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先生八面鋒卷之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先生八面鋒十三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3050
颗粒名称: 永嘉先生八面鋒卷之七
分类号: I214.422
页数: 12
页码: 一至十一
摘要: 陳傅良在《永嘉先生八面鋒》中所寫的第七卷。
关键词: 古典文学 作品集 政治谋略

内容

永嘉先生八面鋒卷之七
  不可以疑心聽人言
  天下之物不可以疑心觀之也萬物錯陳於吾前鳬
  短鶴長繩直鉤曲堯仁桀暴夷廉跖貪區別彚分本
  無可惑疑心一加則視鳬如鶴視繩如鉤視堯如桀
  視夷如跖此非物之罪也以疑先物所見固非其正
  也內疑未解外觀必蔽豈特物而已哉惟人之聽言
  亦然執桀跖之轡而譽桀跖出申韓之門而譽申韓
  則人孰信其譽以鄉原而毁伯夷之廉以里婦而毁
  西子之美則人孰信其毁何者彼其所言之人吾固
  以惑心聽之也宋昭公去羣公子而樂豫以公子而
  争之豫之言雖是而昭公固以爲己疑之也樓緩從
  秦至趙而請與秦地緩之言雖當而趙固至計無自
  而入矣由是觀之則凡言有出於公而渉於私者固
  人主之所疑而君子之所無以自明也昔者西漢之
  世儒術之不振任子之不減外戚之不抑是三者之
  弊其是非可否瞭然而甚易知也然趙綰王臧言儒
  術而竇太后不從者趙綰王臧則身爲儒者也王吉
  請削任子令而宣帝不從者王吉則以明經進也劉
  向排外戚而成帝不從者劉向則宗室之老也三君
  子之言不見用豈非漢之人主皆以疑心待之乎公
  父文伯之死女子爲自殺於房中者二人其母聞之
  不肎哭也其相室者曰焉有子死而不哭者乎其母
  曰昔吾有斯子也吾將以爲賢也今及其死也朋友
  諸臣未有出涕者斯人也必多曠於禮孔子曰知禮
  矣夫母賢母也孔子聖人也逐於魯而是人不隨也
  今死而婦人爲自殺者二人若是者必其於長者薄
  而於婦人厚也雖然是言也母言之則爲賢母使妻
  言之是必不免於妬婦矣三君子之言所謂以妻言
  之者也漢之人主之疑所謂以妻疑之也雖然君子
  之事君也惟用其情而已執論以逃嫌隠辭以逺謗
  皆不情也不情以釣其名而謂君子爲之乎是故出
  於公雖不免於私君子亦力言之
  民心難以小恵劫之
  嘗觀孟子之言至於鄒與魯鬨有司死焉而民莫之
  救孟子以爲凶年不發倉廪以賑之而不可以尤民
  至梁恵王移粟於民而孟子又以爲非先王之政夫
  饑而弗恤穆公固有愧也飢而恤之恵王猶無取何
  也天下之事安於莫之爲者誠非也迫而爲之而不
  及其本者亦非也是故以梁之政視鄒之政梁若可
  喜以先王之政責梁之及民則末矣聖人之仁其積
  之有源其發之有機其所以愛天下者無窮而見於
  恤天下者則特其有限者也天下之人不以其有限
  之施而致不足之望而常以是信其窮之屯而懐不
  盡之感者葢於其所發占其所積聖人之心始形見
  於此夫其形見在於一日而天下之吾戴者則非其
  形見之日也
  魯侯弗奪於衣食而必以分人曹劌曰小恵未徧民
  弗從也子産以乗輿濟人於溱洧孟子以爲恵而不
  知爲政夫衣食之利私也而魯侯子産割以與之豈
  不爲美哉而曹劌孟子不之信何也其大者不立則
  小者吾固知其不足以動人也
  人主當固結人心
  昔楚子伐蕭師人多寒王巡三軍拊而勉之三軍之
  士皆如挾纊德宗在奉天帝遣人諜賊寒而請袴求
  不能得憫然而遣之士亦竟爲之用夫二君於艱難
  之中而用人不能以實恵及之而徒空言悅之人亦
  不得其實恵而感悅其空言此其故何也人之情得
  百金之恵於其已敵而不以爲重而王公大人下一
  語接之則詫然以爲已榮葢凡出於意之所不期而
  分之所不及者爲能動人彼其軍旅之賤而得拊勞
  之勤固已不啻純綿之温而奔走之卒領吾君憫默
  之意亦已踰於吾袴之賜人主之於天下又焉用汲
  汲於財而後可以用爲哉艱難多事之時一言足以
  感動人心而固結之況天下無事之際茍能愛養存
  恤撫之以德發之以政輔之以仁則天下之所以感
  吾君者宜如何也故其國非山河之固而不可破非
  甲兵之守而不可攻則人心之固結而巳
  物以順至當以逆觀
  聽言 畏賢 察佞
  物之以順至者必當以逆觀天下之禍不生於逆而
  生於順劔楯戈㦸未必能敗敵而金繒玉帛每足以
  滅人之國霜雪霾霧未必能生疾而聲色游畋每足
  以殞人之軀久矣夫順之生禍也物方順吾意而吾
  又以順觀之則見其甘而不見其毒見其吉而不見
  其凶溺心縱欲葢有陷於死亡而不悟者人之有爲
  於天下葢不可以不知此夫小人之得君也將欲移
  其權柄而迷其耳目則有聲色貨利以啗之甘言巽
  語以順之射獵歌舞以娯之迎其好而逢其欲覘其
  所向而俟其所歸有可愛也則徇之以爲歡有可懼
  也則寢之以爲安其意凡此者皆所以眷其君而蠱
  其心術也而人君不能以逆觀之而樂其順矣豢於
  其說而穽於其術中而莫之辯夫是以姦欺之患生
  不幾於危亡則不悔若夫忠臣義士則不然識高而
  見殊慮逺而憂大射獵歌舞之娯則禁而抑之聲色
  貨利之欲則諫而止之宵旰之勤吐哺之疲非人之
  所願爲者則顧從而強之其說雖逆其理實順人君
  有能以順而觀今之逆以逆而觀前之順則天下可
  以常治而無亂矣昔者楚共王有疾召令尹曰申侯
  伯與吾處常縱恣吾吾所樂者勸吾爲之吾所好者
  先吾服之吾與處歡樂之不見戚戚也雖然吾終無
  得唐明皇謂左右曰蕭嵩每啓事必順旨我退而思
  天下不安寢夫共王之所謂吾終無得明皇之所謂
  我不安寢其能以逆而觀順者歟
  襄二十三年孟孫惡臧孫季孫愛之孟孫卒臧孫入
  哭甚哀其御曰孟孫之惡子也而哀如是季孫若死
  其若之何臧孫曰季孫之愛我疾疢也孟孫之惡我
  藥石也美疢不如惡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
  多孟孫死吾亡無日矣
  諫因其明處乃能入
  人臣進忠於其君必因其所明而後能入也人心有
  所蔽有所通其蔽者其闇也其通者其明也因其明
  處而告求信則易矣自古能諫其君未有不因其所
  明者也故訐直強勁者率多取忤其温厚明辯者其
  說易行古之人有行之者左師觸龍之於趙子房之
  於漢是也高祖愛戚姬將易太子是其所蔽也羣臣
  争之者衆矣嫡庶之義長幼之序非不明也如其蔽
  而不察何四老人者高祖素知其賢而重之此其不
  蔽之明心故因其所明而及其事則悟之如反掌且
  四老人之力孰與張良羣公卿及天下之心其言之
  切孰與周昌叔孫通然而不從彼而從此者由攻其
  蔽與就其明之異耳趙后愛其少子長安君不使質
  於齊此其蔽於私愛也大臣諫之雖強旣曰蔽矣其
  能聽乎愛其子而使之富貴長久者其心之所明也
  故左師觸龍因其明白導之以長久之計故其聽也
  如響在易坎之六四曰納約自牖約所以進結其君
  之道也自牖因其明也二子之言其知坎之六四與
  救弊毋爲目前之計
  人有居於河瀕者一旦水至徬徨四顧莫知所爲於
  是毁室徙薪四塞之有家人失火者倉皇卒迫乃舉
  其所有之金帛器皿投之烈焰而擈之然是人也能
  解目前焚溺之患而退有失所焚溺之憂前患方去
  而後患繼生則以其所一時苟且不思而爲目前之
  計故也弊之在天下固不可以不救也然吾觀自古
  君臣之救弊徃徃舊弊未除新弊復作者無乃蹈於
  焚溺之失乎趙廣漢之治潁川也惡其俗之朋設缿
  筩以招訐訟行詭譎以起怨讎務使其民爲不朋而
  已不知朋黨之禍去而告訐之禍復生也唐明皇之
  討安史也知天子之兵弱而不能制於是倚功於節
  度結援於囘紇之禍復作也汲汲於救一時之弊而
  不爲安全經久之計禍患之相仍吾亦不知其所終
  矣雍案回紇下有闕文
  天下之事不能兩全
  天下之事不能兩全也仰觀乎天夏澇而秋旱俯察
  乎地丘夷而淵實在天地猶不能兩全其所不可全
  之利而況於人乎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故欲
  生而毋望乎義欲義而毋愛其生二者不可以兼全
  也爲富不仁矣爲仁不富矣故欲富則不必言仁欲
  仁則不必言富兩者不能以俱大也事之不能以兩
  全類皆如此昔者嘗怪宋襄公泓之戰而欲不重傷
  子魚曰君未知戰今之勍者皆吾敵也明恥教戰求
  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惡重傷則如勿傷夫
  旣欲殺敵又欲不重傷是襄公欲全其不可全也邾
  文公卜遷於繹史曰利於民不利於君公曰茍利於
  民孤之願也天生民而立之君以利民也民茍利矣
  遷也夫旣欲利民又欲利君是邾人欲全其所不可
  全也是以賢君之有爲於天下將以便民則不敢求
  以便已將以裕民則不敢求以裕國以已與國國可
  後也勢有所不能全也哺一雀而十蟲損愛一牛而
  一羊死旣欲便民乂欲便己旣欲裕民又欲裕國雖
  聖人有不能矣
  鄧攸舍己之子而負弟之子以趨葢弟之子欲全則
  己之子不可不舍也屈突通攻王世充而不顧二子
  之死葢己欲徇其公則不可復顧其私也燕昭王愛
  樂毅而斬其淫者令其心則小有所不足愛也唐明
  皇謂已雖瘠天下必肥利於民則己有所不求便也
  利在一時害在萬世
  常平
  方漢宣帝時大司農耿壽昌奏立常平法糴三輔近
  郡粟以給京師嵗省關東漕六十三萬人又曰令邊
  郡皆築倉以糓賤時増價而糴貴則減價而糶當時
  民皆便之壽昌至爵爲通侯而蕭望之乃非之元帝
  時在位諸儒又非之併與鹽鐵願罷以爲毋與民争
  利元帝亦聽用其說終漢之世不行一常平也壽昌
  旣以便民而望之諸儒乃以爲與民争利愚於此未
  嘗不竊疑之及爲之反復其故而參之以當世之變
  然後始知望之諸儒之議未爲迂濶而不切事功者
  葢君子之於天下法必慮其所終行必稽其所弊事
  固有利在一時而害在萬世者彼常平之法大抵利
  於豐稔而不便於荒歉之嵗而神爵五鳳間糓石五
  錢縣官常増價而糴之豈不便於民及元帝卽位糓
  石乃至三百餘豐凶之不常如此而官吏奉行所謂
  増價損價安保其必如壽昌乎禹貢之法在禹行之
  則善其後也莫不善於貢矣葢禹雖立爲九等然有
  所謂錯出者故能無害後世執之以爲常不復知所
  除則其病民爲始甚今使縣官與民爲市儻非賢官
  吏大率皆知責其所入之多所給之直未暇問也就
  使増價而糴亦有其名耳給直不時使民訴而得之
  徃徃費一而得二所増何補望之之說曰築倉治船
  費直二萬萬餘有動衆之功恐生旱氣民被其災望
  之之非壽昌不在是也曰壽昌習於商功分銖之事
  其深計逺慮誠非足任愚獨謂此語最爲得之側聞
  國朝熙寜中司馬温公論青苗之弊因曰太宗皇帝
  平河東立和糴法是時斗米十餘錢草束八錢民樂
  與官爲市後物貴而和糴不解遂爲河東之患臣恐
  異日之青苗猶河東之和糴也望之之意得無與温
  公類乎
  致治非難保治爲難
  天下非未治之可畏已治之可畏也非未安之可憂
  巳安之可憂也方天下之未治未安爲士者相與講
  治安之術而爲學爲公卿大夫者相與進治安之術
  而爲忠爲人主者則又日夜求治安之䇿而爲政上
  之所以焦心勞思下之所以進計獻議無非治安之
  是圖也故天下非未治之可畏非未安之可憂也天
  下治矣而可畏始生天下安矣而可憂始生士不知
  講治安之䇿公卿大夫不知進治安之忠人主又不
  知求治安之政上下相從於逸樂中外相忘於閒暇
  治不知所以保其治安不知所以固其安天下之治
  安始有不足恃者矣愚不暇逺引旁取姑取春秋齊
  桓公之事以言之齊侯自荘公十三年北杏之㑹王
  僖九年㑹于葵丘衣裳之等凡十有一也自僖八年
  洮之㑹至十六年㑹于淮兵車之會凡四也齊侯圖
  伯之心亦勤矣然方召陵之師未舉也貫澤之㑹齊
  侯不以伯主之尊而與江黄之微者盟其汲汲於伯
  功之成何如也及其召陵之師旣舉而齊侯向日之
  心始荒矣陳大夫一謀不協其身見執其國見伐黄
  人被兵守城更歴三時告命已至而援師不出意驕
  於葵丘之盟禮失於陽穀之會狄入王畿而不能伐
  大夫救徐而諸侯不行是以狄人窺伺中國今年侵
  衛明年侵鄭淮夷亦敢於病杞而不忌聖人謹而書
  之以誌其侈心之動而伯業之始衰也故嘗以謂齊
  之伯成於召陵而亦敗於召陵使桓公返自召陵之
  後而不忘前日貫澤之㑹則夷狄之畏服而中國之
  尊安寜有旣乎以桓公之事而論今日之事愚是以
  知未治未安之不足憂已治己安之爲可憂也
  永嘉先生八面鋒卷之七終

知识出处

永嘉先生八面鋒十三卷

《永嘉先生八面鋒十三卷》

出版地:清光緒九年(1883)湖海樓刻本

相传此书为陈傅良所撰,观书中的语言,很多亦为陈傅良平日之语。这是一部为宋以来历代帝王将相奉为“治国方略无所不备,国家政事触之即解”的治世宝典,故宋孝宗赐名为“八面锋”。乾隆皇帝告诫皇子皇孙“必须熟读此书”。自宋以来,科考举子人手一册,各级官吏案头必备。此书“家传人诵,与六经并轶”,被誉为“万世良策”、“天下之奇宝”。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治国大政方针和权术思想的经典性专著。

阅读

相关人物

陳傅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