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习学记言序目五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23640
颗粒名称: 晉書傳
分类号: K204
页数: 7
页码: 十二至二十
摘要: 葉適對《晉書》中傳之學術評論。
关键词: 史籍研究 学术评论 晋书

内容

夏侯後傳稱魏明帝世宣帝居上將之重諸子併有雄
  才大畧後知帝非魏純臣而後既魏氏之甥帝深忌之
  青龍二年遂以鴆卒年二十四按青龍二年距魏明帝
  即祚八年去其殂五年長君在禦國權未失而懿父子
  篡跡已萌舉魏國無知之者而其妻婦人獨知之是以朝
  廷之眾而一女子之不若故繞朝言子勿謂秦無人甚
  矣賢智之難得也後盛年計其房闥袵席幾防之見非
  一不幸而先遇鴆與死節者無異矣
  武帝未有失徳而楊元後以市井庸婦人見識佐之以
  嫡立惠以妹繼室以賈為婦三哲同意亂本既成無可
  救者禍流生民數百載然則謂王化自後妃治道首二
  南古人常語信萬世不易也
  讀劉暾奏楊後事使人悲歎幽王之詩稱周宗既滅靡
  蕩疎漏取辦一切道徳滯固功名淺迫如預密而有意
  博而能成智立而不遺有功而不伐近戰國春秋時人
  材也
  衛恆等所著書勢自古文篆草書皆具文字之興蓋
  莫知其所從始而漢以來則謂伏羲始畫八卦造書契
  以代結繩後世學者信之至言沮誦蒼頡因鳥跡以興
  思其語不詳按易傳雖稱包犧氏觀鳥獸之文與地之
  宜始作八卦又稱其他卦義在八卦之外故周官太卜
  掌三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夫易學者以為
  文字之初然上古之易卦義已備學者乃謂伏羲始畫
  文王始重是古人文字簡畧未具方有待於後人而具
  也孔子序書起於唐虞今考典謨凡後世所謂文字義
  理是時皆已備盡不可複加人文乃自然之理聖賢得
  其精庸人並粗失之蓋有古人所能而後世不及未有
  古人不備而猶待後人備之者也至於字之形制隨世
  不同篆隸真草其體愈降華夷異用古今各行而工拙
  妍醜因以自見此則恆與崔瑗蔡邕輩之所以詠歌形
  容而遂欲以是論文字之源流失之逺矣
  衛玠雖少年未練世故不究其徳而死然清逺沖約識
  過老成與黃憲何必逺也
  劉卞狂謀欲以子脅父而廢其母此非權道之所許張
  華拒之是也及湣懐既廢眾怒集於賈後華於是時以
  人主命廢後複子以安人情此權道之所許也猶且安
  常襲故既不能去複不能謀坐視倫秀成其逆節大柄
  外移身既夷滅而國亡遂不可救可哀也夫蓋倫事就
  而後篡篡而齊成都爭起然後晉勢陵夷至於南遷然
  則不明於常變而欲居大臣之位難哉
  安平獻王仁不遺親義不背君耄期稱道本末可考孰
  謂司馬氏之門乃有斯人乎至順族人子當化家為國
  之時光豔翕赫不以自喜執意求實非其所立以至困
  窮悲夫
  晉武帝時大議論有四惠帝定嗣一也賈後為塚婦二
  也賈充荀朂進退三也齊王攸去留四也晉之治亂存
  亡雖在此四者然不過一本昔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
  辨菽麥故不可立武帝二十五子惠之無慧帝自知之
  而終不決者恃湣懐爾又明見充女不可然竟納為婦
  以成湣懐之酷實朂輩彌縫其間末年恐攸挾眾望奪
  嫡又為逐去以速其死帝本於一事不了故四事無不
  然遂至舉天下而棄之然則堯舜之所以不與其子者
  豈以為聖殆亦審慮定計當然耶
  史載項城失賈充周勤覩夢道事甚怪如懿與師昭既
  死之靈切切欲為其子孫慮而終不克彼不畏殷多先
  哲王在天耶
  王濬兩錶自愬詞不可已所謂口不言平吳之事者自
  當在歸洛後也杜預謂濬既權西藩便當徑取秣陵討
  纍世之逋防釋吳人於塗炭自江入淮逾於泗汴沂河
  而上振旅還都凡濬所未至者皆近以與之此亦節度
  之所得施也使皆如王渾制人以聽已功何時可成人
  之相逺乃至此乎
  魏晉之際以名用人加以親舊繾綣篤老不捨故得極
  其才任所至山濤魏舒鄭袤是也若人主本無其意而
  年至不去則但有減損無可稱矣史言濤與盧欽論用
  兵之本以為不宜去州郡武備其論甚精惜不存也
  王衍貴無裴頠崇有是非相攻終不能定凡天下義理
  
  始於堯舜禹臯陶使其見義不明析理不精安得致唐
  虞三代之治孔孟猶是祖述之爾老莊妄作晏衍隨和
  區區對起有無之間自不足論也然獨有一事秦漢以
  後學衍之所立皆人才之所趨所以好尚崇長門戶師
  承大抵亦欲為進取地顧其品局髙下如何耳茍國家
  大計不與之共則興廢之責豈其所闗正始中雖以虛
  無起義然諸名士即為司馬氏父子鋤剗及惠懐時雖
  以矜誕成俗然晉業已壊於武帝之世楊駿與諸宗室
  禍機交發如激矢轉輪正愎張裴不能措手足而況衍
  輩後世乃以興亡事歸罪於彼夫始蒙其禍而終任其
  責不知人皆欲為進取地而世論何獨督過之深豈夫
  以淟涊鄙陋安取榮逹者自為宜得而俊頴勝特之士
  終無以自容耶是真可憐而務為篤論者之所當識也
  史言樂廣每以約言析理厭人之心其所不知黙如也
  孔子稱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以此自修可也以
  此綜物可乎裴頠豐博廣不能屈王敦又謂樂彥輔短
  才若以有限之知而取不讓之名誠聖賢之所賤也恐
  史家所載亦有未必然者
  溫羨駮張華複官爵議引晏子裡克陳乞不二百言而
  古人事節曲盡羨少以朗悟見稱觀此文定不虛也
  劉毅論九品稱所立品格還訪刁攸攸非州裡之所歸
  非職分之所置莫曉此語似是為中正者私問之也又
  言劉良上工攸之所下石公罪攸之所行尤不可解傅
  鹹傳臣
  識石公前在殿上脫衣為荀愷所奏若非人主素所知
  名豈應但畧疏而
  不析言也毅陳八損雖精詳然不如衛瓘瓘言魏氏承
  顛覆之運起喪亂之後人士流移考詳無地此九品始
  立有為為之也又言魏始造鄉邑清議不拘爵位褒貶
  所加足為勸勵猶有鄉論餘風中間漸染遂計資定品
  使天下觀望唯以居位為貴此論九品得失之要也李
  重又言九品始於喪亂軍中之政詳此是漢末用兵久
  人才自行伍雜進莫能考察故以中正鄉論品之使不
  得盡由軍功及其敝則反以位定品並門地子孫皆然
  而素行無施名實亂矣然則瓘之論又不如重之簡而
  可考也按操雖以百戰簒漢而能立中正九品清濁不
  雜仕進者頼之正始以後勝流爭出標宇離俗為國光
  華後世固不及逺矣
  史稱任愷有識量經國之幹以社稷為己任後為賈充
  所抑失職見武帝無複言惟泣而已竟以憂卒未知若
  此者為身耶為國耶與栢舟離騷同耶異耶
  劉頌當時謂其能辨物理論事有可採史家刋剪不精
  故後世諷讀無復氣勢此亦晉議論盛時未可輕也言
  武帝時為遇叔世他人固無此言至言五等封國謂聖
  王立相持之勢建邦茍盡其理則無嚮不可雖昔人之
  論多如此然未可謂辨物理也余於史記錶已見之
  傅元謂皇甫陶以諌官論事觀所下詔謂武帝無意於
  聽言可乎詞篤防順過漢詔令矣元言魏初課田不務
  多頃畝但務修功力故曰田収十余斛水田數十斛自
  頃日増田頃畆然畆才數斛以還夫地力有限雖人功
  修治未有増損十倍者恐此言當更審
  傅鹹言正始中任何晏以選舉內外眾識各得其材粲
  然之美於斯可觀按陳夀史習鑿齒書及王肅傅嘏等
  所論皆不如此然則成敗之毀譽好惡之是非蓋未足
  以為仟載之凖的也而學者信之過矣

知识出处

习学记言序目五十卷

《习学记言序目五十卷》

出版地:温州

学术评论集。南宋叶适著。内容系对历代学术的评论汇辑。共五十卷,凡经十四卷,诸子七卷,史二十五卷,宋文鉴四卷。是评论历代学术的专著,其中卷十三论述《论语》,集中阐发孔子思想,经部其他各卷也常常论及孔子。该书对以往学术的评判,不仅范围广泛,而且对传统之见多有突破。是一部评论历代学术的著作,涉及经、史、子、集四部。对儒家的评论从孔子至宋代理学都有论及,除对孔子思想进行肯定性的评说外,对孟子以至宋代理学都有所批评。

阅读

相关人物

葉適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