貴贈官
朱甫字子美雅勵志操以貢領敎涇歙矩度自律賞㧞皆
國士子道亨字惟貞司訓諸曁温和周愼有父風道亨
子用光字思觀頴秀絕倫試輒高等丙子舉浙試第一
與顧憲成魏允中齊名稱三解元用光拓落不拘小謹
而友愛彌篤惜早卒
沈曰諾字納言性孝友侍父疾衣不解帶喪葬不以煩伯
仲旣有資其佔〓從父曦司訓茶陵攝家政出已資廣
其產寡嫂姪婦割田贍焉好施豁達有度歲祲代輸糧
三百斛焚其券臨卒語婦楊義方課子楊克終其志以
母範見推士紳子大德令南靖並受敕贈
胡其久字懋敬績學敦行舉于鄉沈毅能任事傳貽書院
址廢力請復之因輯宗輔錄行世爲龍巖令多惠政
沈枝字實卿與兄校枚相友愛四歲孝經小學成誦比長
廩于庠毅然理學自任及門從遊者師範嶽嶽道義外
無旁語宗程朱學所著有旦晝錄校字夏卿厯歸德敎
授所至得士心生平周愼纂集極博有道學源伊蔚子
祭魚類纂等書枚字吉卿尢稱質行
朱紀字朝憲性醕朴幼孤事母孝遺產悉讓諸弟有不類
涕泣感動貧而好施如焚鬻妻券蠲賣兒値稱高誼許
司馬孚遠李中丞材倡明道學命子有光往師事焉李
贈詩有知君完太璞修已任天眞之句邑令重其齒德
屢造請爲鄉飲祭酒復以醕謹遺風表其閭以上崇德靳志
胡其友諸生事父母至孝年六十餘孺慕不衰家貧一介
不苟取有以厚鏹託者而人莫知之其人死還其子封
識依然晚年裒集經史採有關倫敎者集一編曰人鏡
舉鄉飲年七十六卒袁志
吳來臣字曰俞俊慧有才思標格自整試輒冠諸生爲蘇
學使濬所賞識評其文曰淸流赴壑處處襲人僉謂其
人品亦相似舉賢書數與計偕冠一榜至性孝友割基
址之半與異母弟來覲同居居母喪以哀毀過禮卒來
覲字觀明與兄備極驩愛訓諸子孫皆有立
周幹崑子字質甫由恩貢副守臨淸判大名所至淸操皭
然擒獲大盜咸稱幹濟生平醕謹誠篤事兄如父捐產
贍庶嫂又讓其貲于妹壻矢志不負先人皆人所難及
者以上崇德靳志
張國翹字土元幼孤有同宗求爲嗣未幾卽從臾其置側
室後生子脫歸不受其產生平狷潔尢篤于倫義石門鄺志
勞王政字二奇庠生好學不求章句手錄大全諸書數十
卷朝夕尋繹事母孝事兄恭言信行果接人無貴賤皆
敬禮之訓飭子孫繩以規矩卒年七十二孫俶允潁上
令袁志
吳爾篪字子虎之屛次子爾壎弟年十四渡江謁倪元璐
一見嘆異曰子江夏黄童也兄壎以殉難聞篪痛之病
日益深復奉母嫂間關至閩母疾篪刲肱和藥母死哀
號不欲生在喪三年未嘗見齒終身不茹葷血所著有
歸雲樓集無子以兄子震方嗣
勞永存字存之崇禎辰巳間荐饑代邑人輸漕千石所全
活者萬家子俶允舉人以上吳志
姚旭字景陽自湖州徙石門喜施于於昆弟尢篤或不能
守故產垂盡輒割產與之又盡則又與人皆推爲長者
官高郵州判時年已五十四一日行小隄上會風起湖
中覆船人多溺死者召水工救之其出水生者給之襦
斂流屍葬之城北原上所獲篙櫓器械錢布以萬數令
溺水者各自認其物而歸之其無主者悉以犒水工是
時全活以貲還者幾百人葬者倍之道路皆咨嗟感涕
以不善結納上官罷去徵獻錄
曹以成字圓水太學生年十二卽代父部署家政有少年
以殺人誣中表詞連以成父以成奮袖往白令動容爲
之剖理性行高邁嘗捐金爲故人出死罪
吳中允字養素郡子幼失母砥礪志操敦篤友誼兄弟中
有欲分財析產者輒推與之家徒壁立奉養未嘗少缺
精醫術濟人凡貧富咸親視診病痊不責其酬
楊應科字兩懷以親早世志有懷二人之意性孝友有從
弟病疫親知戒勿往視科曰如手足何喪葬祖父叔弟
外復置田西郊取租以供烝礿有姊適馮氏食貧延至
家衣食二十餘載里間無依者周之不責報兩舉鄉賓
享年八十六季子光賓年八十四猶篤學勵行宛有父
風賓于庠
吳尚賢字泰初生三月失恃與兄復初相晨夕及髫業儒
以數奇淪落性孝友聞五世祖母張與未字祖姑苦節
未旌乃陳情撫按坊表之事兄必恭比間有傷角弓者
恐爲所知子之吉與姪之曾咸相友愛至今同居因扁
其室曰世同堂遵父訓也尚賢居恆以義自任崇禎間
歲大祲爲之倡賑米五百石全活無筭
郁世盛字瑞亭性寬裕父宗周好善樂義盛能繼其志凡
一切橋梁道路衣棺湯藥之類靡弗殫力爲之至于建
宗祠置祭產敬祖敦族尢加厚焉宗周年七十撫按行
獎而世盛年八十四郡邑迎致賓筵世傳其濟美子起
麟辛酉亞魁
何兆麟字行可諸生賦性端簡恆以古人自絜侍親未嘗
有倦容好學不怠訓子如敎輩迄于有成授徒百餘人
皆如坐光風霽月中縣令龔立本舉德行按院蕭以正
學獨峙獎之
沈行道字玉華庠生性至孝二十喪母哀悼幾毀慕程朱
之學時靳令修輔氏書院行道以慶源得考亭正宗撤
所居㕔宇助之令念其貧強與之値卽以濟舅氏生平
不嗜榮進環堵蕭然晏如也年七十餘終
鍾景音字飛卿諸生幼而岐嶷束髮卽從名師遊試輒高
等性孝友事父母必如禮與人煦煦和易有忿爭者以
片言釋之宗黨中或貧或孤必爲之鞠育安全歲儉設
法賑給全活者甚衆年八十有三因子郞貴封奉政大
夫以上石門鄺志
姚斌字仲符庠生生六歲而孤事節母梁以孝聞前母兄
繼周相勗甚嚴斌事之如父父遺厚貲悉讓之性湻厚
居恆喜怒不形里中爭角者得斌片言以解時人比之
陳太邱好讀書築卽山居購書其中寒暑一編勿輟著
有易衍春秋辯義諸書以子琅貴贈奉政大夫浙江通志
田國本字舜莊幼孤而貧年十三卽能治生養母後以材
能主陽江簿飭躬潔己攝邑事繕學濬河諸廢具舉以
勞績陞陸涼經厯年老不赴歸任白糧解首代同事者
償上供千百性孝友每爲昆弟營產絕不責償兄早卒
喪葬一如父母撫孤姪同於已生教子及孫有聲膠序
者九人年八十餘卒
錢士璧字完白吳越王之裔孫也年十二補邑弟子員閉
户著書絕蹟公室歲祲代里人輸漕二百石年八旬屢
致賓筵堅辭不赴
鍾天奇字虎臣幼敏異父爲援例不屑就奮志讀書㧞冠
弟子員尋以數奇究心岐黄手輯祕義數十卷尤深京
房之學事多前知生平喜靜謐足未嘗涉市巷接人無
貴賤必敬禮之性孝友早失怙曰夜哀慕不置家產與
妹均受妹貧又爲諸甥營婚嫁迎養外父母必致誠愨
子璜登賢書璋瑄等俱諸生
許可立字三溪樸誠端慤雖業賈而慷慨好義長子汝選
次汝揚俱遊黌序克承父志力行善事如葺芹宮築塘
路諸事不惜重資勇于倡首三黨不能自給者付以職
業令得所父子三人皆與郡邑賓筵汝揚子用光舉于
鄉
馬増能字玉堂父瑞圖諸生家貧舌耕増能棄儒習賈竭
力以供甘旨後家稍盈力行尚義宗族戚友貧無倚者
賙之死無棺者與之凡善事無不爭先協力早年艱于
嗣中舉一子鉉遊庠行誼粹白學業過人年二十五死
撫疎族一子爲後亦以二十五歲死三世爲善而卒無
後韓令文鋒禮請賓筵年七十九卒
方文炤字敬源其先歙人卜居石門性眞率雅尚古道然
諾不欺慷慨樂施親故貧困者往往待之舉火凡除道
成梁一應利濟事樂任捐資舉鄉賓辭弗赴壽七十二
子國圻太學生孫周士庠生貢任崇信縣淸惠有政聲
殷士髫年入泮人謂積善之餘慶云
許天贈字懋勳幼喪父孀母遘疾侍藥不交睫者彌月籲
天吿代刲肱煎湯以進母疾乃瘳踰年母又疾復割股
幾絕居廬時未甞一見喜容生平畊讀之餘不預他事
至其焚父遺逋劵歲祲爲粥于路以食饑民尤德之彰
著者
祝守道字三封業儒性孝友父母生事死葬不分任弟兄
年八十歲時薦饗猶感慕嗚咽善讀史評論皆出人意
表持身敬恕燕閒必飭橫逆不校尤樂施子雖婦穉無
不聞其長厚名著有瑤琚永鑑集皆立身處世格言以上
石門
鄺志
方陳字曦仲正統壬戌歲大饑輸粟三千助漕濟貧建坊
旌表敕授八品官
田方賜字永年邑諸生以孝友聞於鄉里執䙿喪足不踰
户兄蚤世撫孤姪成立手輯功過格註四卷以上吳志
沈思忠字東泉幼失怙事母孝慷慨好施人有緩急卽應
或不能償輒焚其券夏施茶冬施湯以濟行者道旁棄
棺輒收埋之積二十餘年不倦亭監失火獨力重建整
理淨潔繫囚得所子甯進士翰林李振裕爲之傳袁志
吳尚思字斯可諸生明季大祲出家粟千石賑活饑民
陳吉字公久閉户窮經五世同爨父殁事叔如父撫弟如
子明季饑饉士口發粟賑恤鄉里賴之以上吳志
陳光聖字繡寓少習儒父文龍爲仇陷濱死光聖以身代
之卒免于難凡父所欲必竭力備具居父喪屏室疏食
事孀母惟謹性豪爽不吝施子募新學宮修城隍廟及
督理城工皆不辭勞勩
沈士嘉字克繩性篤友愛事節母色養兼至力學久困出
任鹹臺委使祗畏公勤性復恬退閩大吏檄署建甯郡
丞士嘉以親老力辭自甘貧約然施惠未嘗少郄至喪
葬懿親捐修學序其市義又人所難云
葉養蒙字懋聖其先三衢人徙居石門業計然術居家孝
友然諾必踐性厚重未甞見喜愠之色雖臨臧獲必和
氣以之好施予凡橋梁井路必飭湯藥饘粥必施無不
汲汲恐後以上石門鄺志
吳夢寅字弁玉生而頴悟日覽萬言崇禎壬午浙西大祲
漕不及額夢寅設法勸輸得米八千餘石以補一邑無
徵之數癸未以歲歉蠲免糧銀而奉赦者多飽胥腹夢
寅竭力爭之民乃得沾實惠以子涵貴贈通議大夫浙江
通
志
許汝選字靑臣諸生生而端重舉止有常度讀書不務章
句縱譚古今一一能中理窾爲人樂易與子言孝與弟
言弟直欲以身爲導郡邑嘉其行三舉蜡賓
朱有觀字少巖監利令有光弟也性孝友親疾衣不解帶
侍奉湯藥晝夜無間兄遘外侮傾身相助家非素封親
族孤寡無依者輒勉爲賑給地方善事倡率勸輸龔令
立本給以冠帶表其閭曰醕德維風訓子奎祥以能文
稱兼能承父善行尤工篆法集古今金石諸刻爲印數
藏于家
吳來聘字賓明孝廉來臣弟以篤行稱母疾親嘗湯藥侍
異母弟姪慈愛倍至萬厯戊申大饑傾橐廣賑學宮圯
捐資修葺撫按表其閭曰尚義乏嗣兄子公亮爲後亮
生錞錞子履中克紹箕裘不替
顧文昌字明寰以子朱封徵仕郞性闊達多大略好施與
周人急濟人危不問室之有無事之難易少時因父病
任家政每憾未得畢力于學故訓諸子尤切聞賢師友
名必勉使從遊脯資肴核務竭其力子五大綸大〓朱
大紳大綺俱有聲庠序朱以科名文章顯卒年七十
吳宸號環泉幼敦古處叔心溪愛之撫爲子心溪卒遺二
妾宸事之惟謹性慷慨好施萬厯戊申水災宸出粟賑
之又捐數百斛以資黌序家廩遂罄舉鄉飲賜冠帶壽
八十三卒
吳銳字用常豁達有大度善治生雄于貲遇歲祲必施積
粟以賑貧困鄉里有子母券以百計一曰悉召其人面
焚之每事輒讓人惟以詩酒自娛仲子來臣舉人及見
元孫壽八十九
吳來貢號觀瀾幼木訥事父朝夕惟謹及病割股以療受
業師貧無以葬來貢厚殯之助其子孫親故有急推產
與之至割已膏腴之半性嚴直矩度端肅子弟侍立終
日不敢妄發一言兄弟之間從無一語諧謔
吳沛然字襟溪邑庠生至性孝友無媿古人曾割千緡之
產爲邑人代輸官課歲饑設糜以賑全活者甚衆爲朦
瞽償金未嘗責報訓子孫皆以仁義爲身範鄉里遠近
咸推其篤誼云
吳之經字薪如尚倫第五子崇禎間待詔中書爲人孝友
睦婣焚券蠲負歲祲輸粟代漕里閭德之絕志仕籍惟
庭訓七子咸克紹家聲焉以上石門鄺志
國朝
勞俶融諸生明崇禎壬午浙西大祲斗米至白金四錢漕
不及額俶融率弟括倉𢈔得米八千餘石俱輸之官補
無徵之數修葺學宮興築橋梁道路必勉力拮据爲里
黨倡壽八十餘卒祀鄉賢浙江通志
顧大綺字非紈行人朱弟父遺命善撫姊子終身待之如
所生有稱貸千餘金度不能償悉以券付火牆圯適壓
死鄰婦居民大呼曰此天數不得擾害顧公
吳震衛字廷發貢士父爾壎殉難震衛尚幼號慟欲絕以
母在復勉強進食孝養五十年補授行人卽退休參正
宋元諸儒之說撮其尢者名讀史要錄以上吳志
許汝揚字俞臣性孝友隣家失火汝揚母柩在堂號泣不
忍去火息柩獨無恙恙事聞旌表
夏文華字茂榮性質直事親篤愛與人交必信見枯骨輒
瘞之庚戌霪雨民大饑捐資三百金煮糜賑給邑人賴
焉督撫特疏題獎以上袁志
吳惟楷字敬直事母色養終身不遠游試輒冠軍以明經
老著有羣言明辨錄
吳渭字湜王涵兄姊子幼孤撫於家延師訓課姪業未成
挈歸就學病則一夜十餘起宗黨有志者皆令就塾更
飲食之子永權舉人永槐庠生
周一新字銘初樂善好施爲里黨所重明末友人爲兵所
執一新涕泣曰念吾友有母願罄吾家所有易之兵爲
所動舍去
朱天麟字韞斯諸生敦本尚實特立獨行性耿直遇越禮
者誚讓不避事親孝遭父喪飦粥不食哀毀骨立妻談
氏失姑歡天麟曰我斷不以婦故而負疚于母也遂出
之家貧舌耕佐膳値歲祲自啖糟糠必求甘旨手調以
進母所欲曲意承之年七旬如孺子慕母年九十餘卒
天麟哀毀如喪父三年之內衰絰不去身廬墓悲慟以
没人稱其孝云
陸士蕖字佩蘅幼有至性執親喪盡禮從兄早卒迎養寡
嫂厯四十年鄰人將鬻妻償逋捐資償之使得完聚
姚琦庠生幼失怙母范苦節琦孝事惟謹伯祖姚鵬宏治
進士無後墓没于荒草幾毀琦百計訪實春秋祀之族
祖姚文乙未科進士有子式微墓鬻他姓琦以產贖回
俾永其祀
朱學游字榮生性孝友樂善好施弟没爲之營窀穸年八
十未嘗一至公庭
曹純允字天士太學生賦質樸誠弟歿撫姪如已出性慷
慨樂行善事鄉黨奉爲典型
蔡賓字于王鄉飲賓起麟仲子性孝友樂善好施婦翁孫
子洛無嗣喪葬以身任之又擇其族之貧而賢者使奉
享祀子嵩年舉人以上吳志
周鍾岳早年喪父擗踊長號逢祭辰必思所嗜以薦事母
跬步不離母疾醫藥㒺效禱天號泣願減已歲益母壽
如是七晝夜病漸愈後十年母故依墓三載雍正四年
旌浙江通志
周洪源世居玉溪鎭南以膂力聞康熙間兄漢源以避宼
出遊久無音耗洪源單騎訪之道經含山蕩遇盜持棍
奮擊斃十餘人衆皆駭散入山左又逢盜洪源復擊退
左髀受創嗣遍厯諸郡備嘗艱苦一日登州海上見灘
畔擔蘆者貌似兄大呼兄名遂相持大慟漢源時爲人
傭作乃謝主人而歸族人義之繪其事爲巨障歲時懸
中堂羅拜焉
田錫祚字豐占行醕謹薦舉方正嘗捐本學義田置祖墓
祀產修家乗續郡邑志陳興革州里利弊十有四事有
自怡集
吳景春字隱溪性公直閭里聚訟輒以一言平之尤好行
善事年八十九給冠帶卒
吳公動字子猷舉鄉飲賓天性孝友族有貧不能嫁娶者
必助成之從子幼失怙公動撫之三年共臥一榻門設
質肆親族吿急必倍其直五十後連舉五子壽八十八
陸充字季達慷慨好施嘗獨力創橋宅左以濟行人歲饑
出粟三百斛以周隣里
沈國士字函白歲歉代蠲漕八百石
夏子本字守亭有孝行尚氣節客山左與石氏交最深石
遭家難連及子本子本挺身獨任之石故雄于資與約
苟能脫禍當析產之半予之子本備受箠楚瀕死卒不
以一言牽石及事雪石請如約子本毅然作色力卻之
石德甚爲建生祠于家廟之左歲時祀之子本工醫善
畫嫺武藝年八十餘歸老于家
姚維忠幼痛父遠出思慕無巳年三十母卒旣殯乃走數
千里丐食覔父逾五載遇於天台父適病扶持歸里人
以爲神祐云
田正茂字序百廪生性孝友家極貧父母歿正茂尚幼廬
墓傍晨夕省視十年長兄亡事嫂如母爲姪娶婦以館
穀養贍之底于成立平生剛正不阿好施慕義邑中頌
其德望焉
倪文楷字起韓玉溪鎭人端方嚴毅不茍笑言幼孤事孀
母垂四十年凡飲食定省疾病醫藥無不躬親之母沒
擗踊號泣隣里感動有讀禮吟一冊年八十餘卒
勞可學字庶公諸生性孝友太倉王中丞以金聘之謝曰
筆墨縱可易千金定省不可離一日其安貧如此雍正
初舉賢良方正以年老辭不赴年八十以壽終
吳克諧字夔庵洲泉鎭人父鳳苞長者家屢空母飭諸子
服田克諧幼旦從兄操作罷歸卽力學繼客游傭筆墨
南康謝啟昆交莫逆數與俱後歸築室南泉之上儲書
蒔花偃仰以樂素性豪邁膽智絕人自粤涉海遇颶風
坦無怖又單騎冒風雪盡十晝夜走三千里以趨友之
急啟昆守維揚時因事逮獄諧方憂居聞難馳赴畫策
事得白人尤義之程同文密齋文集新纂
朱翼世庠生營葬三代并捐已田以供祭祀一友質以田
慨然給其値焚其券乾隆辛未歲歉倡義捐米平糶大
吏表其閭
朱〓字祐宸太學生色養承歡樂善好施乾隆丙子歲祲
首先平糶鄉里賴以全活
錢廷璋字星巖附貢生天性純孝父貢九卒璋纔弱冠擗
踊呼號幾不欲生母晚年多病璋奉湯藥跬步弗離母
沒廬墓三年日夕攀號人皆以孝義稱之
孫兆麒字雍時太學生性孝友四世一堂鄉黨謂有太邱
之風
馬如忠農民年十七父德昌病久家貧無以供醫藥乃割
右肱以進病亦旋瘳
胡心陶字禮耕嗜書好善鄉里匱乏者賙給之終身不懈
嘗欲捐置學田爲試卷費而未果子源字澄懷承父志
捐田百畞刋規條于石以上伊志
金瀛超字友唐増生幼孤事母莫氏孝自塾歸朝夕不離
側母七旬後雙目失明扶持搔抑至老彌篤後母年九
十三卒哀號欲絕時瀛超年七旬孫曾繞膝意終不釋
不一年病卒臨危猶呼其母而哭人皆稱爲純孝于志
沈慶增字德孚鳳煇子家貧力學父終撫弟讀書成立爲
人剛直常面折人過而人無懟之者于志
勞嗣興字鉅文邑庠生至性過人執親喪終三年茹蔬不
飲酒食肉生平課徒自給規行矩步人以師行推之于志
施嵩字少峯敦孝友父歿數十年撫遺物猶淒然淚下與
弟鍾成相友愛性好施工詩善畫嘗嘗施予不給賣畫以
濟之著有少峯詩鈔等等集刋行于志
朱昆字秀岩少孤勤學無力購書多假于親故家事繼母
孝與弟嵓終身不析箸生平篤于氣誼肯爲人任勞怨
著有玉溪咫聞玉溪漁唱等書于志
胡翼唐太學生廷對子性儉約一生敝衣蔬食至扶危濟
困不惜傾囊出之族有三世未葬者積槥十四謀于翼
唐卽與金使葬大宗獨子逾四十未婚代擇貧女以配
得子游庠乾隆辛酉鄉闈族姪家瑞艱費不赴翼唐給
貲使行榜發獲雋喜逾巳得生平所爲類如此于志
吳汝諧字健行豪傑好義凡遇鄉里有善舉恒率先恐後
乾隆乙巳大旱洲錢水涸田禾立就枯槁汝諧持論開
河酌給工食遠近踴躍水道頓通是歲各村皆饑而洲
錢竟得豐稔鄉人德之于志
徐璋達字懷珍邑廩生少孤事母至孝善讀書工詩文性
慷慨耿直凡解紛排難周急濟貧無不竭盡心力于志
胡翰字衣稿幼頴敏年十四游泮篤于倫誼慷慨好施鄰
里多賴以餬口者于志
蔡守正字咸宜和厚樂善周濟貧乏不使人知耽書史工
楷法子其芳其芬其英其蘭其夔皆以孝友聞于志
孫之儀字端士性誠篤喜施與嘗至鄉間凉亭中見一女
遺衣包去旁人欲取之不許同坐以待未幾女涕泣而
來遂舉以相授其家感激酬謝不受問姓名亦不告于志
董夢貞字思初善治生慷慨好義凡濟人利物皆勤苦所
積捐田十二畞立慕義户冊貯兩稅所餘以行善事于志
周延熙字載明天性忼爽見義必爲乾隆乙巳歲大祲輸
粟賑濟爲紳士倡邑向未有育嬰堂首捐重貲于南門
外創建屋宇置立田畞客漢陽時有同里某亦挾貲商
于楚猝病邀至邸舍親爲量水稱藥旣歿親視含殮橐
遺金扶櫬送歸其家晚年赴山左收舊債事畢僑寓濟
南見鄉人幕游而流落者甚衆卽出囊金分給之竟徒
手歸子士達士端士標士英士華皆慷慨好義有父風
于
志
陳其表字龺人性行醕厚與濮院鎭沈某善沈病篤子幼
無兄弟可託以銀六千兩密寄其表時人莫有知者後
沈子成立其表交還原銀封識依然沈子若得諸意外
由此經紀竟以財雄于鄉于志
夏燮廷玉溪鎭人樂于爲善自戚族以至鄰好凡婚嫁喪
葬無力取辦者槩爲經理卽傾囊無吝色援焚溺之舟
假以衣糧蘇路斃之丐親授粥餌返逋券䘏嫠婦乾隆
丙子歲歉助賑有司以誼敦桑梓旌之于志
費蘅字凝芳例貢生天性篤厚質直好義戚族貧不能葬
者恒捐貲使營馬鬛歲暮輒收買荒田破宅俾窮民得
爲卒歲計子三人朝棻朝梓朝桂皆有聲庠序
勞正需字須生庠生館海甯歲暮徒步歸風雪憇廟中見
遺囊有物鏗然驚曰此性命所係也謹俟其人還之于志
鄭廷珠字映川廩生性孝友績學敦行見義必爲邑中書
院久廢創立崇文堂兩姊早孀迎養終身親族有求雖
貧必應客姑蘇有同寓者死主人謀附身具卽解衣以
贈其實素未相識也以子柟貴贈奉政大夫千志
范光裕字衡詩庠生性慷慨樂于爲善乾隆丙子饑鄰村
賴以舉火者千家壬午歲歉亦如之壽踰八十生子四
人文謨文炳文煥文煒皆有名黌序孫調元庠生宸勳
副貢俱恂恂孝謹邑中言家範者必稱前邱范氏于志
吳爲樑字用子性慈和敦孝悌里黨有負欠者貧不能償
焚其券益周恤之親戚不能舉爨者必朝夕濟之于志
朱鴻字翔雲貢生事親孝乙巳歲歉首先捐米煮賑有鬻
子于市者給値收養迨秋成而歸之不責償性耽吟咏
年八十五卒子翰署孝豐縣敎諭于志
鍾烈字承哉邑庠生輕財仗義歲歉首率賑饑凡修橋路
寺院及留嬰廣仁施棺恤嫠諸善事盡心竭力不辭勞
瘁年八十有七無疾而終于志
葉廷標字乘成戚族不能自立必代爲之計或老而窮者
幼孤而無依者卽迎養于家數十年如一日有義舉恒
先解橐邑中廣仁葬會捐金倡始至今遵行不替于志
勞宗保字保之署温州敎授訓廸有方士多悅服文昌閣
圯捐俸重修姊適徐夫亡守節無子宗保迎養以終于志
蔡德瀾字巽軒寬厚質朴善氣迎人嘗與族兄德湻擬捐
貲建宗嗣置義莊以贍同族未幾卒易簀時囑子載孚
及德湻子載樾舉行祠成以錢六千緡置田生息族貧
之者月給錢米冬夏給衣帳于志
周金廩生耐奇窮寢饋詩文幼聯姻沈氏迨期未娶女病
卒守義終身尤恥干謁著有小癡吟稿新纂
譚封歲貢生經明行修著有衆郛考辨四卷好施與嘉慶
甲戌歲饑捐粟助賑當道欲旌其門辭曰有無相濟鄉
誼也奚足多乎道光癸未亦如之選分水訓導以疾不
之任新纂
王煜字臥雲少孤承母訓屹然自立有古人風性孝臨喪
哀毀幾滅性乾隆壬子夏以非罪陷縲絏橫罹酷刑恍
惚見羽客蔽身痛楚立釋帖然若寐大吏亦如有所見
得免歸隱湖之金蓋山新纂
史二酉字雲裳家世淸貧父復心以孝廉授徒鄉里二酉
勤儉積貲讓祖遺產與兩姪道光中頻年水溢玉溪至
三塔官塘傾圯捐貲修葺行者德之新纂
張聯芬字菡香敦内行宗祠義莊獨力建造與邑人程如
琛鍾文升李省南醵貲開志仁堂以周閭里之無吿者
同治甲子邑城復水陸屍骸相枕藉出金瘞之尤嚴督
子弟讀書東塘翊文祠先輩會文處也兵燹後重建如
初新纂
勞書常字晉卿豪俠好義咸豐庚申後捐貲殮無主屍骸
無數時秋暑餘炎親自督率人尤以爲難新纂
許自英諸生遭隣火親柩在堂不得出痛哭誓殉火燄益
熾人亦無從撲救比熄堂竟無恙咸神孝感檇李詩繫續
沈鳳彩字儀甫廪生幼負異稟讀書輙抉精奧秉性孝友
家資悉讓幼弟奉父遷居秀水之濮院業醫爲養時託
吟詠方薰高其誼恒齒及之著葵園詩草同上
文苑
宋
莫光朝字謙仲湻熙間進士知江甯縣以撫字稱幼雋爽
不凡長以刻勵讀書博覽強記屬文頃刻數百言尤邃
於易不拘注疏反覆論究超越衆見詩亦淸麗有法浙江
通志參崇
德洪志
莫蒙字養正政宣中遊太學以文鳴京師時稱東南之秀
用特科拜官晚年寄情翰墨詩詞婉麗有臥駝集十卷
浙江通志
參趙圖記
李如篪字季牖少遊上庠與紹興諸知名士皆友善學益
博聞益廣天文地理禮樂兵機靡不該通晚以特科補
桐鄉丞著東園叢說及樂書行世浙江通志參袁志崇德洪志
王用亨字子安少孤力學事母孝弱冠舉胄監登湻熙第
調丹陽尉試宏博科與倪思爭衡分敎襄陽以根柢之
學表率士類嘗作不貪不欺二記揭座右以自警至元志參
袁志吳志檇李詩繫作王用亨誤誤
朱鵬飛字行裕受業輔漢卿湻祐中修語溪志舉寶祐進
士敎授高郵曾孫三俱以儒業顯袁志吳志參石門躑志
張伯和字成可以詞名紹興間吳舟字大用入太學有詩
名陳時亨字嘉會吟咏多警句梅坡賦見賞於許涉齋
王彥和工詩嘗書中貴扇云天邊一線征鴻沒山色淺
深墨未勻別浦漁舟待歸去夕陽渡口兩三人得名袁志
元
朱炎字心齊世居邑之外姚村生而秀頴七歲能詩十歲
能文及長益博覽經史襟度灑落不樂仕進爲士林所
慕趙圖記參柳志
明
吳郡字公治博聞強記下筆千言年十九舉于鄉授洪雅
知縣攺榮昌忤中貴罷官嗜歌詩西湖山水品題幾徧
入殳山社有學步吟殳山社草浙江通志
沈如封字慰先工詩善屬文精八法通曉太乙六壬遁甲
演禽九流家言構樓黄墩讀書其上著有見山集北遊
稿舊浙江通志參袁志
田方生字廣原博覽羣書闡發諸子奧義有聲壇坫著敬
業堂集子野治諸生孫朝鼎萬厯甲午舉人吳志
沈校字夏卿歸德敎諭著有道學源伊蔚子祭魚類纂崇
德縣志子交衮襄褒皆篤學厲行有父風孫紹新紹升
克承家學吳志參石門鄺志
范光宙字霽陽少頴異受知於薛應旂任上虞訓導遷餘
干敎諭甄㧞單寒識吳舜允周夢尹於諸生後皆成進
士乞休歸偕邑中陸典郭子直與相唱和著有詩文集
史評若千卷
李太沖字莫勝天啟間貢生狀貌奇古博極羣書工顏柳
書法與邑人沈如璋張洪儒相友善縣令靳詩泳修縣
志悉出其手以上石門鄺志
郁起麟字振公天啟辛酉舉人學問爲時所重四方名士
翕然宗之公車南旋卒于途著有子勺詩集袁志
曹度字正則諸生通經史旁及天文厯數工書法善詩文
夏考功允彝賞識之命其子完湻執弟子禮度少以功
業自期遇變遂遯居村野閉戶著書絕意仕進著有帶
存堂詩文集橫山葉燮稱其詩文高雅絕似少陵蔚宗
云葉已畦文集
國朝
郭演字寅客幼孤承母敎讀書至夜分輒欷歔泣下以未
能顯親爲恨崇禎壬午舉人工制藝出陳際泰門入
國朝授學官厯陞工部員外郞著雲門集北征草石門鄺志
胡明遠字子迂號九伭天啟辛酉舉人崇禎時辟賢良親
老不赴順治初任開化敎諭著壽花居詩鈔檇李詩繫
吳潛字餐霞郡裔孫卓犖負奇氣援筆成文尤善歌詩書
法得米南宮筆意
李兆熊字渭師諸生博學能詩文兼工書法有白蘇堂稿
曹序字射侯歲貢生幼折節爲學敦倫範禮言笑不苟善
屬文能闡發經義不專治章句
徐甘來字五宜歲貢生質鈍讀書必千遍乃熟好學晝夜
不輟著有四書口義易經口義孫王咏字神功工古文
詞
徐鑛宇次鏐順治辛卯舉人制藝膾炙士林著有鐵庵詩
文集東遊草
吳輅字幼輿順治已亥進士授廣西桂林府推官多政績
分校鄉闈稱得人歸田後日以著書爲事有韓歐文啟
行世
胡毓琦字二韓諸生慧悟夙成藻思層出著有卽山居集
兼精繪事得林良呂紀之神以上吳志
吳之振字孟舉以貢授中書慷慨好施與歲饑捐粟賑濟
巡撫范承謨表其門學無不通尤銳意於詩新不傷巧
奇不涉頗學宋人不專一家於聖俞山谷最爲脗合晚
謝交遊詩益精詣兼擅書法有黄葉村莊詩文集宋詩
鈔子寶林厯官治中浙江通志參遂初堂文集
周元曾字際斯國子生娛情翰墨留心闡揚詠五人墓詩
自註云訪諸父老知當時共事者五人外尚有吳時信
劉應文丁魁李卯孫許成鄒應正戴鏞楊芳斃獄者二
遣戍者六忠介後裔特揭姓氏於五人墓側詩亦慷慨
悲歌足以立懦廉頑著有冰淵集六卷檇李詩繫續
范雲逵字嘉績歲貢生書法奔放飄逸得蘇東坡米南宮
之妙使筆如飛觀者駭目同時吳之振擅書名倩逵代
之莫辨眞贋石瀨山房詩話
胡直方字眞吾歲貢生蘭溪敎諭輯安定正學承啟錄就
正錄吳志
虞黄昊字景明康熙丙午舉人官臨安敎諭十歲卽善屬
文嘗薄柳州乞巧更作辭巧文識者決遠到器五言古
體蔚然名家見十子詩選檇李詩繫續
許觀光字覲文康熙癸酉舉人與兄用光同舉於鄉奮勵
嗜學著迎素樓稿吳志
吳煥辰字元〓康熙辛卯舉人授内閣中書生秉夙慧工
詩古文詞著南村詩文集子在新字靑田雍正壬子領
鄉薦授臨安敎諭以讀書植品訓諸生士風丕振于志
曹肩吾字景略居家孝友以貢授杭州府學訓導課士之
暇蒐訂遺書手不釋卷有自貽集行世
孫爽字子度諸生幼頴悟甫就塾輒弄筆作小詩後從新
安程孟陽遊詩文皆得其指授著秋懷集抱膝吟以上吳志
吳雲龍字希淵負奇嗜古才氣橫溢詩文頃刻數千言久
困場屋顦顇以死聞者惜之檇李詩繫
吳汶字擊千淹貫經史百家修已以正治家以嚴里黨皆
敬憚之著有近言集張楊園見聞錄
曹開裕號玉灣老人隱居玉溪鎭之東著半村草堂雜綴
凡象緯地輿帝后職官人事災祥物產器用閨閣釋道
無不備舉列一百四十門今存於鎭之譚氏伊志
周之琳字次雍年十二游頖博通經史由太學三試北闈
不售歸益肆力於學生平以訓廸後進爲已任于志
鍾基字武靑歲貢生孤貧力學篤志不倦官安吉訓導造
就諸生剏修文廟以老乞歸年八十三卒于志
吳宗元字大始績學勵行贊修府志發潛闡幽不遺餘力
子文照舉人廣東香山縣知縣著有在山草堂詩集于志
金鑾字輅鳴歲貢生品行端慤博學能文善啟發後學生
平治尚書甚專因馬融鄭康成之注散失已久爲博稽
羣籍手輯成編名曰尚書馬鄭注抄可補王應麟尚書
鄭注所未及于志
金鏻字霈蒼庠生篤學工書性情高潔嘗名所居樓曰留
雲聚書數千卷終日瀹菩焚香與古人相對選唐詩二
十卷作者名下各系小傳又摘取古人名章俊語彚爲
一編名曰自怡小品共八卷著有留雲樓詩稿于志
陳世修字勉之海甯人依外祖吳之振遷石門康熙癸巳
舉人任括蒼學官著有因樹屋詩文集伊志
黄士塤字伯和其先自休甯徙居石門康熙癸丑進士授
編修秦蜀平進凱歌稱
旨有宏雅堂集行世伊志
鍾洪字右常庠生殿撰駿聲曾祖游幕踪跡遍厯名勝晚
年卜居武林與吳解元世英奚徵士岡詩酒流連徜徉
三竺六橋間時乾隆五十年前器尚質樸目擊水烟巧
製銅壺物變椎輪作歌寄慨著有南谿文集玉溪生詩
集採入兩浙輶軒錄檇李續詩繫
周元隆字耕南之琳子生有異稟抄撮經義數十百家疏
通而證明之評註綱目通考等書積有成編
周大用字聖倩諸生幼極貧無力就傅每過書塾聽講于
門外師覺而奇之俾就肄習不責報于是發憤遂通經
術著四書章句解
田朝恆字予吉歲貢生好考證字義博洽精核有増訂金
壺字考行世以上伊志
沈鳳輝字桐圃乾隆癸卯舉人積學工文性廉靜寡言語
寓京師十餘年足不及貴人門輯類要偶鈔六卷于志
葉桐封字建屏乾隆壬子以年届八旬題奏
欽賜舉人爲文高老蒼古得先正典型一時名士皆從受業精
行楷書能作擘窠大字于志
姚體仁字石農嘉慶癸酉拔貢通經史尤肆力詩古文詞
學使者聘襄校閱足跡半天下歸里後以著述自娛人
服其博洽好學云于志
朱輪號香一力學工文由廩貢任縉雲訓導勤課士善啟
廸精岐黄延請者雖山徑紆仄無不往著有筑臺集于志
吳增號古農性沈靜好讀書尤深經術作文有根柢嘉慶
癸酉副貢入成均年僅四十歿士論惜之于志
馬珮思號補齋貢生植品勵學下筆不煩繩削尤樂爲善
邑中増義學修書院皆襄贊盡力著叢桂軒詩文鈔于志
顧耀字笠岑庠生酷嗜曝書亭選明詩綜全部背誦不遺
一家擅古隸神似鄭簠自名詩集曰逋翁詩派同上
顧修字仲歐號菉厓庠生舊居橫山遷桐鄉之烏戍性嗜
古帙目睇手纂所刋讀畫齋叢書與知不足齋埓愛友
朋若性命有百叠蘇韻詩多至三百餘篇凡登臨念舊
感物懷人諸作悉備論者比之金蘭譜云石瀨山房詩話
蔡應蓂恩貢生性和而介課徒自給從之遊庠者百有五
人年六十卒其自輓云祇有率眞貽後嗣幸無蕩檢辱
先人生平行誼可想見矣新纂
吳于臯庠生詩文俱有妙悟境極貧取與極嚴嘗遇大雪
終日不舉火有輸之粟却曰翌日束脩來米可得忍一
日餓何害臨卒取平生著述投之火曰無貽後人口實
新
纂
沈雲虬諸生父鈺號魯帆篤於孝友常給膳田以撫族孤
至雲虬文詞華美聲儁一黌槖筆游者二十年後以母
老歸頴門養志子人驥以副車筮仕中州訓之曰人當
閉户讀書宜爲良士毋爲名士當釋褐從政願爲循吏
母爲能吏著有味根軒詩新纂
譚有泂廩生文有根柢工詩與施少峰諸老結吟社著有
芾葉村莊詩稿治家嚴肅輯宗譜勒家箴終泂之世族
人無敢爲非者新纂
胡元熙枚子廩貢生候選訓導厯署德淸諸曁常山敎諭
造士有方著有西湖冷齋吟草新纂
蔡載鼎廩貢生候選訓導精岐黄志在活人不名一錢遇
貧者給以藥貲咸豐庚申避宼滬上與兄恩孚相唱和
多沈鬱悲壯之作新纂
徐容庠生性醕謹居五河涇耕餘以詠歌爲事道光已酉
邑大水饑民乗灾滋事知縣熊某挽學師招容往諭之
不悛旣熊以內艱去後任至罪容幾下獄學師白其由
迺免杜門不出銳意吟詩著有半舫詩存新纂
蔡錫恭増貢生吳江縣丞平素工六書蒐輯晉唐以來石
刻數百種詳加攷核爲醉經閣金石考十二卷待刋新纂
施啓人監生躬畊且好讀書精易理著有周易闡義太守
成世瑄爲之序善堪輿家術貧者類不受謝云新纂
吳峙邑増生倜儻多材藝不苟取與不欺然諾鄭觀察澐
器重之乾隆甲寅遊京師旋止湖之金葢山不復出其
學以修靜爲宗後生翕然從之新纂
蔡錫琳増貢生丰神瀟灑能詩工篆隸嘉興張廷濟海昌
應嗣良均訂爲忘年交購縐雲石置天中山築挂瓢亭
環以池塘補梅種竹與名流哦咏其間咸豐初趺坐逝
新
纂
胡鈖諸生性淸介好學不衰暇躭吟咏於邑之慧庵結詩
社庵爲吳舍人黄葉村莊故址分箋鬭韻不下當年種
菜時嗣以攻苦咯血卒新纂
朱毓麟字拂珊邑諸生弱冠能文以詩古受知李學使宗
昉性澹榮利與兄崑〓友愛伯壎仲篪唫詠聲弗輟于
所居叠石爲山雜蒔花木名小由拳山著有小由拳山
人詩文集新纂
沈廷瑞字佩陞廩生童時塾師授以周禮鄭賈訓詁背誦
無遺工書筆力遒勁著有十三經注疏輯要新纂
蔡作楫字敷良歲貢窮經治毛詩益力草木鳥獸諸名義
箋疏訓詁該括無遺爲文亦逋峭警刻新纂
周士華字芾庭諸生精八法得松雪神髓晚游山左諸鉅
公爭幣聘之嗣子炳鏞餼于庠有文名書法逼眞董思
翁新纂
隱逸
宋
張拱辰字端明博學工詩不事舉子業絕意仕進自號全
隱卒年九十六崇德靳志
徐元莫字仲欽少穎悟好學紹興辛巳入太學有文譽登
丙戌進士科調桐城簿繁昌尉俱以家難不赴厯婺州
東陽尉温州南監場嚴州觀察推官性恬退不表暴求
知棲遲宦途三十餘年泊如也子協孫炎士豪皆以特
科補官
張子修字德夫父防禦使動開封人建炎中隨張魏公入
蜀生子修于簡池受遺澤入仕任石門酒官遂卜築以
居雅志泉石力丐歸故園觴咏自適壽八十六以上柳志
沈平字東皋性恬退工詩文宰相鄭淸之吳潛皆與之游
薦於朝欲官之辤疾不赴人稱爲沈處士云新纂
葉懋字天經布衣嗜學工詩文與參知陳與義僧洪智倡
和爲三友亭于芙蓉浦上參知勸之仕輒弗應已而簡
齋挂冠歸歎日乃今而知天經之弗可及也烏靑鎭志
元
鄭忠字原凱少而孤煢煢自立築室于羔羊之雙林閉户
讀書無間寒暑與沈夢麟黄彞相友善從衛富益先生
講易一夕夢吞北斗文星自是詩聲大著志尚恬淡雅
好泉石終元世高蹈不仕崇德新志
陸容字景遠居殳山之北構來靑堂于兩峰間吟諷自樂
貝瓊與之遊爲作來靑堂記稱其放浪田里三十餘年
以沮溺之志自適得喪不怵于内榮辱不加于外同時
有桑子材丁一鶴董海翁祖南今皆佚其名淸江集參檇李詩繫
濮允中元至順元年徵爲兩淮鹽漕轉運司令後謝歸築
知止堂以自樂因號樂閒子
濮彥仁字仲温至正元年仕爲吳中典市棄職歸延楊鐵
崖江朝宗宋景濂爲師讀書桐香室埋名不出楊鐵崖
有記以上濮川紀略
陳堯道字宗遠博學通經遭亂隱居與楊維楨顧瑛輩相
酬倡子四綗約繹緝並能繼家學補纂
明
費正字天兆好博覽貧而愛客長于詩畫墨竹尤工搆竹
亭小園時與墨客觴咏自娛因號竹亭居士嘉靖間郡
邑數以憲老禮禮之堅辭不出
蔡天錫字吉夫應歲薦訓龍陽出俸資以葬貧士攝縣事
三月秋毫無染懸金購劇盜置之法諭淸江有生寄食
僧舍僧〓發其陰事酖之天錫訴之郡抵其罪閱九年
典成均籍乞歸與呂納言希周沈憲伯宏爲眞率會年
八十六卒長子志學有父風女以貞烈被旌以上崇德靳志
夏九經字以常刻志經典補邑弟子員以舌耕餬口四方
恬澹自適足蹟不入公府禔躬立敎惟以保全本心爲
兢兢雖食貧一介必謹橫逆之來絕不與較士林稱其
惠介焉
范君揚字于王邑庠生事親色養備至與弟君揆友敬無
間讀書梅花巖中吟風弄月絕足城市以上石門鄺志
陸謙字彥古明敏好學不慕榮利就先壟旁搆草堂三間
顏曰林泉一曲曰與諸名士宴飲唱和從弟方字彥正
性尤狷潔有園池百畞築室其中居常以釣爲樂自號
江村漁樂時稱爲平原二隱
吳人望人偉人台兄弟也人望性行湻樸恬靜寡營終日
但闔户靜坐而課子弟甚嚴人偉疾俗如讐其讀書處
竹梧環植飼鶴栽花大有塵外淸致人台詩酒自娛不
慕榮利聞世事輒掩耳時稱吳氏三高
國朝
陸應麒字文瑞號夢徵淸奇好古隱于琴能詩年八十有
寄閒集以上伊志
藝術
宋
吳先生居崇德市中善易筮曰惟一課鶉衣篛笠扄一屋
于邸得錢米衣肉共置一窟中時爲人竊去不問也無
錫戴士先母病攣不能行七八年矣百計求愈不得士
先過崇德攜百錢訪之吳爲揲卦曰姑蘇杲道人不爲
勢利所誘君純孝往求必得如志然其人無定居日厯
一巷庻尋覔可見士先喜持書抵蘇僅五旬果逢杲道
人投以書欣然至無錫爲戴母診視數日卽能移步母
扳金釵謝之笑日且寄夫人處他時要用當取之館之
歲餘忽言曰我且死幸鬻所寄釵以辦棺窆明曰果死
戴氏奉其敎及將窆中已空矣葢異人也夷堅志
祝先生自言關陜人挾術游杭秀間有年矣人多識之宣
和庚子秋忽賣避兵符于城市見者嗤之每來新市鎭
必館于所善胡生家密謂之曰吾自衢婺來沿途水土
腥風雲氣惡變當自彼起未幾靑溪宼作胡欲挈家遠
避祝止之曰兹乃吉地吾來正欲避難也胡有親黨自
崇德欲止霅川艤舟駐飲因叩其所之方曰崇德井邑
沿塘恐不免塘下墟落皆無害已而果然柳志
郭仲敬其先汴人曾祖昭乾徙杭受異人牡丹方試輒驗
遂業醫建炎初仲敬以方愈高宗疾賜姓趙稱趙郭氏
十三傳皜能修其業甚著居邇崇德因占籍焉
明
許舟字子載工畫山水初學盛子昭已倣黄子久未五十
卒
丁先生宏治間人精易課一湖州人問卜曰爾一家當病
黄腫啟竈前贮水缸下當有物除之病愈其人如言果
殺一大白蛇而疾俱瘳以上石門鄺志
宋旭字初暘家石門隆萬間布衣以丹靑擅名于時層巒
疊嶂邃壑深林獨造神逸海内競購之年七十有八苕
上諸名流招致繪白雀寺壁一時妙絕檇李詩繫旭山頭樹
木古拙巨幅大障頗有氣勢圖繪寶鑑續纂
吳相字皋㟠世居皋亭山父歿年甫十三兄覬其產相盡
讓之遂逃之語溪城中三更時臥于彭氏肆側彭因妻
得異夢默器之自念無子止一女遂留爲贅壻相後以
醫著伊志
國朝
譚洪川景文族孫世以勇著善騎射時土宼羣起洪結鄉
勇數十人力爲捍衛閭里得安堵而賊銜甚一日偵知
洪將往鄉伏於要道持刀突出斷一臂死鄉人咸痛惜
之洪川族人吉甫少遇異人授以擊剌之法技遂超絕
自是拳勇家有譚家十二手之傳
袁萼字舒雯太學生善詩喜屬文尤嗜書早歲宗董香光
晚年出入于蘇黄米蔡諸家子福星亦工詩能書精篆
刻時有大小袁之目
曹鈊章字又僊諸生性至孝母亡朝夕泣慕學問博雅凡
岐黄星卜諸書俱精其術有求醫者悉心利濟絕不邀
利年六十八卒
胡炳字丹書官嚴州府訓導工畫壁蟢蠕蠕欲動見者驚
爲絕技同時有倪振猷字愼思庠生專工水墨芥菜酒
後磨墨數升縱筆揮灑煙苗雨甲宛然如生時稱爲胡
蟢倪菜又吳九鵬字㝛東庠生善畫水墨葡萄其葉似
破袈裟點染有神全倣温日觀
費皞字太初山水秀潤宗文董所摹秦漢印章及倣唐宋
人名硯形模款識俱有古趣
吳廷欽字聖俞號松巖幼穎悟工小楷雕刻花鳥皆精妙
入神
施懷珍字映川少好亦後得祕旨于得得上人技遂超絕
著有餘閒居碁譜
沈濟遠字宇甯本桐鄉人移居石門鎭四十餘年世習醫
至濟遠名尤著著女科類案十卷年八十二卒
許自宏字卯居邑諸生工畫山水竹樹秀勁似徐文長晚
年尤好潑墨畫元氣淋漓獨臻神品
方槑字聖因布衣有善行好作小詩書摹海岳畫梅竹蘭
菊水仙評者謂得趙子固筆意有雪屏詩存子薰字蘭
如善詩兼工塡詞尤工畫山水宗北苑雲林凡人物翖
毛花果蟲魚鉤貫無不精妙然生平致力於詩格韻高
潔人稱其畫不屑也著有山靜居詩詞稿其論書畫數
種刋入鮑氏知不足齋叢書性孝依父墓以居孫廷瑚
嘉慶戊辰舉人官平谷知縣
葉子乾字行健邑諸生畫宗院體花鳥士女生香活色可
與邊鸞趙昌相匹尤長白描羅漢曾見李龍眠五百尊
前本臨摹畢肖以上伊志
陳觀山名雲鴻以岐黄濟人用藥靈效貧家酬之不受子
可補能繼其志舉鄉飲賓壽九十七于志
吳鳳味字葵園増廣生善書得晉人筆法嗜酒家貧不能
常醉或置酒招之欣然就飲見案頭紙筆精良必乗興
揮毫人皆以此致其書偶寫山水著筆不多有逸趣于志
孫濤字樂山増廣生博覽羣書輯唐宋詩話蒐采甚富尤
善形家言辨析精微所論立向分金法深中窽要于志
姜之垣字甯周增廣生好學能文有石豓詩膾炙人口精
士女花鳥喜畫馬嘗作八駿圖人謂得李伯時之神于志
曹振麟字月琪廩生博通經史尤深于易學與人占休咎
多奇中著有知來寶鑑于志
徐王熊字渭占工詞翰尤善畫山水花鳥乾隆二十二年
曾繕屏幅進呈一時名振片縑尺幅至今珍寶于志
陳夢熊字宇春庠生世業醫夢熊博通經典醫名益著子
德揩亦精醫理于志
周騰字健飛庠生善詩文尤精醫術凡靈樞玉版金匱肘
後諸書皆手自鈔錄筆法工雅可愛醫名甚著時有病
情千萬變手到起沉疴之譽于志
沈瀛標字焕南歲貢生篤學能文爲陳侍讀萬靑高弟尤
善書骨力遒秀所書學宮碑記咸謂得趙文敏遺意于志
陳治字持國天性孝友學有根柢不事剽竊兼工畫山水
精岐黄術壽八十卒于志
錢杞號鞠隣好學敦行性篤實課徒自給不事雕飾最長
于法書晚年直逼董文敏臨池家重之于志
沈玉佩字竹墅善繪事山水學黄大癡花鳥學惲南田人
物出入唐仇之間饒有生趣于志
胡欽字師琴布衣淡泊寡營善鼓琴佳客至則瀹茗焚香
爲操一曲非其人不輕彈也尢工墨梅有孤山春曉風
景新纂
沈振名字藕船倜儻精繪事山水宗王麓臺書法逼眞董
香光尤工篆刻著有求是齋印存新纂
倪驤字學圃善繪畫子耘克承家學花草翎毛尤工兼得
外祖方蘭坻意撫摹融化秀逸入神與秀水陶錐庵山
水稱雙絕新纂
范采成字質行歲貢文卓犖豪放通岐黄家言于前人傷
寒諸論別有會心遇劇證諸醫聚訟紛如采成獨出心
裁處方立效貧者延之不受其酬新纂
蔡載福字鹿賓瀟灑出塵工花鳥集國初迄今諸畫家書
摹勒上石并刻方蘭坻奚鐵生兩家墨跡于後好古之
勤一時推重新纂
沈宏遠字進之工詩善畫尤長墨蘭筆致秀逸得何其仁
法植品高潔家徒壁立晏如也著撚瓢詩草同上
湯望久字雨時國子生工書法精醫理客游粤中晚歸僑
寓烏程賣藥自給著有無人愛稿同上
呂律字賡六徙吳江粗筆寫道釋人物奇崛生動工隸書
能詩詞有天涯草震澤縣志
流寓
宋
王昇字逸老本京師人草聖奇偉徽宗朝被召入御書補
右爵高宗南渡寓居崇德之羔羊時上留神翰墨近臣
有言其能者召對賜札以書玉音褒賞官至正使至元志
陳與義字去非其先居京兆自曾祖希亮始遷洛故爲洛
人與義天資卓犖兒時已能作文致名譽嘗賦墨梅詩
徽宗嘉賞之高宗南遷遂避亂襄漢轉湖湘踰嶺嶠久
之召爲兵部員外郞紹興元年以徽猷閣直學士知湖
州乞閒來居靑墩築室曰南軒七年參知政事時丞相
趙鼎言人多謂中原有可圖之勢宜便進兵與義曰若
和議可成定賢於用兵萬一無成則用兵必不然帝曰
然明年以疾請復以資政殿學士知湖州陛〓帝勞問
甚渥遂請閒提舉臨安洞霄宮復來居南軒卒宋史本傳參烏
靑文
獻
輔逵慶源人從楊和王征討屢立奇功南渡家邑之西郊
紹興末樞密葉審言視師江上集諸將問計請據瓜洲
逵以爲非計力陳萬全之策不從已而敗績果如逵所
料乾道中任後軍統制孝宗問屯田事宜逵以笏就地
指畫稱旨上欲處以邊郡問卿能勝任否曰當以家法
治之又問何法曰子視軍民愛惜財賦遂除知泰州語
寮寀曰吾目不識字手不能書但心能燭理耳能聽訟
耳郡中果大治崇德洪志參兩浙名賢錄
顏岐字夷仲曲阜復聖裔建炎中官門下侍郞靖康初扈
駕南渡搆别墅于石門鎭北子孫留居一姓自成村落
名曰陋巷村宋史參吳志案顏岐祖太初復聖四十七世孫彭城人父復字長道元祐中累官
國子祭酒天章閣待制宋史有傳浙江通志誤云顏復
字太初厯官禮部尚書建炎南渡家石門鎭與史不合
今據史
刪正
時檄字傳之其先彭城大族建炎三年來主邑簿因家焉
檄厯汀州通判知和州居官廉正惠愛遷峽州不赴而
卒公有識鑒長女旣適于湖張考祥欲以次女妻邑士
莫元忠元忠尚居約以非偶辭公笑曰莫子豈有不第
耶遂妻之柳志
木楹至元志作盈字濟之濟南人建炎登第授崇德令秩滿民
不忍其去楹亦安之遂卜居焉終左朝請大夫浙東帥
司參謀官崇德靳志
濮鳳字雲翔初居廣德官著作郞遷駙馬都尉高宗南渡
扈駕臨安過崇德之梧桐鄉公名鳳謂鳳棲梧桐事有
適符故卽居此廣德家產悉讓與弟雲隱生六子皆貴
濮川
記略
蔡淵齋河南人建炎中扈蹕南渡家崇德鳳鳴里萬春橋
之東子梅友仕至防禦使名其堂曰同壽梅友弟竹友
子君實嘗著同壽祕寶方元大德間活人甚衆伊志
元
程鹏河南人祖玘嘉熙間仕爲信義郞徙于杭鵬遷崇德
梧桐鄉鳳鳴里東南之張蕩遂定居焉鹏卽隱君克柔
之大父
錢正字三九系出吳越忠獻王後侍郞昱十二世孫五代
時居崇德正遷于永新里卽今所稱九里松也宣德間
割崇之東偏分建桐鄉遷永新者遂隸焉以上伊志
周致堯字焕文初名棐其先自四明徙居崇德州石門鎭
生極頴異讀書一二過不遺嘗爲宣公書院山長明洪
武與薦辟不就歸隱梨林著有石門集檇李詩繫
明
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浙之浦江人未遇時曾讀書于濮川
之梅花涇上因作濮川八景詩與鮑西溪友善以上濮川記略
江漢字朝宗本會稽人少有文行元末濮氏延爲塾師留
數載洪武初以文學召入爲翰林編修後請老寓居濮
院有月下淸遊集徵獻錄
馮銘字積一歸安大匏邨人元末移居梧桐鄉濮院鎭銘
爲馮氏之始祖八世孫敏仍居濮川布政使孜析居桐
鄉治西人猶呼爲馮家河云伊志
曹宏淮字敬堂歙人以貿遷爲業萬厯初卜居語水和厚
性生機神内藴見人之急輒傾囊相助于志
國朝
髙斗魁字旦中號鼓峯鄞人寓居語溪工臨池小楷類樂
毅論東方朔像贊行書逼米海岳間追顏尚書尤精醫
理治效如神時以秦緩目之所交皆當世知名士著有
鼓峯心法語溪詩集于志
知识出处
《[光绪]嘉興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
嘉兴文献丛书:“史部·方志”共出版100册,所收嘉兴历代方志114种,基本囊括了自元《至元嘉禾志》到民国嘉兴现行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地方志。本册为[光绪]嘉興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