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兵制卷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兵制八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20001528
颗粒名称: 歷代兵制卷四
分类号: E291
页数: 8
页码: 一至八
摘要: 宋陳傅良撰寫的《歷代兵制》的第四卷。
关键词: 兵部 军制

内容

南朝
  初晉兵不競惟北府有功方桓玄簒竊高祖之
  興不過一千七百人卒定天下高祖既代晉亦
  惟内弱外強故首置五校殿中東宫諸兵永初元年
  置五校三將增殿中將軍領員二十人二年置東宫三校尉而限荆州府置兵不得過二千人二年且以揚州本兵不付道
  憐長沙王道憐高祖母弟也未幾自以享國日淺欲為貽後
  之業以荆居上流甲兵半朝廷遺詔諸王遍居
  之由是崇樹襁褓迭據方岳裴子野論而大州率加
  都督不可詳載文帝元嘉之政最為可稱置宣
  武塲校獵講武然而亟用其民猜防智將殺檀
  道濟而使王玄謨等北代再舉再敗邑里蕭條
  武庫空虛當是時惟荆州尚完衆率十萬帝深
  憂忌思所以制之
  按宋鎮荆州者十有一人惟謝晦朱脩之沈
  攸之三異姓耳初高祖用宜都王義隆次謝
  晦文帝元嘉三年晦反誅次彭城王義康元
  嘉二十年入相誅次江夏王義恭廢帝永光
  六年入相誅次臨川王義慶南譙王義宣武
  帝孝建元年義宣與江州刺史臧質反誅次
  朱脩之次臨海王子頊以應子勛反誅次山
  陽王休祐次巴陵王休若泰始七年皆誅次
  沈攸之反誅又竟陵王誕以南兖州反誅晉
  安王子勛桂陽王休範皆以江州反誅海陵
  王休茂以雍州反誅義陽王昶以徐州反奔
  魏建平王景素以南徐反誅子勛子頊死皆
  年十一
  乃更益東宫之兵與羽林相若至有實甲萬
  人以為宗室尾大不掉之防立矣不知一旦
  議開廢立禍起於父子之間非獨兇忍亦居
  勢使然也孝武起義削平内難又謂前日之
  釁近在東宫藏甲與禁旅競強也乃增多殿
  閣諸屯孝建元年初置
  殿門及上閣門諸屯兵及復置衛尉官
  按宋雜將軍往往貼為寄禄而掌禁兵則自
  二衛將軍下有隊主仗主幢主鎧主細仗細
  鎧主軍主至是有直閣將軍防閣將軍閣主
  齋帥直寢左右捉刀之類大見寵任而中郎將驍騎諸營又為外兵矣時有中郎將外兵參軍驍騎外兵參
  軍
  併省太子營衛省太子步兵翊軍校尉旅賁中郎將冗從僕射左右積弩將軍
  既而南郡竟陵海陵諸王相繼以反誅又以藩
  州太重大荆揚别置二州分揚州五郡置東揚州分荆州八郡置郢
  州鎮王從兵無過六隊而封内官長皆不臣於
  封君尋戒刺史守宰須手詔乃興軍且自謂弱
  主弱臣庶幾畧定而晉人上流中流重鎮之意
  既掃地於此事歸近習勢輕天下廢帝遇害不
  出房闥泰始之初晉安傳檄潯陽而徐薛安都冀
  崔道固青沈文秀益蕭惠開湘何慧文廣袁曇遠梁柳元怙豫
  殷琰會稽孔覬岷山薛常寶諸州郡響應而起南向之
  兵凡十餘萬朝廷號令不出百里當是時十萬
  四出見沈攸之傳宫省危懼吳喜請定東吳僅配羽
  林三百而殷孝祖以傖楚壮士三千黄回以江
  西快手八百來赴恃以為安然則孝建大明之
  制非徒無益祇以滋禍雖賴建安王及沈攸之
  悉力勘定然一時軍功當官者衆板不能供使
  用黄紙明帝晚運益念中外多虞禁旅方藩皆
  不可恃獨親信近倖至有僕隸皆獲不次之除
  捉車人為中郎將馬卒為員外郎馴使左右御
  刀專制天下事見齊紀紀綱法度蕩然矣世祖二十
  八子既無孑遺泰始三年誅盡未幾嫌隙日深故亦以
  有功見疑被誅而晉平巴陵次第鋤殄本根既
  蹶而蕭道成之釁成矣大抵宋氏之禍無異於
  晉而又甚焉盖皆起於高祖而成於文帝父子
  兄弟干戈相尋無足論者
  按宋調役一如晉舊元嘉以來王弘始議以
  十五至十六為半丁十七為全丁而何承天
  備邊之策亦云一城千家堪戰之士不下二
  千計丁課仗盖稍稍欲裁制矣然文帝銳志
  中原不暇息民力其一舉悉六州倩暫行而
  白丁不較輕進易退卒至敗衂當時徐州五
  軍僅免九百餘可畧見帝猶不已於是盡戶
  發丁二十七年王公以下子弟皆從役再舉再敗
  邑里蕭然遂致子勛之亂丹陽統内男丁既
  盡婦女供役逮於大明數年兵禍少弭而孝
  武不思救時更為嚴科詔士族雜婚皆補將
  吏避役必斬由此奔竄山林胥為盜賊子勛
  之變曾不旬日闔境響應盖有由然幸會削
  平而明帝浸驕因欲宣威淮北一敗塗地枕
  尸六十餘里至是虛置州縣荒民無幾矣重
  以將由上御士無專統元嘉北伐帝授成律
  交戰日時亦待中詔將帥趦趄莫敢自决而
  泰始之師十軍絡繹各立姓號不相禀受沈
  攸之以為耕夫漁父夜相呵叱便致駭亂無
  惑乎斯民之至此極也
  齊梁陳興亡相及兵無改制盖晉末兵禍不在敵國而日尋於臣子齊太祖乘釁得位廢諸王
  屯邸而外斷諸衆募泰始元年以來内外多虞將帥各募部曲李安民以
  為非淮南常備外餘軍悉可罷遣乃詔曰設募取兵縣賞購士盖皆權宜自今可斷衆募因
  欲撿括民居稍立符伍以王儉諫乃止更定戶
  籍雖有其意無其法先是民苦兵役或託死稱疾以避之簿籍無考虞玩之議更撿定而呂文度行之過甚凡上籍被却者充遠戍逃亡益多賊唐㝢之由此起奔之者
  三萬衆永明以來凡上所寵昵即付師旅盖世祖
  任外監呂文度則領軍但守虚位東昏信置閣徐母
  標則都督實不領兵崔慧景甚者御刀應勅茹法珎之
  徒用事謂之八要誅鋤舊臣諸將危不自安皆
  為逆黨王敬則陳顯達相繼以懼誅叛永元之後蕩然弛備閱
  武故塲鞠為苑囿東昏以閲武塲為芳樂苑百姓歌曰閱武塲種楊柳玩習
  兵火昏淫肆虐於是梁武帝蕭衍假起義之師潜謀代齊然武帝志事征伐恢拓境宇州郡雖多戶口日
  耗而又調民止於徐揚二州三丁取兩自徐州
  南據於蕭勃惟荆益所部尚完既而元帝棄益
  於西以武陵王紀事湘巴兼失荆揚號令千里而近民戶著籍不盈三萬陳祖因而取之盖兵力單微
  也比于高宗江州守長亦僅羈縻不應徵發鎮
  將屯討悉仰禁兵於是大增六騎遊擊大建六年衆
  建雲旗義士七年而舟師果修所向奏捷然瘡痍
  未復輒謀彭汴清口之殱將士三萬由是江右
  尋亡南師不競閱武於大壮之觀陳於玄武之
  湖雖曰步騎十萬樓艦五百僅足緣江防守臺
  内空虛矣後主荒怠責軍人之征以修宫室舊制
  軍人無關市之征至是倍責之奪故將之兵以配文吏時孔範用事於
  帝前誹薄諸將自是將帥微有過失即奪其兵分配文吏奪任忠部曲以配範故章華上書曰
  老臣宿將棄之草莽至禎明末徵兵吳會而邊鎮遂虚施
  文慶赴江州配兵二千京師戒嚴則恐廢其述
  職衰弱之積殆此極矣隋師大至江中無一鬭
  船自謂齊兵三來周師再來無不摧敗曾不為
  備賦詩飲酒不罷隋師至而陳亡

知识出处

历代兵制八卷

《历代兵制八卷》

出版地:温州

中国古代最早的专论兵制的军事著作。南宋孝宗时陈傅良撰。共8卷,约4万字。该书按照朝代顺序,记述自西周到北宋的兵制。对西周的乡遂井田兵农合一制,汉代的京师兵、地方兵,隋、唐的府兵,唐代的骑、禁军,以及兵制的继承、发 展也有所论述。有关历代兵员征集办法,兵役、徭役情况,军功爵赏,兵员数额,军费开支,战争状况等亦有记述。对其中重要内容,还加以评论。如在兵农关系上赞赏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在征调问题上,主张爱惜民力反对征调无度;在统御关系上,强调权限分明,既要保证“强干弱枝”,反对“诸王擅兵”,又要保证将领必要的指挥权,反对“兵无专主,将无重权”;在练兵问题上,主张号令严明,严加考核,选拔优秀,反对“练习不精”,等等。 该书对北宋兵制的流弊,言之尤详,旨在通过古今兵制对比,以针对南宋将弱兵骄,冗兵充斥,军费浩繁的现实,提供改革兵制的借鉴,以贯彻其兵要少但要至精的主张。《历代兵制》作为论述中国古代兵制的第一部专著,对后世有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其学术价值至今仍值得重视和探讨。

阅读

相关人物

陳傅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