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四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宋宰辅编年录二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20000486
颗粒名称: 元祐四年
其他题名: 己巳
分类号: D691.42
页数: 6
页码: 五十至五十五
摘要: 徐自明對元祐四年時期宰相執政任免情況之記載。
关键词: 官制 史料

内容

二月甲辰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吕公著卒
  公著自元祐元年四月拜相三年四月除司空同平章軍
  國事是年四月卒于位在相位三年公著寖以病告不能
  朝遂卒其家以遺表聞明日執政奏事延和殿太皇太后
  泣曰邦國不幸司馬相薨司空復逝痛憫乆之上亦悲感
  薨時年七十二贈太師申國公諡正獻上輟朝三日乗輿
  臨奠成服苑中敇有司治喪事御書神道純誠厚徳之碑
  本朝韓吕氏皆以相業世其家從祖䝉正相太宗諡曰文
  穆父夷簡相仁宗諡曰文靖一族之中為宰相者三人而
  公父子又皆以三公平章軍國夷簡尤噐公著曰他日必
  至公輔然夷簡善任智而公著則持正以成天下之務賢
  扵父逺矣公著識慮深敏量閎而學粹茍便扵國不以私
  利害動其心與人致誠不事表襮其好賢樂善出扵天性
  士大夫有以人物為意者必問其所知與其所聞相參覈
  以待上求神宗嘗謂執政曰吕公著之扵人材其言不欺
  如權衡之稱物上前議政事盡誠去飾博取衆人之善以
  為善至其所當守毅然不可囘奪也
  二月已夘胡宗愈罷尚書右丞為資政殿學士知陳州
  宗愈以元祐三年四月除尚書右丞是年三月罷執政僅
  一年先是諫議大夫王覿疏宗愈自為御史中丞論事建
  言多出私意與蘇軾孔文仲各以親舊相為比周力排不
  附已者而深結其同扵已者操心頗僻如此豈可以為執
  政大臣覿絀守潤州而言者不止右正言劉安世前後二
  十次論奏乞行罷免扵是尚書右丞胡宗愈上表乞罷政
  詔答曰朕開奨言路通求下情雖許風聞猶當核實豈以
  無根之語輕揺輔政之臣朕方御衆以寛退人以禮加之
  美職付以大邦朕既無負扵聽言卿亦何嫌而避位祇服
  乃事毋自為疑蘇軾之詞也
  六月甲辰范純仁罷右僕射自太中大夫依前官為觀/文殿學士知頴昌府
  王存罷尚書左丞自中大夫為端明/殿學士知蔡州
  純仁罷右相制曰百揆居中所以和庶政九牧在外所以阜兆
  民雖出入之勢有殊而始終之恩無間式孚厥命其告諸朝具官
  范/純仁仁緫天常道躋民極顯寘朝廷之上並收文武之長越進
  陪扵萬樞遂升正扵三事趙公入相歎先父之遺忠韋氏繼侯
  嗟後人之愈畏方倚成而熈績遽引疾以退身言雖重違禮寔
  増厚加殿中之近職畀寰内之大州斯崇寵名益懋恩數於戲
  九徳咸事無曠官而代天工四國于蕃有良翰而周邦喜位尊
  者報亦重志深者用彌堅勉廸爾猷往宣于治
  純仁自元祐三年四月拜相至是年六月罷在相位僅踰
  一年存自元祐二年五月除尚書左丞是年六月罷執政
  凡二年蔡確以詩得罪存與宰相范純仁留身簾前合力
  固爭以為不可貶確又謂不宜置之死地既而確再貶新
  州存與純仁皆罷去拜罷録先是知漢陽軍吴處厚上前宰
  相蔡確知安州日所為詩以為有謗訕語言者交疏其罪
  執政頗是其説純仁與左丞王存獨以為不可固爭之六
  月庚子朔范純仁王存並出居于外上章乞罷皆留中不
  出亦不批答亦不封還亦不遣使宣押甲辰宣制范純仁
  知頴昌府王存知蔡州朝廷既貶蔡確或勸純仁引去獨
  明己之力盡純仁曰我方慕古人願為良臣不願為忠臣
  安能楚楚自見邪言者果劾奏純仁及存遂俱罷存在熈
  寧中論事純仁固已推之及同執政意趣又多合然純仁
  嘗建議罷教畿内保甲存獨言今京師兵籍益削又廢保
  甲不教非為國家根本長乆之計且先帝不憚艱難而為
  之既已就緒無故而廢之不可論者亦稱其不茍相比云
  純仁及存既罷劉摯為王巖叟道簾前奏對語曰太皇太
  后謂純仁差錯乆矣初以其有大名又司馬光甚重之遂
  用之不意其如此也盖止得虚名耳太皇太后又曰諫官
  言純仁黨確則恐不然但所見偏謬耳又曰王存殊無執
  守前日為范純仁所目便留身同救蔡確大防等曰王存
  在省中諷臣臣不敢聽其言而純仁納之太后曰純仁用
  過其量故至此六年十二月觀文殿大學士太中大夫知
  河南府范純仁言昨以禦戎失䇿累章待罪蒙恩罷帥移
  知河南府切恐未厭公議望再行黜責詔范純仁降中大
  夫初議落職嫌太重欲止降官又以故事宰相必帶諫議
  大夫官制為太中大夫今降中大夫或疑之既而以純仁
  外任遂有是詔八年正月詔自降授中大夫復太中大夫
  六年閏八月資政殿學士知揚州王存為吏部尚書元祐
  七年八月除知大名府存自揚州召入為吏部尚書纔朞
  嵗時在廷朋黨之論浸熾存言人臣朋黨誠不可長然不
  察則濫及善人東漢黨錮之獄是也由是復與任事者不
  合求補外除大名辭之改杭州存累請老皆不許復連章
  告歸尚不許存請益堅得提舉江寧府崇禧觀請不已而
  言者論存扵元祐初嘗附㑹請歸西戎故地紹聖四年二
  月遂許存以正議大夫依前職致仕其䕃補恩止與一名
  建中靖國元年七月降授通議大夫致仕王存卒上輟視
  朝贈存左銀青光祿大夫
  丙午韓忠彦尚書左丞自樞宻直學士户部尚書遷中大夫除
  許將尚書右丞自翰林學士遷中大夫除
  趙瞻同知樞宻院事自樞宻直學士簽書樞宻院事遷中大夫除
  將字冲元福州閩縣人舉進士第一忠彦字師朴琦之長
  子也
  七月庚辰安燾罷知樞宻院事以母喪去位
  燾自元豐六年閏六月除同知樞宻院事至是年六月丁
  母憂在樞府凡七年九月有詔起復正議大夫知樞宻院
  事燾固請終喪許之燾既除喪執政檢舉進吕大防曰據
  理當還舊職又緣有趙君錫賈易兩章論列太皇太后難
  之王巖叟曰若還舊職必致人言大防因請除鄆州詔可
  六年閏八月遂除燾為右正議大夫觀文殿學士知鄆州
  燾尋以父老辭改知鄭州大觀二年六月己丑太中大夫
  提舉南京鴻慶宫安燾卒
  十一月癸未孫固知樞宻院事自門下侍郎遷光祿大夫除
  劉摯門下侍郎自中大夫守中書侍郎除
  傅堯俞中書侍郎自試吏部尚書遷中大夫除
  五年八月丙申詔門下侍郎劉摯累奏乞外任已降詔不
  允殿中試御史楊康國奏摯高材逺識公正不倚有以大
  過人者自侍御史再遷為執政三四年間徧歴三省公望
  益隆不可輕聽其去戊戌門下侍郎劉摯復位視事如故
  摯之任中書侍郎初以吏額房事與左僕射吕大防議稍
  不合已而摯遷門下侍郎及臺諫共攻大防大防稱疾不
  出摯毎扵上前開陳吏額本末曰此由被憾者鼓怨言路
  風聞過實不足深信大防他日語人曰使上意曉然不疑
  劉門下之力居多然而士大夫趍利者交闘其間謂大防
  與摯因是有隙扵是造為朋黨之論摯語大防曰吾曹心
  知無它然外論如此非朝廷所宜有欲少引避大防曰行
  亦有請矣七月庚寅奏事畢摯獨留奏願賜骸骨既退連
  上章出就外第期必得請上遣中使召摯入對太皇太后
  諭曰侍郎未得去湏官家親政然後可去使者數軰趣入
  視事摯不得已受命未幾大防辭位不許及摯遷右僕射
  與大防同列未滿嵗言者爭詆摯尋罷朋黨之論遂不可
  改其本盖自吏額始長編六年正月癸未吕大防移疾太皇
  太后遣陳衍至尚書省問劉摯人材可進用者摯具以六
  七人對蘇轍王巖叟在焉四月户部員外郎楊畏為殿中
  侍御史從中丞趙君錫舉也王巖叟移簡詰劉摯摯不從
  或曰畏初善摯後吕大防亦善之時大防與摯各有異意
  皆欲得畏為助君錫薦畏實摯風旨也然畏卒助大防攻
  摯云云長編堯俞字欽之鄆州項城人十嵗能為文未冠舉
  進士

知识出处

宋宰辅编年录二十卷

《宋宰辅编年录二十卷》

出版地:温州

《宋宰辅编年录》20卷,南宋徐自明编撰。徐字诚甫,浙江永嘉(今温州)人。此书是一部专门记载宰相、执政〈宰相的副职〉任免情况的著作,在徐自明之前,宋人的这一类著作已出现了不下10种,但这些书大都是以年表的形式记录宰辅的任免,而对他们任职,去职的缘由及在位期间的政绩等等不作交代,徐氏有鉴于此,便重新编纂了这部《编年录》。此书上起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南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记载了两宋13朝250余年间宰相、执政大臣的任免情况。其体例是以年月为经,以人物事迹为纬,在每人之下,先列任免时间,注明此人自何地何职升为宰辅,或是免去宰辅后改任何职,下面再引录宰辅任免制词,最后详细记载此人的字号里贯,并大量引述各种史籍有关此人任免缘由的记载。此书材料来源,记载任免时间和职务,主要依据前人的几种记录宰辅任免情况的专著。而记述宰辅政治活动的部分,则取自各种史书、政书、笔记、诏令奏议集、行状碑铭等等,在每段引文后面都注明出处,总计引书约为50种,资料可靠,叙事详实,在南宋的私家撰述中算得上是一部内容严谨的著作。这部《编年录》对于研究宋代宰辅大臣的政治活动以及宋代党争最有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徐自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