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事不必執事之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先生八面鋒十三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3087
颗粒名称: 立事不必執事之名
其他题名: 屯田 鄉兵 郊賞 任子 省官
分类号: I214.422
页数: 4
页码: 六至八
摘要: 陳傅良在《永嘉先生八面鋒》中所寫的一篇描述立事不必執事之名的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 作品集 政治谋略

内容

立事不必執事之名
  屯田 鄉兵 郊賞 任子 省官
  事之不立也我知之矣執之者敗之也然則不可以
  執乎夫甚弊之俗不懲不可也茍懲也不執不可也
  然則曷敗之天下之事其動有機夫機者發於至密
  而藏於不可臆料今夫一事之立昭然若揭而行之
  立的於此使過者皆得引弓而射之也吾知其不可
  以成之也何者天下之情不一衆多之口難制欲者
  不止而議者無窮則吾心不得不徇吾說不得不揺
  事垂立而徇且揺者繼之則宜其不足以成也昔漢
  之患諸侯之強也賈誼欲削之鼂錯又欲削之二子
  發其謀而皆不享其成彼其持必削之說以與之相
  抗於必争之中且以事未發而迹已暴於天下至主
  父偃之䇿則不然予之以意之所欲而吾無削之之
  名使之有不能不分之心而有不得不弱之勢嗚呼
  機之所動乃在於此故夫昔之持必然之說以律天
  下者未有能濟者也愚觀今之世上欲立一事革一
  弊則羣起而議之不勝則極力而撼之上之人亦極
  力而捍之捍而不勝則終舉而縱之若然者是未得
  其機之說也郊賞之汰也任子之濫也庶官之冘且
  蠧也當世之君子未嘗不悒悒於此然其說大扺皆
  曰必去是否則必省夫上之祖宗之已行下之人情
  之不順則吾之說不直矣惟其不直也故其隙之易
  破君子思其事機之發不在於灼灼明辯之日亦不
  在於斷斷乖違之際郊賞不必廢省乎郊以遷其賞
  如蘇文忠公之云是機也任子不必廢嚴乎銓以難
  其任如近日之議是機也夫三者之實不廢而吾之
  說獨行於其間人不得而議我不得而揺若是者可
  以立乎天下之事不可名之以無故之大也名之以
  無故之大則將待之以甚難之舉名之以大而待之
  以難則上之人彷徨睥睨而不敢決下之士畏懦沮
  喪而不敢議始乎不敢議卒乎廢其議始乎不敢決
  終乎寢其決事之難行古之難復而天下之難治皆
  出乎此而今之尤紛紛者鄉兵屯田之議也是鄉兵
  屯田之事其實甚少而其名甚大者執鄉兵屯田之
  名大也鄉兵之名不去終不可以行鄉兵屯田之名
  不去終不可以舉屯田爲今之計莫若使縁淮郡縣
  不禁土豪之聚衆挾兵而又隂察其才且強者禮而
  厚之時有以蠲其征役或因使之除盜而捐一官以
  報其功則邊地之兵皆樂於戰而鄉兵之實自見矣
  治兩淮之漕臣與守臣以兵火之後招集流民其民
  存者以其田復之其亡者許他人承之其爲田之在
  官者曰屯者曰營者沒入者舉而一之爲世業以授
  民之無田者又詔於內地諸路有民稠地狹而願遷
  則遷之淮有水旱饑民之就食於淮檢校經界之舊
  籍以爲均稅之額盡鬻內地之屯田以爲牛種之資
  不出十年兩淮無餘田而有餘榖朝廷有兵食而無
  兵費邊上之粟如山而內地之餉漸可減省而屯田
  之實自見矣辭鄉兵屯田之名以享鄉兵屯田之實
  不在此耶
  蘇文忠公有言智者所圖貴於無跡事已立而跡不
  見功已成而人不知

知识出处

永嘉先生八面鋒十三卷

《永嘉先生八面鋒十三卷》

出版地:清光緒九年(1883)湖海樓刻本

相传此书为陈傅良所撰,观书中的语言,很多亦为陈傅良平日之语。这是一部为宋以来历代帝王将相奉为“治国方略无所不备,国家政事触之即解”的治世宝典,故宋孝宗赐名为“八面锋”。乾隆皇帝告诫皇子皇孙“必须熟读此书”。自宋以来,科考举子人手一册,各级官吏案头必备。此书“家传人诵,与六经并轶”,被誉为“万世良策”、“天下之奇宝”。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治国大政方针和权术思想的经典性专著。

阅读

相关人物

陳傅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