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先生八面鋒卷之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先生八面鋒十三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3037
颗粒名称: 永嘉先生八面鋒卷之五
分类号: I214.422
页数: 10
页码: 一至十
摘要: 陳傅良在《永嘉先生八面鋒》中所寫的第五卷。
关键词: 古典文学 作品集 政治谋略

内容

永嘉先生八面鋒卷之五
  用人之法當察其內
  陛辭 朝見 審察
  人之言曰物至而後鑑得用其明事至而後君子得
  用其情若弗接乎吾前則泯然矣能耶否耶吾且不
  得而見而況能察歟是說然矣然人才之能否未易
  察也退然如不勝衣而能以晉國霸今將求之以壯
  勇則失之矣年老短小而能使盜賊解散今將求之
  以奇偉則失之矣應對鄙拙而能反風滅火今將求
  之以文辯則失之矣是夫人之才實者不易察如此
  也齒若編貝目如垂珠而持論不根則容貌不足以
  取人矣丰姿詳雅神精明秀而悞天下之蒼生則丰
  采不足以取人矣踔厲風發常屈挫人而諂事羣小
  則議論不足以取人矣是夫人之虛僞者不易察也
  如此人主於此將孰從而察之歟聞之曰人才之在
  天下當索之於內不當求之於外當攷之以實不當
  信之以文夫詐而似智佞而似忠遲鈍而得深謀鄙
  薄而能立事人主鮮有不惑於此夫惟索其內而窺
  之卽其實而觀之心鑑內明天機洞照於一見之頃
  而得之於耳目之外則是非能否瞭然不能欺矣昔
  漢武帝知人善任使其於一世之人才亦嘗致其察
  矣獨惜其舎內而徇外遺實而取文夫是以所用者
  皆非眞材實能衛霍之容甚武也則用之張周桑孔
  之狀甚鋭而巧也則用之公孫鄒枚儒服儒言甚秀
  而文也則又用之至於汲黯之質直今日詆其戇明
  日誚其無學又明日怒其妄發徙之內史遷之淮陽
  當是之時茍非震整而翹秀便㨗而奮發帝皆有所
  不快焉然愈多而愈不濟一用之則一窮嘗讀吾丘
  夀王傳觀其書責之曰子在朕前之時智略輻湊以
  爲天下少雙海內寡二及至連十餘城之守任四千
  石之重職事並廢盗賊縱横甚不稱前之時是不察
  其內而徒信於其外則稱意於前而不稱意於後失
  人而然也厥後宣帝綜核名實拜刺史守相輒親見
  問觀其所以然其懲武帝之弊而得之歟是故人主
  之觀人要當以武帝爲戒以宣帝爲法
  繩下嚴則人不敢盡
  茍且 怠惰 緘默 阿諛
  君臣之間可以相忘而不可以相忌也相忌之隙開
  君臣之道喪矣且天下之事無定形也見其賢而舉
  之以進善也而可疑以植黨見不肖而去之以絶惡
  也而可疑以立威興作之鄰於生事也安靜之似於
  因循也忠直者疑於訕上也慮患者近於妖妄也謂
  之是可也謂之非亦可也無有必然可指之定形也
  茍人主牽於意忌而操疑吾不信之心士亦孰肎冒
  而爲之以自速於禍也耶大凡憂畏生於不足猜忌
  起於有間上之繩下也太嚴則下之奉上也不敢自
  盡故操權急者無重臣持法深者無節士何者有所
  拘者不能有所縱戚然自危必不敢泰然安意爲之
  也嗚呼人君之禁其臣使之懼不免之不暇屏迹以
  逃嫌損威以避禍豈國家之福也哉古之大臣其操
  楊之倫以微罪誅其它自全惟陳萬年之順從丙吉
  之謙謹而已髙才之立其朝者未始不累之也世多
  咎衛青之事武帝不招士張安世之事宣帝不薦賢
  嗟夫魏其武安以厚賔客爲天子切齒霍將軍以秉
  權位萌驂乗之禍其鍳未逺也況青精兵百萬抗威
  沙漠安世身統禁旅司國之命此固武宣之所側視
  貌親而心難之者使其招士進賢以收士大夫之譽
  其能免乎故其天子之大臣當使之施爲措注不盡
  拘於繩墨規矩之間間有所斡旋提挈以讋服天下
  之情當使開胸露臆以與天子共推無疑之心不可
  爲曲廉細謹以自免於吏議可也今之大臣坐於廟
  堂何其凛凛如燕之巢於幕也平日所論薦者才氣
  雄偉足以任重致逺者何人也議論俊拔足以爲安
  而慮盡者何人也幹局明練足以剸煩而解紛者何
  人也大抵阿諛緘默茍且怠慢如立仗馬如轅下駒
  耳此無他禁人已甚則人始逃嫌而避禍也心知其
  利而不能以盡爲明見其害而不能以盡去拱手帖
  耳以僥倖於久安而不奪尺寸違之則事未及爲而
  以失律報罷矣爲今之計莫若以堯舜爲法以漢武
  宣之事爲戒公卿侍從之間畧其小失而責以大綱
  使之稍稍然釋去肩背之芒刺從容胖肆措意於法
  令之外而後茍且怠惰阿諛緘默有所不禁而自風
  休雪釋也
  小有所屈大有所伸
  存紀綱 養士氣 制私情 聽直言
  人主之有爲於天下其心未嘗不欲朝廷之尊而紀
  綱之肅也而人主之所爲則毎有以自隳其尊而壊
  其所謂肅然者以其道不足以制欲故也葢朝廷紀
  綱之所係莫大於法而所以守是法而無所撓屈者
  莫重於人臣然臣守之於下而君毎抑之於上欲心
  一動勃鬱熾烈惟恐夫人執法以沮吾之意而不得
  以快其所欲不知夫稱快於一時者乃所以自壊其
  維持天下之具愚諂者撓法以從君於昬忠義之士
  氣沮勢奪則慨然引去卒至於剥落解散不可收拾
  而危亡不旋踵而至葢小有所伸則大有所屈勢之
  必然而理之固然也古之賢君氣聽命於心情受制
  於禮蓄威屈勢使守職不爲所奪得以自伸凡法之
  所在雖卑且賤不敢震之以威從其所重夫是以朝
  廷尊而主威爲之振紀綱立而姦邪爲之寢古之人
  有行之者漢文是也細栁之師親屈帝尊而勞之聞
  軍中不馳之令則按轡徐行盜環犯蹕之罪赫然發
  怒欲誅之聞張廷尉不奉詔之言則樂受而無難色
  鄧通之貴幸其寵之非不至也一戲於殿上則丞相
  申屠嘉檄召欲斬之夫以天子之尊而庇一弄臣則
  孰敢誰何者而嘉持法召之不疑帝亦遣之不吝必
  俟其巳困辱然後徐遣使持節以謝丞相而召之太
  子君之貳梁王太后之愛子其勢非不尊也一不下
  司馬門則公車令張釋之追止而劾奏之夫以父子
  兄弟之親而少差以禮亦未嘗爲甚過者而釋之持
  法劾之不恕帝亦受之不卻必免冠謝太后以教太
  子不謹然後太后承敎而赦之夫漢廷諸公之所爲
  自敵已以下受之而不能堪而文帝歛威抑氣使將
  軍得以行其令使丞相得以舉其禮使廷尉得以執
  其法不牽於愛不役於情伸臣下之所爲以肅朝廷
  之紀綱當是時上而宰相下而百司內而朝廷外而
  軍旅法之所在凛若秋霜隠若雷霆窺伺之心息陵
  犯之風消非有孝武之光烈宣帝總核信必之政使
  然也葢惟禮義以養其心和平以收其氣抑情以執
  法屈巳以伸臣下而已若漢景帝則不然溺於久安
  偃然有自用之心凢文帝之所爲優容奬借不敢挫
  折其臣下以自壊者景帝一切反之非有功不侯此
  髙帝之法也而王信奈何欲侯之封同姓以塡天下
  此髙帝之法也而鼂錯奈何欲紛更之故周亞夫執
  舊約以争外戚之封申屠嘉因奏廟堧以欲誅紛更
  之臣此二者固宏綱大法之所在神器宗廟之所頼
  以維持全安於無窮者而景帝皆挫抑不用一餓死
  一歐血死王信果侯鼂錯果用則景帝一時豈不進
  退如意而甚快也哉然亞夫死而王信侯則毁髙帝
  之典刑而啓封拜外戚之端申屠死而鼂錯用則紛
  更髙帝之法而啓吳楚七國之禍愚故曰小有所伸
  則大有所屈者此之謂也夫立法以維持天下其大
  者猶宫室之上棟梁垣其小者葢瓦級磚非甚狂惑
  孰肯自隳其垣棟而自掲其菅籍哉惟其情欲之來
  志氣不能以自禁隨動而流隨觸而勃遂至於潰裂
  四出甚壊而不可救故夫至公無私我以存天下之
  法常情所不能忍於幾微眇忽之中而遏其横流不
  可救之禍自非以氣御志以道勝情之君疇克爾哉
  武帝天漢中胡建得守軍正丞監軍御史爲姦穿北
  軍壘垣以爲賈區建約走卒誅之竟斬御史然後奏
  聞武帝報曰國容不入軍軍容不入國建何疑焉易
  成之效亦易以敗
  天下之患莫大於不可爲亦莫大於可爲而不慮其
  所終不計其所成簡略而始之利未見而害隨踵矣
  天下之事非簡略之所能久也以簡略而成必以簡
  略而敗古之聖人創制立法爲萬世帝王程式必周
  詳而不敢輕謹宻而不敢忽者非爲其始之不足以
  成而憂夫終之易敗也非爲其始之不足以得而憂
  夫終之易失也非爲其始之不足以合而憂夫終之
  易散也天下之事如是足以成矣如是足以得矣如
  是足以合矣而必曰未也又從而節文之紀綱委曲
  而爲之表飾是以至于今而不廢及其後世求速成
  之功而倦於持久故其欲成也止於足以成欲得也
  止於足以得欲合也止於足以合其始不詳其終不
  勝其弊嗚呼有以文武周公之所以造周者告之乎
  三代令主維持天下之具莫詳於周吾嘗求其制度
  規摹矣凢紀之書歌於詩纎悉曲具列之於周禮所
  謂禮樂之本敎化之端桑農之政任用之機以至刑
  禁之條目財貨之源流班班可考者皆其維持天下
  之具也夫文武周公豈不能略爲之法簡爲之制優
  游容與於闓端創始之初而乃汲汲若是耶天下之
  勢其成之也有基其立之也有本惟其栽培封殖之
  旣固則枝葉未易以委枯惟其疏濬隄防之盡力則
  流派未易以潰裂萬世子孫有所憑藉扶持而不至
  於陵遲大壊者皆出於此若夫漢髙帝之寛仁足以
  掃秦之禁網信義足以勝楚之威力其資美矣獨於
  萬世子孫之計有愧於三代是豈非苟爲之心入之
  而闓端之初遂至於簡且略耶禮由天作樂以地制
  先王以是而窮一性之源本陶萬彚之中和又豈可
  輕爲而輕視帝乃甘於亡秦卑陋之習俛首於叔孫
  緜蕞之儀至有度吾能行之語吁貶道從已一至於
  此稽之王制寧有不愧惟髙帝創法立制之原毎毎
  如此是以繼世之君如文帝之賢宜可與語王道也
  然聞釋之之奏乃甘心於秦漢之卑論觀賈生之策
  而未遑於禮樂之大典如宣帝之賢宜可與語王道
  也然有漢家之制而安於雜霸不法先王之統而敢
  於持刑豈非髙帝之規摹不逺簡略茍成而有以啓
  文宣之弊歟
  昔叔孫通與弟子共起朝儀髙帝曰得無難乎通曰
  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上曰可試爲之令易
  知度吾所能行爲之張釋之補謁者旣朝畢因前言
  便宜事文帝曰卑之無甚髙論令今可行也於是釋
  之言秦漢之間事文帝稱善
  昔有善陶者直必百金也嘗苦其難信然其器終身
  而不隳鄰之陶者直纔數金人之市者踵至然朝用
  而夕隨傾之不能終以歲月是孰爲之取舎哉
  永嘉先生八面鋒卷之五終

知识出处

永嘉先生八面鋒十三卷

《永嘉先生八面鋒十三卷》

出版地:清光緒九年(1883)湖海樓刻本

相传此书为陈傅良所撰,观书中的语言,很多亦为陈傅良平日之语。这是一部为宋以来历代帝王将相奉为“治国方略无所不备,国家政事触之即解”的治世宝典,故宋孝宗赐名为“八面锋”。乾隆皇帝告诫皇子皇孙“必须熟读此书”。自宋以来,科考举子人手一册,各级官吏案头必备。此书“家传人诵,与六经并轶”,被誉为“万世良策”、“天下之奇宝”。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治国大政方针和权术思想的经典性专著。

阅读

相关人物

陳傅良
责任者