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先生八面鋒卷之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先生八面鋒十三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3072
颗粒名称: 永嘉先生八面鋒卷之九
分类号: I214.422
页数: 9
页码: 一至八
摘要: 陳傅良在《永嘉先生八面鋒》中所寫的第九卷。
关键词: 古典文学 作品集 政治谋略

内容

永嘉先生八面鋒卷之九
  剛強生於柔弱之餘
  易至於坤之六二曰直方大不習无不利象曰六二
  之動直以方也夫六二其才則柔其德則中其性則
  順其居則正宜若偸懦畏遜而不足與有爲矣然其
  動也內直而不撓外方而不諛而足以立天下之大
  功是果何爲而然耶葢天下之理強不立於強而立
  於弱勇不成於勇而成於怯大風起於木炎炎之火
  不生於陽而生於隂彼六二之體以中而養柔以正
  而養順其養如此其發固如此所謂盛德之至動容
  周旋而中者也是故眞忠立於舒徐至忍生於卑遜
  赫然發憤躬戎服而御鞍馬者見於淸淨元默之主
  絳衣大冠見大敵而勇者亦謹厚柔順者爲之嗚呼
  孰謂夫歛形不張而退然如怯者非大勇之所在乎
  豈惟人君之養勇者如此惟臣亦然趙文子其中退
  然如不勝衣其言呐呐然如不出口所貴者晉國管
  庫之士七十有餘人生不私其家死不屬〓
  房状貌如婦人卒爲帝者師叚文蔚俛首〓
  卑弱笏撃朱泚英烈與秋霜争嚴故夫天下之〓
  可以形窺也自今觀文帝光武之君趙文子張子房
  叚文蔚諸臣必謂其委靡怯懦不足與集事而大功
  業一旦勃然而爲之人果可以形窺哉
  吏愛民則民亦愛吏
  越訊 勸農
  古之爲吏者無所忌於民而爲民者亦無忌於吏吏
  民不相忌故其情通而意恊情通則無乖阻意協則
  無鬭争古者郡邑之間吏不猜民民不疾吏懽忻怡
  愉如父子之相信兄弟之相愛平時追呼號召未嘗
  至於民之門而鞭朴笞箠亦未嘗切於民之肌膚閒
  則出入阡陌勞來勸相以勉其耘耔蠶織之事然而
  其色温然而不厲其辭委曲而不徑若有以傷民之
  情者故民之於吏依依切切常有戀慕感悅之意出
  力以供其衣食雖甚勞而不辭及無事之時則又爲
  補葺其宫室以庶幾其無虞於風雨鳥䑕之害昔嘗
  讀詩而至於七月之篇則見其吏民之情相愛相親
  愷悌慈祥無纎毫齟齬扞格之態故曰三之日于耜
  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又曰春
  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其情亦可見矣以爲未
  也又曰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𤣥載黄我朱〓爲
  公子裳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穫十月隕籜一
  之日于貉取彼狐狸爲公子裘績以爲己裳而公子
  則以𤣥黄貉以爲己裘而公子則以狐狸葢其不敢
  愛其身而愛其吏者如此當是時爲吏者優游泮奐
  得以盡其志而爲民者勤朴謹厚得以安其生雖有
  狼戾無親之人咸有所慕悅而不肯疾視其上葢自
  秦商君設法以禁乎吏民而其情遂泮渙離散而不
  可復合平居吏之視民惴惴如視其仇讐民亦得閒
  以肆其忿以毒吏葢至於秦始皇二世之際郡縣之
  吏屠人之父𢦤人之子暴驁慘毒假天子之法令以
  濟其凶及夫劉項勝廣之變則紛然剸刄於郡縣〓
  吏者不可勝數葢其勢之相激有不得不然者
  公私兩便則爲良法
  常平 楮幣
  法之在天下惟公私兩便者良法也便於公而不便
  於私非法也便於私而不便於公亦非法也桑𢎞羊
  固嘗行均輸之法矣然於公則便之於私則未便也
  故七福求退賈誼所以言其非切觀今日之法糴於
  民而用夫所謂楮幣者此亦一利也然愚不知止以
  利官歟以利民歟止以利官恐非朝廷所忍爲也利
  民則未見利於民何也所用之於民亦用之於官則
  上下均利也今也糴則用之於民至兩稅之輸而民
  以與官官不受與官而官不受則民持此將焉用之
  治世之災皆爲祥瑞
  災異 凶荒 水旱
  先儒嘗論魯桓公三年之有年宣公十六年之大有
  年以爲十二公多歴年所有務農重糓閔雨而書雨
  者豈無豐年而不見於經者是仲尼於它公皆削之
  而二公存而不削者以其獲罪於天宜得水旱災凶
  之譴今乃有年則是反常也故以爲異而特存耳由
  是推之則凡宜災而祥者災亦祥也宜吉而凶者凶
  亦吉也商季之大雀秦之大稔後趙之蒼麟前史特
  書之者皆所以紀異也堯之水湯之旱大戊之桑糓
  成王之雷電以風詩書備載之者亦所以紀瑞也葢
  趣亡之國君臣上下相從於昏而嘉祥美瑞方閒見
  而迭出是天時益荒其志而奪其魄也不祥莫大焉
  至於治安之世中外寧而事簡上下安而心逸時有
  以警懼之則君臣之間益脩其德益隆其治而天下
  以安夫是以維持永保於無窮斯其爲祥也大矣
  用人不可倉卒責成
  任相 邊將 縣令 〓臣
  司馬温公曰唐虞之官其居位也久其受任也専其
  立法也寛其責成也逺故鯀之治水九載績用弗成
  然後治其罪禹之治水九州攸同然後賞其功非若
  京房劉邵之法校其鹽米之末責其旦夕之效也蘇
  文忠公曰吏人與民猶工人操器易器而操之其始
  莫不齟齬而不相得是故雖有長材異能之士朝夕
  而去則不如庸人之久且便也自漢至今言吏治者
  皆推孝文之時以爲任人不可以倉卒而責成功又
  其三嵗一遷吏不爲長逺之計則其所設施一切出
  於苟簡至哉斯言夫世之君子苟有志於天下而欲
  爲長久之計則其效不可朝夕見其始若迂濶而其
  終必將有所觀今期月不報政則朝必以爲是無能
  爲者不待其成而去之甚可惜也夫事之有所建立
  其始固有不快人意而爲其所沮必至於持久而後
  見其效者趙充國上屯田便宜䇿公議是其計者十
  之三而宣帝從之留屯三年則先零罕开之屬不戰
  而自斃左雄立限年舉法胡廣之徒相繼上書駁其
  議幸而順帝右之雄在尚書三十餘年天下不敢妄
  選號爲得人事之持久而後見效類皆如此必若當
  時見沮於議者之口其亦何能有所成哉
  法本便民反以害民
  鄉兵 市糶 保伍 常平
  天下之法本欲便民而反以害民者夫豈一端而巳
  哉鄉兵之法本爲民之防而其弊也操戈帶甲羣譟
  聚鬭横行於里閭市糶之法本爲民之利而其弊也
  配户督限迫蹙平民有甚於租賦保伍之法所以聯
  比吾民隄防盜賊而其弊也差役不均執役之家至
  於破産天下之法本無弊也行之非其道則弊由是
  而生嗚呼其可坐視而不救歟
  良法多以權貴而沮
  限田 考課 任子 外任 貢舉
  豪右兼并之害久矣孔光奏請諸侯皆得名田毋過
  三十頃而當時丁傅用事董賢隆貴皆不便之於是
  遂寢不行是則名田之法雖良而沮矣毁譽取人之
  弊久矣京房奏考功課吏法令百官各試其功而當
  時石顯五鹿充宗專權皆不便之於是遂出房爲郡
  一則是考課之法雖良而沮矣進士明經之弊久矣
  楊綰奏上貢舉條目秀才問經義三十條對䇿五條
  而當時議者以爲明經進士行之已久皆不便之於
  是事寢不行則是貢舉之法雖良而沮矣
  良法不得其人則弊
  取人 理財 賑濟 差役
  木之生蟲實蠧之水之濁土實渾之法之弊人實壊
  之賢良取人未嘗有弊也自唐散騎以李郃登科而
  其法始弊矣孝廉取人未始有弊也自漢廣陵以徐
  淑應選而其法始弊矣詞賦取人未始有弊也自崔
  郾私一杜牧寘異等而其法始弊矣銓選取人未始
  有弊也自苗晉卿私一張奭爲第一而其法始弊矣
  昔桑𢎞羊爲均輸平凖之法末年海內虚耗戶口減
  半未幾悉罷其所爲以從民欲而劉晏用此乃能操
  天下贏貫而民不困而張滂皇甫鎛用之益不能給
  未幾李選特循晏法乃能増羨三年之後加於晏者
  百八十萬夫均輸平凖之法是太公九府圜法之遺
  意也然以𢎞羊用之則耗以晏用之則贏以滂鎛用
  之則不給以李選用之則增衍信乎法之在天下得
  其人則法以人而良不得其人則法以人而弊也
  善興利者惟去其害
  議法 生財 取士 選法
  治天下有道毋爲天下立法毋爲百姓興利一法立
  一弊起一利興一害隨然則如何曰毋立法弊則革
  之母興利害則除之塵去而鑑自明鑛盡而金自見
  弊革而法自立害除而利自興封建之法非不善也
  而秦更之以郡縣唐易之以藩鎭郡縣藩鎭果能無
  弊乎井田之政非不美也而秦更之以阡陌唐又變
  之以府兵阡陌府兵果能無弊乎常平義倉足以賑
  民矣而或爲均輸或爲青苗均輸青苗果勝於常平
  義倉乎經術詞章足以取士矣而或議三舍或具八
  法三舍八法果勝於經術詞賦乎法已更而弊自若
  利己興而害自如故夫法之在天下惟去其所以弊
  除其所以害則雖因今之法而有餘於弊不能去害
  不能除則雖百變其法而不足東坡曰漢取天下於
  秦因秦之法而不害於漢唐取天下於隋因隋之法
  而不害於唐故李文靖公沆嘗言居重位無補萬分
  一惟中外所陳利害一切罷之惟此少以報國爾朝
  廷防制纎悉備具或徇所陳請施一事所傷多矣陸
  象先曰庸人擾之正此謂也
  永嘉先生八面鋒卷之九終

知识出处

永嘉先生八面鋒十三卷

《永嘉先生八面鋒十三卷》

出版地:清光緒九年(1883)湖海樓刻本

相传此书为陈傅良所撰,观书中的语言,很多亦为陈傅良平日之语。这是一部为宋以来历代帝王将相奉为“治国方略无所不备,国家政事触之即解”的治世宝典,故宋孝宗赐名为“八面锋”。乾隆皇帝告诫皇子皇孙“必须熟读此书”。自宋以来,科考举子人手一册,各级官吏案头必备。此书“家传人诵,与六经并轶”,被誉为“万世良策”、“天下之奇宝”。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治国大政方针和权术思想的经典性专著。

阅读

相关人物

陳傅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