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兵制八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20001515
颗粒名称:
分类号: E291
页数: 5
页码: 一至五
摘要: 宋陳傅良撰寫的《歷代兵制》的周朝部分。
关键词: 兵部 军事

内容

周制王畿千里近郊五十里宅田士田賈田遠郊百里
  官田賞田牧田牛田郊為鄉六鄉百里通十為同為百里
  者十提封九萬井九十萬夫之地除山川沉斥
  城池邑居園囿經路三萬六千井為六萬四千
  井六十四萬夫之地除公田九分之一為五十
  萬二千夫又以一易再易三易通之三分去一
  為三十五萬四百夫率三百五十家賦一乘四丘
  為乘故曰丘乘積六鄉為千乘而餘率七家賦一兵積
  六鄉為七萬五千人此六軍之制也周禮所謂甸即司馬
  法所謂成也四甸為縣四縣為都則成十為終即周禮二縣加之半十為同即周禮四都凡六
  鄉十同盖四十都也特異名耳二百里曰州州為六遂遂如鄉
  之法鄭氏云異其名示相變耳遂之軍法如六鄉三百里曰野野為
  削削一作稍家邑之田大夫采地四百里曰縣亦曰邦縣縣為小都
  小都之田卿采地五百里曰疆疆為大都大都之田公采地都
  通為鄙所謂都鄙為寰内諸侯治之皆如遂之法鄭氏曰自遠郊以達於畿中六遂之地有公邑家邑小都大都畿方千里
  為千里者十如鄉之除為三百五十萬四千夫賦車萬
  乘卒七十五萬人為軍者十此通畿之師也牧野
  之師紂兵七十萬意者通畿皆發隨處蒐狩自成什伍按禮惟為社事
  單出里惟田竭作此見蒐狩比屋作兵大司馬逓而征之按大司馬教兵
  號名有縣鄙家鄉官野之異等物有諸侯軍吏都鄉遂郊野之别此見逓征十年而
  役一遍凡三家可任者率十有一人所謂上地可任者家
  三人中地二家五人下地家二人籍其大數三家為十一人司馬法自夫三為起屋數盖以此
  也則終身無過一再給公上事盖先王忠厚之
  至更勞均佚不欲窮民之力也逓征之法非偏摘
  也鄭氏云凡用役者不必一時皆徧以人數計之使勞佚逓均也盖鄉遂以次
  全軍充調不離部曲
  按傳記如周有南國之師晉有九州之戎宋
  有空澤之甲皆全軍更役在軍之士無非鄉
  旅相望守助猶之田里家有羨卒隷於師長
  閭里故不失守備傳紀少康一旅出於一成
  魯頌僖公千乘賦於百里與公劉三單左氏
  春秋書社之法皆比屋通數非謂兵之制也
  魯三郊三遂可六軍而止三軍亦逓征也
  古者五侯九伯二伯專征而諸侯皆共四方之
  事畿兵不輕出也
  按詩文王出車我出我車于彼牧矣九牧之地自
  天子所謂我來矣幽王大車漸漸之石為東
  勞西逸而有不遑朝矣之歎更以周禮司馬
  法參考王有四方之事則冢宰徵師於諸侯
  曰某國為不道征之以某年月日師至於某
  國小宰掌其戎具虎賁氏奉書以牙璋發之
  詩常武王命卿士大師皇父整我六師冢宰也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陳行戒我師
  旅率彼淮土小宰戒司馬出征也程伯為司馬見史記則畿兵不輕出
  也在易未濟之象高宗伐鬼方三年有賞於
  大國則雖天子親征亦用諸侯之師詩周王于邁六
  師及之則知所至皆成六師劉文公平丘之會對晉人曰
  天子之老請帥王賦元戎十乘司馬法論戎車之名周曰
  元戎先良也則雖王人涖師毋過十乘以為先行
  宣王復古北伐其制如此平王東遷以王人
  戍申戍甫揚之水始刺之然春秋之初從王
  伐鄭猶有陳蔡衛人二百四十年間王人會屢矣未嘗見師之出惟敗績茅戎王師自
  出春秋深譏焉見史記世家赧王伐秦尚從天下
  銳師以知畿兵不用其力常完也豳詩周公東征有四
  國盖以師從春秋王人子突救衛不書師
  凡王畿千里車萬乘六軍逓用千乘而寰内諸
  侯各從其國之制諸侯大國百里車千乘三軍
  用五百乘春秋左傳成國不過半天子之軍次國七十里車七
  百乘二軍用三百三十乘小國五十里車五百
  乘一軍用一百六十五乘率天子用十之一次
  國大國十之五小國三之一皆足成軍之數惟
  無侯作帥卿帥之以奉天子諸侯率教衛以贊
  元侯伯子男帥賦以從諸侯寰内外所以不征同者寰内有逓征
  入衛之勞各從其國制而寰外共四方之事勞佚適等也

知识出处

历代兵制八卷

《历代兵制八卷》

出版地:温州

中国古代最早的专论兵制的军事著作。南宋孝宗时陈傅良撰。共8卷,约4万字。该书按照朝代顺序,记述自西周到北宋的兵制。对西周的乡遂井田兵农合一制,汉代的京师兵、地方兵,隋、唐的府兵,唐代的骑、禁军,以及兵制的继承、发 展也有所论述。有关历代兵员征集办法,兵役、徭役情况,军功爵赏,兵员数额,军费开支,战争状况等亦有记述。对其中重要内容,还加以评论。如在兵农关系上赞赏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在征调问题上,主张爱惜民力反对征调无度;在统御关系上,强调权限分明,既要保证“强干弱枝”,反对“诸王擅兵”,又要保证将领必要的指挥权,反对“兵无专主,将无重权”;在练兵问题上,主张号令严明,严加考核,选拔优秀,反对“练习不精”,等等。 该书对北宋兵制的流弊,言之尤详,旨在通过古今兵制对比,以针对南宋将弱兵骄,冗兵充斥,军费浩繁的现实,提供改革兵制的借鉴,以贯彻其兵要少但要至精的主张。《历代兵制》作为论述中国古代兵制的第一部专著,对后世有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其学术价值至今仍值得重视和探讨。

阅读

相关人物

陳傅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